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机器变 > 第19章 偶遇阿果出现铬

机器变 第19章 偶遇阿果出现铬

作者:玉彬先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0:53:31

秋阳把煤堆晒得发烫,石头蹲在土坡上数着新收的煤块,虎子扛着青铜镐从矿洞出来,汗珠子砸在地上,溅起细小的煤屑:“石头哥,今天又能多堆五十斤!阿牛琢磨的新撬法真管用,煤块碎的少多了。”

石头刚要应声,就看见五特从山路上走来,身后跟着王姨——她穿了件林晚新缝的粗布襦裙,脸色比两个月前红润多了,手里还挎着个竹篮,装着刚在后院摘的青菜。“二冬,今天咋没去青铜坊?”王姨笑着问,把竹篮递给他,“晚丫头说你爱吃清炒的野菜,让我给矿上的人带点。”

五特接过竹篮,指了指旁边的石头,对王姨说:“正好有件事想跟您商量。”他示意石头坐下,自己也蹲在煤堆边,“石头跟着我最久,踏实能干,对人也和善;林晚姑娘心细,性子也好,这两个月相处下来,您看他们俩……”

话没说完,王姨就明白了,眼里瞬间亮了:“二冬是想给他们俩牵线?”她看向石头,石头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攥着草绳的手都在抖。王姨忍不住笑,拍了拍石头的胳膊:“石头是个好小子,晚丫头要是能跟你,我放心。”

石头猛地抬头,声音有点发颤:“王姨……俺……俺怕委屈了林晚姑娘。”他以前是奴隶,现在虽然管着煤矿,可还是觉得配不上读过书、绣活也好的林晚。

“委屈啥?”五特拍了拍他的肩膀,“过日子看的是人心,你对林晚好,比啥都强。”王姨也跟着点头:“就是这话,晚丫头昨天还跟我说,石头哥帮她修鸡窝,怕她冻着手,自己把活儿都包了——这孩子心里有数着呢。”

正说着,林晚提着水壶过来,听见这话,脸一下子红了,转身就要走,被王姨拉住:“丫头别躲,跟你说正事呢。”林晚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小声说:“娘说了算。”

石头看着她泛红的耳朵,心里又热又慌,憋了半天,才挤出一句:“林晚姑娘,俺……俺以后肯定好好待你,不让你受委屈。”

五特看着两人的模样,忍不住笑:“那就这么定了,过几天选个好日子,就在宅子里办了。村里的李大叔和李婶平时帮着照看后院,到时候请他们来吃顿喜酒。”

婚礼办得简单,却热闹。赵姐蒸了两笼掺了白面的馒头,林丫帮林晚梳了头发,用红绳系了个简单的发髻。五特给石头和林晚各做了件新的粗布衣裳——是用他铸青铜换的银子买的细棉布,比平时穿的粗布软和多了。

村里的李大叔扛着一坛自酿的米酒来,李婶则带了块绣着并蒂莲的布巾,塞给林晚:“丫头拿着,往后好好过日子。”石头穿着新衣裳,站在院子里,看着林晚走过来,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还是五特推了他一把,他才敢伸手,牵住林晚的手——她的手很软,带着点绣活留下的薄茧。

宴席就摆在院子里,石板桌上摆着炒野菜、蒸红薯,还有赵姐炖的鸡汤——是前几天虎子在后山抓的野鸡。四冬和三冬围着桌子跑,林丫给大家添酒,王姨看着新人,眼圈红红的,却一直在笑。石头端着酒碗,走到五特面前,咕咚一口喝干:“二冬,俺这辈子都记着你的恩。”

五特摆摆手:“往后好好过日子,把煤矿管好,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婚礼过后没几天,五特就把虎子、阿牛、小三叫到一起,指着院子里堆的煤块说:“光卖原煤不行,镇上的人家嫌原煤烧起来烟大,咱们把煤做成煤坯子,掺点黄泥,压成方块,烧起来烟小,还耐烧。”

