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机器变 > 第15章 为魁冬找老婆

机器变 第15章 为魁冬找老婆

作者:玉彬先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0:53:31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天边刚染了层淡青,雾气还没散,像笼着层薄纱。五特就带着石头哥往镇上赶,小路两旁的草叶挂着露水,踩上去“咯吱”响,湿凉的水汽顺着裤脚往上渗,冻得脚踝发麻。石头哥背着沉甸甸的褡裢——里面裹着二两碎银子,是之前卖狼皮攒下的定金,银子用粗布包了三层,硌得他后背发紧。他一路都在琢磨五特昨天的话,走两步就忍不住搓着冻红的手问:“二冬,咱们找的人,要是性子烈、往后跟三冬处不来咋办?要是……要是她瞅着俺黑,嫌俺粗笨不愿跟俺咋办?”

五特脚步没停,手里攥着根刚折的柳树枝,枝桠上的嫩芽还沾着露水,一下下扫开路上的荆棘,露水溅在鞋面,晕开一小片湿痕:“人牙子手里有死契,她要是敢不省心,自有规矩管着。至于愿不愿意,轮不到她选——你只记着,我说哪个行,哪个就成,别多问。”话虽冷,却带着让人安心的笃定。

石头哥连忙点头,把“都听你的”说得格外实在,只是耳根悄悄红了——长这么大,他从没敢想过“老婆”这两个字,只觉得能有间不漏雨的屋,能跟着五特、三冬一起喝口热汤,冬天不用缩在破庙里挨冻,就已经是天大的福气。

两人赶到镇上时,奴隶市场刚热闹起来。那地方在镇东头的破土地庙里,庙门塌了半边,露出黢黑的梁木,木头上还挂着半块朽掉的“土地公”牌匾。门口拴着几头待卖的驴,驴粪混着霉味、汗味往鼻子里钻,连风都带着股酸馊气。往里走,地上铺着发黑的草席,席子上沾着泥垢和不知名的污渍,一个个奴隶缩在席子上,男女老少都有。每个人的脖子上都套着粗铁圈,铁圈磨得发亮,上面拴着锈迹斑斑的铁链,另一头死死攥在人牙子手里,像牵着一群待宰的牲口。

五特才七岁,个子刚到人牙子腰际,可他的灵魂里装着两万多年的光阴。他皱了皱眉,下意识把石头哥往身后拉了拉——从前只远远听过这里的惨状,此刻近了看,才知道比传闻里更刺骨:一个穿破布衫的女人,怀里抱着个刚满月的孩子,孩子小脸蜡黄,嘴唇干裂,扯着嗓子哭,哭声细弱得像小猫叫。女人想撩起衣襟喂奶,刚抬手就被人牙子一脚踹在背上,踹得她往前扑了个趔趄,怀里的孩子差点掉下去。人牙子叉着腰骂骂咧咧:“哭啥哭!丧门星!再哭就把你娃扔沟里喂野狗!”女人闷哼一声,连忙用胳膊护住孩子,死死捂住孩子的嘴,肩膀抖得像秋风里的枯叶,眼泪砸在孩子洗得发白的襁褓上,瞬间就被吸干了,连点痕迹都没留下。

不远处,两个半大的小子被铁链拴在一起,赤着的脚上满是裂口和泥垢,冻得发紫的脚趾蜷着,其中一个盯着地上的烂红薯咽口水——那红薯都发黑了,还爬着蚂蚁。他悄悄伸过手,刚碰到红薯皮,就被人牙子一鞭子抽在手背上,“啪”的一声脆响,血珠一下子渗出来,混着泥灰结成块。那小子疼得缩成一团,手指蜷得发白,却连哼都不敢哼一声,只咬着嘴唇把眼泪憋回去,嘴唇都咬出了血印。

石头哥看得眼睛发直,指节攥得泛白,连手心的老茧都磨得发疼——他这辈子吃过苦,住过漏雨的破屋,饿过三天三夜靠啃树皮活下来,可从没见过人活得这么不像人,倒像集市上待宰的鸡鸭,连哭的资格都没有。

“别乱看,跟着我。”五特的声音压得低,带着点冷意,像刚从冰水里捞出来。他拉着石头哥的袖口,径直走向一个穿青布褂子的人牙子——这人是之前采药时,药农跟他提过的,姓王,手里的奴隶多是南边逃难来的,没沾过偷抢的恶事,性子相对稳些。

王牙子见他们过来,立刻堆起满脸横肉的笑,搓着油腻的手迎上来:“两位爷是来挑人?俺这有刚到的‘货’,年轻的姑娘、能扛活的汉子都有,您要啥样的?小爷年纪小,是帮家里挑个做饭的?还是帮这位爷挑个伴儿?”

五特没接话,目光扫过他身后的草席:三个女人并排坐着。最左边的约莫十六岁,穿洗得发白的粗布裙,裙摆磨破了边,露出冻得发红的脚踝。头发用根麻线扎着,碎发贴在额角,左脸颊有块新添的淤青,像是刚被打过,却坐得笔直,脊背挺得像根松枝,怀里紧紧抱着个鼓囊囊的布包,胳膊环得死紧,像是里面藏着命根子。中间的女人低着头,肩膀一直抖,手指死死抠着草席,一看就是胆小怕事的,眼角的细纹堆着,岁数快三十了,和石头哥不配。最右边是个九岁的小姑娘,梳着双丫髻,发髻上别着根断了的木簪,眼神怯生生的,攥着左边女人的衣角,指甲都快嵌进布缝里,不敢看人。

“左边那个,什么价?”五特指着最左边的女人,声音没起伏。

王牙子愣了愣,随即拍着大腿笑,声音粗哑:“爷好眼光!这是前儿刚从南边逃过来的,叫林晚,父母都死了,就剩她一个!手脚勤快,还识得几个字呢!死契,给三两银子就行!这价真不贵,您要是去别家问,这样的姑娘最少四两!”

