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邦一行升井时,暮色已浓。矿务局办公楼灯火通明,与井下深邃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简单的盥洗后,小型汇报会在局党委会议室召开。会议室的灯光比井下的防爆灯明亮得多,却同样笼罩着无形的压力。
王磊的汇报条理清晰,数据详实。他重点阐述了“磐石”技术的突破性意义、智能化开采带来的安全效益和效率提升,以及矿务局在张为民案后,如何通过制度革新和技术驱动重塑企业生态。对于西一采区的“小状况”,他如井下时一样,定位为技术验证过程中的宝贵反馈,强调已锁定问题、优化方案即刻启动,并将举一反三,对所有关键系统进行深度体检。汇报全程,他语气沉稳,目光坦荡,那份在井下淬炼过的自信,此刻在明亮的会议室里显得更加坚实。
高振邦听得非常专注,手指偶尔在笔记本上轻点几下,却并未打断。孙启明坐在他旁边,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目光却在王磊和汇报材料之间游移,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汇报结束,短暂的沉默后,高振邦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今天下井,看了,听了,也亲身感受了矿务局同志们在复杂环境下的奋斗!王磊同志的汇报,实事求是,没有回避问题,更展现了迎难而上的决心和清晰的发展路径!”
他环视会场,目光锐利。
“‘磐石’技术,是矿务局浴火重生的核心成果!智能化开采,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矿务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方向完全正确!安全红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牢牢守住!今天西一采区的处置,果断、高效,体现了矿务局班子和队伍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
这几句话,如同定海神针,彻底锚定了基调。会场里矿务局班子成员紧绷的神经明显松弛了些许。
“至于配套厂转型的问题,”高振邦话锋一转,目光看似无意地扫过孙启明,“不能成为阻碍技术进步和安全生产的借口!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省里会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支持有能力、有决心的企业加快转型,跟上矿务局这样的龙头步伐!对于那些不思进取、只想躺在过去温床上靠关系生存的,该淘汰的就要淘汰!矿务局的技术标准,是安全高效的保障,不是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
孙启明的笑容微微僵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只是镜片后的眼神更加深沉。高振邦的表态,不仅是对矿务局的强力背书,更是对他之前“诉苦”倾向的明确否定。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掩饰着瞬间的失态。
高振邦最后看向王磊,语气转为深沉的期许:“王磊同志,矿务局这面旗帜立起来了,很不容易!省委省政府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把‘磐石’技术打磨得更完善,把智能化道路走得更稳健,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标杆!过程中遇到任何阻力和困难,及时向省委汇报!省委会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感谢高书记的信任和指导!”王磊起身,声音铿锵有力,“矿务局全体干部职工,绝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必定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全省工业能源发展贡献力量!”
高振邦满意地点点头,起身离座。正式的调研行程宣告结束。送行时,孙启明落在队伍最后,与王磊握手告别时,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笑容,语气却带着一丝意味深长:
“王局,今天真是印象深刻啊。矿务局的成绩有目共睹,高书记的评价也很高。不过,”他微微凑近,声音压低,“技术革新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度’。步子太大,牵扯太广,有时候阻力也会超出预期。稳定,也很重要嘛。”
王磊握住他的手,力道沉稳,脸上笑容不变,眼神却如平静的深潭:“孙秘书长提醒得是。矿务局的每一步,都建立在安全和稳定的基石上。我们追求的是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的进步,这个‘度’,我们会牢牢把握。阻力,从来都是改革路上的一部分,矿务局有决心也有能力克服任何困难。”
孙启明深深看了王磊一眼,没再说什么,转身快步跟上高振邦的车队。考斯特的车灯划破矿区夜色,渐行渐远。
---
送走省领导,王磊脸上的笑容瞬间敛去,取而代之的是山雨欲来的凝重。他没有回办公室,而是径直走向行政楼最角落、挂着“纪检组”牌子的房间。推门进去,烟雾缭绕。周正林双眼通红,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李卫国和赵静都在,气氛压抑。
“王局!”三人同时起身。
“情况?”王磊声音低沉,带着井下的寒意。
周正林语速飞快,带着疲惫和愤怒:“刘老四抓回来了!就是个收钱办事的炮灰!他交代,有人通过匿名电话指使他,在安装阀组时,趁人不备,用特制的微型工具往油路接口附近弹射了几粒那种特殊金属颗粒!他根本不知道那东西具体作用,只知道干一次能拿五万块!钱是放在一个指定地点的黑色塑料袋里,现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