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华传奇 > 第91章 她拔针那刻,皇帝睁开了眼

惊华传奇 第91章 她拔针那刻,皇帝睁开了眼

作者:初杨续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1:46:37

余烬在火盆里噼啪爆开最后一星,苏锦言的指尖还停在鬓边,刚才那阵记忆翻涌的钝痛像被石磨碾过脑仁。

鼎娘的声音带着哭腔撞进耳里时,她才惊觉老婢不知何时已返身回屋取了铜镜,此刻正举着铜面,手抖得几乎要把镜面晃成碎月。

“小姐,您看......”鼎娘的指甲掐进铜镜边缘,在青铜上压出月牙形的白痕。

苏锦言接过镜子的手在发抖。

镜面映出的不仅是她泛着青灰的脸,还有耳后那道暗红血纹——昨日还只蜿蜒到耳郭下方,此刻竟爬过耳垂,在颈侧织出半朵残梅形状的纹路。

更让她呼吸一滞的是,鬓角那缕白发,像根银针突然扎进眼里。

前世她死时不过二十岁,重生后虽添了些岁月痕迹,发间始终乌亮如缎,这缕雪色来得如此突兀,倒像是被谁硬生生拔去了一段光阴。

“小姐?”鼎娘的手覆上她手背,掌心的温度烫得惊人,“您昨夜是不是又没合眼?

这血纹......这血纹和夫人当年......“

“住口!”苏锦言猛地攥紧铜镜,镜面在掌心硌出红印。

她知道鼎娘想说什么——当年生母苏夫人染怪病时,耳后也曾浮现这样的血纹,最后血纹爬满脖颈那日,便是她咽气的时辰。

可如今这血纹是因她修炼母亲留下的“血印符”所致,与母病无关......吗?

厢房里突然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

小竹缩在墙角的阴影里,膝盖抵着下巴,先前止住的鼻血又渗了出来,在素色裙角洇开暗红的花。

她怀里抱着那本染血的义诊簿册,墨笔断成两截掉在脚边,断口处渗出的金芒像活物般游移,正与苏锦言腕间那截玉镯残片共鸣震颤。

“小竹!”苏锦言快步走过去,蹲下身要扶她,却被小竹一把攥住手腕。

小竹的手指冷得像冰锥,瞳孔里映着两簇散乱的光:“师父写的字......不是您的念头......是另一个‘您’......她在警告......子时三刻......第六人死了......”

“第六人?”苏锦言心头一凛,玉镯残片突然烫得灼人,“什么第六人?”

“可谁是第六人?”小竹的声音突然拔高,像被抽走了魂魄的傀儡,“她的手按在我识海......写的是‘天藏将启’......和您刚才说的‘天藏’......”

话音未落,墨笔断口的金芒“嗤”地窜起三寸高,在半空凝成个扭曲的“蛊”字,转瞬又消散成星屑。

小竹白眼一翻昏了过去,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惊得鼎娘忙去取金疮药。

苏锦言扶着小竹躺下,目光落在那截断笔上。

金芒残留的气息里,她闻到了熟悉的药香——是母亲常用的龙脑混着朱砂的味道。

难道这“识尘”之术,竟与苏家世代相传的医道有关?

难道母亲当年,也经历过这样的记忆剥离?

更深夜半,济世庐后堂的祠堂里传来“咔嗒”一声。

鼎娘正给小竹换药,听见动静猛地抬头。

烛火在风里打了个旋儿,照见祠堂门帘被夜风吹得翻卷,供桌上苏夫人的牌位微微晃动,青铜香炉“咚”地倒向一侧,里面的香灰簌簌落在供盘里。

“小姐!”鼎娘扯着嗓子喊,声音撞在青瓦上又弹回来,“祠堂出事了!”

