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241章 宴罢枫香留晚照,粮堆初整待冬藏

宴罢枫香留晚照,粮堆初整待冬藏

丰收宴散时已近午夜,月光把晒场的青石板映得泛白,李大婶还在蹲着重叠粗瓷碗,酸豆角坛子倒扣在石台上,最后几滴咸汁顺着坛口往下滴,在石板上洇出小圈痕迹。陈建国刚帮周铁牛把最后一筐剩菜抬进厨房,就听见身后 “咚” 的轻响 —— 回头见小丫踩着矮凳够灶台上的酒壶,布衫下摆扫过灶台,带得柴火棍滚了一地。他快步冲过去扶住女孩,却见她手里攥着半块凉透的红薯,嘴角还沾着糖霜:“叔叔,俺想把这个给李奶奶送过去,她今晚没吃几口饭。”

夜风卷着枫树叶掠过晒场,落在两人肩头,陈建国帮小丫擦了擦嘴角,指尖触到她微凉的脸颊,忽然听见她轻咳两声,声音细弱得像被风吹破的纸。“是不是白天烧火时着凉了?” 他摸了摸小丫的额头,温度倒不算高,可女孩缩了缩脖子,把脸往他掌心贴了贴:“昨晚帮李大婶看火,柴烟呛得慌,俺没敢说。” 这时赵二柱扛着锄头从粮仓方向走来,听见这话,从药箱里摸出颗裹着糖霜的枇杷蜜饯递过去:“含着,润嗓子,明天俺给你熬枇杷膏。” 陈建国看着小丫含着蜜饯笑起来的模样,忽然想起乐乐小时候 —— 儿子也是这样,受了委屈不吭声,只等着大人主动发现,心里像被枫树叶扫过,软得发颤。

收拾到后半夜,晒场终于清爽了,只剩几堆没来得及运走的稻壳,堆得像矮矮的小山。陈建国蹲在稻壳堆前,忽然提议:“稻壳能当柴烧,还能垫在粮仓底下防潮,不如分分类?细的当柴,粗的垫仓。” 周铁牛挠着头笑:“陈先生就是讲究,俺们以前都直接堆在墙角,下雨就烂了。” 结果分类时闹了笑话 —— 村民们听陈建国说 “细稻壳当柴好烧”,竟把细稻壳当成 “精粮”,往自家粮袋里塞,周铁牛塞得最起劲,直到陈建国抢过他的粮袋倒出稻壳,他才红着脸嘟囔:“俺还以为是能吃的哩。” 逗得众人直笑,连蹲在墙根打盹的老黄狗都摇着尾巴凑过来,叼走了一把稻壳,嚼得 “咯吱” 响。

临睡前,陈建国坐在济世堂的木桌前,摸出怀表 —— 表盘还是停在 10:10,可指尖碰到 “枫火映心” 的刻字时,忽然觉得比往常暖了些。窗外的枫树叶沙沙响,像是爷爷的声音在耳边轻语,他想起宴上张村长说要 “好好谢他”,心里忽然有点慌 —— 在城里时,老板的夸奖总让他觉得是 “职场本分”,可枫溪镇村民的这份热络,却让他觉得 “受之有愧”。“不过是帮着搭了个烘干棚,” 他对着怀表轻声说,“要是你们在,肯定也会喜欢这群实在人吧?” 怀表没动静,可月光透过窗棂照在表盘上,映出一片细碎的枫影,像在轻轻点头。

(结尾抒情)秋夜的风裹着稻香与枫香,钻进济世堂的窗缝,陈建国摩挲着怀表上的刻字,忽然明白:中年人的 “值得”,从不是镶金戴银的表彰,是孩子攥着红薯想分享的心意,是村民把稻壳错当精粮的憨直,是这些细碎到不值一提的小事,把 “外乡人” 的隔阂,慢慢磨成了 “自家人” 的亲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