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唐因为我而改变 > 第46章 清明的雨丝与石碑下的密信

清明的雨下得缠绵,像扯不断的银丝,把江南小镇的青瓦白墙染成了水墨画。杂货店门口的老槐树下,念安和丫丫插了几枝柳条,绿得发亮的枝条在雨里轻轻晃,像在对来往的人说“莫忘”。

刘明背着把铁锹,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是苏婉儿做的青团,艾草的清香混着雨气,透着股清苦的味道。“走吧,去给太爷爷扫扫墓,”他对苏婉儿说,“顺便把赵松托人带来的梅子酒埋两坛在墓旁,他说这是守界人的规矩,让先人们也尝尝现世的安稳。”

苏婉儿抱着束白菊,花瓣上沾着雨珠,像撒了把碎钻。“我还带了太爷爷的日记,”她从包里掏出那本泛黄的册子,“想读两段给他听,告诉他我们守住了杂货店,守住了长安,也守住了那些他牵挂的人。”

镇子外的山坡上,太爷爷的坟前长满了青草,被雨水洗得油亮。刘明用铁锹铲去坟头的杂草,苏婉儿把白菊插在墓碑前,念安和丫丫蹲在旁边,小心翼翼地把青团摆在供桌上,嘴里念念有词:“太爷爷,这是甜馅的,您尝尝……”

雨丝落在墓碑上,冲刷着上面的字:“守界人刘明之墓”——那是太爷爷的名字,和他一模一样。刘明蹲下身,指尖抚过冰凉的石面,突然摸到碑底有块松动的石头,像被人刻意嵌进去的。

“这石头不对劲,”他抠了抠石缝,里面竟藏着个油纸包,层层裹了七八层,打开后露出几张泛黄的信纸,是太爷爷的笔迹,比日记里的更潦草,像是在匆忙中写就的。

“民国三十八年春,影阁余党夜袭杂货店,欲夺铜镜。吾率守界人拒之,伤其三,吾亦中箭。幸得长安郡主遣人送药,才保性命。然影阁头目言,其已在临安、黄山设下暗桩,待七星连珠之夜,必破结界……”

苏婉儿的声音顿住了,信纸在她手里微微颤。“太爷爷当年就知道影阁的计划!”她指着其中一段,“你看这里,他说‘暗桩藏于石碑之下,以蛇纹为记’,和我们在黄山地窖里发现的标记一模一样!”

念安突然指着不远处的一块无字碑,碑身爬满了青苔,左下角隐约露出个蛇形纹的轮廓。“小精灵说,那里也有东西!”他挣脱刘明的手,踩着泥泞跑过去,小手抠着碑底的泥土,竟摸出个同样的油纸包。

里面的信纸是另一个人的笔迹,娟秀有力,像是女子所写:“民国三十七年冬,吾随郡主赴江南,助刘先生守铜镜。夜探影阁据点,见其密信,言欲以‘血祭’破七星阵,需取七位守界人至亲之血……吾已将密信抄录,藏于临安竹林石碑下,望后世守界人早做防备。”

落款是个“婉”字,墨迹已有些模糊,却透着股决绝的力量。苏婉儿捂住嘴,眼眶瞬间红了:“是长安的苏婉儿!和我同名!她是郡主的侍女,太爷爷的日记里提过,说她‘胆识过人,不输男儿’!”

雨突然大了些,打在油纸包上,溅起细小的水花。刘明看着那两张信纸,突然明白太爷爷和那位长安的苏婉儿,当年是在用生命传递消息,像接力赛一样,把危险的预警藏在石碑下,等着七十多年后的他们发现。

“我们得去临安竹林,”他把信纸折好放进怀里,“既然她说密信藏在那里,定有破‘血祭’的法子。”

苏婉儿点点头,把剩下的梅子酒埋在太爷爷坟旁,酒坛入土的瞬间,她仿佛听见地底传来声轻响,像太爷爷在说“收到了”。“赵松说,梅酒埋在土里,十年后挖出来最香,”她轻声说,“等孩子们长大了,再来陪太爷爷喝一杯。”

回程的路上,雨渐渐停了。路过镇口的破庙时,看见老王头正带着几个守界人修补屋顶,去年影阁设分魂坛留下的窟窿,被新的茅草堵得严严实实。“刘老板,扫完墓了?”老王头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我让老婆子给你们留了清明粿,荠菜馅的,就等你们回来吃。”

李师傅扛着块新雕的木牌从庙里出来,上面刻着“平安”二字,红漆在雨里发亮。“给庙里的石佛换块牌位,”他嘿嘿笑,“去年被影阁的人劈坏了,换个新的,求个心安。”

回到杂货店时,周小满正坐在门槛上,手里捧着个湿漉漉的布包,看见他们回来,赶紧站起来:“刘大哥,我爷爷让我送这个来,说是在临安竹林的石碑下挖出来的,说和你们太爷爷的信是一对。”

布包里是个青铜小盒,打开后,里面的密信果然是长安苏婉儿所写,详细记录了影阁“血祭”的步骤——原来他们所谓的“至亲之血”,并非直接取血,而是要用守界人信物上残留的血脉能量,通过七星阵的节点引到祭坛,再用影核碎片催化,形成能撕裂时空的邪力。

“破解之法在这里,”苏婉儿指着信尾,“需在七星连珠之夜,将镇魂珠的血脉之力注入七处信物,形成‘护心阵’,邪力遇之则散,就像火遇水一般。”

念安突然指着铜镜,里面的长安也在下着雨,郡主站在苏婉儿的墓碑前,手里捧着同样的青铜小盒,碑上的字清晰可见:“长安苏氏婉,守界人,民国三十八年卒于护镜之役。”

“她没能看到胜利,”刘明的声音有些发哑,“却把希望留给了我们。”

雨又开始下了,细细的雨丝透过窗棂,落在太爷爷的日记上,晕开了一小片墨迹。苏婉儿把两封密信放进青铜小盒,和之前找到的那些信一起,藏在铜镜旁的暗格里。“这样,它们就团圆了,”她说,“就像太爷爷和长安的苏婉儿,隔着时空,终于能说上话了。”

念安和丫丫在院子里踩水玩,青团的甜香混着泥土的腥气,在雨里弥漫开来。刘明看着铜镜里的长安,郡主正把密信放进一个和他们一模一样的青铜盒,埋在梅树下,动作和苏婉儿刚才的样子几乎重合。

他突然明白,所谓的守护,从来都是场跨越生死的接力。太爷爷和长安的苏婉儿埋下的不是信,是火种;他们现在做的,也不是简单的保存,是把火种传给更远的未来。

清明的雨还在下,却不再让人觉得凄苦。老槐树下的柳条绿得更亮了,像无数双眼睛,看着这人间的烟火,看着守护的故事,在雨丝里,在时光里,慢慢延续。

铜铃铛在雨里偶尔响一声,轻得像声叹息,又像句叮咛。刘明知道,只要这雨还下,这树还绿,这信还在,守护的路就永远不会断。

喜欢大唐因为我而改变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唐因为我而改变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