他蹲下来,和泥、掺煤,示范着把煤泥塞进木模里,压平,再倒出来,一个方方正正的煤坯就成了。“虎子力气大,负责和煤泥;阿牛手巧,管着木模压坯;小三心细,把做好的煤坯摆好晒干,别受潮。”五特把木模递给阿牛,“先做一百个试试,晒干了拉去镇上卖。”

三人学得认真,虎子和煤泥的时候,汗水顺着下巴往下滴,却一点都不偷懒;阿牛调整木模的松紧,压出来的煤坯个个整齐;小三把煤坯摆得间距均匀,还在旁边插了根竹竿,怕下雨时能及时盖茅草。赵姐和林晚也来帮忙,林晚的手巧,帮着把煤坯边缘的碎泥抹平整,石头则忙着统计数量,记在小本子上。

三天后,晒干的煤坯码成了小山。五特让石头套上牛车,拉着煤坯去镇上,还特意让虎子跟着——怕镇上的人不认识煤坯,不知道咋用。

到了镇上的集市,石头把煤坯摆开,刚喊了一声“卖煤坯喽”,就有人围过来,指着煤坯问:“这黑方块是啥?能烧吗?”

“咋不能烧?比木头耐烧多了!”五特从牛车上拿出两块煤坯,又找旁边卖柴火的借了两块木头,在空地上摆好,“大家看着,咱们做个试验。”他掏出火折子,先点燃木头,木头很快烧了起来,火苗虽旺,却烧得快,没一会儿就成了灰烬;接着他点燃煤坯,煤坯刚开始火苗不大,却慢慢烧得越来越旺,烟也比原煤小很多,烧了半柱香的时间,还在燃烧。

“这煤坯烧一次,顶得上木头四次!”五特指着还在燃烧的煤坯,对围观的人说,“而且便宜,一文钱两个,比买木头划算多了。”

镇上的人都惊呆了,卖包子的张掌柜第一个掏钱:“给我来二十个!我家包子铺烧火费木头,这煤坯正好用!”接着,买的人越来越多,你十个我二十个,没一会儿,车上的煤坯就卖光了。还有人没买到,拉着石头问:“小伙子,明天还来不?俺们多要些!”

石头笑着点头:“来!明天多拉点,您早点来!”

回去的路上,虎子坐在牛车上,兴奋地说:“石头哥,这煤坯太好卖了!以后咱们天天做,肯定能多赚银子!”

石头也笑,心里却记着五特的话。回到宅子,他连忙找到五特,把卖煤坯的银子递过去:“二冬,都卖光了,还不够卖,镇上的人说明天还要。”

五特没接银子,推回给他:“这银子你拿着,以后煤矿的账都归你管——买奴隶、买工具、大家的饭食,都从这里面出,记好账就行。”他顿了顿,忽然拽着石头往院角走,声音压得低了些,“现在有件更要紧的事跟你说。”

石头见他神色严肃,连忙点头:“二冬您说,俺都听着。”

“我得走了。”五特的指尖蹭过袖口的铁屑,那是昨天铸青铜时沾的,此刻却凉得像冰,“要去很远的地方找金属铬,没有这东西,很多事都做不成。”他抬头看向正追着蝴蝶跑的三冬,九岁的身子站在秋阳里,看着比同龄孩子瘦小些,却笑得透亮,“我这一走,最少半年,什么时候能回来,连我自己都说不好。”

石头心里一沉,刚要开口,就被五特按住肩膀:“听我把话说完。这家里的事,我彻底交给你和林晚两口子。三冬还小,夜里总怕黑,你让四冬和林丫多陪着她,睡一个屋也好,别让她孤零零的。”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这些年攒下的碎银子,还有一张画着煤矿煤层的草图,“银子你收着,万一煤坯卖不动,就用这个应急;草图上标了哪片煤层厚、哪片容易挖,别让兄弟们白费力。”

“二冬,您带上俺吧!”石头急得声音都变了,“路上好歹有个照应,您一个人……”

