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堂藏玉 > 第55章 青鸾动,波澜起

锦堂藏玉 第55章 青鸾动,波澜起

作者:浮空三千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4:19:41

雪后初晴的日头,倒像是被冻透了的琉璃,明明亮得晃眼,洒在永宁侯府的青砖地上,却连半分暖意也透不出来。檐角悬着的冰凌,被这冷光映得愈发剔透,尖梢凝着未化的雪粒,风一吹便轻轻晃荡,影子在墙根处投下细碎的冷光,倒比冬日的霜气更添几分凛冽。

静心苑的药香,混着炭盆里闷燃的烟火气,在檐下绕了几圈,终究散不开,反倒像一层无形的纱,把整个院子裹得滞重起来 —— 连窗棂上的日影,都似比别处走得慢些,仿佛时光也在这里被冻住了般。

沈静姝斜倚在窗边的软榻上,身上盖着条绣满暗纹缠枝莲的厚锦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毯边磨得有些起毛的线头。她手里捧着本摊开的《唐诗选》,书页停在 “空山新雨后” 那行,可目光却没落在墨迹上,反倒透过糊着素色窗纸的棂格,看似散漫地飘向院中那株老梅。梅枝虬曲如铁,还沾着残雪,几朵迟开的花苞缩在枝桠间,透着股倔强的淡红,倒像极了她此刻藏在病弱底下的心思。

阳光斜斜地打过来,在她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脸颊上投下细碎的阴影,长睫垂得低低的,像两扇轻颤的蝶翼,偶尔因窗外的风动颤一下,恰好掩去了眸底翻涌的暗潮 —— 那里面藏着梅苑惊魂夜的余悸,藏着母亲血字日记烫在心头的灼痛,更藏着一股不肯熄灭的、冷硬的决心。

这几日,她把 “病弱” 二字演得入木三分。每日清晨,春雨端来汤药时,她总会皱着眉喝下去,末了还要咳两声,像是被药苦得受不住;偶尔由春雨扶着在院里走几步,步子慢得像踩在棉花上,走不了半盏茶的功夫便要歇着;跟春雨秋纹闲聊时,也只说些无关紧要的闲话 —— 比如灶房新蒸的枣泥糕甜得发腻,或是拢炭火时该怎么搭柴才更耐烧;连赵姨娘、周二娘借着 “探病” 来试探,她也依旧是那副温顺怯懦的模样,说话轻声细语,眼神带着几分怯意,句句都答得滴水不漏,半点锋芒也不露,倒让那两位姨娘瞧着,只当她还是从前那个任人拿捏的软性子。

可只有沈静姝自己知道,那层平静的表象下,蛰伏的巨兽早已苏醒。它在她心底悄悄调整着呼吸,磨砺着爪牙,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便要撕开这铁桶般的侯府。母亲留下的那瓶假死药,是最后的退路,却更像一面敲在她心上的战鼓 —— 不是催她逃,是催她往前闯。隐忍不是目的,是为了攒够力气,好给敌人致命一击。她要信息,要能搭把手的人,要在这密不透风的深宅里,硬生生凿开一道缝。

而第一步,便是要让萧煜眼里那枚 “暂时有用” 的棋子,显露出些不一样的分量。至少得让他觉得,这枚棋子不是只能被动等着安排,她也能自己走几步,也能藏着些他没看透的心思。

机会来得不算慢,在一个风稍软些的午后。墨竹照例来送新配的安神丸。他总是这样,一身青布直裰穿得板正,袖口洗得有些发白,手里托着个素色锦盒,把药交给春雨后,便垂首立在廊下,肩线绷得笔直,指尖贴着锦盒的棱角,连呼吸都压得极浅,像尊没感情的木偶,多余的话一句也没有,仿佛他来这儿,只是为了完成一件程式化的差事。

沈静姝由春雨扶着,慢慢挪出内室。她裹紧了领口绣着兔毛的墨色斗篷,刚走到廊下,便迎着风轻轻咳了两声,咳得肩膀都微微发颤,连声音里都带了点哑意。她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垂手站着的墨竹,从他束发的木簪,到他沾了点炭灰的鞋尖,最后落在了他腰间悬着的那枚青玉平安扣上。

那玉扣成色寻常,青中带些灰斑,看着就是市面上三文钱能买一对的玩意儿,没什么特别。可沈静姝的指尖却猛地攥紧了,握着的斗篷系带被捏出一道深痕,连呼吸都慢了半拍 —— 那玉扣的编绳是 “双叠扣” 的打法,绳尾还缀着颗米粒大小的褐色石子,石子边缘被磨得光滑,看着不起眼,却和她记忆里母亲那支青鸾簪的簪尾装饰,一模一样!

