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公安Bu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涅盘毒品的专题会议正在举行。
参会的都是各个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会议的级别很高,气氛也很严肃。
祁同伟坐在会议桌的一侧,面前摆着厚厚的汇报材料。
他扫视了一圈会议室,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孔,也看到了一些第一次见面的领导。
“各位同志,今天召开这次会议,是因为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主持会议的是Bu里的常务副Bu长李建华,
“下面请祁部长为大家介绍具体情况。”
祁同伟站起来,打开了投影仪。
大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了那张标满红点的全国地图。
“各位领导,这是最近三个月内,因吸食名为'涅盘'的新型毒品死亡的案例分布图。”祁同伟指着屏幕,
“十八起死亡案例,涉及全国十二个省市。”
会议室里立刻响起了小声的议论。
十八起死亡案例,这个数字确实很触目惊心。
“涅盘是一种新型合成毒品,成瘾性和致死率都远超传统毒品。”祁同伟切换到下一张幻灯片,
“初次使用的死亡率达到百分之三十,而且即使不死亡,也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祁部长,”坐在对面的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王明举手发言
“这种毒品的销售规模有多大?”
“根据我们的调查,涅盘主要针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年轻人群体,单次价格在一千到三千元之间。”祁同伟回答道,
“虽然价格很高,但由于其强烈的成瘾性,潜在的利润非常惊人。”
“具体的销售方式是什么?”刑侦总队总队长张华问道。
“这是最狡猾的地方。”祁同伟切换到案例分析页面,
“他们不采用传统的毒品交易方式,而是通过各种看似正常的社交活动进行推广,比如同学聚会、高端派对等。”
听到这里,会议室里的讨论声更大了。
这种销售方式确实很难防范。
“祁部长,”主管预算的财务司司长刘志强清了清嗓子,
“打击这种毒品需要投入多少资源?”
这个问题让祁同伟感到了一丝不妙的预感。
他知道,接下来可能就是各种推诿和延宕的开始。
“需要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调动多个部门的力量进行联合打击。”祁同伟回答道,
“具体的资源投入需要根据调查进展来确定。”
“可是祁部长,”刘志强继续说道,
“今年的预算已经非常紧张了。反恐、经济犯罪侦查等重点项目的资金都已经安排得差不多了。如果突然发动如此规模的行动,恐怕会严重挤占其他项目的经费。”
“刘局长,”祁同伟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十八条年轻的生命,难道还比不上预算重要吗?”
“这不是生命重要不重要的问题。”刘志强显然有些不满,
“而是要通盘考虑,统筹安排。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案子就打乱整个工作部署。”
这时,负责国际合作的外事局副局长孙建民也开口了:“祁部长,我还担心另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大张旗鼓地打击这种毒品,可能会影响到一些边境地区的贸易环境,甚至引发外交纠纷。建议我们采用更加谨慎的方式。”
“什么叫更加谨慎?”祁同伟反问道。
“就是精准打击,不要搞运动式执法。”孙建民解释道,
“我们可以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逐步收集证据,然后再采取行动。”
听到这里,祁同伟感到一阵愤怒。
这些人说得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就是在找各种理由拖延。
“孙局长,”祁同伟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在你们'逐步收集证据'的过程中,还要有多少年轻人死亡?”
“祁部长,我理解你的心情。”坐在主席台上的负责组织人事的马建设开口了,
“但是这种事情确实需要慎重考虑。毕竟涉及面很广,而且情况还不够清楚。
不如先成立一个联合调研小组,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把情况摸清楚,然后再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调研?”祁同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马司长,这不是学术研究,这是在和时间赛跑!每拖一天,就可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死亡!”
“各位,”祁同伟站起来,走到投影仪前,“我想给大家看一些东西。”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U盘,插入电脑。
很快,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照片——一个年轻人躺在病床上,脸色青紫,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这是陈宇,二十岁,某大学大二学生。”祁同伟的声音很平静,但每个字都像锤子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上,
“三天前,因为吸食涅盘过量死亡。”
他切换到下一张照片,是一个中年男人跪在病床前痛哭的画面。
“这是他的父亲,我的朋友陈建国。”祁同伟继续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