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光透过新能源分公司办公楼的落地窗,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身着剪裁得体的米白色西装套裙,踩着浅金色高跟鞋,沿着走廊稳步前行,身后跟着分管技术的司马青川。作为汪氏集团的董事长,这次视察本是常规行程,却因一个意外发现,彻底改变了既定的节奏。
“绿萍学妹,前面就是市场推广部,上个月他们刚拿下华东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业绩同比提升了 37%。” 司马青川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声音平稳得像精密仪器运转,“数据报表我已经同步到你的云端,其中陶伟主管带领的团队贡献了 62% 的增量。”
我点头,目光却落在前方办公室里那个熟悉的身影上。陶伟穿着一身略显宽松的深蓝色工装,原本总是梳得整齐的头发此刻有些凌乱,露出额前几道浅浅的抬头纹。他正对着电脑屏幕敲击键盘,手指动作却比往常慢了半拍,偶尔会停下来揉一揉泛红的眼眶,眼底的青黑像是被墨汁晕染过,与记忆中那个精神抖擞、总是带着爽朗笑容的主管判若两人。
“陶伟怎么回事?” 我停下脚步,声音压得略低,“上次季度会议见他还好好的,这才一个月,怎么憔悴成这样?”
司马青川顺着我的目光看去,原本紧绷的嘴角微微下垂,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他沉默了两秒,才缓缓开口:“他儿子出事了。一月前的晚上,孩子放学路上被一辆闯红灯的轿车撞倒,司机当场逃逸,到现在还没抓到。”
我的心猛地一沉,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文件夹:“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送医及时吗?”
“送到市一院抢救了整整五个小时,总算是保住了命,但一直昏迷不醒。” 司马青川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医生说脑部受到严重撞击,能不能醒过来全看天意,最坏的情况是…… 成为植物人。”
“植物人” 三个字像铅块一样砸在我心上,我能想象到陶伟每天在医院和公司之间奔波的场景,一边是生死未卜的儿子,一边是需要扛起的工作重担,双重压力足以压垮任何一个看似坚强的人。
“那保险公司呢?” 我下意识地问道,“这种情况,意外险或者车险应该能理赔一部分吧?至少能缓解一下医药费的压力。”
司马青川听到这话,突然苦笑了一声,镜片后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无奈:“绿萍学妹,你常年待在集团总部,接触的都是行业精英和上层资源,可能没怎么了解过普通家庭的难处。华国的保险公司你也知道,条款细则密密麻麻全是坑,他们推说事故现场没有找到肇事方,不符合‘第三方责任明确’的赔偿条件,硬是把理赔申请压了下来。”
司马青川顿了顿,声音里多了几分感慨:“你总说汪氏要做有温度的企业,可现实是,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陶伟现在每天要交的医药费将近一万块,他妻子辞了工作在医院全天陪护,家里所有开销全靠他一个人的工资撑着。上个月他偷偷找财务预支了半年薪水,可照现在的情况,这点钱根本撑不了多久。”
司马青川的话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我记忆深处的一扇门。我想起去年集团修订员工保障系统时,人力资源部提交的方案里确实只涵盖了员工本人的医疗、意外等保障,对于直系亲属的福利只字未提。当时我忙着拓展海外市场,只粗略看了一眼核心条款便签了字,现在想来,竟是忽略了如此关键的环节。
“我们的员工保障系统,是不是该调整一下了?” 我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司马青川,“如果能把员工直系亲属的医疗补助、意外保障加进去,至少能让陶伟这样的员工在遇到困难时,多一份支撑。”
司马青川却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现实的冷静:“我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上个月陶伟出事后,我专门找人力资源部测算过成本,如果将直系亲属纳入保障范围,集团每年要多支出近三千万的预算。董事会那帮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上次只是提议给基层员工涨 5% 的绩效奖金,就被他们以‘成本过高’为由驳回了,这种增加大额开支的提议,根本不可能通过。”
“不可能通过,不代表我们不能尝试。” 我打断他的话,指尖在文件夹上轻轻敲击,大脑飞速运转,“首先,我们可以分阶段推进,先将 18 岁以下子女的医疗保障纳入范围,这样初期成本能控制在一千万以内,更容易获得董事会认可;其次,我们可以联合合作的保险公司定制专属条款,针对肇事逃逸这类特殊情况增加理赔通道,既降低集团风险,又能切实解决员工难题;最后,我们可以将这项福利与员工绩效挂钩,高绩效员工可享受更高比例的亲属保障,既能激励员工,又能让董事会看到实际价值。”
司马青川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我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梳理出完整的思路。他推了推眼镜,拿出手机快速计算起来,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的速度越来越快,片刻后才抬头说道:“按你说的分阶段方案,初期成本确实能压缩到九百二十万左右,而且绩效挂钩的方式能减少资源浪费。不过董事会那边,还需要你亲自去沟通,毕竟他们更认你的决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