“不行。”五特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你得留在这,守着家,守着三冬,守着矿上的人——这比跟着我有用。”他看着石头泛红的眼眶,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背,像以前无数次那样,“别告诉其他人我要走,也别让我跟他们告别,这场面太难受,我怕走不了。”

石头咬着牙,攥紧了手里的布包,指节都泛了白,好半天才憋出一句:“二冬,您放心,俺肯定看好家,看好三冬,等您回来。”

五特点点头,目光扫过院子——赵姐在摘后院的青菜,王姨坐在廊下缝补衣裳,林晚和林丫在晒煤坯,四冬牵着三冬的手,正把野花往她发间插。他默默记下村口石碑上的字:黑山西村。以后不管走多远,只要想起这个名字,就知道该往哪回。

“我走之后,教虎子他们武术别停,矿上人多,得有能镇住场的;赵姐要是问起我,你就说我去青铜坊住几天,别让她担心。”五特最后看了一眼三冬,那丫头正举着野花朝他笑,喊着“哥哥快来”,他却只是挥了挥手,转身往山路走。

走了几步,身后传来石头的声音:“二冬!您路上小心!俺们等着您!”

五特没回头,只是挥了挥手,脚步没停。秋风吹起他的粗布衫,露出九岁瘦弱的肩膀,却扛着比这具身体重百倍的牵挂——他必须把家弄好,把能安排的都安排好,才能放心去找金属铬,才能让三冬以后有个安稳的将来。

第二天一早,石头去奴隶市买奴隶,路过五特的房间时,门是虚掩的。他推开门,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桌上放着张纸条,上面是五特歪歪扭扭的字——毕竟这具身体的手,还没完全习惯握笔:“好好过日子,勿念。”

石头把纸条叠好,揣进怀里,走到矿上,虎子他们正等着他安排活。“干活吧。”石头拿起青铜镐,递给新来的奴隶,声音有点哑,却透着坚定,“二冬说了,咱们把煤矿管好,把家守好,他就会回来。”

虎子用力点头,扛起青铜镐走进矿洞;阿牛把木模摆好,开始和煤泥;小三则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着今天的煤坯数量。阳光洒在煤堆上,泛着黑亮的光,牛车拉着煤坯往镇上走,车轮压在土路上,留下深深的痕迹——那是他们的日子,一点点往前过,带着希望,等着五特回来。

王姨坐在院子里,看着三冬和四冬玩耍,手里缝着给五特的棉衣——虽然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可她想着,等他回来,天气肯定冷了,得有件暖和的衣裳穿。林晚则在旁边绣着帕子,上面绣着个小小的“冬”字,想着等五特回来,给他擦汗用。

石头每天都把账记好,晚上的时候,就拿出五特写的纸条,看了又看。他教虎子他们武术,虎子学得最认真,说等二冬回来,要保护他;阿牛琢磨出了新的煤坯模具,一次能压两个,做得又快又好;小三则和镇上的掌柜们熟了,他们都愿意提前订煤坯,银子也给得爽快。

煤矿的规模越来越大,奴隶从十二个变成了二十个,煤坯每天能卖上千个,家里的银子也越来越多。赵姐在后院种了更多的菜,还养了十几只鸡,每天都能捡鸡蛋,给三冬和四冬补身体。三冬夜里再也不喊着找哥哥了,因为四冬和林丫总陪着她,给她讲山上的故事,哄着她睡。只是偶尔看到山路上的行人,她还是会拉着石头的衣角问:“石头哥,哥哥是不是快回来了?他说要给我买糖的。”

石头总会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快了,二冬肯定在回来的路上了,等他回来,肯定给你带最好吃的糖。”

只有他知道,每次说这话时,怀里的纸条都会硌得胸口发疼——他不知道五特能不能找到金属铬,不知道他路上会不会遇到危险,只能守着这个家,守着这句承诺,等着那个九岁的身影,重新出现在山路上。

