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华传奇 > 第44章 药香飘进宫墙时,她正在熬毒

惊华传奇 第44章 药香飘进宫墙时,她正在熬毒

作者:初杨续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11:46:37

药香飘进宫墙时,她正在熬毒。

炉火噼啪作响,铜鼎中的药汁翻滚如血,蒸腾的雾气里浮动着一丝极淡的腥甜——那是“九转回春散”主料蛇心兰在高温下释放出的独特气息。

苏锦言立于炉前,素手执银勺缓缓搅动,指尖稳定得不带一丝颤意。

她穿着一袭月白细麻长裙,袖口挽至肘上,露出一截纤瘦却有力的手臂,腕间缠着一条暗红丝线,是生母留下的唯一遗物。

她眸光沉静,落在药汤之上,可心中早已翻江倒海。

三日前,北境第二批军需令正式下达:三百剂“九转回春散”,十日为限。

这本是济世庐自开张以来接到的最大一笔官单,朝中已有风声传出,说是战王萧无衍亲点此药入营,用以压制边关突发之疫。

表面看,这是天大的恩典。

可苏锦言知道,这是刀口上的蜜糖。

她太清楚那药方背后的凶险——雪参、赤灵芝、蛇心兰,皆属极寒之品,稍有配伍失当,轻则伤及经脉,重则引动内火暴毙。

而真正致命的是,蛇心兰本身含微毒,须经七道炮制方可去邪存正。

若有人以伪品代之……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她在每批药中,都悄悄藏了一包“哑蝉粉”。

“若途中有人开箱查验,三日内必失声。”这是她的警告,也是试探。

石铁头第三日回报:“一路平安。”语气笃定,毫无迟疑。

可陆先生却在核对副账时发现了破绽——入库的蛇心兰少了二十株,账面却是全额扣除。

更诡异的是,这批药材是由她亲自指定的老采户从南岭送来,按理绝无短缺可能。

苏锦言听罢,只淡淡说了句:“继续制药。”

没人看出她眼底那一闪而过的寒光。

当夜三更,万籁俱寂,唯有药库外巡更梆子声断续响起。

她披衣起身,足踏软履,悄无声息地穿过回廊,推开暗格密门,步入地下药窖。

幽蓝的磷灯映照下,一排排陶罐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陈年药香与潮湿泥土的气息。

她在最深处停下,取出一株干枯的蛇心兰残株,指尖轻轻捻开花瓣,凑近鼻尖一嗅。

霎时间,眉心骤缩。

这不是南岭产的正品。

南岭蛇心兰气味清冽带苦,而这株,尾韵竟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腐之味——西域毒兰才有的特征!

有人在替她收药时动手脚,且手法老练,连陆先生最初都未能察觉。

她冷笑出声,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坠地。

“想用假药毁我济世庐?拿我的手,去毒朝廷将士?”她将残株收入袖中,转身离去时脚步未乱半分,“好啊……那就看看,是谁先疯。”

翌日清晨,她召来杜仲,低声吩咐:“三批药,分别加微量‘迷心露’‘定魂香’‘醒神散’,剂量控制在七日显效,标注暗记,记住了吗?”

少年瞪大眼睛:“小姐,这……若是被查出来……”

“查出来?”她抬眸看他,目光如针,“我要的就是他们查出来。”

她要的不是掩盖,而是引爆。

她要让那些躲在暗处的人,亲手把自己的罪证送到明面上来。

七日后,北境急报如惊雷炸响京师——

“第三批‘九转回春散’服用后,百名士兵突现嗜睡幻觉,持械互攻,险酿兵变!兵部震怒,责令彻查源头,追责到底!”

消息传来那一刻,整个济世庐陷入死寂。

仆从面色发白,陆先生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笔,石铁头当场请命:“小姐,我去把运药的人都抓回来拷问!”

苏锦言却坐在堂前,手中一杯冷茶,神色未变。

她早料到会有这一天。

甚至,她等的就是这一刻。

迷心露致幻,定魂香镇神,醒神散解郁——三者反应不同,症状各异。

她已在药匣底部刻下暗记,对应批次与添加成分。

真相,就在药里。

外面风声越来越紧,街头巷尾已有传言四起:“济世庐卖假药,害死千人!”“幕后黑手竟是苏家庶女!”更有御史台官员扬言要上奏弹劾,请求查封医馆。

可她依旧不动。

直到黄昏时分,远处马蹄声疾,尘土飞扬,一队玄甲亲卫自皇城方向疾驰而来,领头之人手持金令,直逼济世庐大门。

府门将闭未闭。

堂前烛火摇曳,苏锦言端坐案后,面前一只青瓷小炉正徐徐煎药,药香氤氲,缭绕如雾。

她低头看着炉火,神情平静,仿佛等待的不是杀身之祸,而是一场早已约定的对弈。

脚步声由远及近,夹杂着铁甲摩擦之声。

她缓缓抬起眼,望向门外渐暗的天色。

风穿庭院,吹动檐角铜铃。

她轻声道:“药出何处,查哪一批,我随你们走。”

说着,她伸手抚过案上三只密封药匣,以及一本写满暗记的薄册。

药香如雾,缭绕在济世庐的厅堂之间,仿佛一层无形的屏障,将喧嚣与杀机隔绝在外。

苏锦言端坐案后,青瓷小炉上药汁微沸,银勺轻搅,滴落铜盆的一声轻响,竟似敲在众人命门之上。

玄甲亲卫破门而入,铁靴踏地,震得梁上尘灰簌簌而下。

领头之人手持兵部金令,目光如刀扫视全场:“奉兵部令,彻查‘九转回春散’毒药案,涉案人苏锦言,即刻随行受审!”

