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坛的余波并未随着会议的结束而平息,反而像酝酿中的风暴,在看似平静的商业圈里悄然扩散。论坛结束后的第三天,林薇站在自己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如织的车流。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幕墙,在地板上投射出细长的光影,却丝毫驱不散她心头的凝重。
与徐天在论坛上的那次短暂交锋,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心中漾开层层涟漪。那些表面客气实则犀利的言辞,至今仍在耳边回响。徐天的话术确实高明,看似赞赏,实则处处埋针,不仅试图将她架在火上烤,更想离间“钉刺”与潜在合作伙伴的关系。这种手段,比直来直去的攻击更为致命。
她轻轻搅动杯中早已冷却的咖啡,回想起徐天说话时那抹始终挂在嘴角的微笑。那种笑,不是苏曼君那种带着明显敌意的冷笑,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掺杂着评估与算计的表情。苏曼君的狠在明处,像一把出鞘的刀,寒光逼人;而徐天,你永远猜不透他优雅笑容下的真实意图,就像深海,表面平静,内里却暗流汹涌。
“薇姐,论坛的舆情报告出来了。”乔娜敲门进来,手里拿着平板,脸上带着一丝忧色。她走到林薇身边,将平板递过去,“大部分反馈是正面的,认为你气场足,没给‘钉刺’丢人。你在论坛上关于技术创新的那段即兴发言,在业内几个专业社群里被广泛转发,评价不错。”
林薇转过身,接过平板快速浏览。她的目光在几处关键数据上停留良久,眉头微蹙:“但是?”
乔娜叹了口气,指了指报告后半部分的负面评价:“也有不少声音,说你和徐总针锋相对,是不自量力,担心我们会因此被‘寰宇’重点‘照顾’。有业内人士在匿名论坛上发帖,暗示我们这种初创公司不该如此高调,更不该直接挑战行业巨头。”
林薇放下平板,走到办公桌前,将杯子轻轻放在桌面上:“预料之中。徐天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既展示了‘寰宇’的‘大度’,又能无形中给我们施加压力。他这一手玩得漂亮——既在同行面前维持了翩翩君子形象,又给我们贴上了‘挑衅者’的标签。这样一来,我们寻求合作时,别人会因为忌惮‘寰宇’而犹豫。”
她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疲惫。这不是身体上的劳累,而是一种源于责任的压力。“内部情况怎么样?”论坛结束后,她能感觉到团队气氛的微妙变化,那种既兴奋又不安的复杂情绪在公司里弥漫。
乔娜拉了把椅子坐下,详细汇报:“沈浩还是老样子,泡在技术部,两耳不闻窗外事。他看了论坛录像,觉得徐天只是在虚张声势,认为只要技术够硬,什么都不用怕。秦悦姐倒是问了几句徐天的情况,提醒我们要更加注意财务合规,防止被抓住把柄。她昨晚还特意发邮件给我,要求加强供应商合同的审核流程。”
“张扬呢?”林薇问道,几乎能想象出他的反应。
乔娜无奈地笑了笑:“兴奋得不行,觉得你帅爆了,已经在琢磨怎么把这波关注度转化为我们的品牌声量了。他今天一早就召集营销部开了个头脑风暴会,据说点子层出不穷,从社交媒体campaign到行业kol联动,应有尽有。”
林薇也笑了,张扬永远是团队的活力源泉。但笑过之后,是更深的思虑。团队成员的反应,恰恰凸显了目前的管理问题——大家各自为政,依靠的是过去的默契和情分,但在公司规模扩大后,缺乏统一的目标管理和风险共识。沈浩的技术至上、秦悦的风险规避、张扬的营销思维,都是必要的,但若不能协同,反而会成为内部掣肘。
“娜娜,通知下去,半小时后核心团队开会。”林薇做出决定,声音坚定,“我们需要统一思想,不能再这样各自为战了。”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乔娜起身,快步走出办公室。
林薇重新站回窗前,望着远处寰宇集团那座高耸的写字楼,目光渐深。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个道理她懂,但徐天的手段让她意识到,这场竞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利益之争,更是一场理念与意志的较量。
会议室内,长方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人,气氛有些沉闷。
林薇将舆情的正负面反馈都投屏展示了出来,开门见山:“和徐天的这次交锋,只是开始。‘寰宇’不会因为一次论坛的口舌之争就罢手,相反,我们会迎来更猛烈的风暴。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
沈浩率先开口,眉头紧锁:“我认为不必过度解读。商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和技术的竞争。我们的新算法模型迭代进度已经超过预期,测试数据显示,处理效率比市面同类产品高出至少30%。只要保持技术领先,市场自然会选择我们。”他的世界里,二进制代码构建的壁垒最为可靠,那些商场上的你来我往,在他看来都是不必要的噪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