北风卷着碎雪,往衣领里钻。五特把粗布衫裹得更紧些,九岁的身子在深雪里陷出浅浅的坑,每走一步都要费极大的力气。他已经离开黑山西村半个月,翻过三座山,渡过两条河,金属铬的踪迹依旧渺茫,随身携带的粟米饼只剩最后一块——还是林晚临走前,掺了芝麻和糖,给他烤的。

越往深山走,路越难行。这天傍晚,寒风里忽然混进些微弱的呜咽声,像小猫的叫,又像受伤的兽。五特攥紧腰间的青铜匕首——那是他用第一炉铁打的,刃口磨得发亮,是他唯一的防身武器。循着声音往山谷里走,积雪越来越厚,呜咽声也越来越清晰。

转过一道弯,眼前的景象让他猛地顿住脚。

谷底的背风处,雪薄些,露出枯黄的草。一个小姑娘蜷在雪地里,穿的单衣破得露出棉絮,冻得发紫的手紧紧抓着半根枯树枝。她想站起来,腿却软得发颤,刚直起一点身子,就重重摔在雪上,只能用手撑着地面,一点一点往前爬——爬向不远处,那丛结着红果的灌木。

五特走过去时,她还在爬,手指在冻硬的土地上划出细痕,指甲缝里渗着血,却像没知觉似的,眼里只有那点红果。“你要吃这个?”五特蹲下来,声音因为连日赶路,有些沙哑。

小姑娘猛地抬头,露出张和他差不多大的脸,脸颊冻得通红,却带着警惕,像受惊的小兽。她不说话,只是往后缩了缩,手却还指着那丛红果,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

五特这才发现,她的嘴唇肿得厉害,嘴角还有干涸的血痂——像是冻裂的,又像是被人打过。他顺着她的目光看向红果,那是山里常见的火棘果,红得发亮,却酸涩得很,冻过之后更是硌牙。“这个不好吃,会扎嘴。”五特从怀里掏出最后一块粟米饼,递过去,“吃这个,软和。”

饼还带着点体温,裹在油纸里,没受潮。小姑娘盯着饼,咽了口唾沫,却没接,只是怯生生地看他,又低头看自己的腿——她的裤腿破了个大洞,露出的脚踝肿得老高,像是崴了,又像是冻坏了。

“腿不能爬,会冻坏的。”五特把饼放在她手边,伸手想去碰她的脚踝,却被她猛地躲开。他收回手,放缓声音:“我不碰你,我帮你生堆火,暖和暖和。”

谷底有枯树枝,五特捡了些,掏出火折子——是石头给他的,里面的火绒填得很足。火折子吹亮时,小姑娘明显吓了一跳,往后缩了缩,却又忍不住往火堆的方向凑了凑。火苗舔着树枝,发出“噼啪”的响,暖意慢慢散开,她冻得发紫的手指终于有了点血色。

“吃吧,我不抢你的。”五特指了指粟米饼,自己则靠在火堆边,拿出水壶——里面的水早就冻成了冰,他放在火堆边烤着。

小姑娘盯着他看了半天,见他真的没动,才慢慢伸出手,抓起粟米饼,小口小口地啃。饼里的芝麻香混着糖味,她吃得很慢,像是怕吃完就没了,眼泪却顺着脸颊往下掉,砸在饼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你家在哪?”五特看着她脚踝的肿包,“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小姑娘咬着饼,摇了摇头,还是不说话,只是指了指自己的喉咙,又摆了摆手。五特愣了愣,才明白——她不能说话。

水壶里的冰化了些,五特倒出一点温水,递到她面前:“慢点吃,喝点水,别噎着。”

她接过水壶,小口喝水,眼神里的警惕少了些。五特看着她的单衣,想起三冬——三冬现在穿的是赵姐缝的棉袄,里面填着新的棉絮,暖和得很。他把自己的粗布衫脱下来,递过去:“穿上,别冻着。”

这件衫子是林晚做的,针脚很细,里面填了薄棉。小姑娘看着他只穿一件单衣,摇了摇头,把衫子推回去。“我不冷,我火力壮。”五特说着,故意挺了挺胸膛——其实他也冷,只是这具身体里的灵智核能稍微调节体温,比普通人耐冻些。

她还是不肯穿,只是把衫子叠好,放在旁边,继续啃饼。五特没再劝,只是往火堆里添了根树枝,问:“你是来找东西的吗?”

