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61章 邻村求医跨山路,仁心不负远来人

深冬的清晨,天刚蒙蒙亮,苏家村笼罩在一片薄雾中,屋檐下挂着的冰棱子晶莹剔透,寒风刮过树梢,发出“呜呜”的声响。苏清鸢像往常一样早起,刚推开房门,就看到院门外站着一个衣衫单薄的老妇人,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孩子,头发和眉毛上沾着霜花,冻得瑟瑟发抖,脚下的布鞋沾满了泥土,显然是走了很远的路。

“姑娘,请问这里是苏清鸢姑娘家吗?”老妇人看到苏清鸢,声音带着颤抖,眼里满是急切和期盼。苏清鸢连忙上前,扶住她冻得发紫的手:“大娘,我就是苏清鸢,快进屋里暖和暖和,您这是从哪儿来啊?”

老妇人跟着苏清鸢走进屋,林氏见状,赶紧端来一杯热茶,又拿来一件厚棉袄给她披上。老妇人接过热茶,喝了一口,才缓过劲来,哽咽着说:“姑娘,我是从山那边的王家坳来的,我叫王桂兰。这是我孙子小石头,他从昨天开始就发高烧,村里的郎中断断续续看了好几次,药也吃了,可烧就是退不下去,刚才在路上,孩子还抽搐了两下,我实在没办法了,听人说你医术好,就抱着他翻山过来了……”

苏清鸢低头看向老妇人怀里的孩子,小石头约莫五岁,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呼吸急促,眉头紧紧皱着,时不时发出微弱的呻吟,小手攥得紧紧的,显然难受极了。她连忙伸手摸了摸小石头的额头,滚烫的温度让她心里一紧——这体温至少有三十九度,再烧下去,怕是会损伤脑子。

“大娘,您别着急,我先给孩子看看。”苏清鸢让林氏拿来温水和毛巾,先给小石头擦拭额头、腋下和腹股沟,进行物理降温,又快速给孩子把脉。脉象浮数有力,结合孩子发热无汗、呼吸急促的症状,她判断是风寒入体,郁而化热引发的高热急症,必须尽快退烧,否则容易引发惊厥。

苏清鸢转身跑进里屋,从空间里取出柴胡、黄芩、葛根等清热解表的药材,又拿出少量羚羊角粉——这是她之前在深山采药时偶然发现的,羚羊角粉有平肝息风、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付小儿高热惊厥再好不过。她快速将药材研磨成细粉,用温水调成糊状,又怕孩子抗拒,特意加了一点点冰糖,小心翼翼地撬开小石头的嘴,一点点喂了进去。

“大娘,药喂进去了,咱们先观察半个时辰,要是烧能降一点,就没事了。”苏清鸢给小石头盖好被子,又叮嘱道,“您一路赶路肯定累了,先歇会儿,我去给您做点吃的。”王大娘哪里坐得住,守在床边,紧紧握着小石头的手,眼泪不停地往下掉:“姑娘,谢谢你,要是小石头能好起来,我给你做牛做马都行!”

半个时辰后,苏清鸢再次摸了摸小石头的额头,温度虽然还高,但已经降了一些,孩子的呼吸也平稳了些,不再像之前那样急促。王大娘看到孩子的状态好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些,激动地说:“降了,真的降了!姑娘,你太厉害了!”苏清鸢笑着说:“大娘,别高兴得太早,还得继续观察,等烧彻底退了才放心。”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里,苏清鸢每隔一个时辰就给小石头量一次体温,喂一次药,又用温水擦拭身体降温。林氏则给王大娘做了热乎的面条,还煮了小米粥,让她补充体力。到了傍晚,小石头的体温终于降到了三十七度多,虽然还有些低热,但已经脱离了危险,眼睛也能微微睁开,虚弱地喊了一声“奶奶”。

