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434章 雨林拓荒,香通海隅

真腊的雨林湿热难当,正午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冠,在泥泞的土地上投下斑驳光影。大宋农官吴谦抹了把脸上的汗,看着眼前连片的荒田,眉头微蹙。这里的土壤黏重,雨季积水难排,旱季又极易干裂,与占城、三佛齐的地貌截然不同,占城稻的种植方法显然不能直接照搬。

“吴大人,这地怎么种啊?”真腊农户桑坤蹲在田埂上,看着脚下板结的泥土,满脸愁容。他跟着蓬皮隆去汴梁见过大宋的农田,平整肥沃,可自家这片地,连草都长得稀疏,更别说种出高产的稻谷了。周围的农户们也围了上来,眼神里满是期待与忐忑——他们把吃饱饭的希望全寄托在这些大宋农官身上。

吴谦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揉捏片刻:“这土不适合直接插秧,得先改良。”他当即召集农官们商议,决定先带领农户开挖排水沟,按大宋“三沟配套”的法子,挖出主沟、支沟、毛沟,将田间积水引入附近的河流;再指导农户收集枯枝落叶、牲畜粪便,堆肥发酵后撒入田中,改良土壤肥力。

桑坤带着村民们跟着吴谦忙活起来,砍树挖沟、堆肥翻土,雨林里处处是忙碌的身影。起初,不少农户觉得这样做白费力气,可当排水沟挖好后,恰逢一场大雨,田里的积水很快排尽,没有像往年那样形成涝灾,大家才渐渐信服。两个月后,板结的泥土变得松软肥沃,吴谦这才取出占城稻种,教农户们温室育苗。

“这稻种金贵,得在暖和干燥的地方发芽。”吴谦指着搭建好的竹制温室,里面铺着晒干的稻草,架着陶盆,“温度要保持在二十度以上,每天洒水两次,等秧苗长到三寸高,才能移栽。”他手把手教农户们控制温度、筛选秧苗,桑坤学得格外认真,笔记记了满满一本,连农官们示范的动作都一一模仿。

与此同时,泉州港的香料集市上,真腊沉香成了最抢手的货物。李掌柜的药材铺前挤满了商户,他手里拿着一块真腊沉香,轻轻一刮,醇厚的香气便弥漫开来,引得众人纷纷竞价。“真腊沉香油脂饱满,香气持久,比三佛齐的沉香更具韵味,入药、焚香皆是上品!”李掌柜高声介绍,手中的沉香很快便以高价成交。

真腊船主阿诺看着这一幕,笑得合不拢嘴。他此次带来的三十担沉香,不到三日便卖出大半,换得的丝绸、瓷器堆满了仓库。“大宋的商户太热情了!”阿诺对身边的港务司通译说道,“下次我要带更多沉香来,还要收购大宋的稻种和农具,回去分给乡亲们。”通译笑着应下,当即帮他联系了农具商,订购了一百套曲辕犁。

消息传到真腊的田间,桑坤正跟着吴谦移栽秧苗。得知自家的沉香在大宋如此受欢迎,他干劲更足了:“等稻谷丰收了,俺也要种些沉香树,将来卖给大宋商户,换更多好东西!”吴谦闻言笑道:“这想法好!大宋与真腊通商,就是要让大家各取所需,日子越过越富足。”

移栽后的秧苗在改良后的土壤里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秧苗很快铺满了田地。吴谦又教农户们用苦楝叶、艾草制作防虫剂,定期巡查田垄,及时防治病虫害。真腊国王亲自前来视察,看着连片的稻田和忙碌的农户,对身边的大宋刑官赞叹道:“大宋农官不仅带来了技艺,更带来了希望。有了这些,真腊百姓再也不用受饥馑之苦了。”

大宋刑官趁机献上真腊文版的《大宋律》“农桑篇”“通商篇”:“国王陛下,这律法既保障百姓耕种的权益,也规范通商交易,若能推行,定能让真腊更安定、更富庶。”真腊国王接过律法译本,仔细翻阅,当即下令在全国推行,让各地官员学习大宋律法,保障农桑生产与通商往来。

数月后,真腊的稻田里迎来了丰收。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秸秆,每亩收成达两百斤,虽不及占城,却已是真腊历史上最高的产量。桑坤捧着饱满的稻谷,泪水夺眶而出:“俺这辈子第一次收这么多粮食!感谢大宋陛下,感谢吴大人!”周围的农户们也纷纷跪拜,欢呼声在雨林上空回荡。

阿诺的商船再次抵达泉州港时,船上不仅装满了真腊沉香,还载着真腊国王的国书——恳请大宋再派遣一批农官、工匠,协助真腊推广双季稻,开设纺织工坊。赵昺接到国书后,当即应允,再次选派二十名农官、十五名工匠前往真腊。

吴谦站在真腊的田埂上,看着丰收的稻田和往来的商船,心中清楚:大宋的技艺与善意,已在真腊的土地上扎根结果。而这跨越山海的交流与互助,正在将“天下太平,万国咸宁”的愿景,一点点变为现实。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