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6章 与“毒龙”的初见

午后风热,营门旗缝在线上起了细细的光。

尘已落,血腥被灰吃进土里,只余一丝铁味。鼓回正点,帐侧留下那一尺地仍在,竹席卷起,盐块、旗角、鼓槌各自归位,像一台拆开却随时能重装的器械。

郭嘉站在阴影里,指背那道链痕被药汁浸透,既凉且醒。

【寿命:06:33:07】

【天道排斥:降(小)】

【窗口:主帐·面见】

典签来请:“主公召。”

郭嘉把“许见”的节牌抵在掌心,像抵住一枚脉动的核。他没有立刻迈步,他先用鞋底在门槛缝里轻轻一磕,听回声,回声正。然后才抬脚进帘。

第一道帘后是熟悉的兵与案,第二道帘后,屏风仍立,墨竹更黑。不同的是,屏与主位间再无额外遮挡,狼毫卧在砚边,未起先静。

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曹洪列于侧,曹仁略退半步,像一块稳压的石。案左新添两人,其一清癯,束发简,眼如秋水,顾盼间有“静”的锋;其一眉目硬,神气冷,像一把藏进布里的短刀。

“文若、仲德。”曹仁低声引介。

荀彧微颔首,程昱只是一闪眼。郭嘉抱拳,不多看。他知道“多看”是轻浮,少看是怯,最稳的是只看该看的那一寸。

“奉孝。”屏后那人终于起身。

曹操出屏,身形不高,瘦硬如竹,衣袖素黑,袖口角落缝补极细。额角一道旧伤在灯下隐约,嗓音仍哑,却比昨夜压得更稳。他一抬目,屋中诸声仿佛被无形的手往下按了按。

就在此刻,郭嘉心海的观星策“嗒”地一声,像被拨动的弦。

【龙气:显形】

【形色:墨紫,鳞若青铜,目有寒星】

【注:权柄之龙,近则寿减】

【寿命:05:58:41】(骤降)

龙在火光背后盘起,非他人可见,只他可见。那不是神话里的龙,而是权势、军心、杀机与时运缠成的一条“形”。

它吐息带甜,甜里有毒,像蜜浸刃。它瞳里的寒星在他额前一寸处停住,像在问:你敢不敢靠近?

郭嘉在心里吐出一口极浅的气。他知道这就是他给它起的名字——毒龙。毒,不是为害,是解药的反面。用得准,是大药;用得歪,是噬骨。

“你便是不丢脸的人?”曹操看着他,开门见山。

“是。”郭嘉平声,“今日不丢脸,明日再不丢脸。若有一天丢了,先杖我。”

诸将目色一动。程昱手指在袖中轻轻一合,荀彧的睫毛略颤,像水面一圈极细的纹。

“你不求赏,只求一个门。”曹操道,“如今门开在你面前了。门后,不比门外好走。”

“门外是泥,门内是刀。”郭嘉答,“泥慢淹,刀快割。我求的是快。”

曹操咳了一声,极短。他转身,指着沙盘:“说——你眼里今天之胜,重在哪里?”

郭嘉上前一步,不用筹谋的腔调,像实地做过活的人在还原活:“重在‘止’与‘忍’。止的是‘一息’,忍的是‘半刀’。乐将军止追两步,夏将军忍第二刀半寸,李将军忍锋不艳,专割筋。三者合,‘不丢脸’。”

曹操看他:“你只说别人,不说你。”

“我?”郭嘉微笑,“我借了一个‘死囚之门’,借刀之冷来照镜。镜不白立,这才敢来。”

程昱抬目,第一次端详他:“敢借死,敢用人心做秤,你自己心不偏?”

“心偏,才知怎么矫。”郭嘉坦然,“我置三律自束:一、凡我断言,先自罚后言人;二、凡我上策,不过三句;三、凡我失着,杖我,不延诸军之怒。”

此言一落,帐内有轻轻的呼气声。荀彧开口,声音温而清:“三律,能持乎?”

“持。”郭嘉道,“不能持者,不必立。”

曹操指头轻轻点了点竹节纸镇,发出一声“齿”的微响。他看着郭嘉,忽道:“我问你一个难题——若我令你驰援东门,而你明知西门欲溃;若你顾此失彼,军心恐惶,你当如何?”

