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 > 第240章 晒场的 “丰收宴”

“枫下晒场摆盛宴,粮满仓实笑开颜”

最后一筐烘干的稻子倒进粮仓时,周铁牛的锄头 “当啷” 一声落在晒场上 —— 他捧着满手金黄的稻粒,凑到鼻尖闻了又闻,粗糙的指腹搓着稻壳,笑得露出两排白牙:“这米香,能飘到清溪那头去!” 风卷着枫树叶掠过晒场,把稻香送进每家每户的烟囱,连蹲在墙根下打盹的老黄狗,都支棱着耳朵往粮仓方向凑。

张村长把烟袋锅子在鞋底磕了磕,嗓门比往常亮了三分:“今年稻子能保住,全靠陈先生的烘干法!俺提议,今晚在晒场摆丰收宴,杀了俺家那只肥母鸡,大家都来热闹热闹!” 话音刚落,村民们就炸开了锅 —— 李大婶胳膊夹着腌菜坛从家里跑出来,坛口的粗布绳还没解开:“俺把去年腌的酸豆角、辣萝卜都带来,配白米饭最香!” 周铁牛扛着渔网往河边走:“俺去捞两条活鱼,清蒸着吃,让陈先生尝尝咱枫溪的河鲜!” 小孩们更欢,小丫拽着陈建国的衣角,晃着新缝的布衫 —— 那衫子是她娘用蓝布做的,袖口绣着片小小的红枫叶,针脚虽歪,却亮得扎眼:“叔叔,俺去帮李大婶烧火!”

日落前,晒场已经支起了五张八仙桌,桌腿用石头垫得平平整整。村民们端来瓷碗、粗瓷酒壶,连李奶奶都颤巍巍地拎着一篮煮好的红薯,说要给 “救了稻子的陈先生” 尝尝。小丫拉着陈建国往粮仓跑,小手攥得紧紧的,到了仓门口还特意踮起脚,扒着木门槛往里瞅:“叔叔你看!稻子堆得比俺爹还高,像座金小山!” 她伸手戳了戳稻堆,稻粒簌簌往下落,有几颗滚到陈建国脚边,他弯腰捡起,指尖触到稻壳的干爽 —— 忽然想起去年在城里,为了改一份策划案熬到后半夜,咖啡凉透了,窗外只有写字楼的霓虹灯,哪有这般满仓稻子的踏实?他摸了摸小丫的头,看着女孩眼里映着的稻光,心里软得发暖:“是小丫和大家一起守住的金小山。”

月亮升起来时,宴席终于开了。八仙桌上摆得满满当当:肥母鸡炖在黑陶罐里,油花浮在汤面;清蒸鱼冒着热气,鱼眼亮晶晶的;酸豆角、辣萝卜码在粗瓷盘里,红的红、绿的绿;连红薯都蒸得裂开了缝,露出金黄的瓤。张村长端着个粗瓷酒碗,碗沿还沾着点酒渍,他走到陈建国身边,声音里带着酒气却格外真诚:“陈先生,今年要是没你这烘干棚,咱这稻子早烂在地里了 —— 老少爷们的冬天口粮,都是你给保住的!这第一碗酒,必须敬你!” 说着就举着碗往陈建国面前送,周围的村民也都站起来,有的举着酒碗,有的举着盛糖水的粗瓷杯,连小丫都捧着个豁口的小碗,跟着喊:“敬陈叔叔!” 陈建国赶紧端起自己的碗,酒液晃着月光,他看着满场熟悉的笑脸 —— 赵二柱的手还沾着补棚时的茅草屑,刘三叔的衣襟上别着半截刚摘的枫枝,心里忽然发潮:“村长,大伙别谢俺!要谢就谢一起捡枯枝的兄弟,谢半夜补棚的乡亲,谢帮着排班借棚的清溪邻居 —— 这稻子,是咱所有人一起烘出来的!这碗酒,该敬枫溪的每一个人!”

酒过三巡,桌上的菜少了大半,笑声却更响了。赵二柱端着酒碗凑过来,粗糙的手紧紧拉住陈建国的手腕,掌心的老茧蹭得人发痒,说话时带着枫果酒的甜香:“陈先生,俺以前觉得城里来的人都娇气,可你不一样 —— 你教俺们烘稻子,陪俺们捡枯枝,连小丫都跟你亲!你就是俺们枫溪的人,以后不管你去哪,枫溪的粮仓永远给你留个角,俺家的炕永远给你留个位!” 陈建国的眼睛忽然有点红,他端起酒碗喝了一大口,枫果酒的甜顺着喉咙往下滑,暖到了心口。兜里的怀表微微发烫,他摸了摸表盘 —— 这表是父亲留下的,以前在城里,他总嫌这表走得慢,现在却觉得这滴答声,和晒场的笑声、枫树叶的沙沙声,格外合拍。他望着满场热热闹闹的乡邻,望着粮仓里泛着月光的稻堆,忽然懂了:以前在城里追求的 “成功”,不过是写字楼里的一纸策划;而现在的日子,是有人拉着你的手说 “这里是家”,是满仓稻子的香气,是碗里冒着热气的炖鸡 —— 这些,才是心里最沉、最暖的牵挂。

结尾抒情:“月光把晒场铺成了银毯,枫树叶的影子落在菜盘里,像撒了把碎金。李大婶还在给陈建国夹鸡肉,小丫靠在她娘怀里打哈欠,手里还攥着半块红薯。陈建国望着身边吵吵嚷嚷却格外亲的乡邻,忽然明白:中年人的‘归宿’从不是某座繁华的城,是有一群人把你的好记在心里,把你的饭摆在桌上;是有一个地方,不管你什么时候来,都有热饭、有笑脸、有满仓的稻香。这份裹着烟火气的牵挂,比任何遥远的‘远方’,都值得用一辈子去珍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