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机器变 > 第18章 挖黑金筑家业

机器变 第18章 挖黑金筑家业

作者:玉彬先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0:53:31

荒山契·石屋暖

四冬攥着陶水罐的手紧了紧,罐沿的粗陶棱子硌得掌心发疼,却没松开——罐里的水是刚从山涧打来的,带着凉丝丝的潮气,他得快点送到山上,不然太阳晒久了,水就温了。

“等等俺!”他迈着小短腿,沿着山路上的碎石子往上跑,裤脚被露水打湿,沾着草屑也顾不上拍。远远就听见“哐哐”的石锤声,混着青铜锹挖石的“砰砰”响,像一串敲在心上的鼓点——那是他的家人在干活,是能让家里烟囱天天冒烟的活计。

转过一道弯,山顶的景象就撞进眼里:虎子正弓着背,青铜锹深深扎进土里,黑黢黢的煤块随着泥土翻出来,他腾出一只手抹了把汗,汗珠砸在煤块上,晕开一小圈黑印;阿牛蹲在旁边,手里拿着块青铜凿,正把煤块从石头缝里撬出来,指缝里全是黑泥,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石头哥站在一块大岩石旁,双手抡着石锤,锤柄上的麻绳被磨得发亮,每一锤下去,岩石缝里就蹦出几块碎煤,他嘴里还哼着村里的老调子,调子算不上好听,却透着股踏实劲儿。

“石头哥!虎子哥!阿牛哥!喝水啦!”四冬举起水罐喊,声音里带着跑出来的喘。

最先回头的是石头,他放下石锤,锤底在地上磕了磕,震掉沾着的煤渣,大步走过来:“慢点跑,别摔着。”他伸手接过水罐,先给四冬倒了小半陶碗,“你先喝,看你这满头汗。”

四冬摇摇头,把碗往虎子那边推:“虎子哥挖得最累,先给虎子哥喝。”

虎子直起身,腰杆“咯吱”响了一声,他咧嘴笑,露出两排白牙,和脸上的黑泥形成鲜明对比:“俺不渴,让阿牛先喝,他撬煤缝费力气。”

阿牛刚直起身,听见这话连忙摆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小三:“小三哥腿还没好,蹲久了累,给小三哥喝。”

小三正坐在一块石头上,手里拿着块小煤块,细细地擦着上面的泥土——他腿上的淤青还没消,五特哥不让他干重活,只让他把挖出来的煤块拾掇干净。听见大家让来让去,他连忙把煤块揣进怀里(那是他偷偷留的,想晚上给五特哥烧火用),站起来说:“俺不渴,四冬跑这么远,该四冬喝。”

“都喝都喝,罐里还有呢!”石头笑着把水罐举起来,罐口朝下晃了晃,有水珠滴下来,“这罐水够咱们喝一轮,谁也别让。”他给每个人都倒了碗水,最后才给自己倒,刚喝了一口,就看见山道上走来个熟悉的身影——是五特。

五特肩上扛着个布包,里面装着赵氏刚烙的麦饼,手里还提着个陶罐,罐口飘出淡淡的野菜香。他走得稳,脚步落在碎石上没发出多少声响,却让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

“歇会儿,吃点东西再干。”五特把布包放在石头上,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张麦饼,还冒着热气,“赵婶刚烙的,放了点芝麻,香得很。”

虎子第一个凑过来,却没伸手拿,只是看着麦饼咽了咽口水——以前在奴隶主家,只有奴隶主吃麦饼,他们只能喝稀粥,现在居然能自己拿着麦饼吃,像做梦一样。

五特拿起一张麦饼,递到虎子手里:“吃啊,愣着干啥?这就是给你们做的。”又拿起一张递给阿牛,“阿牛,你撬煤缝费手,多吃点。”最后拿起一张递给小三,“小三,你腿还没好,别蹲太久,吃了饼歇会儿。”

石头接过麦饼,掰了一半给四冬:“你早上没吃多少,多吃点。”

四冬咬了一大口麦饼,芝麻的香味在嘴里散开,他含糊地说:“石头哥也吃,石头哥抡锤子累。”

五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暖的。他坐在石头上,拿起一张麦饼慢慢吃着,目光落在那堆黑煤上——这些煤,是家里的希望。等攒够了煤,就能运到镇上卖,就能换更多的银子,就能给大家盖更好的房子,就能让小三他们早点赎身。

“虎子,”五特忽然开口,“你今天挖的煤,比昨天多了不少,累不累?”

虎子嘴里塞满麦饼,连忙摇摇头,咽下去后才说:“不累!俺以前在奴隶主家,一天要扛几十担柴火,比这累多了。现在能吃饱饭,干这点活不算啥。”他顿了顿,又说,“小爷,俺想问问,这黑石头(煤)到底能卖多少钱?俺要是好好挖,多久能赎身?”

五特放下麦饼,认真地说:“这煤在镇上能卖五十文一斤,你一天能挖二十斤,就是一千文,一个月就是三两银子。你赎身需要五十两银子,好好干,不到两年就能赎身。阿牛和小三也一样,只要好好干活,都能早点赎身,以后娶媳妇,盖房子,过自己的日子。”

虎子眼睛一下子亮了,手里的麦饼也忘了吃:“真……真的只要两年?俺还以为要十年八年呢!”