绝不是巧合。萧煜身边最得力的人,戴着与母亲遗物相关的东西,这背后藏着什么?是萧煜故意让他戴的,想给她递个隐晦的消息?还是墨竹自己跟母亲的旧事有关,这玉扣是他私藏的念想?

念头在脑子里转得飞快,像燃着的引线,滋滋地烧。她不能直接问 —— 那样太蠢,只会打草惊蛇,说不定还会把这条刚冒头的线索掐断。但她可以试,用一种旁人听不出、只有知情人才能懂的方式,像投石入潭,看能不能漾起些涟漪。

沈静姝扶着廊柱,又轻轻喘了口气,声音细得像蛛丝,裹着一丝没散的咳意,轻飘飘的,像被风吹散的棉絮:“这风…… 还是凉得钻骨头,吹得头疼。记得小时候,母亲有支青鸾簪,簪尾也缀着颗这样的小石头,她说…… 戴着能安神辟邪,夜里不做噩梦…… 现在想想,倒不知是真的假的。”

她说这话时,目光望着院角那丛枯了的兰草,眼神带着病中人特有的恍惚,像是真的沉浸在模糊的童年记忆里,连眼角都染了点淡淡的怀念。她没看墨竹,连语气都像是在跟自己说话,中间还顿了两秒,像是在回忆细节,半点刻意的痕迹也没有。

可就在话音落地的瞬间,沈静姝的余光精准地捕捉到了变化 —— 垂首站着的墨竹,原本平稳的呼吸顿了一下,喉结悄悄滚了半圈;握着锦盒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了点白;他垂在身侧的另一只手,指腹还无意识地蹭了蹭衣料,像是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连肩线都绷得更紧了些。

虽只是一瞬,快得像错觉,可沈静姝的心还是猛地一跳。他听懂了,至少对 “缀着小石头的青鸾簪” 有反应!这条线索,没断!

她面上依旧是那副弱不禁风的模样,由春雨扶着,慢慢挪回内室,脚步慢得像踩在云上,偶尔还借着咳嗽的间隙,悄悄平复着胸腔里的悸动。整个过程自然得很,仿佛刚才那句关于簪子的话,真的只是随口一提的无心之语,连春雨都没听出半点异样。

直到房门被春雨轻轻关上,沈静姝才靠在榻上,感觉到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连手心都沁了点薄汗。她抬手按在胸口,指尖能摸到心脏的跳动,快得像要撞出来。她几乎能确定,墨竹腰间的玉扣不是普通饰物,那是个信物,是连接她、母亲和萧煜的线索 —— 那条被掩埋的过往,好像忽然露出了一点线头,只要顺着这条线捋,说不定能摸到更多真相。

可萧煜知道吗?是他让墨竹戴的,还是墨竹自己的主意?墨竹到底是萧煜的人,还是母亲当年埋下的暗棋?这些疑问像藤蔓似的缠上来,绕得她心口发紧,可她没慌。线索已经有了,急不得,得慢慢捋,像解绳结,得找对绳头,不然只会越解越乱。

接下来的几日,沈静姝依旧 “静养”,可眼睛和耳朵却比从前更尖了。墨竹再来送药时,她会悄悄留意他的动作 —— 他递锦盒的手势有没有变?玉扣上的石子有没有被碰过?甚至他说话时的语气,哪怕只是一句 “夫人保重”,她也会细听里面有没有别的意味,有没有刻意放缓或加快语速。

同时,她也开始通过春雨打探消息。不再是笼统地问 “府里怎么样了”,而是挑些具体的事,看似随意地提一嘴,像在闲聊家常。比如吃饭时,她会夹起一筷子清炒豆芽,慢悠悠地说:“前儿听秋纹说库房忙得很,是在备年礼吗?不知道今年会给宫里送些什么,要是有新鲜的蜜饯,倒想尝尝。” 或是缝帕子时,她会捏着针,对着光穿线,轻声道:“张嬷嬷身子好了吧?前几日还听春雨说她病着,后园的梅该剪枝了,她最懂这些,有她盯着,总不会出岔子,也省得底下人乱忙活。”

她的语气总是温和的,带着点 “养病主母” 对府务的懵懂,还有对下人的 “体恤”,连眼神都带着几分无害的好奇。春雨没多想,把自己听来的零碎消息一股脑儿地说出来 —— 比如库房里的绸缎少了两匹,管事嬷嬷正带着人查,闹得鸡飞狗跳;张嬷嬷前几日还罚了个偷懒的小丫头,把人打得哭了半宿,最后还把人撵去了浣衣房;东厢房的赵姨娘,昨儿还让小丫鬟去账房支了些银子,说是要给娘家送年礼。

这些消息大多是表面的,可沈静姝却像攒拼图似的,把它们一点点拼起来。张嬷嬷的势力范围在哪?库房里谁说了算?赵姨娘和账房的关系近不近?各房之间的关系又有什么微妙的变化?她像一只极有耐心的蜘蛛,在暗处悄悄织着自己的网,每一句无心的问话,每一次对下人的 “关心”,都是网丝,说不定哪天就能网住关键的东西,比如张嬷嬷的把柄,或是各房之间的矛盾。