郭嘉不看沙盘,他看鼓与旗:“借‘声’而分‘形’。更鼓分为正点与乱点二套,东门行正点,西门以乱点遮蔽,旗色互换二角。外人以为我乱,实则内里分明。且于西门设‘借死之门’一尺地,立镜问三:来者为救、为名、为怯?‘救’者立前,‘名’者去押运,‘怯’者退后。以‘镜’收心,以‘鼓’定行,以‘旗’导路。半刻内成局。”

曹操凝视他,目中的寒星往回收了一线。那条他心里的“毒龙”像在案角轻轻摆尾,鳞上的光压低,却亮得更冷。

荀彧点头:“以简驭繁。”

程昱却淡淡道:“镜立太多,容易反噬。”

“所以镜只立一尺,不立一丈。”郭嘉答,“镜大则人照人,镜小则人照己。今日我只求每人照自己一瞬。”

曹操忽地笑了,笑极短,像刀背敲在盔上一下:“你这人,做事像偷,分账像官,昨夜子孝已评过你。”

“偷命耳。”郭嘉也笑,“偷到才活。”

“好。”曹操转身,提起狼毫,蘸墨极浅,落纸四字——军中客策。他把纸递与典签,“暂署此名,听令三事,可越权一事,事后必报。”

【名:奉孝(固)】

【位:军中客策(暂署)】

【权限:直听三事;越权一】

【寿命:06:07:19】(回涨)

龙气在火光下微收,像把毒藏进鳞缝里,不再外泄。郭嘉心里那根弦松半指。他抱拳:“谨受。”

曹操又道:“第二件——你昨夜立‘囚徒之案’,今日已斩淖重,‘口’断。‘手’何在?”

郭嘉把一卷小布呈上:“旗角旧灰、粥粉盐灰与账房纸灰混样。‘手’在账房诸吏。今日不起风,明日酉时放半斗假账,差三十袋于西道。闭嘴者立门,快脚者放行,慢脚者扣问。‘口’自来。”

程昱目光微变:“以假引真,虽险,却快。”

荀彧轻声:“若贼不来?”

“那就更好。”郭嘉道,“不来,军心更稳。来,则破。两得其一,皆不丢脸。”

曹操点头,忽然咳了两声,咳得深,胸腔里有旧伤之音。他抬手按住胸口,袖内隐闻药气。郭嘉目光微敛,心海浮起一行旧提醒:

【屏后人肺有寒(久);热多咳少,夜重】

【方:辛凉佐温,慎伐】

他压了下去。他知道此刻不该说医理。救主公之肺,是“后手”的事;稳军心,是“当下”的事。多言是祸。他忍住。

曹操缓过气,手中狼毫在纸上轻轻一点:“第三件——我欲闻你‘不丢脸’的‘法’能不能变成‘律’。”

“能。”郭嘉道,“起草一‘不丢脸十条’,归入军令,三日行之,十日评之,月余删改,常态施用。”

荀彧侧首:“愿闻其目。”

郭嘉不从天外取道,他从泥里拎:“其一,旗不乱,心先稳——帐前旗两斜缝,日检;其二,鼓不伪,声有信——更鼓有‘乱’有‘正’,与大号相互;其三,三口封——言路、酒口、库口;其四,诸营皆有镜,镜不大于一尺;其五,押运不换手,换手需‘对列’;其六,设‘回音瓮’三处,以声代目;其七,定‘止’之例——凡将得一息之止权,先立后罚;其八,行‘借死之门’,囚徒案只作镜,不作戏;其九,‘不追帚’入条;其十,错先说,功后记。”

荀彧微笑,眼底有暖:“可为律。”

程昱不置可否,他把视线收回袖中,像把一把刀又塞回布里,眉骨的影子重一分——是谨慎,也是认可。

曹操把狼毫轻置,忽然道:“子孝。”

“在。”曹仁应。

“你带他走一遭各营,照此十条,择三营先试。明日午后回报。”他顿了顿,忽又看向郭嘉,“你求的,不止‘门’。你求的是‘名’。名,我已写给你一线。下一线,你拿给我看。”

“谨记。”郭嘉应。

曹操挥手:“退。”

郭嘉后退到第二帘前,阿照端了茶入,步子轻,火钳挂在臂弯。

她把茶递给主位时,眼角余光落到郭嘉指背那道链痕,像极细的针在眼底刺了一下。她把一粒薄荷末悄悄掺进茶盏边,却不多放。

她知道他“火”在里,不在面。出了帘,她从旁门绕至外廊,背靠木柱,低头,手里仍握着那把熄了火的火钳。

——女主角视觉·阿照——

屏后的火很乖,乖得让人心紧。

主公的咳我听得出是老病,夜里重,午后也重。他不愿叫人看见,于是让茶盏捂住了声音。那瘦的人——奉孝——进来时,我看见灯火后面有东西动了一动,像一条影子,蜿蜒在主公背后。那不是烟,也不是风,是我说不出的东西。我不懂“龙”,可我知道有些人的气像刀,有些人的气像水,有些人的气像火。

主公的是“毒”的火,毒得干净,烧到极净,连灰都不留。

奉孝靠近它的时候,我看见他指背的链痕微微发红,又迅速淡下去,像有人把冰放在上头压了一下。我把薄荷末放在茶盏边,风吹不走的量。

他看了我一眼,没点头,也没摇头。他把眼又抬回帘里。他的背直得像竹,竹里有水。

我知道他会活,但不一定活得久。可他自己知道。他不怕。他怕的东西不在眼前。

我端着火钳站在门边,钳嘴闭得很紧,我像咬住了一个“字”。这个字叫“等”。

——女主角视觉止——

帘外阳光一寸寸移过去,帐中轻响如常。

郭嘉随着曹仁出帐,没走远,先在门槛边停住。他俯身,伸指在门檐下摸了一寸,摸出一颗殒落的松针。松针干脆,脊背小刺尚在。

他把松针夹在指缝,像给自己夹上一条极细的缝线。

“走。”曹仁道,“先去东营。”