无人敢动。

唯有苏锦言缓缓起身,素手拂袖,将三只密封药匣推至案前,另附一本薄册,纸页泛黄,字迹细密如蛛网,却每一笔都暗藏玄机——那是她以独门记法标注的批次、药引、反应症状与对应时间。

“药出何处,查哪一批,我随你们走。”她声音清冷,不卑不亢,“但我济世庐所制之药,皆有凭据。请诸位验明真伪,再定罪责。”

陆先生颤巍巍捧出一叠文书:药材采购契约、南岭采户按印的血书、运输脚队签押的路引……条理分明,证据确凿。

尤其是那封血书,字字泣血——“吾世代采兰,未敢欺心,今交蛇心兰三十株,若有伪劣,天打雷劈”。

石铁头立于阶下,铁拳紧握,怒目圆睁;杜仲缩在角落,双手死死攥着衣角,眼中却闪着光——他终于明白小姐为何要他在药中埋下三种异引。

不是防,是诱。

就在兵部官员尚在翻阅卷宗之际,外头忽起骚动。

一名通源药行的管事被押解而来,脸色惨白,嘴唇发紫,喉间发出“嗬嗬”怪声,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太医随行查验,惊呼出声:“这是‘哑蝉粉’之症!此毒无害性命,唯阻声带三日,乃古方禁药,非医道高深者不可配制!”

百姓哗然。

“天罚!这是天罚啊!”

“果然是他们动的手脚,连老天都不容!”

兵部主审官面色骤变,立即调取第二批药材样本,经黄老药师亲自辨验,终得出结论:蛇心兰系西域毒兰伪制,炮制手法粗糙,未去其毒,反激其性,服用后可致神志错乱、幻觉丛生。

而所有线索追溯而上,最终指向幕后黑手——谢家掌控的“通源药行”。

那名管事虽不能言,但眼神惊恐,浑身颤抖,显然早已知晓大祸临头。

兵部当场宣布:济世庐清白无罪,药方有效,军中疫情因前两批真药得以控制,特追加五百剂订单,优先供给北境先锋营!

消息传开,满城震动。

更令人瞠目的是,当夜太医院黄老亲至,手持圣谕口传:“圣上闻济世庐药效卓着,仁心济世,拟设‘民间御用药坊’,择优遴选良商供奉宫闱。首提名额,便落于此处。”

这一句,如惊雷炸裂朝野。

谢府内,灯火通明。

谢元昌摔碎三盏茶杯,怒吼:“一个庶女,也配与百年老字号争辉?!”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御用药坊不止是荣耀,更是通往权力中枢的阶梯。

一旦苏锦言入选,背后必将引来皇子拉拢,届时,谢家多年经营的医药网络将被彻底撕裂。

他连夜换袍易服,悄然入宫,直奔礼部尚书府邸。

而此时的济世庐,却静得出奇。

没有庆功宴,无人放鞭炮。

苏锦言坐在后院药房,一灯如豆,正将最后一批雪参细细研磨。

她命钱掌柜将成品制成“参元膏”,每瓶贴上淡青标签,上书八字:“仅限体虚宫眷服用”。

渠道,是柳三娘——那个表面开绣庄、实则掌控后宫耳目的神秘妇人。

七家贵眷名单已递出,一瓶未多,一瓶不少。

她不争先,却已在局中落子无声。

当夜更深露重,梧桐影碎,一阵极轻的脚步声自墙外传来。

黑衣男子翻墙而入,玄袍无纹,身形挺拔如松。

萧无衍立于树下,眸光沉冷,声音低得几乎融进风里:“你明知有人要陷害你,为何不提前揭发?任其发展,稍有差池,便是抄家灭门之祸。”

苏锦言舀起一勺药汁,凝而不洒,任其缓缓滴落铜盆——

“叮。”

一声轻响,在寂静夜里格外清晰。

她抬眼看他,火光映照下,那双原本温顺怯懦的眼,此刻如寒刃出鞘:“王爷,若我早早喊冤,他们只会换种法子再害我。可若让他们自己跳出来……贪欲会让他们暴露更多,牵连更广,连根拔起,才叫干净。”

萧无衍眸色微动。

他见过太多人挣扎求存,哭诉求情,可眼前这个女子,明明身处风暴中心,却像执棋者般冷静布局,甚至以身为饵,诱敌深入。

“圣上设御用药坊,”他缓缓开口,语气带着警告,“背后是太子与三皇子之争。你若入局,便是箭靶,万矢齐指。”

夜风忽起,吹动檐角铜铃,药香弥漫四野。

苏锦言轻轻合上药罐,唇角微扬,笑意未达眼底:“那便让他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执药之人。”

她说完,袖中指尖微微一动。

一枚古旧药印悄然滑入掌心,印面阴刻“苏”字,边纹缠绕灵芝蛇兰,乃是母亲遗留之物,也是当年苏家药脉正统的信物。

她未曾示人,今日却主动取出。

仿佛在等什么,又仿佛在宣告什么。

风止,铃歇,药香凝而不散。

而在京城各处,无数双眼睛已盯住了这座不起眼的医馆——

谢家开始动作,礼部小吏深夜被召;几家老字号药堂紧急聚议;宫中也有暗流涌动。

唯有济世庐,闭门谢客,药炉熄火,仿佛一切纷争都与此无关。

可谁都清楚——

那一场决定命运的遴选,已悄然逼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