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50章 匠名册启密报惊风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第50章 匠名册启密报惊风

作者:酒馆里的阿杰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6:48:08

晨雾还没散,冶铁坊的火光就把藏兵洞的入口染成了橘红色。王小铁踩着脚踏风箱,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滚烫的铁板上,“滋啦”一声冒起白烟。他面前的铁砧上,躺着半截刚锻好的炮管——是按藏宝洞取出的“床弩图纸”改的,比之前的福字炮更长,管壁也更厚,王老铁说“这炮能打三百步,够得着元兵的骑兵队”。

“小铁,把石墨泥模拿来。”王老铁拄着拐,手里捏着张泛黄的纸——是从藏宝洞中层翻出的“铸炮图谱”,上面用朱笔标着“炮筒壁厚三寸,尾端留火门”。他指着图谱上的线条,“按这个尺寸铸,别差了分毫,差一点就炸膛。”

小铁应着,跑去搬泥模。模子里还留着上次铸炮时的石墨粉,是赵先生说的“耐高温,铸出来光滑”。他蹲下来,把泥模拼好,突然摸到模底有个小小的刻痕——是他昨天偷偷刻的“福”字,想着阿福哥要是在,肯定会蹲在旁边看,还会递水给他喝。

“发什么愣?”王老铁拍了拍他的头,“阿福要是知道你铸的炮能打跑元兵,比啥都高兴。”

小铁咬了咬唇,把通红的铁坯夹进泥模里。风箱“呼哧呼哧”地响,炉口的火苗窜得老高,映得模底的“福”字亮闪闪的,像颗小小的星。

洞外的木工坊里,几个从流民里选出的木工正按着“投石机图纸”削木料。图纸是从藏宝洞的兵器图谱里拓的,赵昺加了几笔——把原来的“人力拉绳”改成了“脚踏杠杆”,说“这样省劲,一个人能顶三个人用”。领头的木工老李是汀州人,儿子被元兵抓去修河堤,至今没回来,他手里的凿子挥得又快又狠,木屑溅得满地都是:“等投石机做好了,先给元兵扔几筐石头,替我儿子出出气!”

“老李,把这根木梁削直点。”林啸走过来,手里拿着根刚从山里砍的硬木,“赵先生说,投石机的梁得直,不然扔不远。”他身后跟着两个天地会的弟兄,扛着个大麻袋,里面是从龙岩分舵运来的麻绳——够编五十张投石机的网,“今天得把两架投石机装好,放在走马岭的两侧,元兵来了,前后都能打。”

老李点点头,手里的凿子更快了。他摸了摸怀里的小布包,里面是儿子小时候画的画,画里有田有屋,还有个举着锄头的小人——赵先生说,等打跑了元兵,就能回家种地,他想早点让儿子看到这样的画。

梯田边的空地上,张勇正带着一百个流民汉子练“福字炮”的瞄准。汉子们大多没摸过炮,手都在抖,张勇就手把手教他们“看炮口的准星,对准远处的树桩”。一个叫阿牛的汉子第一次点火,炮声吓了他一跳,手里的火折子都掉了,引得众人笑。

“别怕,这炮是打元兵的,越响越管用。”张勇捡起火折子递给阿牛,指着远处的树桩,“再试一次,想着元兵就在那树桩后面,你这一炮下去,就能护着家里人。”

阿牛咬了咬牙,重新点火。“轰”的一声,铁弹擦着树桩飞过去,砸在地上溅起尘土。张勇拍了拍他的肩:“差一点,下次准中。”阿牛咧着嘴笑,眼里的惶恐少了些,多了些劲——他娘还在流民安置点等着,他得学好打炮,护着娘。

巳时许,赵昺在藏兵洞主厅召集议事,石桌上摊着两样东西:一本泛黄的“工匠名册”,一张泉州黑市的地图。名册是从藏宝洞中层找出来的,上面记着三十多个工匠的名字和下落,王老铁的名字就在第一页,旁边写着“临安铁坊头匠,现隐于闽西”。

“林啸,你带十个天地会弟兄,拿着这本名册,去闽西找名册上的工匠。”赵昺把名册推给林啸,“尤其是造船匠周大锤,藏宝洞的图纸里有‘改良福船’的法子,得让他来造,以后咱们要有自己的水师。”

