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三年的春天,在东南沿海的紧张氛围和安澜城内的忙碌筹备中悄然来临。海昌帮突袭珍珠岛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宸国上下已然意识到,来自海洋的威胁,远比陆地上的刀光剑影更加深邃难测。
清远郡沿海,昔日渔歌唱晚的祥和景象已被肃杀所取代。沿岸高处,新修的烽火台如同警惕的哨兵,日夜有人值守。较大的渔村和港口都开始修筑简易的坞墙,郡守周福组织的乡勇巡逻队持着简陋的刀枪和鱼叉,沿着海岸线往复巡视,眼神中混杂着对未来的忧虑和保卫家园的决心。几艘经过匆忙改装的宸军巡逻船——主要是加装了护板和床弩的小型帆桨船——冒险在近海游弋,它们的任务并非与敌舰交锋,而是警戒和传递消息,一旦发现大规模敌舰踪影,便需立刻燃起烽烟,撤回港湾。
在清远郡城东南三十里外,一处僻静而水深条件尚可的港湾,被称为“潜龙湾”的地方,此刻正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里被选定为“靖海水师督造府”的所在地。来自宸国各地的木匠、铁匠、绳索工等数百匠人,在工部官员的督导下,伐木平地,修建工棚、船坞和仓廪。堆积如山的巨木正在阴干处理,铁匠铺里叮当之声不绝于耳,锻造着船钉和锚链。空气中弥漫着木材的清香和焦炭的气味。
工部侍郎亲自在此坐镇,他拿着由安澜城快马送来的、据说是宸公赵轩亲自绘制的“初步构想图”,眉头紧锁。图纸上的船型与他所见过的任何船只都不同,似乎融合了多种船只的优点,线条流畅,结构看似坚固,但许多细节之处却让他这个老工部也感到困惑。“陛下天纵奇才,此船若成,必是利器。然……诸多关节,还需工匠们反复揣摩试制啊。”他感叹道,深知从图纸到真正的战舰,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这一切的忙碌,都源于赵轩脑海中的那个系统研发进度条。【定向技术研发:宸国制式海船(初级)】项目已经启动了十天,进度显示为【33%】。赵轩能感觉到,随着项目的进行,一些关于船体结构、龙骨铺设、帆索布局的“灵感”和“优化方案”正通过一种玄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督造府的核心工匠头领。这使得初期的准备工作虽然繁杂,却并未出现大的方向性错误。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最关键的船体合拢、下水测试等环节还在后面,而且,即便研发成功,大规模建造仍需海量资源和时间。
与此同时,卫尉王老五的靖安司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全力向东南沿海撒去。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数名曾在东南沿海大船帮做过工、因故流落至此的老船匠被招募而来,他们的经验对理解系统图纸至关重要。更有一些胆大包天的亡命徒或与海昌帮有血仇的渔民,被发展为眼线,设法混入迷雾群岛周边,甚至尝试接触海昌帮底层人员,带回了零碎却宝贵的情报。
“主上,”王老五定期汇报,“据眼线密报,海昌帮在迷雾群岛的基地正在扩建,船只往来频繁,似有长期驻扎之意。其帮众谈论间,提及‘三爷’颜先生坐镇指挥,并多次提到‘海图’、‘探宝’等字眼。另有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海昌帮似乎与一股来自更遥远南洋、被称为‘黑潮’的海盗势力有所接触,意图不明。”
海昌帮的意图愈发扑朔迷离,其图谋显然不止于劫掠。赵轩命令王老五继续深挖,尤其要查清“探宝”的具体目标。
就在东南海疆奋力砺剑之际,北疆狼牙隘,也并不平静。
大将军李大牛站在加固后的狼牙隘关墙上,望着北方依旧覆盖着残雪的山峦,面色冷峻。关隘前的壕沟更深了,陷阱更多了,守军的劲弩和滚木礌石也储备充足。得益于北岭血战的锻炼和缴获的装备,驻守于此的宸军边军士气高昂,战力更胜往昔。
然而,来自靖安司北疆分部的密报,却让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将军,镇北军主力仍在河间府城周边休整,消化战果,肃清赤眉残部。但其主帅拓跋雄,已将其麾下最精锐的‘苍狼骑’大部调至与我防线对峙的前沿地带,每日都有大量游骑在我关外巡弋,试探意味明显。近日,更发现有小股镇北军斥候,试图寻找小路,迂回窥探我侧后。”副将递上最新的情报汇总。
“拓跋雄这是在舔舐伤口,同时也在摸我们的底。”李大牛冷哼一声,“他新得河间府,内部未必铁板一块,赤眉残部和那些降将够他头疼一阵子。但他绝不会甘心飞鹰隘之败,一旦内部理顺,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我狼牙隘,乃至整个宸国!”
他下令加强巡逻,对镇北军的挑衅予以坚决回击,同时加派哨探,严密监控所有可能通行的山间小径,绝不给敌人任何可乘之机。北线的和平,是脆弱的,建立在双方实力威慑和各自内部问题的基础上,随时可能被打破。
安澜城,宸公府。赵轩同时处理着来自东南和北方的军报,感到肩上的压力前所未有之大。两线受压,资源捉襟见肘,任何一个方向出现纰漏,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全局崩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