这话刚落,那叫林晚的女人突然抬头,眼里闪着光,声音发颤却带着劲:“你胡说!我娘没死!是被你们打得躺在内屋起不来了!你敢咒我娘,我跟你拼了!”说着就要往人牙子身上扑。

王牙子脸色瞬间沉了,扬手就要打:“小贱人还敢顶嘴——”巴掌带着风,眼看就要落在林晚脸上。

五特抬手拦住他的胳膊,手指虽细,却攥得极紧,语气冷得像冰:“买卖人,别动手。要是打坏了,你还卖不卖钱?”

王牙子疼得龇牙,却不敢发作,只能悻悻收手:“小爷说得是,是俺失了分寸。”

五特转头看向林晚,放缓了语气,却依旧带着主子的威严:“我是给我哥找老婆的,你愿意嫁吗?”说着,指了指身边的石头哥。

林晚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见石头哥黝黑的脸上满是局促,耳朵尖红着,眼神却没恶意,反而带着点无措——像被人突然指着的孩子。她沉默了片刻,忽然跪下来,膝盖砸在硬地上,发出“咚”的一声响,声音带着恳求:“主子要是愿意买我,能不能把我妹妹林丫和我娘一起带走?我娘被他们打得快不行了,再没人管,就要死在这破屋里了……我愿意多干活,不要工钱,只求主子救救我娘!”

五特看向王牙子:“带我们去看看。”

王牙子不情不愿地领着他们往破庙后屋走——屋里堆着干草,一股馊味混着草药味扑面而来,呛得人直咳嗽。一个中年女人躺在草堆上,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嘴角还沾着血,眼闭着,气息微弱,胸口起伏得极慢,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只有偶尔哼一声,证明还活着。

五特蹲下身,探了探她的脉搏,又摸了摸她的额头——滚烫得吓人。他从怀里摸出一小块晒干的金银花,塞进王氏嘴里,转头对王牙子说:“她们仨,死契,一共多少银子。”

王牙子眼珠转了转,搓着手盘算:“这老的快不行了,就是个累赘!小姑娘也干不了活,吃得多!最少五两!少一分都不卖!您要是不买,有的是人要这林晚!”

“成!”五特干脆地应了,转头对石头哥说,“钱不够,我去药铺把草药押了,你在这等着,盯着她们,别让她们再受欺负。”其实褡裢里的银子够,他是怕人牙子见他们爽快,往后惦记上,故意说钱不够——财不露白,这是两万多年的日子教给他的道理。

石头哥连忙点头,看着五特跑出去的背影,又看向缩在一旁的母女仨,悄悄把褡裢往怀里紧了紧,胳膊肘抵着胸口——他这辈子都没见过五两银子,可只要是为了家里,为了能让这个家更像家,花多少都值。

没一会儿,五特拿着药铺给的银子回来,银子用红纸包着,他拆开纸包,把五两碎银“啪”地拍在王牙子手里。王牙子掂了掂,银子的重量让他眉开眼笑,手脚麻利地解开三人脖子上的铁圈,铁圈脱离脖子的瞬间,林晚的脖子上留下一道红痕。他推了林晚一把:“快跟主子走!往后好好干活,别再跟俺耍性子!”

林晚踉跄了一下,站稳后,先扶着母亲王氏,又拉过吓得发抖的林丫,对着五特和石头哥深深行了个礼,声音哑却清晰:“奴……奴婢林晚,谢主子买下。这是我娘王氏,妹妹林丫。往后奴婢一定好好干活,报答主子的救命之恩。”

“叫上你妹妹,扶着你娘,咱们走。”五特点点头,转头对石头哥说,“她叫林晚,往后就是你媳妇。先带她们回村,把东厢房的里间收拾出来给她们住——记住,别让她们靠近后院的杂屋,更别提密室的事,要是问起,就说那是堆柴火的地方,晦气。”

石头哥“嗯”了一声,看着林晚扶着病弱的王氏,林丫紧紧攥着姐姐的衣角,三人都瘦得像阵风就能吹倒,忽然有些局促。他伸手想帮她们拎怀里的布包,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怕自己粗手粗脚的,碰坏了里面的东西,只低声说:“俺……俺叫石头。你们跟俺走吧,家里有热粥,还有昨天剩下的肉汤,是野兔肉炖的,能吃饱。路上要是走不动,俺能背你们。”

林晚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黝黑的脸上满是真诚,眼神里没有轻视,只有无措的温柔,不像坏人,轻轻“嗯”了一声,扶着王氏,牵着林丫,跟着他往外走。

五特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庙门口,又转头看向市场里的景象——那饿哭的孩子还在哭,哭声越来越弱;被鞭子抽了手的小子还盯着地上的烂红薯,手指动了动,却没敢再碰;人牙子的吆喝声、鞭子的抽打声、奴隶的啜泣声混在一起,像一把钝刀子,割得人心里发疼。他攥紧了拳头,指甲嵌进掌心,渗出血珠都没察觉——往后他的家里人,绝不能再过这样的日子。

转身刚要跟上石头哥,眼角余光又瞥见那个抱着孩子的女人——她还缩在草席角落,孩子哭累了,小脸皱着贴在她怀里,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女人正用破布轻轻擦着孩子额角的汗,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了瓷,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歌谣,哄着怀里的娃。

他脚步顿住,转头问王牙子:“那个带孩子的,多少银子?”