这一切,都藏在她那双看似病弱昏聩的眼睛后面。没人知道,这个天天喝药、连走路都要扶着人的夫人,心里正算着一盘关乎生死的棋,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却又坚定不移。

变故来得突然。这日天空又阴了,铅灰色的云压得很低,像是要再下一场雪,连风都带着股刺骨的冷意。沈静姝正靠在窗边翻书,忽听得院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秋纹的声音压得低低的,却难掩惊慌,像被风吹破的纸:“夫人!不好了!方才…… 方才奴婢去灶房取热水,听浣衣房的刘婆子说,之前病了的那个小丫头…… 昨儿夜里没了!就…… 就裹着张破席子,抬去乱葬岗了!”

翻书的手指猛地顿住,书页在指尖被捏出一道褶,甚至发出了轻微的撕裂声,纸屑粘在指腹上,刺得她手心发疼。又一条人命。在那个不见天日的浣衣房里,像根草似的被踩死了,连点声响都没传出来,连个体面的葬礼都没有,只配裹着破席子扔去乱葬岗。

沈静姝的心口像被冰锥扎了一下,冷意顺着血脉往四肢百骸窜。她想起小禾,想起母亲,想起那些被这深宅吞噬的人,他们的命,在侯府里竟比草还贱。愤怒像团火似的在心底烧,烧得她指尖发麻,可她面上连眉峰都没动一下 —— 愤怒没用,只会让人失去理智,给敌人可乘之机,只会让更多人像这小丫头一样,不明不白地死去。

她缓缓睁开眼,眸子里已经没了半分情绪,只剩一片沉寂的冰海,连往日里藏着的暗潮都不见了,只剩冷得刺骨的平静。她看向站在门口、脸色发白的秋纹,声音平静得像结了冰的湖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没了便没了吧。浣衣房那样的地方,日夜泡在冷水里,活着也是遭罪,走了倒干净。你去我妆奁最底层的抽屉里,拿半吊碎银,让采买的老王头悄悄捎给她家里 —— 别说是我给的,就说是府里给的抚恤,积点阴德,也让她家里人能给她烧点纸钱。”

她没表现出悲伤,也没说要查,只用一种近乎冷酷的 “慈悲” 处理了这件事。既符合她 “心善” 的表象,又不会让暗处的人觉得她在挑衅 —— 毕竟一个 “病弱主母”,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再多,反倒会引人生疑。

秋纹愣了愣,好像没料到夫人会这么平静,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可看着沈静姝那双没什么情绪的眼睛,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喏喏地应了声 “是”,转身退了出去。

屋子里又静了下来,只剩下炭盆里木炭偶尔爆裂的轻响,火星子溅起来,又很快灭了,像极了那些逝去的人命。沈静姝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冷风立刻灌了进来,吹得她鬓边的碎发飘起,脸上却没什么知觉。她看着窗外铅灰色的天,目光冷得像冰,像能穿透这厚厚的云层,看到暗处那些藏着的人影。

杀戮还在继续,警告从未停过。张嬷嬷他们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她,这侯府还是他们的天下,只要他们想,随时能捏死任何一个人,包括她。可他们不知道,有些种子,已经在看不见的地方发了芽 —— 那个失去女儿的家庭,拿到那半吊碎银时,会不会更恨这吃人的侯府?会不会在某个时候,也想找机会出口气?墨竹听到那句关于青鸾簪的话后,会不会在心里打个结,会不会在某个时候,也想透露出些什么?

风暴来之前,总是格外静。沈静姝抬起手,指尖轻轻叩击着窗棂,笃、笃、笃,声音轻却规律,像在敲一面无声的战鼓,敲在这寂静的院子里,也敲在她自己的心上。

棋盘上,她这枚看似不起眼的棋子,已经悄悄动了。步子慢,走得难,每一步都踩着刀尖,可方向从来都没偏过。她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前面等着她的,可能是更深的黑暗,可能是更多的杀戮,可她没得选 —— 母亲的仇要报,小禾的命要偿,她自己的生路,也要自己闯出来。

她想起母亲那支青鸾簪,想起墨竹腰间的玉扣,想起那些藏在暗处的眼睛,指尖的叩击声忽然停了。她望着远处侯府高高的围墙,围墙外是她从未见过的天空,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像寒梅初绽时那点微弱的红。

青鸾既动,这潭沉寂了太久的深水,总该起些波澜了。至于这波澜会往哪涌,会掀翻谁,会把她带向何方 —— 且等着瞧便是。她有的是耐心,有的是决心,能在这深宅里,一点点把这盘死棋,走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