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0章 深渊孽龙,唯一的猛药!

拂晓前的风像从铁缝里钻出来,冷得没有感情。

西北小会合点在一片低坡后,荒草伏地,露水把草梢压弯。黑底“孟”字的小牙旗插在石缝中,

旗不大,杆很稳,风一来,只是沉默地摆一下,又直起来。

郭嘉站在火光之外,背靠粗砺的岩面,呼吸收得很短,像把心脏系在一根干细的绳上。

绳子一紧,他就提醒自己:五步一息,别让“天道”的排斥把你从这具身体里推走。他不看火,只看黑。他需要把眼睛适应这种冷黑,因为他要见的人,不喜欢热闹与光。

蹄声压着露水过来。先来的是两骑开路,火光照到他们的甲片,甲片上没有纹饰。

随后,一匹不大的黑马停在火边,马背上一人翻身下地,披斗篷,衣色如夜,露出的手骨节分明。他没有报号,也没有人替他喝道。他只是扫了一眼地上的火,像是在估量火还有多少可燃,再抬眼,看向郭嘉。

那一瞬,郭嘉在心海里轻唤【观星策】。卷轴冷冷地展开,又很快被他按回去。他只看了半眼“形”,半眼就够——那不是光皮虚胖的“金”,不是檀香遮臭的“礼”,也不是会从腹内爬出白虫的“门阀”。

那是一条伏在深水里的黑龙,身上没有一片多余的亮,鳞边却隐隐透出极细的红,像刀在石上磨过留下的一圈温。它抬眼不多,只动了一寸。

那一寸,把四周所有的动静压下去。

深渊孽龙。

郭嘉腹中一紧,又松。他明白自己的赌押对了。这个人是药,猛药。药苦,药损身,药也能把死人从水底提一口气上来。他躬身一拜,短至不过一尺:“孟将。”

来人没有叫他起,也没有故意晾他。他往火边坐下,随手拨了拨炭,火便在地皮上爬了一寸。他抬眼,淡淡道:“你是三日前叫人‘分七车’的那个?”

“郭嘉。”他直给姓名,不添别的。

“想见上面,先说三句短话。”来人没废话,“只许三句。不许喧宾夺主。”

郭嘉点头。短话,该像刀,进得去,还得拔得出。他把每一句在舌根压了一压,吐出来的时候,力道刚好。

“第一句:救脸先救粮,救粮先杀香。去檀香、起木板、换草席,‘响板’一响就是丢脸,先把会响的都压住。”

火边响了一下,是火在石下找路。来人的眼没动。郭嘉第二句紧随其后。

“第二句:虎牢不在今日破,人心先破。破‘伪龙’不用刀,用灰。借东南一场小乱,叫别人跌泥里一回,你的人便愿意把脸交给你。”

火光跳了一下。风从坡后切过来,火被压低半寸。来人仍没插话。郭嘉第三句落定。

“第三句:要生,不往东南,只往西北。给我三百小卒、十盏哑灯、三车灰、一行旁道的调令,我替你再救一次脸。救到人心里去。”

寂静一息。远处草间一只蝼蛄翻身,磨出很细的一声沙响。来人看着他,目光没有弯绕,像一口井,井里没有星,但水深。他伸手,把炭戳开一点:“你知道药苦?”

“知道。”

“也知道药有毒?”

“知道。”

“你要什么?”

“活。”郭嘉收住眼里的亮,“能活,便能走到你要我走的地方。能活,才有脸。”

来人笑了,很轻。他没有笑出声,只是嘴角一侧像被风掀了一下。“这三句,不讨巧,也不逞才。你知道该在哪儿停。”

他看了看青甲小将,“你带的那一列,如果不换位,今夜丢的不是七车,是你的官。记你一功。”

青甲小将抱拳,没出声,把头压得更低。

来人复又看向郭嘉:“你要的东西,我不全给。三百小卒没有,给你一百五十。哑灯有。灰,你自己去找。旁道调令,今日给半张,只通你,不通别人。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你要用药。先拿你自己试,别拿我。”

郭嘉一躬到底:“领命。”

“别急着领。”来人把手伸向他,掌心摊开,一枚小小的铜片躺在那,通体黝黑,无纹。他把铜片丢给郭嘉,“带着。今后你在我的营里见人,说‘药’字,报这片。说错了地方或说多了字,片子收回,你自己滚回去。”

“是。”郭嘉接住,铜片压在手心里,凉得像刚从井水里捞出来。他把片子塞到内襟,觉得胸口沉下去一豆。沉,是好事。他需要重量,让自己别被“排斥”一把推出身体。

来人又道:“你说‘杀香’。怎么杀?”