“真的。”五特点头,“俺不会骗你们。以后咱们挖的煤多了,还能雇更多的人,到时候你们要是愿意,还能当工头,管着其他人干活,工钱还能涨。”

阿牛手里的麦饼掉在地上,他连忙捡起来,拍了拍上面的灰,又接着吃:“小爷,俺不想赎身。俺无父无母,赎了身也没地方去。俺想跟着小爷,跟着石头哥,跟着大家,一起干活,一起过日子。”

小三也跟着点头:“俺也不想赎身。以前奴隶主把俺从街上捡回来,天天打俺,是小爷救了俺,给俺饭吃,给俺地方住。俺想跟着小爷,给小爷干活,一辈子都跟着。”

虎子愣了愣,手里的麦饼也停住了。他想起自己的爹娘——爹娘在他十岁那年就饿死了,他一个人流浪街头,被奴隶主抓住,从此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现在有了能吃饱饭的地方,有了关心他的人,赎了身又能去哪里呢?他看着五特,又看了看石头和四冬,小声说:“俺……俺也不想赎身。俺想跟着小爷,跟着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好。”

五特心里一酸,鼻子有点发堵。他看着这三个少年,他们明明受了那么多苦,却因为一点温暖就愿意掏心掏肺。他伸手拍了拍虎子的肩膀:“好,你们要是不想赎身,以后就跟着俺。咱们把后山的煤挖出来,卖了银子,盖个大院子,大家都住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

“一家人!”四冬高兴地跳起来,手里的麦饼也掉在了地上,他却不管,抱着五特的腿喊,“二冬哥,以后虎子哥、阿牛哥、小三哥都是咱们的家人,对不对?”

“对,都是家人。”五特弯腰抱起四冬,在他脸上亲了一口,脸上的黑泥蹭到了四冬脸上,两人都笑了。

石头看着这一切,眼里也湿湿的。他想起自己以前的日子,孤苦伶仃,现在却有了这么多家人。他拿起石锤,在地上敲了敲:“好了,别光顾着说话,吃完饼赶紧干活。今天争取多挖点煤,早点运到镇上卖。”

大家都点点头,加快了吃饼的速度。麦饼吃完,五特把陶罐里的野菜汤分给大家,汤里有野菜和豆子,熬得稠稠的,喝一口暖到心里。

“小三,你今天还是拾掇煤块,别蹲太久,累了就坐在石头上歇会儿。”五特叮嘱道,“虎子和阿牛跟着石头哥挖煤,注意安全,别被石头砸到。”

“知道了,小爷!”大家齐声应道。

太阳慢慢升到头顶,山风吹过,带着煤的味道,却不让人觉得难闻——那是日子有盼头的味道。虎子和阿牛抡着青铜锹,挖得更卖力了,青铜锹插进土里的声音越来越响;石头哥的石锤也抡得更高,每一锤都砸得准准的;小三坐在石头上,细细地擦着煤块,把每一块都擦得干干净净;四冬则拿着水罐,时不时给大家递水,嘴里还哼着五特教他的儿歌。

“二冬哥,你看俺擦的煤块,多干净!”小三举起一块擦好的煤块,黑亮黑亮的,像块黑宝石。

五特走过去,拿起煤块看了看,笑着说:“擦得真干净,小三真能干。以后这些干净的煤,能卖个好价钱。”

小三听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擦煤块的速度更快了。

忽然,阿牛“哎呀”叫了一声,手里的青铜锹掉在地上,他捂着手指,指缝里渗出了血——刚才撬煤缝时,不小心被青铜凿划到了。

五特连忙跑过去,抓起阿牛的手,仔细看了看:“伤口不深,别害怕。”他从怀里摸出块布条,那是赵氏给他缝的,用来包扎伤口的,“俺给你包上,别沾水,过几天就好了。”

阿牛看着五特小心翼翼地给自己包扎伤口,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小爷,俺没事,不疼,俺还能干活。”

“先歇会儿,别干活了。”五特把阿牛按在石头上,“伤口要是感染了,就麻烦了。你就在这儿歇着,看看小三擦煤块,等伤口不疼了再干。”

阿牛点点头,却没闲着,帮着小三递煤块,两人配合得很默契。

虎子看着阿牛的伤口,心里有点害怕,却更卖力地挖煤——他要多挖点煤,让小爷早点换银子,以后买更好的工具,就不会再受伤了。

石头哥也放慢了速度,时不时看向阿牛的伤口,生怕他再出事。

太阳快落山时,山上的煤已经堆成了一小堆。五特看着煤堆,心里算了算,大概有两百斤,能卖十两银子——够家里半个月的开销了。

“今天就到这儿,咱们把煤运下山。”五特拍了拍手,“虎子和阿牛扛大筐,石头哥扛小筐,小三和四冬跟着,别帮忙,小心累着。”

大家都点点头,开始收拾工具。虎子和阿牛各扛着一个大筐,筐里装满了煤,沉甸甸的,却走得稳;石头哥扛着小筐,跟在后面;小三和四冬跟在最后,手里拿着水罐,时不时给前面的人递水。

下山的路比上山难走,虎子脚下一滑,差点摔倒,幸好石头哥及时扶住了他。

“慢点走,别着急。”石头哥说,“煤掉了可以再挖,人摔着了可就麻烦了。”

虎子点点头,放慢了脚步,小心翼翼地往前走。

回到村里时,天已经黑了。赵氏和林晚正在院子里等着,看见他们回来,连忙迎上去:“累坏了吧?快放下煤,灶上炖着粟米粥,还有蒸红薯,都热着呢。”

林晚走到阿牛身边,看见他手上的包扎,连忙问:“阿牛,你手咋了?是不是受伤了?”