王牙子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了——这女人带着个哭包,白天哭夜里哭,吵得他整宿睡不好,压根没人问津,如今终于有人要,忙不迭摆手:“这位小爷眼光好!这女人叫赵氏,身子利索,之前在家种过地、做过饭,就是孩子吵了点!您要是要,一两半银子,贱卖了!真不多要,这孩子养大了也是个劳力,能帮您家放牛、捡柴!”生怕五特反悔,还伸手拍了拍赵氏的肩膀,催她:“还不快谢谢小爷!”

五特没接话,目光扫向不远处那两个被铁链拴着的半大孩子——之前被鞭子抽手的小子正盯着他,眼里藏着点怯,却又带着丝期待,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五特指了指那小子:“他呢?”

王牙子搓着手盘算,眼睛滴溜溜转:“这小子叫狗蛋,结实,能扛活,单独买得二两!不过小爷您要是一起要……”他看五特年纪小却说话干脆,不像差钱的主,索性咬咬牙,“这样吧!带孩子的赵氏加这狗蛋,一共三两银子!您要是要,这就给您解链子!往后您再买人,都来俺这,给您算便宜!”

“成。”五特点头,从药铺刚给的银子里又数出三两,递了过去——押草药的银子本就富余,多两个人,家里的杂活能分担:赵氏能帮着做饭、洗衣,狗蛋年纪和三冬差不多,既能跟着石头哥学劈柴、挑水,也能陪三冬玩,省得三冬总一个人闷着。

王牙子接过银子,笑得眼睛都眯了,连忙解开赵氏和狗蛋脖子上的铁圈,推了他们一把:“快跟主子走!往后好好干活,别给主子添麻烦!”

赵氏愣了愣,抱着孩子“咚”地跪下来,磕了个响头,额头都磕红了,声音带着哭腔:“谢……谢主子!奴……奴婢赵氏,这是俺娃,叫小囤。往后奴婢一定好好干活,伺候主子和小主子!”

狗蛋也跟着跪下,抿着唇半天,嘴唇动了动,才憋出一句:“俺叫狗蛋,谢主子买俺。俺能扛活,能劈柴、挑水,啥活都能干,俺不怕累。”他手背的伤还红着,却挺直了腰杆,眼神亮得像落了星子,再也没有之前的怯懦。

五特伸手把他们扶起来:“别跪着,地上凉。起来跟我走。”他看了眼赵氏怀里的小囤——孩子醒了,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他,没哭,反而伸手想抓他的衣角。五特往后退了半步,对狗蛋说:“路上帮着扶着赵婶,别让她摔着,小囤还小,经不起磕碰。”

狗蛋连忙点头,上前一步,小心地扶着赵氏的胳膊——他刚才就见这女人护着孩子的模样,知道她疼娃,此刻不敢用力,只轻轻搭着,像扶着易碎的东西。赵氏感激地看了他一眼,抱着孩子,紧紧跟着五特身后。

走出破庙时,阳光已经升得高了些,雾气散了,照在身上暖融融的。石头哥正扶着王氏在路口的大石头坐着,等着他,林晚牵着林丫,见五特身后多了两个人,还有个抱着孩子的,有些诧异,却没敢问。

“这是赵氏和她的孩子小囤,还有狗蛋。”五特简单介绍,转头对石头哥说,“赵氏身子利索,往后让她跟着林晚收拾内院,做饭、洗衣裳;狗蛋年纪和三冬差不多,先跟着你学些杂活,也能陪三冬玩。”

石头哥连忙应下,看着赵氏怀里的小囤——孩子正揪着赵氏的衣襟玩,又看了看狗蛋手背的伤,心里软了软,伸手接过赵氏手里的破布包:“俺帮你拎着,这里面是娃的衣裳吧?路远,别累着孩子。”

赵氏愣了愣,连忙说:“不……不用麻烦主子……奴婢自己能拎……”

“没事,拿着吧。”石头哥把布包往肩上一搭,布包轻飘飘的,里面像是只有几件破衣裳。他又对狗蛋说:“你要是走不动,就跟俺说,俺能背你。俺力气大,能背动你和小囤两个。”

狗蛋攥紧了拳头,摇了摇头,声音虽小却坚定:“俺能走。”却悄悄加快脚步,跟上了石头哥的步子,眼睛盯着石头哥的后背,像找到了靠山。

一行人往村里走,晨光洒在小路上,把影子拉得长长的。赵氏怀里的小囤醒了,却没哭,只是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林丫,林丫被他看得有些害羞,往后缩了缩,却悄悄把手里攥着的半块干馍递了过去。狗蛋走在最边上,偶尔会帮林晚扶一把王氏,遇到坑洼的路,还会伸手把石头哥的褡裢往上提一提。五特走在最后,看着前面几人的背影——石头哥扶着王氏,林晚牵着林丫,赵氏抱着小囤,狗蛋跟在一旁……

走到院门口,五特停下脚步,抬手推开新钉的木门,转头对身后一行人说:“这就是咱们家了。”

院里的青石板扫得干净,西厢房的窗棂上还沾着新漆的木屑,墙角码着整齐的木柴,阳光落在院中的老槐树上,洒下一地碎影。王氏扶着林晚的胳膊,看着崭新的瓦房,眼里满是恍惚——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规整的宅子;赵氏抱着小囤,悄悄攥紧了衣角,只觉得这院子亮堂得晃眼,心里暗忖主家定是有钱的;林丫躲在姐姐身后,偷偷打量着院里的石磨,小声问:“姐,这就是咱们以后住的地方吗?”

