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248章 冬藏腌菜忙不停,铜钱称重惹笑谈

冬藏腌菜忙深巷,铜钱称重笑满庭

霜降过后,枫溪镇的风就带了凉劲,早上推开窗,晒场的青石板上凝着层薄霜,踩上去咯吱响。可这凉意半点没挡着村民的劲头 —— 李大婶头一个扛着木盆到晒场,盆里装着刚从井里捞出来的白萝卜,带着水珠,白生生的像胖娃娃。“快来搭把手哟!” 她朝着巷口喊,嗓门亮得能穿透枫树林,不一会儿,七八个妇女挎着竹篮、扛着陶罐聚过来,竹篮里的豇豆还沾着晨露,绿得发亮;陶罐里的粗盐粒闪着白花花的光,连空气里都飘着股咸津津的期待。

五个黑釉大缸早就摆在晒场中央,缸沿还留着去年腌菜的酱色痕迹,李大婶挽起袖子,把萝卜切成手指粗的条,“咚咚” 的切菜声混着妇女们的说笑,像支热闹的曲子。陈建国拎着个布包走过来,里面是他一早从济世堂抽屉里翻出的铜钱 —— 边缘磨得光滑发亮,是爷爷留下的旧物,他特意用枫树皮搓了根红绳,把铜钱系在木勺柄上,红绳晃荡着,还沾着点枫香。“俺们城里腌菜讲究比例,” 他蹲在缸边,举起木勺给大家看,“一枚铜钱的重量,刚好配一勺盐,这样腌出来的菜,嚼着有劲儿还不齁。”

妇女们凑过来看新鲜,李大婶率先拿起木勺,盯着勺柄上的铜钱,手却没个准头 —— 明明想着 “少放些”,勺子一歪,盐粒 “哗啦” 全倒进去,落在萝卜条上,白花花铺了一层。她自己也笑,伸手抓了根萝卜条尝,刚嚼两下就皱起眉头,赶紧吐在手里:“哎哟!咸得能齁出眼泪!” 旁边的王二婶递过瓢井水,打趣道:“李大婶这是想让咱冬天吃菜不用蘸盐哩!” 陈建国也笑,接过木勺帮着加水,井水顺着缸壁流下去,冲开盐粒,泛起细密的白泡,他边搅边说:“没事,多泡会儿再尝,咱慢慢来。”

更乐的还在后头 —— 周铁牛的媳妇见铜钱系在勺柄上总晃,干脆找了根红绳,把铜钱串成串,绕在腰上,“这样称重时手不抖!” 她说着就往缸里撒盐,可红绳没系紧,铜钱 “叮叮当” 全掉进腌菜缸,沉在萝卜条底下。她急得伸手去捞,袖子沾了盐水也不管,指尖好不容易勾住铜钱,提起来时,铜钱上挂着根翠绿的豇豆,还有片碎萝卜丝,像给铜钱戴了花。“哟!周铁牛家的这是给腌菜加‘财气’呢!” 李大婶笑得直不起腰,“这菜腌好喽,咱吃了是不是能发大财?” 满场的笑声裹着枫树叶的沙沙声,飘得老远,连蹲在墙根晒太阳的老黄狗都抬起头,尾巴摇得欢。

正闹着,小丫挎着个小竹篮跑过来,辫子上还系着根枫叶编的小绳,小脸比前几天红润多了。“李大婶,俺也来帮忙!” 她踮着脚,从竹篮里拿出个小木勺 —— 是陈建国上次给她做的,勺柄刻着小枫叶。她学着大人的样子,往缸里添盐,添一勺就歪着头看陈建国,像是在等夸奖。偶尔她会偷偷尝一口盐水,舌尖刚碰到就皱起小鼻子,小嘴抿成个月牙:“叔叔,有点咸。” 那认真的模样,活像个小掌柜,惹得妇女们都凑过来逗她:“小丫这么厉害,以后帮俺们管盐缸呗!” 小丫使劲点头,把小木勺握得更紧了。李大婶看着心疼,从竹篮里挑出最嫩的一把豇豆,单独装在个小坛里,还在坛口贴了张红纸,写着 “小丫” 两个歪歪扭扭的字:“这坛酸豆角给你留着,等腌好了,配粥吃最香。”

午后的太阳斜斜照在晒场上,腌菜缸里的菜渐渐浸出汁水,泛着淡淡的酱色。张村长扛着烟袋锅子来了,烟袋杆上还挂着个油纸包,一进门就喊:“好消息!县城的粮商明天就到,说咱枫溪的稻子好,愿意加两文钱一斤!” 这话一出口,晒场立刻炸了锅 —— 周铁牛的媳妇顾不上捞铜钱,拍着手就往家跑,“俺家那几袋稻子得挑最饱满的!” 周铁牛自己扛着粮叉从巷口冲出来,粮叉上还挂着个麻袋,“俺早把好稻子挑出来了,就等粮商来!” 刘三叔摸着下巴笑,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是他前几天去镇上布店看的藏青布料:“卖了粮,就给老婆子做件新棉袄,她那件都打了三个补丁了。”

陈建国跟着大家一起选稻子,他蹲在粮堆前,指尖捻起稻粒,饱满的稻粒在阳光下泛着金辉,空瘪的就轻轻挑出来,放在另一个筐里。风吹过粮堆,扬起细碎的稻壳,落在他的格子衬衫上,像撒了把金粉。他看着周铁牛把稻袋扛得老高,看着刘三叔小心翼翼地把选好的稻子装袋,忽然想起城里的过年 —— 往年这时候,他不是在公司加班改报表,就是跟林慧冷战,家里的年夜饭常常是外卖,连乐乐想要的烟花都没时间买。可在这里,一碗热粥,一坛腌菜,一句 “能买新棉袄”,就满是盼头,心里暖得像晒着太阳。

傍晚,晒场的腌菜都封了坛,缸口盖着干净的枫树叶,压着青石板。陈建国关了济世堂的门,坐在窗前的木桌旁,桌上还放着小丫下午送来的烤红薯,冒着热气。他摸出怀表,指尖划过 “枫火映心” 的刻字,试着按了按表盖,表盘还是停在 10:10,没有画面。可他不着急了 —— 上次怀表映出的厨房景象还在眼前,林慧炖红烧肉的香味好像还在鼻尖,乐乐画的 “爸爸” 还在心里。他知道,怀表总会再亮的,等他帮村民们把粮食卖好,把冬藏的事安顿好,就一定能找到回去的路。

窗外的枫树林被月光染成了浅红色,枫叶在风里轻轻晃,影子投在窗纸上,像跳动的小火苗。桌上的红薯渐渐凉了,可心里的暖意却越来越浓,连空气里都混着腌菜的清香和枫香,安静又踏实。

(结尾抒情)腌菜的香味顺着深巷漫开,萝卜的清甜、豇豆的微酸,裹着粗盐的咸,钻进每家每户的窗缝;铜钱的叮当声还在晒场的石板上回响,混着妇女们的笑、小丫的软语,成了枫溪镇最暖的冬藏序曲。陈建国望着窗纸上跳动的枫影,指尖还留着怀表的温度,忽然懂得:中年人的 “幸福” 从不是银行卡里的数字,是李大婶递来的那根试味的萝卜条,是小丫皱着鼻子说 “有点咸” 的憨态,是刘三叔说起 “给老婆子做棉袄” 时眼里的光 —— 这些浸在烟火气里的小事,像枫树叶一样,一片片叠起来,就把 “日子” 铺成了满是盼头的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