阿牛摇摇头:“没事,林姐姐,就是被青铜凿划了一下,小爷已经给俺包好了。”

林晚还是不放心,从屋里拿出个陶碗,里面装着草药汁:“这是俺用草药熬的,能消炎,你喝了吧。”

阿牛接过陶碗,一口气喝了下去,草药汁有点苦,他却没皱眉头——这是林姐姐的心意,再苦也得喝。

大家把煤卸在院子里的角落里,用茅草盖好,防止受潮。然后围坐在石桌上,喝着粟米粥,吃着蒸红薯,聊着今天山上的事。

“今天挖了两百斤煤,能卖十两银子。”五特说,“过两天,石头哥和虎子把煤运到镇上卖,换点银子回来,买些新的青铜工具,再买点粮食,给大家做新衣服。”

赵氏笑着说:“俺已经给大家裁好布料了,等银子回来了,就给大家做新衣服。虎子和阿牛个子高,得多用点布料;小三瘦,少用点布料;四冬长得快,得多留些余份,明年还能穿。”

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院子里的笑声飘得很远,在夜里的村里显得格外温暖。

四冬吃着红薯,忽然说:“二冬哥,明天俺还去给大家送水。俺要快点长大,长得像石头哥一样高,就能帮大家挖煤了。”

五特摸了摸四冬的头:“好,等你长大了,就帮大家挖煤。现在你只要好好吃饭,好好长大,就是帮大家的忙了。”

四冬点点头,咬了一大口红薯,心里想着——一定要快点长大,帮二冬哥,帮石头哥,帮所有的家人干活,让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

虎子看着四冬,又看了看五特和石头哥,心里暖暖的。他想起以前在奴隶主家的日子,黑暗又冰冷,现在的日子,却像太阳一样温暖。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干活,帮小爷挖更多的煤,让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让这个家永远这么温暖。

阿牛和小三也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干活,跟着小爷,跟着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好。

月亮慢慢升了起来,洒在院子里的煤堆上,泛着淡淡的光。院子里的石桌上,还放着没收拾的陶碗和陶罐,里面残留着粟米粥的香味。大家围坐在一起,聊着天,笑声不断,像一家人一样——他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是用温暖和信任组成的一家人。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大家就起床了。赵氏已经煮好了粟米粥,林晚则烙了麦饼,给大家当早饭。吃完早饭,大家拿着青铜工具,往山上走去。太阳慢慢升了起来,照亮了山路,照亮了山上的煤堆,也照亮了大家的希望。

虎子和阿牛扛着青铜锹,走在最前面,脚步比昨天更稳了;石头哥扛着石锤,哼着老调子,调子比昨天更好听了;小三拿着小锄头,跟在后面,腿上的淤青好了不少,走得更快了;四冬拿着水罐,跑前跑后,嘴里哼着儿歌,歌声比昨天更响亮了;五特则走在最后,看着前面的家人,心里满是希望——他知道,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这个家一定会越来越温暖。

暮色把山路揉成模糊的影子,煤筐压在肩上的分量沉得发烫,虎子却觉得脚步比来时轻——怀里揣着林晚给的烤红薯,外皮焦脆,热气透过粗布衣裳渗进皮肉,暖得他连指尖都发颤。

进了村头那座青砖宅子时,赵氏已经把灶房的灯点上了,昏黄的油灯光晕里,她正弯腰擦着石桌,听见脚步声回头笑:“可算回来了,快把煤卸了,粥再热就糊了。”

五特把空筐往墙角一放,拍了拍手上的煤渣,忽然开口:“今天别回山边那间石屋了,往后都住宅子后院。”

这话让正擦汗的虎子手一顿,阿牛也停下了往嘴里塞红薯的动作,小三更是直接睁大了眼:“二冬,这……这是您的宅子,俺们住进来咋合适?”山边的石屋是用黄泥糊的,漏风漏雨,可那是他们凑活着能容身的地方,这青砖瓦房的后院,光是看着就透着“金贵”,他们这些沾着煤黑的人,哪敢踏进去。

五特拉过一把木凳坐下,指了指后院的方向:“后院有三间空房,收拾干净了,铺了稻草和旧棉絮,比石屋暖和。”他看着三人局促的模样,放缓了语气,“你们是家里人,住自家宅子有啥不合适?山边那屋离煤矿近,夜里风大,冬天要冻着的。”

“可……可俺们身上脏,会把屋子弄脏的。”阿牛小声说,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沾着黑泥的手。

“脏了就扫,怕啥?”五特拿起桌上的陶碗,倒了碗温水递过去,“以后每天收工回来,灶房有热水,能擦擦身子,赵氏会给你们备着干净的粗布衣裳。”他顿了顿,又补了句,“人人都得吃饱住暖,这是家里的规矩。”