“砍半,封半。檀香不是现在杀,是今夜之后,趁人心惊惶,令下‘禁香三日,开沟五尺,夜火改炭’。禁三日,不禁久。久则逆。改炭不改灯,灯数不变,火势低一寸,霉味压下。下一层,扶‘脸’的人就会替你把令往下传。”

来人点头:“你说‘灰’。灰怎么用?”

“不再用来遮臭,用来揭丑。”郭嘉的嗓音有点哑,“在外营东南放一处‘仿制车列’,灰在上,柴在下。

风转时让灰先起,再在‘伪龙’的巷子里点两盏‘哑火’,灰往人脸上走,眼泪出来,刀就会乱。你的人站在风里不动,别人自然丢脸。”

“你说‘旁道’。旁道给了你,你第一件做什么?”

“葬人。”郭嘉抬起眼,“葬一个没有名字的人。他叫李四,‘老三营斥候’。他按住了一根绳,让七车不动。他死了,若遮草席就算完,他这一口‘气’会在那些小卒心里散掉。葬了,气留着。来日我叫他们借脸,他们愿意。”

火光里,来人的指尖轻轻敲了一下膝盖。

他忽然沉默了一线,像在看一颗很小的石子。他把目光抬起时,眼里那点薄笑不见了,只剩下干净的冷意:“名记在功簿里。李四。你去做。用你说的‘灰’,别用别的。”

“遵令。”

“再有,”来人把最后一句话压得很轻,“你说的是‘伪龙’。伪龙怎么破?”

郭嘉没有立即作答。他把舌尖在牙后抵了一抵,才把话吐出来:“给他‘漂亮的败’。”

来人的眼睛在火里一暗:“说清。”

“东南要一场‘败’,让它看起来动天地,听起来像雷,却不伤人命,也不断筋骨。‘败’之后人人能说故事,写文章,夸他们如何‘以王道守节’,你只在旁边递水。水递多了,他们开口叫渴,你便成‘井’。既为井,他们就不走了。井在西北。”

火里“啪”的一声,有一块炭崩开。来人笑意回到嘴角:“你这药不止苦,还有酸。”

“药要见效。”郭嘉直直看着他,“要快。”

“很好。”来人站起身,斗篷在风里一摆,收住,利落。“青州来的书吏会来找你。你入我们营,不入诸侯的‘大帐’。今日不授官,明日若做得好,给你一个‘行参军’名分,先从病卒营起手。你要的那一百五十人,都给病卒营里挑。挑出来,你自己看着调。”

“领命。”

“最后,”他像想起什么,“你身上的‘天道’之排斥,今晚会更重。别逞强。有人会送你‘铅香’。”

郭嘉一愣。他没说过“排斥”。来人却像看见了他脑后那一道看不见的刀。他“嗯”了一声,眼里的光更收。

黑马再度起步,来人跨鞍而上,没有回头。

小牙旗在他背后低低抖了一下,风朝北,旗向西。马蹄声没入荒草,留下一条新辙。青甲小将这才松一口气,像把心里的弦从极紧扯回了紧。他转身对郭嘉:“半个时辰后,书吏来。你先喝口热的。”

“喝。”郭嘉接过一盏不大的粗陶碗,碗里是滚到恰到好处的汤,咸淡刚好。

他喝了一口,胸口像被火拂过。他知道那不是汤力,是自己头颅里那道刀在暂时退后。他把碗放下,去坡后找到一堆昨夜烧剩的灰,把手在灰里按了一下。

灰很细,很轻,像许多死掉的火在他的掌纹里找归宿。

他把灰装入布袋,袋边打了一个结。结的形状像老兵系在他腕上的那道旧结。他收拾停当,天光更亮一寸。

他回到火边,青甲小将没坐,站着,翻着一本薄薄的簿册。簿册封皮简单,用牛皮绳穿着。他在簿上写了几笔,把簿递来:“你要的名字,写在这。”

郭嘉接过,蘸墨,写了两个字:李四。字不漂亮,落下去很稳。他写完,按了指印。指头的纹理印在纸上,像一小团火。

青甲小将把簿册合上,抬手敬了一礼:“替你谢他。”

郭嘉只点头。他不说“请”。他把“请”留给需要跪下的时候。他现在要站着。

半个时辰后,青州来的书吏到了。人不高,瘦,脸白,行礼很直。

他递给郭嘉一张半张的竹简,竹简上只刻了一个字:药。下方是两个细孔,代表“今日有效”。他和气道:“孟将的意思,一字不差。你在营里行走,若要借人借物,先说‘药’,再报你名,再出片。出片,不出脸。”

“明白。”郭嘉把竹简扣在铜片上,两物一撞,发出很轻的一声。

他对书吏道,“借你三样小物。粗麻十扎,湿草席五张,旧木板四块。我要做一处‘响板样子’,让人亲眼见‘响’。”

