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 > 第137章 雪夜伏杀、南疆孤城与暗刃喋血

启元四年的十一月,寒风凛冽,卷着鹅毛大雪,将北国天地染成一片苍茫。安澜城宸公府内,炉火虽旺,却驱不散弥漫在君臣心头的凝重。北线战报未至,南疆危机已迫在眉睫,四海商会掀起的惊涛骇浪,让宸国这艘航船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前行。

最先打破沉寂的,是来自北疆鹰嘴崖的一纸血染的捷报。 信使顶风冒雪,驰入安澜时,几乎冻僵,怀中紧揣的军报却带着滚烫的温度。大将军李大牛在奏报中详细禀报了那场精心策划的雪夜伏击:

“……依陛下密谕,末将遣猎骑营精锐八百,携强弓劲弩、火油陷坑,潜伏于鹰嘴崖周匝雪林五日五夜,人衔枚,马裹蹄,忍饥耐寒,静待战机。至第六日深夜,风雪最骤时,果有镇北军一支精锐斥候营约五百人,趁夜潜行,欲窥我崖上虚实。待其悉数进入伏击圈,我伏兵骤起,箭如雨下,火罐齐发,断其归路。敌猝不及防,阵脚大乱,死伤狼藉。激战至天明,歼敌四百余,俘获数十,敌营主将亦被阵斩!我军伤亡不足百人。所获兵甲马匹甚众,已悉数运回狼牙隘。”

奏报的最后,李大牛写道:“此战虽小,然重创敌精锐,缴获颇丰,极大鼓舞了我军士气!拓跋雄闻讯,必为之气夺。然,末将料其绝不会甘休,报复在即。我军已严阵以待。”

这无疑是一场久违的、提振人心的胜利!它证明了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宸军仍有能力主动出击,重创强敌。朝堂之上,闻讯的群臣面露振奋之色,连日来的压抑气氛为之一缓。赵轩仔细阅毕军报,紧绷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他当即下诏,厚赏参战将士,抚恤阵亡者家属,并传谕李大牛,趁胜加强戒备,防敌反扑。

然而,赵轩心中清楚,这场战术胜利,并未改变北线战略上敌强我弱、被动防御的整体态势。严寒和消耗仍是悬在头顶的利剑。北线的烽火,只是暂时被这场胜利压制,远未到熄灭之时。

北线的捷报未能带来多少喘息之机,南方归义城的紧急军情,便如同又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宸国君臣的心头。 靖安司密报证实了最坏的猜测:四海商会支援赵瑾的大批粮草军械已运抵南川城,海昌帮主力舰队与赵瑾水师完成会合后,已开始沿海南下,兵锋直指归义城!陆路上,赵瑾麾下大将厉锋,也已集结重兵,步步为营,向归义城压来。水陆并进,四面合围之势已成!

归义城内,世子赵铭在宸国官员的“协助”下,虽勉强收拢了武安败退的残部,并接纳了一些流亡壮丁,总兵力堪堪恢复到六千余人,但军心浮动,装备不齐,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军围城,前景黯淡。赵铭连日来忧心如焚,多次派人向安澜城求救,言辞恳切,甚至带有一丝绝望的哀告。

朝堂之上,针对如何应对南方危局,再次爆发激烈争论。有将领主张立即派遣安澜中军精锐南下,汇合归义城守军,与赵瑾、商会联军决一死战;有文臣则认为归义城已是死地,不可救药,应果断放弃赵铭,将南方兵力收缩至边境险要关口,重新布防,以免赔了夫人又折兵。

赵轩端坐龙庭,面沉如水,听着双方的争论,心中飞速权衡。放弃赵铭,固然可以止损,但意味着宸国在靖南侯国数年经营付诸东流,南方门户洞开,四海商会势力将长驱直入,后患无穷。全力救援,则必然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泥潭,以北线目前的状态,能否支撑?风险极大。