石头刚把最后一筐煤盖好茅草,走进来正好听见这话,心里熨帖得很——他跟着五特最久,知道五特从来不是说场面话的人。他挨着五特坐下,把汗巾往脖子上一搭:“小爷说得对,往后就住后院,夜里也能省得跑远路。”

虎子捏着红薯的手紧了紧,眼眶有点发热。以前在奴隶主家,他们这些奴隶连奴隶主宅子的大门都不敢靠近,更别说住进去了。现在五特不仅让他们吃饱饭,还让他们住青砖瓦房,这日子,以前连做梦都不敢想。他咽了口唾沫,声音有点哑:“谢……谢谢小爷。”

五特摆摆手,转向石头:“煤矿那边不用留人看着,这山是咱家的,平时没人来,再说煤堆在山顶,用茅草盖着,旁人就算路过也瞧不出是啥。”他顿了顿,从怀里摸出个布包,打开里面是几锭银子,“明天你去奴隶市,买七个死契的奴隶,四两银子一个,挑身强力壮的,别买看着就病恹恹的。”

“死契奴隶?”石头接过银子,指尖碰着冰凉的银锭,心里盘算着,“四两一个,七个就是二十八两,二冬,这银子……”

“银子够。”五特点头,“以后这煤矿就交给你负责管理,虎子、阿牛、小三当副手。”

这话让石头猛地抬头,连带着虎子三人也惊得站了起来。石头喉结动了动:“小爷,俺……俺能行吗?俺以前就只会干点力气活,哪会管事儿。”

“咋不行?”五特看着他,眼神认真,“你做事踏实,心细,比谁都合适。”他伸手在桌上画了个简易的煤矿分布图,“山顶那片是咱们现在挖的,煤挖出来先堆在东侧的土坡上,用茅草盖严实了,底下垫上石板,别让潮气浸了。等堆够一千斤,再一起运去镇上卖——零散着卖麻烦,镇上会有人收的,能多卖两文钱一斤。”

石头凑近了些,盯着桌上的痕迹记:“堆东侧土坡,垫石板,盖茅草,够一千斤再卖。”

“嗯。”五特点点头,又说起奴隶的分配,“七个奴隶买回来,你分三个跟着虎子挖煤——虎子力气大,能教他们用青铜锹;两个跟着阿牛撬煤缝,阿牛手巧,知道咋用青铜凿不费力气;剩下两个跟着小三拾掇煤块,小三心细,能教他们把煤擦干净。”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记住,别让他们偷懒,也别苛待他们——每天两顿饭,顿顿得有粗粮,干得好,月底能多给半个窝头。”

“俺记住了,二冬。”石头把这些话一字一句记在心里,手指在桌上轻轻划着,生怕漏了一点。

虎子站在旁边,心里又惊又喜。他以前只是个干力气活的奴隶,现在居然能当副手,还能教新来的奴隶干活。他攥紧了拳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小爷和石头哥失望。

阿牛和小三也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激动。阿牛小声说:“二冬,俺……俺一定好好教他们撬煤缝,不会让他们偷懒的。”

小三也跟着点头:“俺也会好好教他们擦煤块,把每一块都擦得干干净净的。”

五特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笑了笑:“不用太紧张,慢慢来。石头哥会看着你们的。”他转向石头,又补充了几句关于开采煤矿的细节,“挖煤的时候,先用青铜镐在煤层上凿出浅槽,再用青铜锹往下挖——别往深了挖,怕塌。撬煤缝的时候,先用青铜凿把缝撑大,再用木楔子塞进去,慢慢敲,别用蛮力,容易把煤块敲碎,碎煤卖不上价。”

石头听得仔细,时不时点头:“俺知道了,二冬。明天去买奴隶的时候,俺再顺带买几把新的青铜镐和青铜锹,现在用的这几把,刃都钝了。”

“嗯,顺便再买些木楔子和麻绳——麻绳用来捆煤筐,木楔子撬煤缝用。”五特说,“钱不够了,再来找俺要。”

晚饭的时候,赵氏(赵姐)端上来一大锅粟米粥,还有蒸红薯和腌萝卜。大家围坐在石桌旁,吃得热气腾腾。四冬捧着陶碗,喝了一口粥,笑着说:“二冬哥,以后住后院,是不是就能天天和虎子哥他们一起睡觉了?”

“是呀。”五特摸了摸四冬的头,“以后咱们都住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样。”

四冬高兴得拍起了手:“太好了!这样俺就能每天听虎子哥讲山上的故事了。”

虎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摸了摸后脑勺:“俺哪会讲啥故事,就是瞎唠。”

吃完饭,赵氏和林晚收拾碗筷,五特让虎子三人跟着石头去后院看看房间。后院的三间房果然收拾得干干净净,地上铺着厚厚的稻草,稻草上放着旧棉絮,虽然不是新的,却晒得有太阳的味道。

“这是虎子的房间,这间是阿牛的,最里面那间是小三的。”石头指着三间房说,“每个房间里都有一张木床,还有一个木箱,能放衣裳和杂物。”

虎子走进自己的房间,摸着床上的棉絮,心里暖烘烘的。他从来没有过属于自己的房间,以前在奴隶主家,几十个人挤在一间破棚子里,连个能躺平的地方都没有。现在他有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床,还有能放衣裳的木箱,这一切都像在做梦一样。