王大娘听到孙子的声音,瞬间红了眼眶,抱着小石头哭了起来,这一次,却是喜极而泣:“小石头,你终于醒了!吓死奶奶了!”苏清鸢笑着说:“大娘,孩子没事了,再吃几副药巩固一下,就能彻底好了。今晚你们就在这儿住下,别赶路了,山路太危险。”王大娘连忙点头,嘴里不停地道谢:“谢谢你,清鸢姑娘,你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

第二天一早,小石头的烧彻底退了,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已经能坐起来喝粥了。苏清鸢给王大娘开了几副健脾养胃的药方,又装了一些晒干的山楂、麦芽,叮嘱道:“大娘,这几副药你回去按我说的方法熬,每天一副,喝三天就能彻底好。孩子大病初愈,脾胃弱,你用山楂和麦芽煮水给他喝,能帮他消食开胃,别给他吃油腻、生冷的东西。”

王大娘接过药方和药材,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几张皱巴巴的铜钱,她不好意思地说:“姑娘,我知道看病要花钱,可我家里条件不好,就这么多了,你别嫌弃……”苏清鸢连忙把布包推回去,笑着说:“大娘,不用给钱,我看病不是为了钱,能帮到你们就好。你带着孩子翻山越岭不容易,这些钱你留着,路上给孩子买点吃的。”

王大娘不肯收,执意要把钱留下,苏清鸢无奈,只好说:“大娘,要是你实在过意不去,下次来的时候,给我带点你们家种的红薯就行,我最爱吃红薯了。”王大娘这才作罢,千恩万谢地带着小石头离开了。看着祖孙俩互相搀扶着远去的背影,苏清鸢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不管路多远,只要有人需要,她都会尽力帮忙,绝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此事很快在王家坳传开了,村民们都知道,山那边的苏家村有个医术高明、心地善良的苏清鸢姑娘,不仅能治好疑难杂症,还不收穷苦人的钱。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王家坳的村民翻山越岭来苏家村找苏清鸢看病,有被风湿折磨多年的老人,有常年咳嗽的妇人,还有得了皮肤病的孩子,苏清鸢都一一细心诊治,从未推辞过。

有一次,王家坳的李大叔,因为常年在山里砍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每到阴雨天,关节就疼得钻心,连筷子都拿不住,找了不少郎中都没治好。听说苏清鸢医术好,他特意挑了个晴天,拄着拐杖,走了三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苏家。苏清鸢给李大叔把脉后,发现他是风寒湿邪侵入关节,导致气血不畅,便用空间里的独活、羌活、威灵仙等药材,搭配生姜、花椒,熬成药汤,让他用来泡脚,又开了活血化瘀的药方,让他按时服用。

为了方便李大叔看病,苏清鸢还特意告诉他:“大叔,你要是不方便过来,就托人捎个信,我有空就过去给你换药。”李大叔感动得不行,连连说:“姑娘,你太好了,让你跑那么远的路,我心里过意不去。”苏清鸢笑着说:“没事,都是应该的。”之后的一个月里,苏清鸢每隔五天就会翻山去王家坳给李大叔换药,风雨无阻。在她的悉心治疗下,李大叔的风湿渐渐好转,不仅能正常拿筷子吃饭,还能下地干活了。

还有一次,王家坳的张婶,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孙女得了奶癣,脸上、身上长满了红色的疹子,孩子痒得不停哭闹,整夜睡不着觉。张婶带着孩子去镇上的药铺抓药,涂了几天不仅没好,反而更严重了。听说苏清鸢能治皮肤病,她抱着孩子,冒着大雨翻山来找苏清鸢。

苏清鸢看到孩子身上的疹子,心里很是心疼,她用空间里的金银花、马齿苋熬成药汁,放温后给孩子擦拭患处,又用凡士林和少量黄连粉调成药膏,轻轻涂在疹子上,叮嘱张婶:“婶子,你回去后,每天给孩子擦两次药汁,涂一次药膏,别给孩子穿太厚的衣服,保持皮肤干爽,母乳喂养的话,你也别吃辛辣、油腻的东西。”张婶按苏清鸢说的做,不到一周,孩子身上的疹子就消退了,再也不哭闹了。张婶特意带着一篮鸡蛋,翻山来感谢苏清鸢:“姑娘,你真是神了!我家小孙女的疹子全好了,这鸡蛋你一定要收下!”

