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集团人事部门的李松林,还有半年就要正式退休了。这个在公司干了整整三十年的老员工,曾经是人事部门的顶梁柱,无论是员工招聘、档案管理,还是绩效考核方案制定,他都驾轻就熟,手上带出的徒弟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不少如今都成了其他部门的骨干。可谁也没想到,临近退休,李松林像是变了一个人,往日里积极负责的劲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明目张胆的消极怠工,对待部门里新来的员工,更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颐指气使成了他的日常。
每天早上八点半的上班时间,李松林总是踩着九点十分的点慢悠悠地走进办公室。他双手插在裤兜里,头微微昂着,脚步拖沓,路过前台时,前台小姑娘笑着打招呼:“李师傅,早啊!” 他只是从鼻子里 “嗯” 了一声,便径直走向茶水间。往日里,他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提前打开人事系统,整理好当天需要处理的文件,可现在,他推开办公室门的第一件事不是坐下工作,而是先去茶水间泡上一杯浓茶,茶叶要放满满一缸子,热水倒得溢出来也不在意,用勺子搅了搅,才端着杯子在办公室里晃悠一圈。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发呆,嘴里还小声嘀咕:“这破 traffic(交通),天天堵,也就我不用赶早,要是换以前,早被经理催八百回了。” 旁边正在整理文件的老同事赵桂兰听见了,笑着说:“松林,你现在可是咱们部门的‘自由人’,哪还用受那罪。不过话说回来,你桌上那堆新员工档案,再不弄真要逾期了。” 李松林转头瞥了一眼自己的办公桌,满不在乎地说:“急什么,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等新人来了让他们弄,我都要退休了,操那心干嘛。” 说完,便凑到赵桂兰身边,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开始闲聊:“哎,桂兰,你家孙子上次感冒好了没?我家那小祖宗,前两天又闹着要去吃汉堡,拦都拦不住。” 赵桂兰无奈地摇摇头,只好陪他聊起家里的琐事,话题天南地北,唯独不提工作。
办公桌上的文件堆得像座小山,最上面的新员工入职档案封皮都快被灰尘覆盖,中间夹着各部门提交的人员调动申请,最底下还压着下个月的招聘计划方案。有同事张建军路过,指着文件堆提醒他:“松林哥,那批新员工的档案再不归档,总部下周查岗肯定要挨批,到时候咱们部门都得受牵连。” 李松林却满不在乎地挥挥手,手指还在手机屏幕上划着股票页面:“急什么,还有好几天呢,再说了,我都要退休了,犯不着为这点事累着自己。真要查下来,有经理顶着,轮不到我这快要走的人担责任。” 说完,便坐回自己的座位上,打开电脑,熟练地点开股票软件,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的 K 线图,嘴里还念念有词:“怎么又跌了,这破股,真是坑人!” 时不时还拿出手机,在股友微信群里发语音:“老张,你昨天推荐的那支股不行啊,我今天赔了好几百,你得给我个说法!”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的同事听见,像是故意要让大家知道他有多 “忙”。
有一次,部门经理周明拿着一份厚厚的员工绩效考核表走到李松林身边,语气客气地说:“松林,这份考核表比较紧急,总部要求今天下班前必须统计好数据上报,你经验丰富,辛苦一下,尽快处理。” 李松林抬起头,扫了一眼表格,接过手随手扔在了文件堆上,又低下头盯着电脑屏幕:“行,我知道了。” 可直到快下班,他连表格的封皮都没翻开过,依旧在盯着股票走势。周明过来询问:“松林,表格统计得怎么样了?总部那边还等着要呢。” 李松林才慢悠悠地拿起表格,皱着眉头,故作难色地说:“哎呀,经理,你怎么不早说啊,我今天忙着看股票,还有好几笔交易没操作,这表格这么厚,数据又复杂,我一个人哪忙得过来。要不你交给新来的小王吧,让他锻炼锻炼,年轻人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 周明看着他那副敷衍的样子,心里很是无奈,可想到李松林马上就要退休了,不想在最后这段时间和他闹得不愉快,只好叹了口气:“行吧,那我让王磊来做。”
王磊刚到公司不到一个月,对人事部门的工作流程还不太熟悉。接到周明交给的任务后,他抱着表格,快步走到李松林身边,脸上带着礼貌的笑容:“李师傅,这份绩效考核表的数据统计,有几个指标我不太清楚怎么计算,比如‘员工创新贡献度’,咱们之前的标准是什么呀?您能给我讲讲吗?” 李松林正因为股票下跌而心烦意乱,听到王磊的话,头也没抬,手指在键盘上胡乱敲着,不耐烦地说:“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你大学是怎么读的?连基本的考核指标都搞不懂,还好意思来人事部门上班?自己去翻以前的档案,里面都有记录,别什么事都来问我,我忙着呢,没功夫跟你瞎扯。” 王磊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只好小声说:“好的,李师傅,我知道了。” 然后抱着表格,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从档案柜里翻出往年的考核资料,一点点研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