小姑娘啃饼的动作顿了顿,点了点头,指了指山谷深处,又做了个“挖”的动作。五特心里一动:“你找石头?黑色的,硬邦邦的石头?”他想起自己找的金属铬,常藏在黑色矿石里。

小姑娘眼睛亮了,用力点头,又指了指自己的腿,做了个“摔”的动作,然后就开始爬——原来她是为了找矿石,摔了腿,只能爬着走。

五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他想起三冬,三冬要是摔了腿,早就哭着找他了,可这个小姑娘,却一个人在山里爬,只为了找块石头。“你找那种石头做什么?”

小姑娘放下饼,在雪地上画起来——画了个小房子,然后画了个生病的人躺在床上,最后画了块黑色的石头,箭头指向病人。五特看懂了:“你家人病了,需要那种石头治病?”

她用力点头,眼泪又掉了下来,在雪地上砸出小小的坑。

火堆边的树枝快烧完了,五特又去捡了些,回来时,看见小姑娘正把剩下的半块饼往他手里塞。“你吃吧,我不饿。”五特推回去,“我还要赶路,你要是腿不好,我送你回去?”

小姑娘摇了摇头,指了指山谷深处,又指了指自己的腿,意思是她还没找到石头,不能回去。五特看着她红肿的脚踝,皱了皱眉:“你这样爬,走不出山谷的,会冻死在这里。”

她低下头,手指抠着地上的雪,肩膀微微发抖。五特想起自己的目的——找金属铬,也是为了三冬,为了那个家。他叹了口气,把粗布衫往她身上裹:“我帮你找,找到石头,我送你回家。”

小姑娘猛地抬头,眼里满是不敢相信,抓着他的袖子,用力点头。

五特背起她,小姑娘很轻,像片羽毛。他把匕首别在腰间,一手扶着她,一手拨开路边的灌木往山谷深处走。雪地里的脚印歪歪扭扭,却一直往前。“你叫什么名字?”五特问。

小姑娘趴在他背上,用手指在他肩膀上写了个“阿果”——大概是因为她刚才盯着火棘果看,自己取的名字。“我叫五特。”他说,“你记住,以后别一个人来山里了,危险。”

阿果在他背上点了点头,小脑袋靠在他颈窝里,带着点暖意。五特背着她,走在积雪的山谷里,忽然觉得,这趟远行好像不只是为了找金属铬——就像他要为三冬守好家,阿果也在为她的家人拼命。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阿果忽然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前面的一块黑色石头。五特走过去,蹲下来,用匕首刮了刮石头表面——里面露出银白色的光泽,不是铬,是普通的铁矿。他刚想说话,阿果却已经滑下来,爬过去,抱着石头,眼泪又掉了下来,却带着笑。

“这不是你要找的石头?”五特问。

阿果摇了摇头,却把石头抱得更紧,在雪地上画了个“谢”字。五特忽然明白,她根本不知道要找的是什么石头,只是听人说山里的黑石头能治病,就一路找过来。

他把阿果扶起来:“这石头不能治病,但我送你回家,我认识镇上的郎中,我帮你请郎中给家人看病。”

阿果看着他,眼里满是光,用力点头。五特背起她,往山谷外走,火堆已经灭了,只有地上的灰烬证明这里曾有过暖意。他想起黑山西村的方向,想起石头他们守着的煤矿,想起三冬睡梦中抓着他衣角的手——不管找不找得到铬,他都得好好活着,回去守着那个家。

雪还在下,落在五特的头发上,像撒了层碎盐。阿果趴在他背上,小手紧紧抓着他的衣领,小声地“呜呜”着,却不是哭,更像是在哼着不成调的歌。五特踩着积雪,一步一步往前走,背影在暮色里越来越小,却带着两个人的希望——一个为了家人,一个为了回家。

