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华娱重生之完美人生 > 第51章 购买四合院二

华娱重生之完美人生 第51章 购买四合院二

作者:我的牛马人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6:34:40

十一月的北京,寒风已然凛冽,但阳光透过光秃的枝桠洒下,依旧带着几分暖意。陈诚购置南锣鼓巷95号院并欲将其改造为五六十年代风貌用以拍戏的消息,不知怎的,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偌大的北京电影学院里悄然传开了。这在一个尚未被资本大规模浸染、学生们主要精力还集中于课堂小品的年代,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

“听说了吗?表演系那个陈诚,就是唱英文歌火到美国那个,自己掏钱买了个四合院,要拍电视剧!”

“真的假的?他不是刚大一吗?这就要自己当制片人拍戏了?”

“啧啧,真是有钱任性啊!那院子听说花了两千多万!”

“拍什么题材啊?年代戏?他hold住吗?”

诸如此类的议论,在食堂、在排练厅、在宿舍走廊,若有若无地飘荡着。羡慕、好奇、质疑,种种目光交织在一起,投射在陈诚身上。他倒是泰然处之,依旧按时上课、练功,只是偶尔在与左晖通电话时,会避开人群,低声讨论着装修进度和材料选择。

该来的总会来。这天刚下表演课,陈诚就被班长告知:“陈诚,王老师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陈诚心里明镜似的,应了一声,整理了一下衣服,便朝着王劲松老师的办公室走去。门虚掩着,他轻轻敲了敲。

“请进。”里面传来王劲松沉稳的声音。

推门进去,只见王劲松正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但目光却明显没有聚焦在文字上,似乎在沉思。看到陈诚,他放下文件,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脸上看不出喜怒。

“老师,您找我?”陈诚依言坐下,姿态恭敬。

王劲松没有立刻说话,而是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眼神锐利,仿佛要重新审视这个已然名动天下的学生。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到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半晌,王劲松才缓缓开口,语调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陈诚,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怎么回事?听说你买了个四合院,花了两千多万?还要改成老样子拍戏?”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你小子,这段时间,看来是真没少赚啊。”

陈诚心里早有准备,面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带着晚辈在师长面前的腼腆笑容,连忙从外套内兜里掏出一包未开封的“中华”香烟,动作自然而又带着敬意地放在王劲松老师的桌角。

“老师,您抽烟。”

王劲松瞥了一眼那包烟,没动,反而眉头微蹙:“你现在开始抽烟了?”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陈诚连连摆手,解释道,“老师,这是我特意备着的。有时候在外面,遇到一些场合,别人递烟,我们做学生的,总不能空着手,礼数上得周全。您看,这包装都还没拆呢。”他确实不抽烟,这只是他为人处世的一点准备,此刻正好用来表明态度。

王劲松神色稍缓,语气也缓和了些,带着长辈的叮嘱:“嗯,这还差不多。你们现在还是学生,以后就算成了明星,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抽烟,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影响很不好。这些细节,关乎你们的艺德和长远发展,马虎不得。”

“知道,知道,老师您放心,这一块我们心里有数,绝不会在外面瞎来,给您和学校丢脸。”陈诚态度诚恳地保证。

“那就好。”王劲松点了点头,话题重新回到原点,“那你说说吧,买四合院,还要搞成五六十年代的样子,这么大动静,到底是怎么个打算?”

陈诚知道关键来了,他坐直身体,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道:“老师,是这样的。我脑子里一直在构思一个故事,一部反映五六十年代老北京普通百姓生活变迁的电视剧。感觉来了,就特别想把它拍出来。我觉得这个故事如果拍好了,应该会不错,很有烟火气,也很有那个年代特有的精气神。”

他稍微停顿,观察了一下王劲松的反应,见老师听得专注,便继续往下说:“关于主要角色,我也初步有一些想法。男主角,我觉着何冰老师的气质特别契合,那种带着点轴劲儿、又心底善良的北京爷们儿形象,他肯定能演活。女主角嘛……”他略一沉吟,“我觉得郝蕾老师那种敢爱敢恨、坚韧又灵动的劲儿,非常合适。”

王劲松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点着,没有立刻表态。他身为老师,经验老道,在没看到具体剧本之前,绝不会轻易对演员选择下判断,哪怕他内心可能觉得陈诚眼光确实很“毒”。贸然评价同行,是行业大忌。

“嗯……”王劲松沉吟道,“何冰和郝蕾,都是非常优秀的演员。但是,陈诚啊,我现在没看到你的剧本,具体人物的性格底色、故事的走向、戏剧的张力在哪里,这些都还不清楚。所以,哪个演员一定行,哪个不行,我没法说。不过,按照你描述的这类厚重的年代生活剧,确实需要一帮子功底扎实、‘精气神’十足的演员来托着,才立得住,才有利于角色的深度塑造。”

他看向陈诚,眼神中带着鼓励,也带着审视:“这样,你既然有这么好的想法,也有这个资金实力支持,这是大好事!当务之急,是你先把剧本弄出来。不要只是一个想法,要落到纸面上,要有完整的故事架构、鲜明的人物小传、精彩的台词对白。剧本,是一剧之本!”