“石头哥,谢谢您。”虎子转过身,对着石头鞠了一躬。

石头连忙扶住他:“谢俺干啥,这都是二冬安排的。好好干活,别辜负二冬的心意就行。”

阿牛和小三也走进了自己的房间,脸上满是欢喜。小三走到窗边,推开窗户,能看到院子里的梧桐树,月光洒在梧桐叶上,泛着淡淡的光。他想起以前在奴隶主家,每天都要干到深夜,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哪能像现在这样,安安稳稳地看着月亮。

“石头哥,以后夜里俺们能在院子里走动吗?”小三小声问。

“能啊,只要别吵着小爷和赵婶他们就行。”石头笑着说,“二冬说了,这是咱家,咋走动都行。”

看完房间,石头又带着三人去了灶房旁边的小屋子,里面放着几个木桶:“这是装热水的桶,每天收工回来,赵婶会把热水烧好,你们就在这儿擦擦身子。”他顿了顿,又说,“二冬让赵婶给你们备了干净的粗布衣裳,放在你们各自的木箱里了,都是新做的,就是针脚粗了点。”

“谢谢石头哥,谢谢小爷,谢谢赵婶。”阿牛激动地说,眼圈又红了。

石头拍了拍三人的肩膀:“行了,都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早起干活。对了,二冬说了,以后夜里你们三个轮流看家护院,不用出去巡逻,就在院子里转转就行,主要是看看大门关没关好,别让野猫野狗进来。”

“俺们知道了,石头哥。”虎子说。

回到房间,虎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摸了摸身上的粗布衣裳,又摸了摸床上的棉絮,心里满是感激。他想起五特说的“人人都得吃饱住暖”,想起石头哥认真教他挖煤的样子,想起赵氏和林晚和蔼的笑容,还有四冬天真的笑脸,这些都像一束束光,照亮了他以前黑暗的日子。

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干活,帮石头哥管理好煤矿,帮二冬多挖煤,多卖银子,让这个家越来越好。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虎子就起床了。他穿上新的粗布衣裳,走到院子里,正好碰到小三和阿牛。三人洗漱完,赵氏已经把早饭做好了,是粟米粥和麦饼。

吃完早饭,石头拿着银子准备去奴隶市,五特又叮嘱了几句:“挑人的时候仔细点,看看胳膊腿有没有毛病,问问年龄,别买太老的,也别买太小的,十七八到三十岁之间的最好。”

“俺记住了,小二冬。”石头说。

石头走后,五特带着虎子、阿牛、小三去了煤矿。到了山顶,五特指着煤层,给三人详细讲解开采煤矿的细节:“先用青铜镐在煤层上凿出间距一尺的浅槽,槽深要够三寸,这样再用青铜锹挖的时候,煤块容易掉下来。挖的时候要顺着煤层的纹路挖,别横着挖,横着挖容易塌。”

他拿起一把青铜镐,示范给三人看:“握镐的时候,手要离镐头近一点,这样省力。凿的时候,要用巧劲,别用蛮力,不然镐头容易崩裂。”

虎子、阿牛、小三认真地看着,时不时点头。五特示范完,把青铜镐递给虎子:“你试试。”

虎子接过青铜镐,按照五特教的方法,在煤层上凿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他用的劲太大,镐头差点崩飞,五特在旁边指导:“轻点,用巧劲,顺着纹路来。”

虎子调整了一下力度,慢慢找到了感觉,虽然凿得慢,但浅槽越来越规整。阿牛和小三也轮流试了试,虽然刚开始不太熟练,但在五特的指导下,慢慢也掌握了技巧。

接下来,五特又教他们撬煤缝:“先用青铜凿插进煤缝里,然后用木楔子塞进去,用锤子轻轻敲木楔子,把煤缝撑大,然后再用青铜锹把煤块撬下来。撬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别让煤块砸到脚。”

阿牛学得最快,他手巧,很快就掌握了撬煤缝的技巧。小三虽然力气小,但心细,把煤块擦得干干净净。虎子力气大,挖煤的时候最卖力。

太阳慢慢升起来,山上的温度也越来越高。五特让三人歇会儿,喝口水。虎子坐在石头上,喝着水,看着眼前的煤矿,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他们好好干活,按照小爷和石头哥教的方法开采煤矿,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中午的时候,赵氏送来午饭,是粟米粥和腌菜。吃完午饭,三人继续干活。他们按照五特教的方法,分工合作,虎子负责用青铜镐凿槽和用青铜锹挖煤,阿牛负责撬煤缝,小三负责拾掇煤块。虽然很累,但三人都干劲十足。

下午的时候,石头回来了,还带回了七个奴隶。这七个奴隶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身材高大,看起来很结实。石头把他们带到五特面前:“二冬小爷,人带来了。”

五特看了看七个奴隶,点了点头:“都还行。石头,你把他们带到旁边,给他们讲讲规矩,然后分配一下活。”

“俺知道了,二冬。”石头说。

石头把七个奴隶带到旁边的空地上,给他们讲了家里的规矩:“以后你们就在这儿挖煤,每天两顿饭,顿顿有粗粮,干得好,月底能多给半个窝头。干活的时候要听虎子、阿牛、小三的安排,别偷懒,也别闹事,不然就没饭吃。”