雪停了,太阳从云缝里漏出点光,照在结冰的草叶上,亮得晃眼。五特背着阿果,顺着她指的方向往山谷外走,脚下的雪被踩得“咯吱”响,阿果趴在他背上,时不时用冻得发僵的手指,轻轻戳戳他的肩膀——像是怕他走丢,又像是在确认他还在。

走了近一个时辰,终于看到了几间土坯房,缩在山脚下,屋顶盖着厚厚的茅草。阿果眼睛一下子亮了,在他背上蹭了蹭,指着最东边那间房,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家……娘……”

这是五特第一次听见她说话,声音又轻又涩,像风吹过破了的陶笛。他放轻脚步,背着她走到房门口,木门没关严,留着道缝,里面飘出淡淡的草药味——是那种晒枯了的艾叶,没什么药性,只能勉强驱寒。

“娘……”阿果从他背上滑下来,一瘸一拐地往屋里走,脚踝的肿包还没消,每走一步都皱着眉,却走得飞快。五特跟着进去,屋里很暗,只有窗棂透进点光,勉强能看清摆设:一张土炕,一个缺了角的木桌,墙角堆着些干柴,除此之外,再没别的东西。

土炕上躺着个妇人,盖着件打了好几层补丁的旧棉絮,脸色白得像纸,呼吸轻得几乎听不见。阿果扑到炕边,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妇人的手,声音里带着哭腔:“娘……醒醒……”

妇人慢慢睁开眼,看见阿果,嘴角扯出点笑,手抬了抬,却没力气碰到她的脸:“果儿……你去哪了……娘好怕……”

“娘,我找药了……”阿果转头看向五特,眼里满是恳求,又转向妇人,哑着嗓子说,“他是……郎中……能治娘的病……我们……相依为命……”

最后几个字说得很轻,却像块小石子,砸在五特心里。他走到炕边,蹲下来,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稳些:“大娘,我是小郎中,跟着师傅学过几年,让我看看您的身子,成吗?”

妇人看了看他——这孩子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衫,脸上还沾着雪沫,却眼神亮得很,不像坏人。她点了点头,虚弱地说:“麻烦……小先生了……”

五特伸出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妇人的手腕,其实灵智核早已开始扫描——从踏进屋子起,他就悄悄启动了核心,此刻妇人身体里的状况,像幅清晰的图,映在他的意识里:长期饥饿导致的气血亏空,加上受了风寒,肺部积了寒痰,堵得呼吸不畅,再拖下去,怕是撑不过三天。

“大娘您别担心,就是风寒入体,加上许久没好好吃饭,气血跟不上。”五特收回手,说得笃定,“我去镇上抓几味药,喝两副就好。”

阿果一下子抓住他的手,手指因为用力,关节都泛了白:“真……真的能好?”她的声音还在发哑,却带着不敢相信的期待。

“能好。”五特点头,从怀里掏出剩下的碎银子——那是石头硬塞给他的,让他路上应急,“我现在就去镇上,你们在家等着。”

“我……我跟你去!”阿果说着就要起身,却被五特按住肩膀。“你在家陪着大娘,帮她擦把脸,我快去快回。”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放心,我不会骗你。”

阿果看着他的眼睛,那里面没有半点虚浮,她慢慢松开手,点了点头:“我……等你。”

五特转身往外走,刚踏出门,就听见身后传来阿果的声音:“路上……小心……”他回头,看见阿果扶着门框,站在光影里,小小的身子绷得笔直,像株迎着风的野草。他挥了挥手,大步往镇上的方向走。

镇上的药铺不大,掌柜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人。五特报出药名:“当归三钱,生姜两片,紫苏叶五钱,再加些陈皮和甘草。”这些都是治风寒、补气血的普通药材,不贵,却对症。

老掌柜抬头看了他一眼:“这么小的孩子,抓这些药给谁用?”