没人知道,这宅子看着光鲜,建屋买料花光了大半积蓄,加上今天买人的银子,如今家里只剩二三十两碎银。可五特半点不慌——两万多年的光阴里,他见过太多风浪,找钱的法子,他心里装着一箩筐。

“二冬哥!”屋里传来三冬的喊声,小姑娘扎着羊角辫,穿着洗得发白的布裙,从堂屋跑出来,看到院里的陌生人,脚步顿了顿,凑到五特身边,仰着小脸问:“这些是你买的奴隶吗?咋都是女的啊?还有个小娃娃!”

五特揉了揉她的小脸蛋,指尖触到软乎乎的皮肤,语气放柔:“先别问,让王阿姨先坐下,她身体不好。”

林晚连忙扶着王氏往堂屋的板凳上坐,感激地看向五特:“谢谢主子。”

“往后别叫主子,”五特笑了笑,指了指一旁局促的石头哥,“你可是我嫂子,叫我二冬就成。”他心里却想着——买壮劳力?万一遇到心术不正的,三冬才六岁,石头哥性子实诚,哪能斗得过?这些人看着老实本分,林晚要照顾娘和妹妹,赵氏带着吃奶的娃,压根不会有二心,这样才放心。

三冬眨着眼睛,看着林晚红了的耳根,又看了看抱着孩子的赵氏,还有站在一旁的狗蛋,好奇地拉着五特的袖子:“二冬哥,你快给我介绍介绍嘛!”

“这是林晚姐,以后要跟石头哥过日子;这是林晚姐的娘王阿姨,还有妹妹林丫;这是赵姐,怀里的是她的娃小囤;这个是狗蛋,以后跟着我。”五特一一介绍,转头看向赵氏,“赵姐,你年龄不大吧?”

赵氏抱着小囤,连忙应声:“回二冬……俺十六。”

“那以后叫你赵姐姐就行。”五特又看向狗蛋,“你呢?多大了?”

“俺七岁。”狗蛋攥着衣角,声音有点小。

“以后你就跟着我,当我的小跟班,”五特看着他怯生生的模样,想了想,“改个名字吧,叫四冬,跟我们凑个‘冬’字,往后就是一家人了。”

狗蛋眼睛一下子亮了,猛地抬头:“谢谢主子!”

“别叫主子,叫二冬哥。”五特拍了拍他的肩膀,心里却清楚——此刻这个怯生生的小孩,往后会成为这片大陆响当当的人物,只是现在,得先让他好好活下去。

他忽然想起什么,问四冬:“你咋成了奴隶,还是死契?”

四冬的头垂了下去,声音发闷:“俺爹在战场上死了,后娘就把俺卖了……说俺是累赘。”

五特心里一沉,又看向赵氏:“赵姐,你呢?”

赵氏的眼圈红了,抱着小囤的胳膊紧了紧:“俺婆婆说俺不会生男娃,就把俺和小囤一起卖了……这是第四个娃,前面三个都没保住。俺十三岁就嫁过去了,天天干活,还是落不下好。”

“十三岁?”五特皱了皱眉,心里一阵无语——这么小的年纪,就要承受这些。他转头看向林晚:“你们呢?好好的,咋会被卖?”

林晚抱着林丫,声音带着哽咽:“俺爹也是战死的,后来奶奶伤心过度走了,村里来了兵痞,烧杀抢掠,把俺们抓了换钱。俺娘为了护着俺,被他们打了好几次,上次想让俺和妹妹跑,没跑成,又被打了一顿……”

五特看着眼前几人红了的眼眶,语气郑重:“往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放心,我不打人,咱们好好过日子。”他顿了顿,开始安排:“林晚姐,你和石头哥先处处,要是觉得合适,再办婚事;要是不合适,我再给你们另找,不用有压力。”

石头哥连忙点头:“俺都听二冬的!”

林晚的脸更红了,小声说:“谢谢二冬弟弟,俺……俺听你的。”

“林丫,”五特看向躲在姐姐身后的小姑娘,“以后你做三冬的贴身丫鬟,陪着她玩,帮她收拾东西,行不行?”

林丫怯生生地抬头,见五特眼神温和,连忙点头:“嗯,谢谢二冬弟弟。”

“赵姐姐,你就和林晚姐一起做饭、打扫屋子,”五特话锋一转,语气严肃了些,“但南面的屋子,除了林丫,所有人没我的允许,都不许进去,记住了吗?”那是他的房间,里面藏着些从以前带来的东西,不能让人看见。

众人连忙应声,心里都记牢了规矩……

石头哥立马应下,撸着袖子往灶房走,脚步都轻快了不少——家里终于热闹起来了,再也不是以前冷冷清清的模样。林晚扶着王氏,赵氏抱着小囤,林丫拉着三冬的手,四冬跟在五特身后,一行人往灶房走,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把每个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一丛紧紧挨着的草,终于有了根。

林丫躲在林晚身后,小手紧紧攥着姐姐的衣角,偷偷打量着院里的石磨。那石磨是新打的,磨盘上的纹路清晰,不像以前村里的旧磨,转起来“咯吱”响还总卡粮食。她小声问:“姐,这就是咱们以后住的地方吗?比村里的祠堂还好看……”