七个奴隶连忙点头:“俺们知道了,管事的。”

石头把七个奴隶分成三组,三组跟着虎子挖煤,两组跟着阿牛撬煤缝,两组跟着小三拾掇煤块。分配完活,石头又给他们示范了一下用青铜工具开采煤矿的方法,然后让他们跟着虎子、阿牛、小三干活。

虎子、阿牛、小三也很负责,耐心地教七个奴隶怎么用青铜镐凿槽,怎么用青铜锹挖煤,怎么用青铜凿撬煤缝,怎么把煤块擦干净。七个奴隶学得也很认真,虽然刚开始不太熟练,但慢慢也上手了。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煤矿上的煤已经堆了不少。五特看着煤堆,心里算了算,大概有三百多斤。他对石头说:“今天就到这儿吧,把煤堆好,盖好茅草,然后带着大家回去。”

“俺知道了,小爷。”石头说。

大家把煤堆好,盖好茅草,然后收拾好工具,往回走。路上,虎子跟石头说:“石头哥,今天挖的煤比昨天多了不少,有了这七个奴隶,以后咱们挖煤就更快了。”

石头点点头:“嗯,以后咱们要好好管理他们,让他们好好干活,争取早日堆够一千斤煤,运到镇上卖。”

回到宅子,赵氏已经把晚饭做好了。大家洗完手,围坐在石桌上吃饭。饭桌上,石头跟五特说了今天买奴隶的情况:“二冬,今天买的七个奴隶都还行,身体没毛病,年龄也合适,就是有两个以前没干过挖煤的活,刚开始不太熟练,不过虎子他们已经在教了。”

五特点点头:“慢慢来,熟练了就好了。对了,今天挖的煤堆了多少?”

“大概三百多斤,小爷。”虎子说。

“不错,照这个速度,用不了多久就能堆够一千斤了。”五特说,“以后每天收工回来,你们三个副手要跟石头哥汇报当天的挖煤量,还有奴隶的干活情况,有啥问题及时说。”

“俺们知道了,二冬小爷。”虎子、阿牛、小三齐声说。

吃完饭,虎子、阿牛、小三按照石头哥的安排,开始轮流看家护院。虎子是第一个,他拿着一根木棍,在院子里慢慢走着。月光洒在院子里,很安静,只有风吹过梧桐树的声音。他看着紧闭的大门,又看了看后院的房间,心里很踏实。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们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不再是那个任人打骂、吃不饱穿不暖的奴隶,他有了家,有了家人,有了能让他好好活下去的希望。他会用自己的双手,为这个家好好干活,让这个家越来越温暖,越来越兴旺。

煤屑在暮色里浮沉,虎子带着新来的奴隶把最后一筐煤堆上土坡,石板垫底的煤堆已经冒了尖,茅草盖得严严实实,只在风里漏出点黑亮的边。石头蹲在坡边数着筐数,五特从山路上走来,粗布衫上沾着些铁屑——下午他去了山坳里的铁匠炉,红铁淬水的青烟还没从袖口散干净。

“今天能凑够四百斤了。”石头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眼里带着点笑意,“新来的几个小子学得快,虎子教得也上心。”

五特嗯了一声,目光扫过坡上的煤堆,又落回石头身上:“这煤矿往后就彻底交给你管。”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的铁屑,“我主业还是炼铁,炉子里的火候不能断,往后矿上的事,你多费心。”

石头愣了愣,手里的草绳滑落在地:“二冬小爷啊,俺……俺怕管不好啊。”这几天他跟着五特学看煤层、记产量,已经觉得肩上沉,此刻五特把“彻底管”三个字说出口,他倒有些慌了。

“你能管好。”五特捡起草绳递给他,语气笃定,“虎子力气足,做事稳;阿牛手巧,能琢磨省力的法子;小三心细,记产量、分干粮从没出过错。”他看着石头的眼睛,“你慢慢看,这三个里头谁适合接你的手,等矿上的规矩理顺了,你还得跟着我去铁匠炉——打铁也得有个靠谱的人搭手。”

这话让石头猛地攥紧了草绳,指节都泛了白。他跟着五特最久,从在奴隶市被挑出来那天起,他就想着能多干点活,不被丢弃就好,从没想过有一天能跟着小爷学炼铁,还能挑管矿的副手。风卷着煤屑吹过,他喉结动了动,声音有点哑:“二冬小爷放心,俺一定管好,绝不叫您操心。”

“不用急。”五特拍了拍他的肩膀,铁屑蹭在石头的粗布衫上,留下点灰印,“奴隶的饭食别亏着,工具钝了就去镇上打新的,银子不够就来找我。”他抬头看了看天,晚霞已经烧得淡了,“先带他们回去吃饭,夜里让虎子他们轮班时多留意些,别让野物闯进来。”

回宅子的路上,虎子凑到石头身边,小声问:“石头哥,二冬刚才跟你说啥了?看你脸都红了。”

石头咧嘴笑,露出点白牙:“二冬说矿上的事交俺管,往后俺还能跟着学炼铁。”

