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华传奇 > 第90章 她说漏嘴的那句话,让整个皇宫炸了锅

晨光透过糊着米浆的窗纸,在《东宫诊录》的封皮上投下一片暖黄。

苏锦言的拇指刚要抚过火漆印,突然顿住——那枚她亲手盖下的麒麟纹火漆,边缘竟有细微的裂痕。

“昨日收案时明明完好。”她低声自语,指腹沿着裂痕轻轻一挑,封皮应声翻开。

前三十页工整的小楷是她昨夜所书,记录着太子脉息、银针入穴的方位,可翻到末页,她的呼吸陡然一滞。

宣纸上多了一行字,墨迹未干,与她平日笔迹分毫不差:“第六人死于子时三刻,魂未归位。”

案头铜漏的滴水声突然变得震耳欲聋。

苏锦言的指尖压在字迹上,能感觉到墨迹里混着极细的金砂,在晨光下泛着幽微的光。

她迅速翻回目录页核对,火漆确实是她亲手盖的,连封皮内侧那道她刻意留下的指甲痕都还在。

“小竹。”她唤了一声,声音比预想中更冷。

正在药柜前理当归的小竹立刻转身,药筛“当啷”掉在地上。

少女小跑过来时,发辫上的银铃叮铃作响,可等看清那行字,银铃突然哑了——她的瞳孔缩成针尖,指尖刚要触碰纸面,又触电般缩回。

“用你的术法。”苏锦言按住她的手腕,“我要知道这是谁写的。”

小竹的喉结动了动。

她是灵枢堂最年轻的感知型学童,能通过触碰物品读取残留的意识碎片,只是这术法反噬极重,上月才因强行破解郡主的定情信物吐了半盏血。

此刻少女的指尖轻轻贴上墨迹,睫毛剧烈颤动。

苏锦言看见她耳尖瞬间泛起青紫色——这是术法启动的征兆。

可不过三息,小竹突然捂住鼻子,指缝间渗出暗红的血珠,顺着下巴滴在《东宫诊录》上,将“归位”二字晕染成模糊的墨团。

“师、师父……”小竹的声音带着哭腔,“这墨里掺了‘识尘’,是别人的念头……裹在你的笔迹里。”她踉跄后退,撞翻了案头的药杵,“像、像有人钻进你的手,替你写了这句话……”

苏锦言的后背贴上了雕花窗棂。

她望着小竹脸上的血痕,突然想起昨夜替太子施针时,掌心血印发烫的灼痛。

那时候母亲的声音在脑海里响起,说“真正的太子或许早已死了”——难道从那时起,就有什么东西盯上了她?

“小姐!祠堂!”

鼎娘的惊呼穿透游廊,惊得梁上的燕子扑棱棱飞起。

苏锦言抓过案头的银针筒塞进袖中,刚跨出医案室,就见老仆妇跌跌撞撞跑来,手里攥着半块褪色的蓝布,布上是苏母的牌位。

“您快看看!”鼎娘的手抖得厉害,蓝布展开时,苏母的牌位“啪”地掉在地上。

牌位前原本零散的玉镯碎片,此刻竟拼成了半枚完整的玉环,表面浮起暗金色的回旋纹,像极了那日黑衣僧戴的青铜戒。

“方才我擦供桌,就听见‘咔啦’一声响,再看这些碎玉……”鼎娘蹲下身,枯瘦的手指轻轻抚过玉环,“更邪门的是,子时三刻我来添香,这纹路里竟渗出金珠子,一滴一滴落进香炉,化成药香……”她突然抓住苏锦言的手腕,“您娘临终前抓着我的手说过,‘若见金泪降,便是门户将开’!”

苏锦言的指尖触到玉环,温度竟比冬日的井水还凉。

她望着那回旋纹,突然想起昨夜从太子体内窜出的黑雾,想起老孙头说的“第七人真的回来了”——难道母亲当年留下的遗物,竟与这些怪事有关?