苏锦言冲进祠堂时,香灰已在供盘里聚成一行古篆。

她凑近辨认,只觉后颈发凉——那分明是母亲教她认过的上古医文:“龙髓非药,乃蛊母之巢。”

掌心血印突然灼痛如沸油浇身。

苏锦言捂住右手,眼前浮现出从未见过的画面:一座潮湿的地下药窖,七口青铜鼎按北斗七星排列,中央那口最大的鼎里盛着乳白色膏体,表面浮着无数细如发丝的冰蚕,正随着膏体的波动缓缓蠕动。

“这是......”她踉跄着扶住供桌,供盘里的古篆突然消散,化作一缕青烟钻进她袖中。

回到卧房,她翻出压在箱底的《青囊残卷》。

残卷的补全章节里,“九幽寒蛊”条目下不知何时多出一行小字,墨迹还带着湿气:“寄主三代,育魂于膏;若不破鼎,君王皆傀。”

她的手指几乎戳破纸页。

原来那被皇室奉为续命神药的“龙髓膏”,根本不是什么圣药,而是培育蛊母的温床!

怪不得前世皇帝突然性情大变,连最信任的萧无衍都要下死手——原来他早被蛊虫夺了神智!

窗外传来三更梆子声。

苏锦言刚要合书,残卷最后一页突然泛起金光,映出个模糊的人影——是母亲的轮廓,她唇动着,却听不清说什么,只看见她指向自己心口,又指向窗外。

第二日清晨,太后的鎏金鸾凤宫灯在济世庐门前晃出一片暖光。

“苏姑娘,太后娘娘说皇上昨夜咳血三升,太医院的老东西们全吓破了胆。”领头的老嬷嬷递过明黄缎面的召帖,目光扫过苏锦言腕间的玉镯残片,又迅速垂下去,“娘娘还说,若能救得皇上,从前那些闲言碎语......”

“嬷嬷请回,我这就更衣。”苏锦言将召帖收进袖中,转身时瞥见街角那株老槐树上,片叶飘落的轨迹有些不自然——是萧无衍的影卫。

果然,行至宫门时,一片银杏叶打着旋儿落在她脚边。

她弯腰拾起,叶背用金粉画着暗纹,正是萧贵妃的私印。

暗纹里藏着张纸条,字迹被浸过密水,遇风显形:“皇上昨夜吐血三升,御医束手,唯呼‘寒......骨......透......’三字。”

纸条背面刻着个图腾,是北狄医蛊里“寒髓”的标记。

苏锦言瞳孔微缩——这图腾与萧无衍体内残留的毒蛊痕迹如出一辙!

原来那“龙髓膏”不仅控制着皇帝,连萧无衍当年中的毒,都是这蛊母体系的一环!

踏入养心殿的刹那,袖中玉镯残片烫得她几乎要叫出声。

龙涎香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皇帝半靠在龙床上,面色灰败如纸,腕间阳池穴隐隐泛着青蓝光泽,那是蛊虫在皮下游走的痕迹。

“苏姑娘?”太医令擦着汗凑过来,“太后说您的针法神乎其技......”

苏锦言取出银针,指尖在皇帝腕脉上一搭,只觉脉象虚浮如游丝,更诡异的是,银针刚触及皮肤,竟被一股微弱的吸力往肉里带——仿佛皮下藏着活物在吸食金属!

她垂眸掩住眼底的惊涛,将银针收回:“准备参汤三盏,我要试一道‘引阳归元针法’。”

实则她心里早有计较:今夜不动针救人,要借参汤的热势引蛊现身。

窗外雷云渐聚,掌心血印随着雷声微微跳动,像在回应某种宿命的召唤。

是夜,济世庐的烛火亮了整夜。

苏锦言翻着《青囊残卷》和民间收集的蛊毒笔记,狼毫笔在宣纸上游走如飞,墨汁浸透了半页纸,又被她狠狠划去。

最后,她停在“冰蚕蛊”条目前,笔尖悬在“破蛊需用......”几个字上,迟迟未落。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敲过了五更。

她揉了揉发酸的眼,将写满药方的纸页叠成方胜,放进檀木匣里。

匣底压着块羊脂玉牌,是母亲留下的唯一遗物,此刻正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在月光下映出个模糊的“七”字。

她望着玉牌上的刻痕,突然想起小竹说的“第六人”。

或许,当第七人记起一切时,天藏的秘密......就要揭晓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