林晚摸了摸妹妹的头,没说话,只是看着堂屋的木门,眼眶有点热。她不怕干活,就怕再被人打骂、再颠沛流离,这亮堂的院子,竟让她生出点“踏实”的念头。

没人知道,这宅子看着光鲜,建屋买料花光了卖狼皮、采草药攒下的五十多两银子,加上今天买林晚母女、赵氏和四冬的八两,如今家里只剩二十多两碎银,还得留着买种子和过冬的棉衣。可五特半点不慌——两万多年的光阴里,他见过以物易物的原始部落,也见过金玉遍地的王朝盛世,找钱的法子,他心里装着一箩筐,眼下先把这个家撑起来才是正经。

“二冬哥!”屋里传来三冬的喊声,小姑娘扎着羊角辫,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裙,从堂屋跑出来,裙摆扫过门槛,带起一点灰尘。她看到院里的陌生人,脚步猛地顿住,大眼睛转了一圈,飞快凑到五特身边,拽着他的袖子仰起脸:“这些是你买的奴隶吗?咋都是女的啊?还有个小娃娃!”

五特弯腰揉了揉她的小脸蛋,指尖触到软乎乎的皮肤,语气放柔:“先别问,让王阿姨先坐下,她身体不好,站久了受不住。”

林晚连忙扶着王氏往堂屋走,堂屋里摆着一张四方桌,四条长凳擦得干净。她小心地扶着王氏坐下,又把林丫拉到身边,才转头对五特福了福身,声音带着感激:“谢谢主子。”

“往后别叫主子,”五特笑了笑,指了指一旁攥着衣角、耳朵尖发红的石头哥,“你可是我嫂子,叫我二冬就成。”他心里却转着别的念头——买壮劳力?之前在奴隶市场看那些二十多岁的汉子,眼神里藏着戾气,万一遇到心术不正的,三冬才六岁,石头哥性子实诚,遇事只会硬碰硬,哪能斗得过?这些人不一样:林晚要照顾娘和妹妹,往后嫁了石头哥就是一家人,断不会走;赵氏带着吃奶的小囤,就算撵她走,她也没处去;四冬才七岁,正是白纸一张,好教。这样的人,用着才放心。

三冬眨着圆眼睛,看看林晚红透的耳根,又看看抱着孩子的赵氏,还有站在墙角、头快垂到胸口的四冬,忍不住又拉了拉五特的袖子:“二冬哥,你快给我介绍介绍嘛!我想知道小娃娃叫啥!”

“这是林晚姐,以后要跟石头哥一起过日子;这是林晚姐的娘,王阿姨,身子弱,往后咱们多照应着点;这是林晚姐的妹妹林丫,跟你差不多大;”五特一一指着介绍,到了赵氏面前,顿了顿,“这是赵姐,怀里的是她的娃,叫小囤,才刚满月。”最后指向四冬,“这个是狗蛋,以后跟着我,我给改了名字,叫四冬,往后咱们四个,就是‘春夏秋冬’的冬字辈,是一家人了。”

四冬猛地抬头,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嘴唇动了动,半天憋出一句:“谢谢主子!”

“别叫主子,叫二冬哥。”五特拍了拍他的肩膀,指尖碰到他粗糙的手背——那上面的鞭伤还没好,结着暗红的痂。他心里清楚,此刻这个连话都不敢大声说的小孩,往后会跟着他学识字、学武艺,会成为这片大陆上能挡千军万马的人物,只是现在,得先让他好好吃几顿饱饭,好好睡几晚安稳觉。

三冬立马凑到四冬身边,仰着小脸问:“四冬,你今年几岁啦?我七岁,你要是比我大,我就叫你四哥!”

四冬被她突如其来的亲近吓了一跳,往后缩了缩,小声说:“俺七岁,比你小,我生日小……”

“那我叫你四弟!”三冬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又跑到赵氏面前,踮着脚看小囤,“赵姐,小囤的脸好小啊,像院里的小桃子!”

赵氏被她的热情弄得有些无措,连忙把小囤往怀里抱了抱,又怕碰着孩子,动作僵硬得很,只能干笑着说:“是……是挺小的,生下来就瘦。”

五特看着院里的热闹劲儿,心里松了口气,转头对林晚和赵氏说:“厨房在东厢房那边,你们去看看?午饭得麻烦你们做了,石头哥以前只会煮糊糊,做不了正经饭。”

林晚和赵氏连忙应下,跟着五特往厨房走。刚推开厨房门,两人都愣在了门口——厨房比她们以前住的屋子还大,靠里墙砌着两个灶台,灶台擦得锃亮,没有一点黑灰;灶台旁边摆着一个木柜,柜门敞开着,里面码着干净的陶碗和陶罐,摆得整整齐齐;墙角还堆着一小袋粟米,袋子是新的,没有破洞,不用担心漏米。

“哇……这厨房真气派啊,比俺以前住的土坯房还大……”赵氏忍不住小声感叹,怀里的小囤似乎也觉得新鲜,蹬了蹬小腿。

林晚也看呆了,她以前在村里帮人做饭,厨房就是搭个土灶,风吹雨淋的,哪见过这样规整的地方?她伸手碰了碰灶台,指尖是凉的,却干净得没有一点油垢。

五特笑着指了指灶台边的一个木盖子:“打水不用出去,这下面有口井,我让人打的浅井,够咱们家用。”他弯腰掀开盖子——那盖子约莫三十厘米宽,下面是井口,井口旁安着一个小小的辘轳,缠着粗麻绳,绳头拴着一个木桶。“摇这个辘轳就行,轻点摇,水就上来了,比去河边挑水方便。”他示范着摇了两下,木桶“咚”地掉进水里,再摇上来时,桶里装满了清水,一点泥沙都没有。