“当——”

午时钟声撞碎了晨雾。

苏锦言刚要开口,院外突然传来鸦群惊飞的聒噪。

她掀开窗纸向外望,就见济世庐的青石台阶上,盘坐着个穿粗麻僧衣的身影。

黑衣僧的青铜戒被他放在脚边,戒面的回旋纹与玉环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更诡异的是,他周围三尺内没有半片落叶,连最贪食的麻雀都绕着飞。

“小姐,那和尚……”鼎娘的声音发颤。

苏锦言将玉环塞进袖中,理了理衣襟。

她走出门时,黑衣僧恰好睁开眼,目光像淬了冰的刀锋:“苏姑娘,你说要斩断宿命,可曾想过——”他的声音低沉如钟,“也许你才是被选来延续宿命的人?”

她的脚步顿在台阶中央。

前世她被嫡姐推下悬崖时,也听过类似的话;重生后她以为能掌控命运,可血印符、玉环、黑雾……所有线索都在将她往某个漩涡里推。

“你到底是谁?”她反问,指尖悄悄扣住袖中银针。

黑衣僧没有回答,只是摘下青铜戒轻轻一推。

戒指擦过她的绣鞋,在青石板上划出一道浅痕——那痕迹的形状,与她掌心血印符分毫不差。

“第七人执印,魂灯重燃。”他合十闭目,“血钥若启,旧庙当坍。”

苏锦言的掌心突然发烫。

她低头望去,血印符的纹路正在皮肤下蠕动,像有活物在血管里游走。

等她再抬头,黑衣僧已不见踪影,只余青铜戒在石阶上泛着冷光。

暮色漫上飞檐时,沈侧妃的火把照亮了济世庐的影壁。

“苏氏勾结妖僧,炼魂铸印!”她站在人群最前,披帛被火光照得通红,“前日里白美人发疯,昨日太子中邪,都是这妖女搞的鬼!烧了这邪庐,还咱们清净!”

人群里有人扔来烂菜叶,砸在苏锦言脚边。

小竹吓得躲在她身后,鼎娘攥着扫帚要冲出去,被她悄悄拉住。

“小竹,取义诊簿册。”苏锦言的声音很轻,却像冰锥刺进噪杂的人群,“把从春分到今日,给三百户百姓开的药方,都拿出来。”

当小竹抱着一摞泛黄的簿册跑出来时,沈侧妃的冷笑僵在脸上。

苏锦言接过簿册,一页页投进火盆。

火焰舔过纸页,她掌心的血印突然灼痛,喉咙里滚出一串晦涩的咒语——那是母亲教她的“照魂诀”。

下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火盆里的灰烬没有飘散,反而在空中凝成数百个金色光点,组成一幅巨大的人体经络图。

每条经络旁都浮着一行小字:“张屠户,三月初九,脘腹胀满,茯苓白术汤三剂愈”“李二嫂,四月初七,胎气不稳,杜仲续断丸七粒安”……

“这些是……”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

“是我给你们开的药方。”苏锦言向前一步,火光映得她眼尾泛红,“每味药治什么病,每剂药救哪条命,都在上面。”她望着沈侧妃煞白的脸,突然笑了,“你们信谣言,我信这些人命——就像当年我妈说的那样。”

话音未落,全场死寂。

“小姐……”鼎娘的声音带着哭腔,“您刚才……叫的是‘我妈’?”

苏锦言如遭雷击。

前世今生,她从未用这么亲昵的称呼,对生母永远是“母亲”“娘亲”。

她猛地低头,看见掌心血印的边缘裂开一道细缝,像被刀割开的伤口。

“每次用这符,消失的不只是寿元……”她的喉咙发紧,“还有我的记忆……”

夜风卷起灰烬,模糊了经络图。

远处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像是从云端落下的雪:“第七人已忘前事,天藏……即将自启。”

苏锦言猛地抬头,却只看见月光下空荡荡的石阶。

火盆里的余烬还在噼啪作响,百姓们仍呆立原地,有人悄悄捡起地上的药渣,塞进了怀里。

她的指尖轻轻颤抖,袖中的玉环突然发烫,与掌心血印的裂痕产生共鸣。

有什么东西在记忆深处翻涌,像是被潮水冲开的沙堡——她好像,记不起母亲最后一次抱她时,穿的是月白衫子还是青布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