“归义城,必须救!”良久,赵轩斩钉截铁的声音响起,压下了所有争议,“然,非倾国之力去救。此刻派大军南下,正中商会下怀!朕要的,是让归义城成为一根扎在赵瑾和商会心头的刺,一根拔不掉、耗不尽的刺!”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众臣,下达指令:“传令南方:一、命归义城我留守官员,全力协助赵铭,加固城防,深挖壕沟,多备滚木礌石,囤积粮草,做长期坚守准备。二、从安澜武库紧急调拨一批强弩、箭矢、伤药,由小股精锐部队伪装潜入,送抵归义城。三、开放边境,接纳靖南流民,择其精壮,以‘义兵’名义,分批补充归义城防务。四、命卫尉府南方各据点,全力袭扰赵瑾与商会联军粮道,刺杀其低级军官,制造混乱,延缓其进攻节奏!”

这是一套组合拳,核心在于“固守待援,外线牵制”。不寻求决战,而是通过坚守和骚扰,将归义城变成一个消耗战的血肉磨盘,拖住敌人主力,为宸国争取调整战略的时间。

“此外,”赵轩眼中寒光一闪,补充道,“以朕名义,传檄靖南各州郡,揭露赵瑾卖国求荣、引狼入室之罪,号召忠义之士起兵勤王,共抗国贼!”

他要将南方战事,从单纯的军事对抗,升级为一场政治舆论战,从内部瓦解赵瑾的统治基础。

就在赵轩全力部署南方防御的同时,那场始于阴影深处的“烛龙”行动,终于传来了第一个血腥的回响。 卫尉王老五秘密呈上了一份来自靖南的绝密简报:

“目标已除。四海商会驻靖南总理事‘钱不易’,于三日前在南川城赴宴归途中,遭遇‘流匪’袭击,当场殒命。现场留有疑似赵瑾麾下军士的令牌碎片及箭矢。商会震怒,赵瑾极力否认,双方嫌隙骤深。”

消息简短,却意味无穷。暗杀成功了!并且成功地嫁祸给了赵瑾!这无疑是在商会与赵瑾这本就脆弱的联盟中,狠狠地钉下了一根楔子。虽然无法从根本上瓦解他们的联合,但猜忌和怨恨的种子已经种下,必将影响其后续合作的效率和信任。

“做得好。”赵轩面无表情地评价道,随即下令,“令靖安司,继续密切关注商会与赵瑾后续反应,伺机再添一把火。比如,散播消息,称赵瑾对商会索要望海城为租界一事极为不满,早有除之而后快之心。”

暗刃已然见血,阴影中的战争,将继续以它特有的方式,影响着明面的棋局。

然而,还未等赵轩从暗杀成功的消息中缓过神来,一个来自西线的意外消息,又让他心头一紧。 陇西郡守冯坤密报:西蜀境内局势突变,镇西将军以“清君侧”为名,突然发动兵变,围攻丞相府!蜀都锦官城陷入混乱,丞相生死不明!与宸国的秘密联络渠道,暂时中断!

西蜀内乱!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赵轩借助西蜀牵制商会的全盘计划!镇西将军一旦掌控西蜀大权,其与四海商会的关系必将更加紧密,对宸国的西线威胁将急剧增大!

坏消息接踵而至。北线虽有小胜,然强敌环伺;南疆大战将启,孤城危殆;西线盟友突遭变故,前景未卜;暗战虽有小成,然强敌根基未动。宸国面临的局面,非但没有因北线一胜而缓解,反而在各方因素的发酵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危机四伏。

赵轩独自站在御书房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深邃。地图上,代表危机的红色标记,从北到南,自西至东,几乎连成一片。他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如同这冬日的寒潮,无孔不入,渗透骨髓。

“传令各方,”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殿中响起,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坚定,“严密监控局势,依既定方略应对。非常之时,需非常之决心与耐心。朕,与诸卿,与宸国,共存亡!”

安澜城的这个冬夜,格外漫长。风雪呼啸声中,似乎能听到远方战马的嘶鸣和刀剑的碰撞。一场关乎国运的全面较量,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