赵氏凑过去看了看,眼里满是新奇:“俺长这么大,还是头回见屋里有井的……”

“木头在那个柜子里,”五特指了指靠门的一个大木柜,“里面的木头都是劈好的,长短差不多,烧起来方便,不用你们再劈。”他打开柜门,里面果然堆着劈好的木柴,每根都有小臂粗,截得长短一致,没有一点毛刺。

林晚看着木柜里的木柴,心里更踏实了——以前劈柴都是她的活,冬天的木头冻得硬邦邦,劈一天手都肿了,如今竟连木柴都准备好了。

“这炉子咋用啊?俺以前只烧过土灶……”赵氏指着灶台,有些无措。她以前烧的土灶,就是挖个坑,填点柴禾就烧,哪见过这样砌得方方正正的灶台?

五特耐心地教她们:“这灶台有灶门,把木柴放进灶门里,点上火就行,火大了就把灶门挡上点,火小了就添点柴。两个灶台,一个可以煮饭,一个可以煮汤,不耽误事。”他拿起一根细木柴,放在灶门里,又从怀里摸出火折子,吹了吹,火折子燃起来,点着了木柴。火苗“噼啪”地烧起来,映得灶台有点发红。

林晚和赵氏都看得认真,生怕漏了一点——这主家看着小,心思却细,连灶台都弄得这么方便,她们可得好好学,别做砸了饭。

五特教完,又叮嘱了一句:“粟米在那个袋子里,你们看着放,肉在堂屋的瓦罐里,是昨天剩下的野兔肉,够咱们吃一顿的。”他心里却想着:过几天得用灵智核读读她们的记忆,看看她们说的是不是实话——不是不信,是这乱世里,多一分谨慎总是好的,他得护着石头哥和三冬,不能出半点差错。

安排好厨房的事,五特就回了堂屋,三冬正拉着四冬和林丫在院里玩石子,王氏坐在堂屋的凳子上,脸色好了些,正看着院里的孩子发呆。石头哥则在一旁劈柴——明明木柜里有劈好的木柴,他却还是习惯性地想多做点。

五特没拦着他,只是坐在门槛上,看着院里的人——三冬笑得叽叽喳喳,四冬虽然还是有点拘谨,却会把捡到的好看石子递给三冬;林丫怯生生的,却会帮三冬擦脸上的灰尘;王氏看着孩子们,嘴角慢慢有了点笑意;石头哥劈柴的动作很稳,每一下都很用力,却不会让木柴溅得到处都是。

这样的画面,很像“家”。

过了约莫一刻钟,五特起身往厨房走——得看看饭做得怎么样了,别让她们拘谨着,不敢多放米。刚走到厨房门口,就听见林晚和赵氏在小声说话。

“俺放了小半袋粟米,够不够啊?会不会太多了?”赵氏的声音带着犹豫,她以前做饭,都是按人头放米,多一点都不敢,怕主家嫌浪费。

林晚也有点不确定:“应该够了吧?咱们一共七个人,小半袋粟米煮出来,应该够吃……”

五特推门进去,看了看锅里的粟米——锅里的米刚没过锅底,煮出来顶多够每人一碗。他笑着说:“不够,不够,再加点,粟米还有不少,不用省。”

林晚和赵氏连忙加了点米,五特看了看,还是觉得少:“再加点,咱们都是干力气活的,一碗饭哪够吃?”

两人又加了点,这次锅里的米终于没过了锅底,堆起一点。五特点点头:“这回差不多了,煮得稠点,好吃。”他又看了看旁边的瓦罐,里面装着野兔肉,约莫有两三块,都是带肉的骨头。“肉也放进去煮,一起煮省事,汤也鲜。”

林晚连忙把兔肉放进锅里,加水没过肉和米,盖上锅盖,守在灶台边添柴。赵氏抱着小囤,在一旁帮忙打水,把碗摆好,两人配合着,倒也默契。

五特没再打扰她们,回了堂屋。又过了半个时辰,厨房里飘出了饭香——粟米的香味混着肉香,飘得满院子都是。三冬第一个闻到,拉着四冬和林丫就往厨房跑:“好香啊!是肉的味道!”

五特也起身,往厨房走,刚到门口,就见林晚正揭锅盖,锅里的粟米饭煮得金黄,兔肉在锅里翻滚,汤面上飘着一层油花,香气扑鼻。他笑着说:“行了,端去饭厅,咱们一起吃饭。”

饭厅就在堂屋旁边,里面摆着一张大圆桌——这是五特特意让人做的,比四方桌能坐更多人。林晚和赵氏把饭盛进陶碗里,每碗都盛得满满的,兔肉也分成了几份,每份都有一块肉和一点骨头,端到圆桌上。

可等所有人都到了饭厅,却没人敢上桌——王氏扶着墙站在一旁,林晚和赵氏抱着孩子、牵着林丫,站在桌边,四冬也垂着头站在墙角,只有石头哥和三冬跟着五特走到了桌边。

“都上桌啊,站着干啥?”五特皱了皱眉,指着圆桌旁的凳子,“每个凳子都有名字,你们随便坐。”