林啸接过名册,指尖在“周大锤”的名字上顿了顿——这人他认识,崖山战后隐在漳州,之前天地会的分舵还和他打过交道,“放心,我三天内把人找回来。”

“张勇,你带二十人,拿着藏宝洞的黄金,去泉州黑市找赛义德。”赵昺又指着地图上的“刺桐城码头”,“买足三个月的硫磺和硝石,再弄些火油,王匠头说要做‘火罐’,扔到元兵阵里能烧起来。”

张勇立刻起身:“我这就准备,明天一早就出发,路上会绕开元兵的关卡。”

陆仲远坐在一旁,手里拿着本“户籍册”——也是藏宝洞的东西,上面记着江南各州的人口和田亩。他突然开口:“殿下,流民安置点已有五百多人,我按户籍册的格式,给他们编了户,登记了手艺,这样既能管粮草,也能随时调派他们帮忙。”

赵昺抬头看他,眼里带着些惊讶——之前陆仲远总说“士族掌户籍,流民不可乱编”,现在竟主动做了户籍登记。陆仲远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低声道:“臣之前固执,如今见流民也能铸炮、种田,才明白殿下说的‘能者任之’,确是对的。”

“陆先生能想通,是潜龙寨的幸事。”赵昺笑了笑,把户籍册拿过来翻了翻,上面的字写得工工整整,每个流民的名字、手艺、家里有几口人,都记得清清楚楚,“就按你编的户来分粮,让他们知道,在这儿不是流民,是潜龙寨的人。”

议事会散后,赵昺去了藏宝洞。溶洞里的三层宝藏还在:上层的黄金白银堆得整整齐齐,中层的图纸和名册摊在石桌上,下层的瓷罐里装着占城稻种和纺织机图纸。他打开陆秀夫的遗书,纸上的字已经有些褪色,“望吾主存身立命,待时而动,复宋未必在朕,而在民心”——这句话他看了无数遍,如今看着潜龙寨的人忙忙碌碌,才真正懂了“民心”二字。

“陆相,您看,”赵昺轻声说,“您藏的宝藏,没白费;您护的百姓,还在拼。”

洞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细作阿木跑回来了,他脸色苍白,手里捏着张揉皱的纸:“赵先生,元廷福建行省收到密报了!说‘武夷山有宋室余孽,私藏兵器’,派百户长帖木儿带两百人,三天后就来探查!”

赵昺心里一沉,接过密报——纸上的字是元廷的公文格式,盖着福建行省的印,写着“即刻查探武夷山区,若有匪寨,先围后报”。三天后,帖木儿就到,而张勇明天才去泉州,林啸刚出发找工匠,潜龙寨的备战还没完全做好。

“阿木,再去查,帖木儿的人走哪条路,带了什么兵器。”赵昺把密报捏紧,指节泛白,“告诉张勇,今晚就出发,务必尽快把硫磺硝石运回来;告诉林啸,找工匠时避开元兵的路线,别被发现。”

阿木应着,转身就跑。赵昺站在藏宝洞的入口,望着外面的武夷山——山风吹过,树叶“哗哗”作响,像在说“危机来了”。他摸了摸腰间的短铳,又看了看冶铁坊的方向,那里的锤声还在响,王小铁的风箱“呼哧呼哧”的,没停过。

他突然不慌了。帖木儿的人会来,但潜龙寨的人,已经不是崖山战后那批绝望的逃兵了——他们有能打三百步的炮,有能扔石头的投石机,有会种地的流民,有愿拼命的弟兄,还有藏宝洞里没来得及用的资源,和一颗想活下去、想守住希望的心。

“准备迎战。”赵昺对着风喊,声音被山风吹得很远,传到冶铁坊,传到梯田,传到每个潜龙寨人的耳朵里。

冶铁坊里,王小铁把最后一截炮管铸好,炮身上的“福”字亮闪闪的。王老铁摸了摸炮管,笑着说:“好小子,这炮够元兵喝一壶的。”

梯田边,阿牛终于打中了树桩,他举着火折子欢呼,引得众人都笑了。

木工坊里,老李把投石机的木梁削直,他摸了摸怀里的画,想着儿子看到投石机的样子,嘴角也扬了起来。

赵昺站在走马岭的石墙上,望着远处的山道——三天后,帖木儿会来,但潜龙寨的火,不会灭;潜龙寨的人,不会退。

这武夷山里的星火,才刚点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