随着来找苏清鸢看病的邻村人越来越多,苏清鸢发现,很多村民因为山路崎岖,看病很不方便,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来回奔波很容易加重病情。于是,她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去邻村巡诊,这样既能方便村民看病,也能及时了解大家的病情。

每次巡诊,苏清鸢都会提前准备好常用的药材和工具,天不亮就出发,翻过高高的山路,来到王家坳的村口,找个宽敞的地方摆上摊子,给村民们看病。她的巡诊摊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村民们拿着自家种的蔬菜、水果,或是手工做的鞋垫、布鞋,作为看病的“诊金”,苏清鸢从不拒绝,笑着收下大家的心意,心里满是温暖。

有一次巡诊,苏清鸢刚到村口,就看到一群村民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中年男子,男子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呼吸微弱。村民们说,男子是在地里干活时突然晕倒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苏清鸢连忙跑过去,给男子把脉,发现他脉象微弱,是突发的气虚晕厥,她赶紧从药箱里取出人参片,塞进男子嘴里,又用银针扎了他的人中、合谷等穴位。

过了一会儿,男子缓缓睁开眼睛,呼吸也顺畅了些。苏清鸢又给他开了补气养血的药方,叮嘱他家人:“他这是长期劳累,气血不足导致的晕厥,以后别让他干太重的活,按时喝药,多吃点补气血的食物。”男子的家人感动得不行,非要给苏清鸢塞钱,苏清鸢笑着说:“不用给钱,大家的心意我都收下了,以后多注意身体就行。”

苏清鸢的巡诊,不仅方便了邻村的村民,也让她和大家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每次她去巡诊,村民们都会提前给她准备好热乎的饭菜,有的村民还会主动帮她收拾摊子,给她带路去看望行动不便的老人。有村民说:“清鸢姑娘不仅医术好,心更好,要是没有她,我们看病不知道要多遭多少罪!”还有村民说:“清鸢姑娘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处处为我们着想,这样的好姑娘,真是难得!”

这天,苏清鸢巡诊结束后,背着药箱往家走,夕阳西下,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山路上,她看到不少村民在地里劳作,看到她路过,都笑着和她打招呼:“清鸢姑娘,下次巡诊什么时候来啊?”“清鸢姑娘,路上小心点!”苏清鸢笑着回应大家,心里满是温暖和满足。

她知道,翻山越岭的巡诊之路虽然辛苦,但只要能帮到村民们,让大家少受病痛的折磨,一切都值得。她想起自己最初学医的初衷,就是想让身边的人都能健健康康地生活,如今,她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心愿。

回到家,林氏早已做好了晚饭,看到她回来,连忙接过她的药箱:“鸢儿,累坏了吧?快歇会儿,吃饭了。”苏清鸢笑着说:“不累,今天又帮好几个人看好了病,心里高兴。”苏明轩跑过来,拉着她的手说:“姐姐,下次巡诊我也跟你一起去,我可以帮你拿药箱!”苏清鸢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好啊,等你再长大一点,就跟姐姐一起去。”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着巡诊时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小院里。苏清鸢看着家人温暖的笑容,又想起村民们真诚的感谢,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会坚持下去,用自己的医术和仁心,守护好身边的每一个人,让翻山越岭的求医路,不再充满艰辛,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夜色渐浓,苏家村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苏家小院里还透着温暖的灯光。苏清鸢坐在灯下,整理着巡诊的记录,规划着下次巡诊要带的药材,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怀着一颗仁心,带着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她一定能走得更远,帮到更多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