赵氏抱着小囤,犹豫着不敢动——她以前都是在灶台边吃饭,哪敢跟主家同桌?林晚也站着没动,林丫躲在她身后,紧紧攥着她的衣角。四冬更是把头垂得更低,好像地上有什么宝贝。

五特无奈,只能一个个叫:“王阿姨,您坐这里,这个凳子软和。”他扶着王氏坐到靠里的凳子上,又拉着林晚:“林晚姐,你坐这里,挨着王阿姨,方便照顾她。”接着对赵氏说:“赵姐,你坐这里,离孩子近,喂奶也方便。”最后拉着四冬和林丫:“四冬,林丫,你们坐这里,挨着三冬,一起吃饭。”

石头哥见大家都坐下了,才敢坐到五特身边。三冬早就坐好了,手里拿着筷子,盯着碗里的肉,眼睛都亮了。

可就算坐了下来,众人还是不敢动筷子——林晚的筷子放在碗上,没敢碰;赵氏抱着小囤,一只手拿着筷子,却没往碗里伸;四冬和林丫更是把筷子攥在手里,盯着碗里的饭,不敢动嘴。

五特叹了口气,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兔肉放进三冬碗里:“吃啊,别拘束,饭就是用来吃的,放凉了就不好吃了。”

三冬得了指令,立马大口吃了起来,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好吃!肉好香!”

可其他人还是没动——林晚怕自己吃多了,主家嫌她能吃;赵氏怕小囤哭闹,打扰主家吃饭;四冬和林丫是真的怕,以前在奴隶市场,哪敢这样坐着吃饭?

五特看了看石头哥,给了他一个眼神。石头哥立马明白了,拿起筷子,夹起一大块肉放进嘴里,又扒拉了一大口饭,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地说:“吃……吃啊,二冬说了,管够!”他说着,又扒拉了一口饭,碗里的饭瞬间少了一半。

众人都看愣了——石头哥吃得太实在了,大口吃肉,大口吃饭,一点都不讲究,好像这饭是什么山珍海味。

五特笑着说:“看到没?都这样吃,别客气。咱们家没有那么多规矩,只要好好干活,就有饭吃,管够!”他说着,夹了一块肉放进王氏碗里:“王阿姨,您身子弱,多吃点肉,补补身子。”又给林丫和四冬各夹了一块:“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

王氏看着碗里的肉,眼圈一下子红了——她自从被抓来,就没吃过一顿饱饭,更别说肉了。她小声说了句“谢谢二冬”,才慢慢拿起筷子,小口吃了起来。

林晚见王氏动了筷子,也终于敢拿起筷子,夹了一口饭——粟米煮得很稠,带着肉香,比她以前吃的糙米饭好吃多了。她偷偷看了眼石头哥,见他已经吃完了一碗,正拿着空碗要去盛饭,忍不住笑了笑——这个未来的夫君,虽然看着粗实,却实在得让人安心。

赵氏抱着小囤,一只手吃饭,动作有点笨拙,却吃得很香。小囤似乎闻到了饭香,在她怀里拱了拱,赵氏连忙加快了吃饭的速度,想赶紧吃完喂奶。

四冬和林丫一开始吃得很慢,后来见五特和三冬都在鼓励他们,也慢慢放开了,大口吃了起来。四冬一碗饭很快就吃完了,五特见了,笑着把自己碗里的饭拨了一半给他:“不够再盛,锅里还有很多。”

四冬看着碗里的饭,眼睛有点红,小声说了句“谢谢二冬哥”,才埋头吃了起来。他长这么大,还是头回有人把自己的饭分给她吃。

饭桌上的气氛终于热闹起来——三冬一边吃,一边跟四冬和林丫说院里的石子有多好看;石头哥吃了三碗饭,还想再盛,被五特拉住了:“留点肚子,下午还有活干,别吃撑了。”;林晚帮王氏盛了一碗汤,王氏喝着汤,脸色好了不少;赵氏吃完了饭,抱着小囤在一旁喂奶,小囤吃得很香,没再哭闹。

五特看着满桌的人,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心里忽然觉得,那二十多两银子花得值——钱没了可以再挣,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热闹……

第十六章 新家归人

饭桌上的气氛渐渐热络,陶碗碰撞的轻响、咀嚼声混着三冬叽叽喳喳的话,像团暖烘烘的气,裹着每个人的心。

赵氏刚喂完小囤,把孩子轻轻放在腿上拍着嗝,自己拿起碗,又盛了小半碗饭——刚才怕不够,没敢多吃,此刻见锅里还剩着不少,才敢添上。饭粒沾着肉香,咽下去时暖得胃里发颤,她忽然鼻子一酸,眼泪“啪嗒”掉在碗里,溅起一点饭粒。

她慌忙抹了把脸,怕被人看见,可越抹,眼泪越止不住。五特最先注意到,放下筷子问:“赵姐,咋了?是饭不好吃吗?”

