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51章 走马岭防,探马惊尘

晨雾刚漫过走马岭的石墙,就被冶铁坊飘来的烟冲散了大半。阿牛扛着根碗口粗的松木,往石墙根下的陷马坑里塞——这坑是按赵昺画的图样挖的,深三尺,宽两尺,底下插着王老铁锻的铁蒺藜,尖儿朝上,在雾里泛着冷光。

“阿牛,把松木再往里头推推!”张勇的声音从石墙上飘下来,他正带着几个禁军给箭楼加固,手里的锤子敲在木梁上,“咚、咚”的响,能传到山下的官道。阿牛应着,使劲把松木往里顶,木头上的毛刺刮破了手心,他也没顾上擦——昨天赵先生说,帖木儿的人三天就到,这陷马坑得赶在今天中午前挖够五十个,不然挡不住元兵的骑兵。

石墙另一侧,畲族的后生们正往箭楼上架“福字炮”。蓝珠踩着木梯,帮着调整炮口的准星,她腰间的箭囊鼓鼓的,箭杆上都缠了红布条——是畲族的“战旗色”,她说“见红能驱邪,更能打跑元兵”。“炮口再往左偏半寸,对准山下的歪脖子树。”蓝珠喊着,身后的畲族后生赶紧调炮架,铁轴在石头上磨出“吱呀”的响,倒让这晨雾里的备战多了几分实感。

“阿珠,带五个猎手去官道旁的老樟树下盯着。”赵昺从藏兵洞走出来,手里攥着张揉皱的纸条——是天地会龙岩分舵刚送来的密报,说“帖木儿的先头探马已过汀州,往武夷山来”。他把纸条递给蓝珠,“别露面,看清楚他们带了多少人,有没有攻城的器械。”

蓝珠接过纸条,指尖蹭过上面的炭痕,立刻弯腰系紧了鞋带:“放心,我让阿石他们带着哨子,一有动静就吹信号。”说着就往山下走,畲族后生们跟在她身后,脚步轻得像踩在棉花上,没一会儿就钻进了山道旁的树林里,连影子都没剩下。

赵昺刚转身,就撞见陆仲远抱着本粮账过来,账册上的墨迹还没干。“殿下,流民安置点的粮草还够十天,天地会送的杂粮昨天到了两百石,暂时能撑住。”陆仲远的手指在账册上划着,“只是……那些流民刚过来,还没练过武,让他们守陷马坑,会不会出事?”

赵昺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阿牛——那小子正蹲在陷马坑边,用石头把铁蒺藜压得更牢,脸上满是劲,一点没怯意。“陆先生,你昨天没见阿牛打炮。”赵昺笑了笑,“他第一次点火时手都抖,现在却敢主动守最前的陷马坑,为啥?因为他知道,这坑守住了,他娘就不用再躲元兵了。”

陆仲远愣了愣,低头看着账册上“流民阿牛,汀州人,母在安置点”的字样,突然没再说话。之前他总觉得“流民散漫,难成气候”,可此刻看着石墙下忙碌的身影——有畲族后生、天地会弟兄,还有像阿牛这样的流民,他们手里的活不一样,脸上的劲却相同,竟让他想起了临安城破前,禁军们加固城防的模样。

“陆先生,你去木工坊看看投石机的进度。”赵昺拍了拍他的肩,“老李他们说今天要装好两架,你去盯着,别让木料不够用——藏宝洞还有些废木,要是不够就去搬。”陆仲远点点头,抱着账册往木工坊走,脚步比平时快了些,路过流民安置点时,还特意往屋里望了望——阿牛的娘正和几个妇人一起搓草绳,准备编投石机的网,脸上带着笑,不像之前那样愁眉苦脸了。

巳时刚过,蓝珠的哨声从山下传来——三短一长,是“探马到了”的信号。赵昺立刻爬上箭楼,顺着蓝珠指的方向望过去:官道上尘烟滚滚,五个骑黑马的元兵正往走马岭来,为首的人戴着铁盔,手里的马鞭指了指石墙,像是在探查虚实。

“别开枪,也别射箭。”赵昺按住正要点火的阿牛,“让他们看,看完了,自然会回去报信。”阿牛攥着火折子,指节泛白,却还是点了点头——昨天赵先生教过,“不打没把握的仗,先让元兵知道咱们有准备,比啥都管用”。

那五个探马在山下停了半柱香的功夫,为首的人用望远镜(元军从西域传来的器械)往石墙上扫,看到了箭楼上的“福字炮”,也看到了石墙根下的陷马坑,脸色沉了沉,说了句什么,就带着人掉转马头往回走。蓝珠从树林里钻出来,往箭楼上比了个“五人五马,无攻城器械”的手势,赵昺松了口气——还好,帖木儿没带重武器,暂时不用怕他们硬攻。

“阿珠,你带猎手们继续盯着,别让他们绕去藏兵洞的后门。”赵昺喊着,转身下了箭楼,往冶铁坊走——王老铁和王小铁还在赶铸新炮,之前的“福字炮”只有三门,得再铸两门,才能守住箭楼。

