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各方势力暗布局
陈临海晋升副处长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在省政府大院内悄然扩散。祝贺的电话、短信络绎不绝,但更多的是来自各方意味深长的目光。在这个级别,每一次晋升都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背后力量博弈和未来走势的风向标。
然而,这股因陈临海晋升而引起的微小波澜,很快就被另一则更具冲击力的传闻所覆盖——常务副省长宋敬坤,或将另有重用!
消息最初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已无从考证。它像一股隐秘的电流,在省委省政府各个要害部门之间无声地传导,没有文件,没有会议,却能让每个感受到它的人心神不宁。传言有多个版本,有的说宋省长将接任即将到龄的省长,成为江海省新的政府主官;更引人遐想的版本则是,中央某重要部委,或是某个经济大省,正虚位以待。
无论哪个版本,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结果:宋敬坤在江海省的日子,可能进入了倒计时。
省政府大院的空气,骤然间变得微妙而紧张。
陈临海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前来汇报工作的厅局领导,语气中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试探;办公厅内部,一些平时关系尚可的同事,笑容背后似乎也藏了些别样的内容。就连副秘书长王文龙,见到他时那份过于热情的笑容,也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临海处长,恭喜啊!”王文龙拍着他的肩膀,声音洪亮,“宋省长麾下第一大将,如今是名副其实了!将来必定前程似锦!”
“秘书长您过奖了,都是组织培养,领导信任。”陈临海谦逊地回应,心中却如明镜一般。王文龙这话,听起来是祝贺,实则是在点明他“宋系”的标签,更隐含着“宋省长若走,你当如何”的试探。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个“副处长”的含金量,很大程度上系于宋敬坤一身。一旦宋敬坤离开,他头顶的光环便会迅速黯淡,甚至可能成为某些人眼中需要“清理”的对象。
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这天下午,陈临海随宋敬坤参加一个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议间隙,他注意到省委副书记李宁国的秘书赵志宏,正与省发改委的一位副主任在走廊角落低声交谈,两人脸上都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笑容。看到陈临海走来,赵志宏立刻收敛笑容,换上一副公事公办的表情,点了点头,便与那位副主任迅速分开了。
那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得意和轻蔑,没有逃过陈临海的眼睛。他心中冷笑,赵志宏乃至其背后的李宁国,恐怕是乐见宋敬坤调离的。一旦宋敬坤这根“定海神针”离开,省政府这边的格局必将重组,他们便能攫取更多的权力和空间。
晚上,陈临海接到田娇娇的电话。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担忧:“临海,省里那边的传闻,我也听到了一些……你没事吧?”
“我没事。”陈临海语气平静,“传闻而已,不必当真。就算真有变动,也是正常的工作调整。”
“我爸让我提醒你,”田娇娇压低了声音,“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很多人都在看着你呢。另外……他听说,新河市东河区那边的水,比想象的要深。”
“哦?”陈临海目光一凝,“具体指什么?”
“刘国栋书记已经正式上任了,听说工作开展得不太顺利,区里本土势力盘根错节。而且……”田娇娇顿了顿,“那个张志鹏,很得区里某位领导的赏识,活动能力很强,已经隐隐成了政府办说一不二的人物,甚至在插手一些本该副区长分管的工作。”
陈临海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刘国栋能力是有的,但性格强硬,初到地方,遭遇阻力是必然。而张志鹏,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果然不甘寂寞,已经开始兴风作浪了。东河区,果然是个龙潭虎穴。
“我知道了,谢谢田叔叔提醒,也谢谢你。”陈临海心中温暖,轻声说道。
“你自己一定要小心。”田娇娇叮嘱道。
挂了电话,陈临海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省城的万家灯火,心潮起伏。宋敬坤可能的离开,像一片巨大的阴影笼罩下来。而他未来的道路,也变得更加迷雾重重。是跟随宋敬坤去一个全新的、可能更高但也更未知的平台?还是留下来,独自面对江海省,尤其是可能下放的东河区的复杂局面?
他需要更准确的信息,更需要在这变局前夕,为自己,也为了不辜负宋敬坤的期望,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天一上班,陈临海便以了解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为由,调阅了近三年来各地市,尤其是新河市及东河区的相关报告和数据。他看得极其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同时,他再次联系了已在省审计厅站稳脚跟的秦劲松。
两人约在单位附近的一家小茶馆见面。
“劲松,在审计厅感觉如何?”陈临海给他斟上茶,关切地问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