赵氏连忙摇头,声音带着哭腔:“不是……是太好吃了……俺……俺好久好久没吃饱饭了。”她低头看着碗里的饭,眼泪掉得更凶,“从被婆婆卖了,俺和小囤就没吃过一顿饱的,每天就啃点树皮、喝点脏水,小囤饿的直哭,俺只能抱着他掉眼泪……今天能吃上热饭,还有肉……”

林晚握着筷子的手也顿了顿,眼眶慢慢红了。她夹起一块肉,递到林丫碗里,声音发哑:“俺们也是……被兵痞抓了后,每天就给一点发霉的糠,妹妹饿的啃草,被人牙子用鞭子抽……今天这碗饭,是俺这半年来吃得最饱、最香的一顿。”

林丫捧着碗,小口扒拉着饭,眼泪也掉了下来,却不敢哭出声,只把脸埋在碗里,含糊地说:“姐……饭好吃……”

王氏坐在一旁,看着两个女儿,又看了看碗里没吃完的肉,浑浊的眼睛里也蓄了泪。她抬手擦了擦眼角,声音微弱却清晰:“谢谢二冬……谢谢你们……老婆子活了三十多年,从没像今天这样,能安安稳稳坐在屋里,吃一碗热乎饭。”

四冬没说话,只是扒饭的速度慢了下来,肩膀轻轻抖着。他手里的碗,比在奴隶市场里见过的任何碗都干净,碗里的饭,比他爹活着时给的还多。以前在后娘家里,他每天只能吃半碗冷饭,还得干劈柴、喂猪的活,如今不仅能吃饱,还有肉吃——他不敢哭,怕惹主家不高兴,只能把眼泪憋回去,用力扒着饭,像是要把这些年没吃饱的饭,都补回来。

石头哥看着哭成一片的几人,手足无措地放下碗,想安慰却不知道说啥,只能转头看五特。他这辈子也饿过肚子,知道那种饿到发慌、连路都走不动的滋味,可他从没像她们这样,吃一顿饱饭就哭——他忽然觉得,二冬把这些人带回家,是对的。

五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也有点发酸。他活了两万多年,见过太多生离死别、饥寒交迫,可此刻,这些人的眼泪,却比任何画面都让他触动。他拿起筷子,给每个人碗里都夹了一块肉,声音放得格外柔:“哭啥?以后咱们天天都能吃饱饭。只要好好过日子,粟米管够,肉也会有的,不用再饿肚子了。”

他看向赵氏,指了指她怀里的小囤:“小囤还小,以后每天都能喝上米汤,等再大点,还能吃米糊,肯定能长壮实。”又对林丫说:“林丫要是想吃糖,以后我去镇上给你买,甜滋滋的,可好吃了。”

林丫抬起满是泪痕的脸,眼睛亮了亮:“真的吗?二冬弟弟,糖是什么味道的?”她长这么大,只听村里的富家小姐说过糖,却从没见过。

“甜的,像春天的花蜜一样甜。”五特笑着说,又看向四冬,“四冬,以后你跟着我,每天都能吃饱饭,我还教你识字、劈柴,以后没人敢欺负你。”

四冬猛地抬头,眼里含着泪,却用力点头:“嗯!谢谢二冬哥!俺一定好好干活,不惹你生气!”

赵氏也擦干了眼泪,抱着小囤,对着五特福了福身:“谢谢二冬哥……俺以后一定好好做饭、打扫屋子,绝不给你添麻烦!”

林晚拉着林丫,也跟着起身:“俺们也是!以后家里的活,俺们都包了,一定好好照顾王阿姨,好好陪三冬玩!”

五特连忙让她们坐下:“不用这么客气,坐下吃饭吧,饭快凉了。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不用这么生分。”

众人重新坐下,这一次,没人再拘谨。赵氏大口吃着饭,想着以后小囤再也不用饿肚子;林晚把肉夹给王氏和林丫,自己只扒着饭,却觉得比吃肉还香;四冬一碗饭吃完,又自己盛了一碗,吃得格外认真;王氏慢慢吃着饭,看着眼前的孩子们,嘴角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

三冬见大家不哭了,又开始叽叽喳喳地说:“赵姐,明天我帮你抱小囤吧!我会轻轻抱的,不会摔着他!”“四冬,下午咱们一起去院里玩石子好不好?我藏石子,你找!”“林丫,我有个布娃娃,是二冬哥给我做的,晚上我拿给你看!”

林丫小声应着,眼里没了之前的怯懦;四冬也点了点头,脸上有了点笑意;赵氏笑着说:“好啊,三冬要是想抱小囤,就跟俺说。”

饭吃完时,锅里的饭和肉都见了底,每个人的碗都吃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剩饭。赵氏主动收拾碗筷,林晚跟着帮忙,两人一起往厨房走,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王氏坐在凳子上,由石头哥扶着,慢慢往东厢房走——五特说让她们先住东厢房的里间,里面铺了新的稻草,还放了一床旧被子,虽然旧,却洗得干净。

三冬拉着林丫和四冬,跑到院里玩石子,笑声飘得满院子都是。五特坐在门槛上,看着院里的景象——石头哥扶着王氏进了屋,赵氏和林晚在厨房洗碗,三冬、林丫和四冬在院里追着跑,小囤躺在赵氏放在院里的小褥子上,睡得正香。

阳光暖洋洋地洒下来,落在每个人身上,也落在五特心里。他忽然觉得,这二十多两银子,花得一点都不亏。钱没了可以再挣,可这样热热闹闹的“家”,却是他两万年里,最想要的东西。

他摸了摸怀里的灵智核——过几天读读她们的记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看着她们的眼泪和笑容,人心难测。要是读完以后是真的,往后,他要好好护着这个家,让每个人都能吃饱饭、睡安稳觉。

厨房里,赵氏一边洗碗,一边对林晚说:“俺觉得……咱们这回,是真的有家了。”

林晚擦着碗的手顿了顿,笑着点头:“嗯,是有家了。”

院外的风,带着春天的暖意,吹进院里,卷起几片槐树叶,也卷起了一家人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