他加重了语气:“剧本初稿出来之后,先拿给我看看。然后,你也别忘了去打扰一下导演系的王红卫老师。他在剧本结构和导演思维上,能给你很多一针见血的建议。我们俩帮你一起把把关,看看这个故事到底成色如何,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打磨得更精良。”

王劲松说着,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你小子,这一点确实非常棒!在学校里,有钱了,有名气了,不是想着挥霍享受,而是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投资到实实在在的影视创作上,有想法,有魄力!这对于一个在校生来说,难能可贵。”

然而,话锋随即一转,带着点玩笑,又带着点不容置疑的意味:“不过啊……你这选角,我怎么琢磨着,男女主角好像都不是咱们北电的自己人啊?”他似笑非笑地看着陈诚,“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以后选角,得多多照顾一下咱们学校里的校友、师弟师妹们,给他们多一些机会。”

陈诚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是老师代表学校在“提要求”了。他立刻从善如流,连忙表态:“老师您提醒得太对了!是我考虑不周。一定一定!除了男女主角这两个目前觉得特别契合的角色,其他的,只要是合适的角色,无论是主要配角还是龙套,我一定优先考虑咱们北电的校友和在校的师弟师妹!这点您绝对放心!”

听到陈诚这番表态,王劲松脸上的笑容更真切了几分,挥挥手:“行了,心里有数就行。去吧,抓紧时间把剧本弄出来是正事。”

“哎,好的老师!那我先回去了。”陈诚如蒙大赦,连忙起身,恭敬地退出办公室,轻轻带上门。走到走廊上,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竟有点微微汗湿。应付这位目光如炬的班主任,比面对美国那些媒体记者可要费神多了。

与此同时,南锣鼓巷95号院。

左晖的办事效率确实惊人。不过短短时日,房产的过户所有法律手续、税费缴纳等一应繁杂事务,已全部办理妥当。崭新的、印着陈诚名字的房产证,已经安静地躺在了他的抽屉里。

此刻,左晖正陪着陈诚,站在略显凌乱但骨架完好的院子里,他们面前,站着几位年纪都在五十开外、衣着朴素但眼神矍铄的老师傅。为首的一位,姓李,头发花白,脊背却挺得笔直,手上布满了常年与砖瓦木石打交道留下的茧子,他是左晖动用了不少关系才请出山的古建修复专家,曾参与过不少重点文保单位的修缮工作。

“陈老板,这位是李师傅,他带的团队,是咱们北京城搞传统建筑修复这个圈子里,数得着的顶尖好手。”左晖恭敬地介绍道,“尤其是对清末民初到建国后这段时期的民居建筑特点和内部陈设,李师傅是活字典。”

陈诚不敢怠慢,上前一步,诚恳地说:“李师傅,辛苦您和各位老师傅跑这一趟。这个院子,就拜托各位了。”

李师傅话不多,只是点了点头,目光已经如同扫描仪一般,开始仔细打量院落的梁柱、瓦当、地面的青砖。“陈老板有什么具体要求?”

陈诚早有腹稿,他指着院子,清晰地说道:“李师傅,我这个院子,主要目的是为了拍一部讲述五六十年代老北京故事的电视剧。所以,核心要求就八个字:修旧如旧,原汁原味。”

他边走边细说:“首先,所有外立面的砖墙、瓦片、木门窗、油饰彩画,必须严格按照那个时期的工艺和风貌来修复,不能看出任何现代的痕迹。”

“其次,内部空间,包括正房、厢房、倒座房,所有的隔断、吊顶、地面,都要恢复成当年的样子。我需要那种一走进来,就仿佛穿越回五六十年代的感觉。”

“第三,水电线路要全部重新铺设,但要隐藏好,绝对不能穿帮。开关就用老式的拉线开关,灯就用白炽灯泡和那种搪瓷灯罩。家具、摆设、日用品,比如搪瓷脸盆、暖水瓶、老式收音机、缝纫机、挂钟等等,全部要按照那个年代的样式去搜集、定制,要经得起特写镜头的考验。”

“最后,院子里的地砖缝隙,我希望能长出点青苔;墙角,要做出一点风雨侵蚀的自然痕迹。总之,要‘旧’,但不能‘破’;要有生活气息,但不能是脏乱差。这个度,就全靠您各位老师傅的手艺来把握了。”

李师傅听完,一直严肃的脸上,反而露出了一丝遇到知音般的赞许神色。他干这行大半辈子,最怕的就是甲方既要老味道,又非要往里加各种不伦不类的现代元素。像陈诚这样目标明确、尊重传统工艺,又懂得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相结合的年轻主顾,实在少见。

“陈老板是懂行的。”李师傅终于说了句长话,“您放心,您要的这个味道,我们明白。砖瓦木料,我们会去找老物件,或者按老法子定做。油漆,用传统桐油和矿物质颜料。家具摆设,我认识几个专收老货的朋友,东西保真。保证给您还原出一个原汁原味、能直接开机拍戏的‘老院子’!”

“太好了!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陈诚心中大定,“预算方面,不必过分节俭,关键是要效果。材料要用好的,工钱也按市场最高标准结算,绝不能亏待了各位老师傅的手艺和辛苦。”

左晖在一旁听着,心中对陈诚的评价又高了一层。这位年轻的雇主,不仅有财力、有想法,更难得的是懂得尊重专业,做事大气,前途不可限量。

送走了李师傅一行,陈诚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院落中。冬日的阳光斜照进来,在布满历史痕迹的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仿佛已经能看到,不久之后,这里将炊烟袅袅,邻里穿梭,“傻柱”提着饭盒晃悠,“秦淮茹”在院里洗洗涮涮,“三位大爷”在院当中下棋争论……《情满四合院》的悲欢离合,将在这座被他亲手“复活”的院子里,生动上演。

学校的“审查”暂时过关,房产手续落定,专业的施工团队也已就位。万事俱备,只欠——那个凝聚了他前世喜爱与今生野心的剧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