“给山脚下一户人家的大娘,她受了风寒,身子虚。”五特说着,把碎银子递过去。

老掌柜接过银子,称药的时候叹了口气:“那户人家可怜啊,妇人男人早没了,带着个哑丫头,前些天妇人病倒,丫头还来问过最便宜的草药……”他把药包好,递过去,又多塞了一小包红糖,“这个给丫头吧,泡水喝,补补身子。”

五特接过药包,心里暖了暖,道了声谢,转身往回赶。

回到土坯房时,阿果正蹲在灶边,想生火,却总也点不着,脸上沾了不少灰。看见五特回来,她一下子站起来,眼里的光比刚才更亮了,小跑着过来,伸手想接药包,又怕自己手脏,缩了缩。

“我来煎药。”五特把药包递给她,自己往灶膛里添了柴,掏出火折子,一下子就点着了。阿果抱着药包,站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像看什么稀罕物件。

药锅放在灶上,清水慢慢烧开,五特把药材放进去,盖上锅盖。阿果忽然凑过来,从怀里掏出个东西,递给他——是半块干硬的窝头,上面还沾着点草屑。“吃……”她哑着嗓子说。

五特看着那半块窝头,想起自己怀里早就空了的粟米饼,心里一软,接过来说:“谢谢。”他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干得剌嗓子,却慢慢嚼出点甜味。

药香很快飘满了小屋。阿果趴在炕边,小声跟妇人说着话,虽然大多是“呜呜”的声音,妇人却听得很认真,嘴角一直带着笑。

药煎好后,五特倒在粗瓷碗里,晾到温乎,才递给阿果:“喂大娘喝吧。”

阿果小心翼翼地端着碗,用勺子舀起药汁,吹了吹,才送到妇人嘴边。妇人喝药的时候皱了皱眉,却一口没剩。

喝完药没一会儿,妇人的呼吸就顺畅多了,脸色也渐渐有了点血色。她看着五特,眼里含着泪,挣扎着想坐起来,五特连忙按住她:“大娘您别起来,好好躺着。”

“小先生……真是谢谢您……”妇人的声音还有点虚,却比刚才有力多了,“要是没有您,我真不知道……果儿该怎么办……”

阿果坐在炕边,抱着妇人的手,眼泪掉在妇人的手背上,却笑着,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她转头看向五特,用力点了点头,像是在说“谢谢”。

五特看着这一幕,想起黑山西村的王姨,想起三冬抱着他脖子喊“哥哥”的样子。他站起身,说:“大娘您好好休息,药一天煎一副,喝两副就差不多好了。我……得走了。”

阿果一下子站起来,抓住他的衣角,眼里满是不舍,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只发出“呜呜”的声音。

妇人看着女儿的样子,对五特说:“小先生要是不嫌弃,就在这住一晚吧,山里晚上冷。”

五特犹豫了一下,想起自己还要找金属铬,摇了摇头:“不了大娘,我还有事要赶路。”他从怀里掏出剩下的碎银子,放在木桌上,“这些您拿着,买点米粮,给阿果补补身子。”

“这怎么行!”妇人急得想抬身,却被五特按住。他刚要再说些宽慰的话,忽然顿住——灵智核扫描到屋后山林里,有三道温热的轨迹在移动,是成年的鹿。这山里的鹿肉能抵寒,鹿皮能做衣裳,若是能猎到,足够阿果娘俩安稳过冬了。

五特猛地起身,对妇人和阿果说:“你们等着,我马上回来。”话音未落,人已经跨出了门。阿果追到门口,只看见他扎进山林的背影,雪地上的脚印还没来得及被风盖住,就跟着延伸进了树丛。

山林里的雪更深,五特启动灵智核,指尖泛起极淡的银光——他没敢用强,怕动静太大惊走猎物,只是借着核心的感知,悄无声息地绕到鹿群侧后方。三只鹿正低头啃着雪下的枯草,鹿角上还挂着冰碴。五特屏住呼吸,指尖的银光骤然凝实,一道细弱却精准的能量束射向最靠近的鹿腿,那鹿闷哼一声,踉跄着跪倒,另外两只刚要逃窜,也被他用同样的法子制住。

