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祁同伟就来到了办公室。
他要在向上级汇报之前,先把所有的资料都弄清楚。
“祁部长,张局长带着资料过来了。”秘书推门进来汇报。
“让他进来。”
张伟抱着一摞厚厚的文件走进办公室,神色凝重。
“祁部长,这是我们连夜整理出来的所有相关案例。”张伟将文件放在桌上,
“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祁同伟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文件,是一张全国地图,上面用红色标记了十八个点。
“怎么变成十八起了?”
“昨天晚上又接到了三起报告。”张伟指着地图,
“分别在京城、魔都和越城。看这个分布,涅盘已经在全国主要城市都有了踪迹。”
祁同伟仔细看着地图上的红点,发现它们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大学聚集的地区。
“受害者的情况呢?”
“我们做了详细的统计。”张伟翻开另一份文件,
“十八名死者中,有十二名是在校大学生,四名是刚毕业的白领,还有两名是富商的子女。年龄都在十八到二十六岁之间。”
“都是年轻人,而且家庭条件都不错。”祁同伟总结道。
“对。这说明涅盘的目标群体很明确——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年轻人。”张伟的分析很到位,
“而且从案例分析看,这些受害者在吸食之前都没有吸毒史,也就是说,涅盘很可能是作为'入门级'毒品在推广。”
这个发现让祁同伟更加担忧。
如果毒贩真的在有意识地向年轻人推广这种毒品,那后果会更加严重。
“具体的案例情况怎么样?”
“我挑几个典型的说一下。”张伟翻到具体的案例页,
“京城的案例,死者是某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平时品学兼优,从不接触不良嗜好。但在一次同学聚会后,就被发现吸食涅盘死亡。”
“同学聚会?”
“对。据其他参加聚会的同学说,那次聚会有几个不太熟悉的人参加,其中有人提到了一种'新奇的体验'。”
祁同伟皱了皱眉:“这些不熟悉的人是谁?”
“这就是问题所在。”张伟摇摇头,
“据参加聚会的同学说,那几个人自称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但具体是谁介绍的,大家说法不一,而且事后再也联系不上那几个人了。”
“有监控录像吗?”
“聚会是在一个私人会所举行的,监控系统恰好在那天晚上出现了故障。”
祁同伟感觉这里面有很深的预谋。监控故障、身份不明的陌生人、神秘的“新奇体验”,这绝对不是巧合。
“魔都的案例呢?”
“也很类似。”张伟翻到下一页,
“死者是一个富商的儿子,平时生活很规律。但在参加了一个'高端派对'后,就出现了问题。”
“什么样的派对?”
“据说是一个名叫'涅盘俱乐部'的组织举办的聚会,声称是为了让年轻人体验'精神解放'。”
“涅盘俱乐部?”祁同伟注意到了这个名字,
“这个俱乐部还存在吗?”
“已经消失了。我们派人去调查时,发现那个地址根本就是假的。”
祁同伟站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这些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受害者都是在某种社交场合接触到涅盘的,而且这些场合都有组织有预谋。
“张局长,你觉得这背后有什么规律?”
“从这些案例看,我觉得有一个专门的组织在有计划地向年轻人推广涅盘。”张伟的分析很犀利,“他们选择的目标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年轻人,推广的方式也很巧妙,都是通过看似正常的社交活动。”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可能有两个目的。”张伟想了想,
“第一,这个群体的购买力强,能带来更大的利润。第二,这个群体的社会影响力大,一旦他们上瘾,会带动更多人尝试。”
祁同伟点点头。张伟的分析很有道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个犯罪组织的手段就太狡猾了。
“涅盘这种毒品的价格是多少?”
“据我们了解,单次的价格在一千到三千元之间,远高于传统毒品。”张伟说,“但是由于其强烈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就很难戒除,长期利润惊人。”
“生产成本呢?”
“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张伟的表情更加严肃,
“根据我们的分析,涅盘的生产成本并不高,主要原料都能在市场上买到。但是配方和工艺非常复杂,说明背后有专业的化学专家在参与。”
祁同伟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真的有专业人士参与生产,而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销售网络,那这个犯罪组织的规模和影响力可能远超想象。
“张局长,除了这些死亡案例,还有其他线索吗?”
“有一些。”张伟拿出另一份文件,
“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最近几个月,一些原本用于医药研究的化学原料采购量出现了异常增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