书吏愣了愣,随即笑:“要人服,得给人看。你这手,自家打自己的脸,把脸打得干净了,才敢上人前。”他一挥手,把人带来,“拿去。你要的灰,自己抬,别叫我们按例。”

“该我抬。”郭嘉把袖子往上挽,腕上那道旧结的印子被汗水一鼓,颜色深了一丝。

他跟着书吏往病卒营去,半途换了两次道,每一处转脚的地方,他都用脚尖在泥里戳一戳,把泥的硬软记在心里。

病卒营在风口,帐低,地湿,气味重。他没有皱眉。

他让人把旧板和湿席抬到一条沟口,板压在席上,席下垫草,再往上泼一点点水。水一进木缝,木便开始饮气。饮的第一口不响,第二口开始轻晃,第三口碰到风,就“吱呀”。

他叫人先别管。旁边再铺一处“改好”的:板起一寸,底下换枯草与碎石,外加一握灰。

风一来,第一块“吱呀”,第二块没声。围拢来的人一听,脸上立刻就有变化——不是夸,是交心。你把他们的脸从要响的地方搬走,他们自然愿意把脸往你手里挪一点。

他又按“禁香三日”的法在营口挂了木牌。木牌不是命令贴词,是算账:一炷香三钱,一日三炷,三日十炷,三十钱。如果把这三十钱换碎草与碎石,能省三处“响板”。一群本看不起病卒营的军官看了牌,笑了一下。有个年轻的都伯冷声道:“你叫我不香?”

“我叫你省脸。”郭嘉道,“脸响一次,要喝几碗酒才能压回去?”

都伯撇嘴,没再说。他把牌看完,扯下一角,塞进怀里。那角在他胸前露出半指宽,看起来像很笨的护符。笨,说明他信了一点。

忙完这些,他让人挖一小坑,葬那老兵。

他不搭彩绸,不烧纸,只用灰在坑边画一条细线。线画完,他站了很久,直到风把灰线吹得浅去。他这才开口,声音极低:“李四。渡一人。脸记在你名下。”

簿册当晚就到了病卒营。书吏把“李四”两个字按在第一行,把“按绳”写在“事迹”一栏。郭嘉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却把心里的一个结从“活”移到“生”的那一侧。他知道那团火在长。

午后,孟将的“半张调令”便给他开了道。

他挑出的一百五十人里,半数是病卒,半数是押运里挑的硬手。他把人分成三组:一组“灰”,一组“灯”,一组“板”。“灰”学路,“灯”学手,“板”学耳。没说人名,只叫人做事。一天下来,原本懒散的几个老卒反倒走在了前头,因为他们懂什么叫“响一次就丢脸”,懂脸的珍贵。

他为他们每人系了一道旧结,结不漂亮,却稳。那稳就像把心里的大火披了一层湿布,不至于一口气把木头烧焦。

夜里,他留在营口。风把火吹低。“天道”的刀从脑后退出来一点,又从侧面擦过去。他闭上眼,舌根抵住牙后,把疼压回去。

他知道这不止是排斥,也是他在把自己的寿命拆着花。拆得越细,花得越久。他要活,活成“药”能用的那种人。

清晨,书吏来报:“孟将问‘药’用得如何。许你进一重帐,给你一盏炭。许你再说三句短话,还是三句。”

郭嘉把半张竹简与铜片藏好,往会合点走。

风还是冷,他的步子不快不慢。帐内火低,孟将没坐主位,随手在一张小案旁站着,食指在案上轻轻敲。从旁边的炭盆里,一股淡淡的铅味上来,像刚下过雨的土腥。那是“铅香”。

不香,不艳,像药房里煎糙药的气味,能把人从边缘往内拉半寸。

“说。”孟将抬眼。

郭嘉第一句:“把‘救脸’固化成令。给‘响板’定罪,给‘禁香’定期,给‘开沟’定章。令出,脸就从‘人情’变‘规矩’,‘规矩’比‘人情’活得久。”

孟将点一下桌面,像在数拍。郭嘉第二句:“借‘伪龙’的风,设‘漂亮的败’。败要在他旗影之侧,光要落在他脸上,骨要露在他脚下。他的人便松,松第一口,第二口就断。”

孟将的眼在火里更静。

郭嘉第三句压住舌:“军心,不在大帐,在沟口。给我三日,把病卒营立成样板。立成后,你再取三营照做。你要我做活,我给你看得见的‘活’。”

帐内静得能听见炭在灰里碎裂。孟将收回视线,像把一枚针从布上拔下。他点一点头:“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带你去‘大帐’?”