没等鹿挣扎,五特已经冲上去,用腰间自己的炼制的铁匕首割断了它们的颈动脉——他动作快,怕鹿受太多苦,也怕耽误时间让阿果担心。等处理好猎物,他才发现自己的胳膊被树枝划开了口子,血水渗进去,冻得生疼,可他顾不上擦,咬着牙把三只鹿往山下拖。鹿身沉,他九岁的身子几乎被压得弯下去,灵智核不断往四肢输送能量,每走一步,雪地里都留下带血的印子。

等他把鹿拖到土坯房门口时,阿果正攥着衣角在门口转圈,看见他满身雪和血,吓得“哇”地哭出声,扑上来抓着他的胳膊,指着他的伤口“呜呜”直叫。

“没事,划了下。”五特笑着把鹿往院里一放,雪水顺着鹿身往下淌,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这些鹿,够你们过冬了。”

妇人身子还虚,靠在炕边看着院里的鹿,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小先生……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要……”

“拿着吧。”五特走进屋,从怀里掏出剩下的碎银子,连同老掌柜给的红糖一起放在桌上,又摸了摸脖子——那里挂着个小小的铁片,是他第一次铸铁匕首时,特意给石头和自己各打了一个,上面刻着“煤”字,只有黑山西村的家人认识。他把铁片摘下来,塞进阿果手里,“这个你收着,是我家的信物。”

阿果攥着铁片,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她抬头看着五特,眼里满是茫然。

“开春后,要是我还没回来……”五特蹲下来,和她平视,声音放得很轻,却字字清晰,“你们就拿着这个,去黑山西村找石头哥——他是个高个子,手上有老茧,看见这个铁片,他就知道是我让来的。”他顿了顿,怕阿果记不住,又重复了一遍,“就说,是二冬让你们来的,他们会收留你们,会给你们饭吃,给你们暖炕。”

“二冬……”阿果跟着念,声音还是沙哑,却咬得很清楚——这是她第一次叫他的名字,不是“郎中”,也不是“哥哥”,是他在黑山西村的名字。

五特心里一酸,摸了摸她的头:“鹿皮让大娘找镇上的皮匠鞣制,能做两件厚衣裳;鹿肉分些晒成肉干,剩下的现在吃,别放坏了。”他又看向妇人,“银子省着花,买点米和盐,开春了再种点庄稼,日子就能过下去。”

妇人含着泪点头,刚要说话,五特已经转身往门外走——他怕再待下去,自己会舍不得走,会忘了找金属铬的事,忘了黑山西村等着他的三冬和石头。

“二冬!”阿果突然追上来,从怀里掏出个东西塞进他手里——是个用红绳串着的火棘果,果子被冻得硬邦邦的,却红得发亮,“戴……着……”

五特攥着火棘果,绳子勒得掌心发紧,他回头对阿果笑了笑,挥了挥手:“好好照顾大娘,我会回来的。”

这次他没再回头,大步往山路尽头走。风里好像传来阿果的哭声,还有妇人虚弱的“谢谢”,可他不敢停——他得快点找到金属铬,快点回家,不仅为了黑山西村的家,也为了这个雪天里,攥着火棘果送他的小姑娘,为了那句沙哑却认真的“二冬”。

阿果站在门口,攥着铁片,看着五特的背影越来越小,直到变成雪地里的一个黑点。妇人走过来,把她搂进怀里,指着五特消失的方向,轻声说:“果儿,记住这个方向,记住‘黑山西村’,记住‘二冬’——那是我们的恩人,也是我们的盼头。”

院里的鹿还躺在雪地里,阳光照在鹿身上,映得雪片都发着光。阿果摸了摸怀里的铁片,又摸了摸胸口——那里还留着五特刚才摸过的温度,像揣着个小小的火种,能暖到开春,暖到他们能去黑山西村的那一天。

这也是阿果娘俩的大机缘……改变他们的一生。

二冬不知道的事,他马上就遇到这世界上第一块铬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