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433章 远邦求艺,汴梁迎宾

汴梁的冬阳暖融融洒在朱雀大街上,街旁的粮铺前,百姓们正排队购买新米,米缸里饱满的占城稻散发出清香;不远处的织坊外,刚织好的云锦、棉布挂在竹竿上,随风飘动,引得路人驻足赞叹。这样的富庶安宁,让远道而来的真腊使者蓬皮隆目不暇接。

“这便是大宋的都城?”蓬皮隆抚摸着街边商铺的雕花木门,眼中满是震撼。他带着真腊国王的国书,穿越雨林与海洋,历经两月才抵达汴梁,一路所见,无论是泉州港的井然有序,还是沿途州县的谷仓充盈,都远超他的想象。“听说占城、三佛齐靠大宋的稻种和农具,百姓再也不用挨饿,我国土地肥沃,却因耕种无方,常年饥馑,若能学得大宋技艺,便是真腊百姓之福。”

蓬皮隆一行被引入皇宫时,赵昺正与郭守敬商议修订历法。听闻真腊使者求见,赵昺欣然召见。大殿之上,蓬皮隆捧着国书,躬身行礼:“我王久闻大宋陛下仁德,农技精湛,律法严明,特遣臣前来,恳请陛下赐下稻种、农具,派遣农官、刑官前往真腊,传授耕种之术与治国之法,愿与大宋永结同好,岁岁通商。”

赵昺接过国书,见字里行间满是恳切,转头看向阶下的蓬皮隆:“朕知真腊百姓受饥馑之苦,天下百姓皆为一体,互帮互助本是应有之义。”他当即下旨:赐真腊占城稻种五百斤、曲辕犁图纸百张,派遣二十名农官、五名刑官随蓬皮隆返回真腊;命翰林院加急翻译《大宋律》“农桑篇”“通商篇”为真腊文,一同带去。

“陛下圣明!”蓬皮隆大喜过望,对着赵昺深深跪拜,额头触地,“真腊百姓定当世代感念陛下恩德,年年进贡方物,不负大宋厚待!”

赵昺扶起他,笑道:“贡品不必丰厚,心意到即可。朕更盼着,日后真腊的稻谷能丰收,百姓能富足,两国商人能互通有无,让友谊在互利中长久。”随后,他命人带领蓬皮隆一行游览汴梁,让他们亲眼看看大宋的农桑、工坊与市井。

在城外的皇家农庄里,蓬皮隆看着大宋农户用曲辕犁耕地,效率远超真腊的木犁,又见识了温室育苗、草药防虫的技艺,连连惊叹;在泉州港驻汴梁的通商驿站,他看到来自占城的棉布、三佛齐的香料与大宋的丝绸、瓷器堆放在一起,商人们正按《大宋律》的规定核算交易,公平有序,心中愈发坚定了学习大宋的决心。

与此同时,泉州港的码头上,一艘真腊商船正卸载货物——满船的象牙、犀角、沉香,是真腊国王特意让蓬皮隆带来的贡品,也是试探通商的开端。港务司官员按“海商篇”的规定,快速办完通关手续,还为商船引荐了大宋的药材商、珠宝商。

“真腊的沉香质地极佳,在大宋极为抢手!”药材商李掌柜捧着一块沉香,闻着醇厚的香气,对真腊船主笑道,“下次你们多带些来,我以丝绸、瓷器换购,保证让你们满载而归。”真腊船主喜出望外,当即与李掌柜签下约定,盼着下次能运来更多货物。

消息传到占城时,周明正带着农官们改良农具。得知真腊遣使求艺,他笑着对身边的王阿福说:“往后,又有更多百姓能吃饱饭了。”王阿福点点头,手中正打磨着一把新打造的曲辕犁,这把犁结合了占城的土壤特点,比之前的更轻便耐用:“周大人,俺也想跟着去真腊,教教他们怎么耕地、怎么种稻。”周明拍拍他的肩膀:“等你技艺更精湛,陛下定会派你去的。”

三佛齐的水渠边,陈望正指导农户们修建水车。水车转动时,清澈的河水顺着水渠流入稻田,朗玛看着绿油油的冬小麦,对身边的邻邦使者说:“这都是大宋大人教的,有了这些技艺,咱们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使者们纷纷点头,心中早已盘算着回国后,也要向大宋遣使求艺。

汴梁的冬日里,蓬皮隆一行带着稻种、图纸、律法译本和大宋的农官、刑官,踏上了返程之路。临行前,赵昺特意召见他:“农官教耕种,刑官传律法,皆是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若遇困难,可遣人来大宋求助,朕必鼎力相助。”

蓬皮隆含泪应下,登上商船时,他回望汴梁的方向,心中清楚:这次汴梁之行,不仅为真腊带来了丰衣足食的希望,更开启了真腊与大宋的友谊之门。而这样的友谊,正在南洋、西域的土地上,不断生根发芽,串联起一个“天下太平,万国咸宁”的大同愿景。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