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濂被警方带走的那天下午,我刚回到汪氏集团总部,就看到办公楼前的广场上停着三辆印着 “青峰机械” 字样的商务车。车窗降下,青峰机械的创始人林建军探出半个身子,手里还攥着一本卷边的笔记本,脸上带着几分局促又急切的神情。
“汪董事长,你好,实在不好意思,没提前跟您预约就跑来了。” 林建军快步迎上来,掌心的汗把笔记本封面浸出淡淡的印子,“我们厂最近在拓展海外市场,可卡在供应链整合这一步了,想向您取取经,看看汪氏当年是怎么突破这道坎的。”
我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见他时的场景。那时青峰机械还是个只有二十多个工人的小作坊,连一条完整的生产线都没有,如今能有勇气冲击海外市场,已是极大的进步。“林总客气了,先进会议室聊,正好我这边有份汪氏早期的供应链规划图,或许能帮上忙。”
走进会议室,林建军带来的团队成员立刻拿出平板电脑,准备记录。我让助理把汪氏集团近五年的供应链数据、海外合作案例以及风险防控方案一一分发下去,看着他们眼中逐渐亮起的光芒,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汪氏集团转型的那些年。
会议室的空调风驱散了午后的闷热,林建军刚坐下就把笔记本摊在桌面上,笔尖悬在纸页上方,显然早已做好记录准备。我示意助理先倒两杯茶,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林总,咱们先不说规划图,我问你个问题 —— 你们现在对接的海外原材料供应商,是通过外贸公司牵线,还是已经直接建立联系了?”
林建军握着笔的手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犹豫:“目前还靠两家外贸公司周转,毕竟我们没经验,怕直接对接会出纰漏。”
“这就是第一个要改的地方。” 我向前倾了倾身子,语气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当年汪氏第一次做东南亚市场,也走了半年外贸公司的弯路,后来发现中间环节不仅吃掉 15% 的利润,还会让供应链反应慢三倍。你现在要做的,不是等海外订单稳定再找供应商,而是立刻派团队去目标市场的产业带考察 —— 比如你们做机械零件,德国鲁尔区、美国底特律都有成熟的配件集群,哪怕先建立初步沟通,把样品检测、产能评估做在前面,也能避免后期被外贸公司牵着走。”
林建军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格外清晰,末了他抬头时,额角又渗出一层薄汗:“可我们团队里没人懂外语,去了也怕沟通不明白……”
“找本地第三方咨询公司。” 我打断他的顾虑,从抽屉里取出一支笔,在便签纸上画了个简单的流程图,“花点钱请他们帮你做供应商背景调查,重点看三点:一是近三年的海关报关记录,判断对方是否有稳定出口能力;二是合作企业的回款周期,这能看出对方的信誉;三是生产线的备用产能,万一你们订单突然增加,对方能不能及时跟上。这些信息比外贸公司给的‘口头保证’靠谱得多。”
他盯着便签纸上的流程图,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边缘:“那…… 物流这块呢?我们之前算过,机械零件重,海运成本快赶上原材料本身了。”
“这就要说到供应链整合的‘隐性成本’了。” 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落在他眼底的红血丝上,知道他肯定为成本问题熬了不少夜,“当年汪氏为了降海运成本,花了半年时间和三家船运公司谈‘季度包舱’,虽然前期要预付一部分费用,但单箱运费能降 22%。更关键的是,你要把售后配件的供应链和主产品分开 —— 主产品走海运压成本,常用的易损配件可以在海外建个小仓库,找本地仓储公司代管,客户需要维修时当天就能发货,这既能提升口碑,也能避免因配件短缺导致的订单违约。”
林建军的笔尖在 “海外仓库” 四个字上反复圈画,突然抬头时眼里多了些光亮:“您这么一说,我倒想起前阵子有个欧洲客户提过,他们更愿意选能提供本地售后的供应商…… 原来这也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不仅是一部分,还是海外市场的‘敲门砖’。” 我笑了笑,示意助理把那份供应链规划图拿进来,“你看这张图,汪氏早期在欧洲的供应链,其实是‘主产品 配件仓 维修合作点’三位一体的模式。配件仓负责快速响应,维修合作点找当地的机械维修厂代工,我们只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和配件 —— 这样既不用投入大量资金建分公司,又能让客户放心。你现在的青峰机械,规模虽不如当年的汪氏,但这个思路完全可以借鉴,先从一个目标市场试错,再逐步复制。”
规划图铺在桌面上,我用红笔在 “供应商直连”“海外仓储”“维修合作” 三个节点上分别标注,林建军凑过来看得格外认真,连茶凉了都没察觉。他忽然抬起头,掌心又开始冒汗,这次却带着兴奋:“汪董事长,您这几句话点透了我好几个月的困惑!之前总想着把生产线扩到最大,却没想着供应链要‘跟着市场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