“知道。”郭嘉直视那口井,“那里香太重,话太长。”

“所以你要当我的药。”孟将把“药”字落得很轻,“药有三等。上药,治命;中药,治症;下药,治脸。你先做下药。把脸治好了,人心才肯吞中药。至于上药——”他看了一眼西北,“上药很苦,很毒,很伤身。你活得过,才轮到你。”

郭嘉躬身:“愿为下药。”

孟将笑,笑意里有一丝极压抑的锋利:“记住你自己说的。别先要刀口的功。给你一名‘行参军’,暂署,不发文书,只在我这里记。你出入牙门,有事报‘药’,无事别说话。再记一条——在我这儿,脸是用来‘借’的,不是用来‘摆’的。借完,要还。还的时候,千万别手软。”

“领命。”

他从帐里出来,天光开了半指,风把旗影扯出一条又细又长的影子。

影子落在地上,像一条要醒的蛇。他知道他走对了路。东南那盏金皮灯再亮,也照不到这里。这边的光不押人,它只照出你面前一寸地,叫你看见‘泥’在哪里,‘沟’在哪里,‘踩下去会响’的板在哪里。

回病卒营的路上,老卒们已经把三处“样子”搭好。

第一处,故意不改的“响板”在风里“吱呀”,围观的人嘴角都绷着;第二处,按规矩改好,没有一丝声;第三处,半改,留一线,给后来的教头上课。教头来了,看,听,摸,最后对郭嘉欠了一下身:“借你一张脸。”

他把那张脸收下,像把一枚针放进衣襟,不露锋。

他知道再过两日,这枚针会缝起一条不会被风吹开的边。那边缝好了,整营的“脸”就有了边,边清楚,脸就不怕被灰糊一通气。

夜落下来前,他带一百五十人在西北的坡上操过一轮。

没有喊杀,没有列阵,只练“灯”“灰”“板”的手法。练到第三遍的时候,风突然转了一个角。转角之际,有个人的袖口被火边的气浪一掀,险些擦到灯油。那人手一抖,灯斜了一寸。

郭嘉抬手,压住他的腕:“停。”他不骂,把灯正了,又在那人袖口缝了一针。针缝得很粗,却把袖角那点多余的“美”收了进去。那人脸红了一下,却没辩解。练完他跑上前:“先生,我姓韦,韦升。你前天叫我‘小官’的人,是我叔。”

郭嘉笑了一下:“以后别用香掩霉。霉在你家账上,香在别人嘴里。”

韦升“嗯”了一声,接过一盏灯,“我记住了。”

第三夜,风又起了。东南的鼓声像被塞了棉,发闷。袁旗的彩绸在风里起毛。

营门外,檀香换成了茶烟,茶不香,却暖。有人在骂“谁禁香”,有人在夸“这炭火真好”,骂的人小,夸的人多。夸的人背后多半站着病卒营的人。风把他们的声音送到郭嘉耳边,像送来一杯不烫的酒。

他没有喝。他在火边坐了一会儿,取出铜片与半张竹简,摸了摸,放回。他知道自己正在被“天道”推,他也知道有一只手在反向拉他。手不大,不把人往上猛拽,只叫你退半步别掉下去。手上有茧,茧边粘过麻沫。他在心里说了两声——一声给孟将,一声给李四。

“药要见效。”

他抬头,看向北面。夜很重,像藏了另一道门。门很薄,很锋利。

他在门缝里看见一道熟悉的黑影。深渊孽龙卷住尾,鳞边红得很淡。它不说话。它只沉下去一点,像把井再挖深一寸。

——唯一的猛药,就在井里。

他起身,去巡沟口。脚下的板不响。风从身侧掠过,像把人往前推半步。半步,刚好够他在天亮之前,把还没缝上的那道边补完。

天亮时,灰在沟边结了一层很细的壳。壳下,水声慢慢顺了。东南那边有人把香换了茶,还在嘴里嚼词,想把“不香”说成“有礼”。

西北这边,病卒营摆了一排洗干净的碗,粗,厚,热。碗一摆,人心就不散。人心不散,脸就不会乱。脸稳了,才能吞下一点比脸重的东西——法,令,刀,战。

郭嘉站在碗边,轻声把那五个字又走了一遍:活,走,见,问,生。每念一个,胸口就沉一分。他知道这个沉不是负担,是药的重量。重,才能压住“排斥”。

他抬眼,望西北。那里有风,有硬路,有不漂亮的光。

也有一条藏在深处的黑龙,蜷着,等人去喂它更苦的药。

他笑了。笑里没有火,也没有霜,有一丝从骨头里挤出来的钝劲。

“今天,治脸。”他在心里说,“明天,治症。后天,再上药。”

风听见了,顺着他的袖口钻进去,把旧结的印子吹得更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