“真的?”虎子眼睛一亮,脚步都快了些,“那太好了!石头哥你本来就该管,俺们都听你的。”阿牛和小三也凑过来,七嘴八舌说着要好好干活,逗得石头一路都合不拢嘴。

晚饭时灶房的灯亮得暖,赵氏熬了粟米羹,还蒸了掺了豆面的窝头,林晚把切好的腌萝卜摆上桌,四冬捧着碗,挨着三冬坐,小脑袋凑在一起嘀咕着白天在后院摘的野蔷薇。五特看着桌上的人,忽然想起林晚他们来宅子已经两个月了——从当初在奴隶市把这一行人挑回来,到如今赵氏在后院种了菜,林晚跟着赵氏学做针线,三冬和四冬每天追着蝴蝶跑,日子好像真的安稳下来了。

他垂下眼,指尖在桌下轻轻动了动——灵智核的触感还在,那是属于阿姆洛坦星的科技,附着在这具八岁的身体里,像颗藏在血肉里的星。两个月,足够让人放松警惕了,现在正是读取记忆的最好时候。

夜里,宅子里的灯都灭了,只有院角的灯笼留着点昏黄的光。五特躺在榻上,身边的三冬睡得正香,小胳膊搭在他腰上,呼吸轻得像羽毛。这丫头从第一天起就非要跟他一个屋睡,说怕黑,他没法子,只能在榻边加了个小铺,可三冬总趁他不注意就爬过来,蜷在他身边。

五特轻轻拨开妹妹的手,指尖凝聚起一丝微不可查的能量——灵智核的“晕眠”功能,不会伤害身体,只会让人睡得更沉。能量顺着三冬的眉心渗进去,她的呼吸更平缓了,小眉头也舒展开来。

五特蹑手蹑脚地下了榻,走到外间。林丫的房间就在隔壁,白天这小丫鬟跟着林晚忙前忙后,此刻应该睡得正熟。他推开门,月光从窗棂漏进来,落在林丫的枕边,她抱着个旧布偶,嘴角还带着点笑。

五特在床边蹲下,指尖浮现出一缕几乎看不见的银丝——那是灵智核的记忆灵丝弦,在阿姆洛坦星时,他常用这个读取机器人的核心数据,判断它们是否还有修复的价值。判断这个机器人杀戮心重不重,要是杀戮心重,五特肯定不救他,但这是他第一次用在人身上,指尖微微发紧。

灵丝弦像极细的光,顺着林丫的耳尖钻了进去。下一秒,无数画面和声音涌进五特的脑海——

最先出现的是哭声,林晚趴在桌边,肩膀抽得厉害,王姨坐在旁边,手里攥着块染血的布巾,眼泪砸在布巾上,晕开深色的印子。“你爹……他战死了……”王姨的声音嘶哑,“官府送来消息,说城破的时候,他守着城门,没退一步……”林晚哭得说不出话,抓起布巾贴在脸上,布巾上的血腥味和泪水混在一起,呛得人发疼。

接着是混乱的脚步声,兵痞的笑骂声砸在耳边,林丫躲在柜子里,透过缝隙看见王姨把林晚护在身后,被兵痞推搡着往外走。“放开我娘!”林晚的喊声尖利,却被兵痞的巴掌打断。林丫捂着嘴不敢哭,怀里揣着三冬塞给她的糖,糖都被汗浸湿了。

然后是奴隶市的阳光,刺眼得很。王姨被铁链拴着,头发乱得像草,却还在跟牙婆讨价还价:“别把我跟孩子们分开……我女儿还小,她丫鬟也小……”牙婆踹了她一脚:“死奴隶还敢讲条件!能卖掉就不错了!”林丫躲在林晚身后,攥着她的衣角,看见五特走过来时,林晚的身子都在抖,却还是把她往身后藏了藏。

画面突然转到更早的时候,王姨穿着体面的襦裙,坐在窗边绣花,旁边的桌子上摆着点心,丫鬟端着茶走进来:“夫人,小姐的书念完了,要不要叫她来吃点心?”王姨笑着点头:“让她过来吧,今天学的字都认全了吗?”可后来画面变了,家里的东西被变卖,丫鬟走了,父亲咳着血躺在床上,最后咽气时,手里还攥着张地契——那是王家最后一点产业,也被拿去抵了债。

“原来她以前是大家闺秀。”五特心里叹了口气,灵丝弦继续往前探——

林晚的记忆碎片跳了出来:石头哥扛着煤筐从山上下来,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却还笑着把手里的烤红薯递给她;她不小心打翻了洗衣盆,石头哥没怪她,还帮着把衣服捡起来,说“下次小心点,冻着手”;昨天她在后院种菜,石头哥路过,蹲下来教她怎么埋种子,手指沾了泥,却比她种的整齐多了。林晚的心跳得很快,偷偷看着石头哥的侧脸,嘴角忍不住往上翘——原来这姑娘,对石头有意思。

五特忍不住勾了勾嘴角,这林晚确实是好姑娘,心里干净,对人也和善。灵丝弦慢慢收回,林丫翻了个身,还在睡,脸上的笑没变。五特轻轻退出去,关上门。

下一个是赵氏的房间。五特走到门口,犹豫了一下——赵氏平时对他们照顾得很周到,每天早早起来做早饭,夜里还帮他们缝补衣裳,可他总觉得赵氏的话里藏着点什么。

他还是走了进去,赵氏睡得很沉,打着轻微的呼噜。灵丝弦再次浮现,顺着她的眉心钻进去——

画面里是个破旧的院子,赵氏跪在地上,被一个刻薄的女人指着鼻子骂:“你那两个丫头,留着也是赔钱货!不如卖掉换点银子,给我儿子娶媳妇!”赵氏哭着摇头:“不行!那是我的女儿!我不卖!”女人踹了她一脚,叫人把两个小姑娘拖了出来——大的约莫十岁,小的才六岁,都哭着喊“娘”。赵氏扑过去想拦,却被人按住,眼睁睁看着女儿被塞进马车,车帘落下时,大女儿还在喊:“娘,我会回来找你的!”