“遵。”郭嘉与他并肩。他行走不快,每走十步,目光扫一次地上砖缝与旗影,像在给脚下的世界做曲线拟合。

到了东营,他不急着讲“十条”,他先看“营气”——鼓声与脚步的重叠,旗影的角度,饭香里盐的分量。他把能立刻改的三件挑出:“旗角换缝;更鼓练‘急三’;库吏‘对列’。”

曹仁一句“行”,营里立动。行得太快的人会出错,他便每处只推一寸,把“稳”系在“快”前头。

走至南营,乐进已在操练。他把“止一息”的例子当众讲了一遍,不讲胜负,只讲“止”。兵不喜听道理,喜听例子。乐进讲得粗,却讲在“肉上”。

兵的眼睛里便亮起一层细光——那是“我亦可为”的光。

走至西营,李典把“回音瓮”挖出来换了一个,按他的位置再埋回去。

郭嘉蹲下,只看瓮口朝向与砖缝的角度,抬手把瓮口偏了一指:“人贴墙的呼吸会从这里过去,回声才准。”李典嗯了一声,不夸,不谢,照做。

夕光斜下时,三营初有形。曹仁站在土台上,远远看一圈,忽然低声:“你这‘不丢脸十条’,会让人骂。”

“骂是好事。”郭嘉道,“骂证明它进了嘴。进嘴,总有一天会进心。”

“有人会说你‘花’。”曹仁又道。

“花也不是坏话。”郭嘉笑,“花若不结实,风一吹就掉。花结了实,明天就能吃。”

曹仁看他一眼,没再说话。

【寿命:05:51:02】

【天道排斥:持平】

【注:近权不退;以律抗耗(微)】

夜将至,门前闭嘴者换班,阿照抱着火钳再次立在门边。她的影细长,像旗杆脚下一条安静的线。

酉初,果然有个“慢”的影走到门边,袖口的牙新,脚步在门槛处“丝”了一声。

阿照不看他,她用火钳在地上点了一下。那人像什么也没听见,轻轻迈进,留下一缕极淡的粉。

同一时刻,帐侧的回音瓮“嗡”的一声,比午时更闷。刘绪不语,抬手,人的影子便在廊下一顿。

“口来了。”郭嘉对曹仁道,“不急,放他进半步。咬过才露齿。”

曹仁眉峰一挑,却并不出声。他这个人,最知道“等”。

二更后,典签来报:“封壬斗,开辛斗半日,‘差三十’之假账已传。慢脚者一人,手有霜,袖有牙。”

“按军法。”曹仁道。

“且囚。”郭嘉制住,“明日再镜。”他看向帐门,风把帘角轻轻掀起半寸。帘内不见人,只见光。光里,那条“毒龙”的影子在他眼里一闪一伏,像一条潜在水底的线,每一次摆尾,都在问他:走近,还是远离?

他笑了笑。笑里很少。他知道答案。

——走近。

【寿命:05:37:49】

【因:近权(小耗);立律(小补)】

【备注:毒龙初见;可名其形而不名其主】

他把寿命当作一根尺,每走近一寸,尺上就要划掉一小段。他不心疼。他只是认真地在每一道划痕旁边写一个字——值。

门内,曹操取过茶,薄荷的凉把胸口的燥压下半分。

他把盏放定,提笔在纸上写下两个字,递予荀彧。荀彧看了一眼,笑意更深,袖中收入。那两个字是:“不丢”。

“文若,”曹操道,“此人可使乎?”

“可。”荀彧答,温声而定,“但须给他‘律’,不然,他会用自己去当律。”

“你怕他死?”曹操看他。

“怕他死,也怕他不死。”荀彧道,“他不死,会让更多人看见镜子;他死,会让更多人忘了镜子。”

曹操笑了两声,笑声里有一点极细的沙砾:“我这个人,喜欢镜子,也喜欢刀。最好镜子里的刀,刀上也照着镜。”

帘外风收,鼓在远处敲第三下,第三下之后,有一息空。

郭嘉听见了这息,像听见自己心跳。阿照握火钳的手更稳,钳嘴合得更紧。她在心里对他道:你活着。

他在心里答她:我活着。

夜色合拢,营门旗角“啪”了一声,像把今天封在一个不华丽却结实的句号内。

句号不大,够把“毒龙”这一眼安进去——不捧,不畏,只识得它的毒,也慎用它的毒。

明日,还有镜。还有律。还有更大的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