冶铁坊里,王小铁正踩着脚踏风箱,炉口的火苗窜得快有一人高,映得他脸上满是汗。王老铁用铁钳夹着块红热的铁坯,往砧上砸,“叮叮当”的锤声盖过了风箱的“呼哧”声。“赵先生,这炮筒还差最后一道工序,傍晚就能铸好!”老铁喊着,把铁坯翻了个面,“就是硫磺不够了,火药坊那边说,再做十罐震天雷就没料了。”

赵昺心里一紧——张勇昨天傍晚就出发去泉州了,按路程得三天才能回来,要是硫磺断了,震天雷和福字炮都成了摆设。他正琢磨着,洞外突然传来天地会弟兄的喊声:“赵先生!邵武分舵送硫磺来了!”

赵昺赶紧迎出去,只见两个天地会弟兄扛着个大麻袋,里面装的都是硫磺,还带着张纸条,是林啸写的:“邵武分舵有存货,先送五百斤应急,我已找到造船匠周大锤,三日后带他回寨。”

“太好了!”赵昺接过麻袋,递给身后的亲兵,“送火药坊去,让王匠头赶紧做震天雷,越多越好。”亲兵扛着麻袋跑了,王老铁在一旁笑得眼睛都眯了:“有了硫磺,咱的炮就能响,震天雷就能炸,看元兵还敢不敢来!”

午后的太阳渐高,走马岭的备战还在继续。陷马坑挖够了五十个,松木和铁蒺藜都填好了;两架投石机在木工坊装好,被推到了石墙的两侧,老李正教流民们怎么拉杠杆;织坊里,阿珠带着几个妇女织好了第一批细布,蓝月说要给守墙的弟兄们做新衣裳,让他们穿着暖和些打元兵。

傍晚时分,蓝珠带回了消息:帖木儿的主力到了,两百人,五十匹骑兵,在山下三里外的平地上扎了营,没敢靠近走马岭。“他们在营里架了篝火,好像在商量什么。”蓝珠擦了擦脸上的灰,“我让阿石留在附近盯着,要是他们夜里来偷袭,就放信号弹。”

赵昺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纸筒——是用现代知识做的“信号弹”,里面裹着硫磺和硝石,点燃了能窜起三丈高的红光。“给阿石带两个,夜里看到元兵动,就点一个,咱们这边看到红光,就准备迎战。”

蓝珠接过信号弹,小心翼翼地放进箭囊。她抬头时,正好看到夕阳落在走马岭的石墙上,把石墙染成了金红色,墙下的陷马坑、箭楼的福字炮、还有忙碌的弟兄们,都被裹在这暖光里,竟不像个要打仗的地方,倒像个刚建起的家。

“赵先生,你说咱们能守住吗?”蓝珠突然问,声音轻轻的。

赵昺望着山下的元军营火,又看了看身后的藏兵洞——冶铁坊的锤声还在响,火药坊的烟还在飘,流民安置点的灯已经亮了,阿牛的娘正站在屋门口,往石墙的方向望,像是在等阿牛回来。

“能。”赵昺的声音很稳,“因为咱们不是在守一座墙,是在守咱们的家。”

夜里的风凉了些,赵昺在石墙上守到三更天。蓝珠派来的哨探说,元兵的营里很静,只有几个哨兵在来回走,没要偷袭的样子。他摸了摸腰间的短铳,又看了看箭楼上的福字炮,炮身上的“福”字在月光下泛着淡光——那是王小铁刻的,说要让阿福哥也看着他们守好走马岭。

远处的山道上,突然闪过一点红光——不是信号弹,是火把的光,还带着马蹄声。赵昺心里一紧,刚要喊人,就看到火把旁飘着面小旗,是天地会的“青竹旗”——是张勇回来了!

他赶紧往山下跑,刚到山道口,就看到张勇骑着马,身后跟着十几个弟兄,马背上驮着大麻袋,里面装的都是硫磺和硝石,还有几个陶罐,是赛义德送的火油。“赵先生,幸不辱命!”张勇从马上跳下来,脸上满是风尘,“帖木儿的人在山下扎营,我绕了条小路回来的,没被发现。”

赵昺拍了拍他的肩,没说话,只是望着马背上的硫磺——有了这些,福字炮能响,震天雷能炸,走马岭的墙,就能守住了。

石墙上的哨探突然喊起来:“赵先生!元兵营里有动静!”赵昺抬头望去,只见山下的元军营火突然灭了,接着就传来马蹄声——帖木儿还是要夜里偷袭!

“准备迎战!”赵昺的声音在夜里传开,箭楼上的禁军立刻点亮火把,福字炮的引线被火折子凑近;陷马坑旁的阿牛握紧了手里的长枪,眼睛盯着山下的黑暗;蓝珠带着畲族猎手,悄无声息地绕到了元兵的必经之路旁,箭搭在弦上,只等信号。

月光下,走马岭的石墙像条黑色的龙,护着墙后的人,护着刚长出希望的潜龙寨。赵昺站在石墙上,手里的短铳对准了山下的黑暗——这一仗,他们必须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