后来赵氏被卖到奴隶市,牙婆问她家里还有什么人,她攥着拳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咬着牙说:“没了,都死了……”画面里的赵氏坐在灶房里,看着虎子他们吃饭,眼神里带着点疼惜,心里却在想:“不能说,要是二冬知道我还有女儿,万一她们找来,会不会觉得我心思不正?会不会把我赶走……”

五特的指尖顿住,灵丝弦轻轻抽了回来。原来赵氏没撒谎说女儿死了,是怕他有顾虑,怕这个好不容易安稳的家,因为两个“拖油瓶”散了。月光落在赵氏的脸上,她的眼角有皱纹,却还带着点未干的泪痕——大概是夜里又梦见女儿了。

五特悄悄退出去,回到自己的房间。三冬还在睡,小脸红扑扑的。他坐在榻边,看着妹妹的睡颜,心里乱糟糟的。

林晚和王姨的苦,是家破人亡的疼;林丫的怕,是跟着主子颠沛流离的慌;赵氏的瞒,是怕失去安稳的怯。这些记忆像针,轻轻扎在他心上——他原本只是想确认这些人有没有威胁,却没想到,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这么多苦。

“二冬小爷?”门口传来轻轻的脚步声,虎子举着灯笼站在门口,“您咋醒着?是不是院里有动静?”他刚轮班到前院,看见五特的房间亮着点月光,就过来看看。

五特回过神,摇摇头:“没事,我醒了喝点水。”他指了指外面,“院里没异常吧?”

“没有,啥动静都没有。”虎子把灯笼放低了些,“您快睡吧,夜里凉,别冻着。”

“嗯,你也小心点。”五特说。

虎子点点头,轻轻带上门。房间里又恢复了安静,五特看着三冬的睡颜,指尖的灵丝弦慢慢消散。他想,或许不用再读取王姨的记忆了——这些人,心里装着的都是苦,却还在好好过日子,这样的人,不会是威胁。

他躺回榻上,把三冬的小胳膊放回她身边,掖了掖被子。窗外的月光更亮了,梧桐叶在风里轻轻晃,宅子里的人都睡得安稳,只有五特睁着眼,心里想着:往后这宅子,就是真的家了,得好好护着。

第二天一早,五特刚起身,就看见赵氏在灶房忙活,眼圈有点红。“赵姐,没睡好?”他走过去,拿起柴火添进灶里。

赵氏愣了一下,连忙擦了擦眼:“没有,就是起得早了点。”她舀了勺粥尝了尝,“今天熬了小米粥,还蒸了鸡蛋,给三冬和四冬补补。”

五特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忽然说:“赵姐,要是想女儿了,以后要是她们找来,这宅子也能住下。”

赵氏手里的勺子“当”地砸在锅里,她猛地回头,眼里满是震惊:“二冬小爷……您……”

五特低头添着柴火,声音很轻:“我知道她们还活着。”他抬起头,看着赵氏泛红的眼睛,“别担心,这是咱家,你的女儿,也是家里人。”

赵氏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捂住嘴,蹲在灶边哭了起来,却不是伤心的哭,是带着点松快的哭。“二冬小爷……谢谢您……”她哽咽着,“俺怕……俺怕您嫌弃,怕您把俺赶走……”

“不会的。”五特拍了拍她的肩膀,“家里人哪能说赶就赶。”

这时,林晚端着菜走进来,看见赵氏哭,连忙放下盘子:“赵姐,您咋了?是不是谁欺负您了?”

赵氏抹了把眼泪,笑着摇头:“没有,是小爷好,小爷不嫌弃俺……”

林晚愣了愣,看向五特,五特只是笑了笑:“快把菜摆好,三冬和四冬该醒了。”

不一会儿,三冬揉着眼睛走进来,看见赵氏在笑,也跟着笑:“赵姐,今天有鸡蛋吗?四冬说要吃两个。”

“有,给你们留着呢。”赵氏擦干净眼泪,盛了碗粥递给她,眼里的光,比灶里的火还暖。

石头带着奴隶们准备上工,路过灶房,听见里面的笑声,脚步顿了顿。五特从里面走出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今天矿上的活,你安排就行,我去铁匠炉看看。”

石头点点头,看着五特的背影,心里更踏实了。阳光洒在宅子里,煤堆在山顶泛着黑亮的光,铁匠炉的青烟慢慢升起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五特回头看了一眼,宅子里的人都在忙,却带着说不出的安稳——这就是他想要的家,有苦,有笑,却都想着好好过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