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142章 春节特供

腊月初十刚过,青溪镇的年味就像灶上慢炖的糖粥,一天天浓稠起来。苏清鸢站在“清鸢药膳坊”的柜台后,看着街上百姓提着红纸包裹的点心、挂着腊味的竹篮往来穿梭,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往年春节,大家走亲访友总爱送点心、酒水,若是推出一款“年节药膳礼盒”,既有滋补功效,又有吉祥寓意,说不定能成热门礼品。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苏清鸢就立刻行动。她先是翻出母亲留下的药膳方子,又结合空间里新鲜的食材,反复琢磨礼盒里该包含哪些品类。“春节要图个好彩头,每道药膳的名字和寓意都得讲究。”苏清鸢对着纸笔写写画画,最终敲定了三款核心药膳:用鱼胶搭配土鸡慢炖的“年年有余”,取鱼胶的“鱼”谐音“余”;用山药、莲子、糯米制成糕点的“步步高升”,借山药层层堆叠的形态寓意仕途、生活节节高;还有用八种杂粮、干果熬煮的“吉祥如意”八宝滋补粥,八样食材对应八方顺遂。

确定品类后,苏清鸢开始调试配方。鱼胶炖鸡是礼盒的重头戏,她特意选用空间里生长周期满三年的土鸡,肉质紧实不柴,又从张掌柜那里订了上等鱼胶,提前用温水泡发三天,炖制时加入少许红枣、桂圆去腥味提甜度,小火慢炖四个时辰,直到鸡汤呈琥珀色,鱼胶软糯能入口即化。山药莲子糕则要兼顾口感与颜值,她把山药蒸熟后压成细腻的泥,混合磨成粉的莲子和少量白糖,揉成面团后分成小块,用雕花模具压出祥云、牡丹的纹样,再上锅蒸一刻钟,出锅后刷上一层薄薄的蜂蜜,既好看又香甜。八宝滋补粥更是讲究食材搭配,糯米打底,加入红豆、绿豆、莲子、百合、红枣、桂圆、花生、葡萄干,八种食材缺一不可,熬煮时要不停搅拌,防止糊底,最后煮到米粒开花、汤汁浓稠才算合格。

食材和配方都确定了,包装也得下功夫。苏清鸢特意去镇上的布庄,挑选了大红、明黄两种喜庆的绸缎,裁成方形的布巾,用来包裹装药膳的陶瓷碗——鱼胶炖鸡用深腹的白瓷碗,碗沿描着金线;山药莲子糕用浅口的青瓷盘,盘底印着“福”字;八宝滋补粥则用带盖的粗陶盅,盖子上刻着祥云纹。每个碗、盘、盅都用绸缎布巾包好,再放进一个长方形的木盒里,木盒外侧贴上苏清鸢亲手写的“年节药膳礼盒”红纸条,纸条边缘还剪了祥云图案,看着既喜庆又精致。

“年节药膳礼盒”刚摆上柜台,就吸引了不少顾客的目光。第一个来问的是镇上的李婶,她手里提着刚买的布料,凑到柜台前仔细打量礼盒:“苏掌柜,这盒子里装的是啥呀?看着真喜庆。”苏清鸢打开一个礼盒,指着里面的药膳介绍:“李婶,这里面有鱼胶炖鸡、山药莲子糕和八宝粥,都是滋补的好东西,名字也吉利,过年走亲访友送这个,既有心意又实用。”李婶拿起一块山药莲子糕尝了尝,入口软糯,带着淡淡的山药香和莲子的清甜,立刻高兴地说:“这味道真好!我要订两个,一个送我娘家嫂子,一个送我婆家姐姐。”

消息传开后,来预订礼盒的顾客越来越多。有准备送生意伙伴的商人,一次性订了十个;有要给城里亲戚拜年的农户,仔细询问礼盒的保存时间;还有在外做官回乡的人,觉得药膳礼盒比普通点心更有特色,订了二十个带回城里。苏清鸢怕人手不够,特意提前雇了两个临时伙计,一个负责打包礼盒,一个负责登记预订信息,还在店门口贴了告示,写明礼盒的价格和取货时间——一套礼盒定价五百文,比市面上同等档次的点心礼盒便宜两成,既保证了利润,又让百姓觉得实惠。

随着春节临近,礼盒的订单越来越多,后厨的伙计们几乎天天忙到深夜。阿巧负责熬煮八宝滋补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淘米、泡食材,灶上的大铁锅从早到晚都冒着热气;阿珍专注于制作山药莲子糕,雕花、蒸制、刷蜂蜜,每一步都做得一丝不苟;大牛则帮忙搬运食材、清洗陶瓷碗具,还主动承担了送礼盒的任务——有些顾客订了礼盒却没时间来取,大牛就骑着小毛驴,挨家挨户送上门。苏清鸢也没闲着,每天既要核对订单、检查药膳品质,还要抽空教临时伙计打包礼盒,确保每个礼盒都包装得整齐美观。

除夕前一天,最后一批礼盒送完,伙计们终于能松口气。苏清鸢看着空荡荡的柜台,心里满是欣慰——从推出“年节药膳礼盒”到现在,短短二十天,一共卖出了三百多套,不仅赚了不少银子,还让更多人知道了药膳的好处。她想着,除夕夜大部分伙计都要回家团圆,只有大牛和两个临时伙计因为家在外地,要留在镇上值班,便提前去镇上的屠户家买了新鲜的猪肉、羊肉,又买了鱼、鸡和各种蔬菜,准备在除夕夜给值班的伙计们做一顿团圆饭。

除夕当天,铺子一早就关了门。苏清鸢带着提前买好的年货——给母亲的蓝布棉袄、给弟弟的新棉鞋、给妹妹的红头绳,还有糖果、瓜子、鞭炮,坐着镇上赶车人的马车回村。马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积雪在车轮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远处的村庄里传来零星的鞭炮声,苏清鸢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心里既激动又温暖——这是她来到青溪镇后,第一次回家过年,也是她第一次能给家人置办这么多年货。

刚到村口,就看到弟弟苏明和妹妹苏月站在寒风里等着。苏明穿着去年的旧棉袄,袖口已经磨破了,却还是高兴地朝马车挥手;苏月扎着两个小辫子,看到苏清鸢,立刻跑过来抱住她的腿:“姐姐!你终于回来了!”苏清鸢连忙把妹妹抱起来,从包里拿出一块芝麻糖递给她,又把新棉鞋给苏明穿上:“明儿,试试合不合脚,这是姐姐特意给你买的。”

走进家门,母亲正在灶台前忙活,看到苏清鸢回来,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苏清鸢把新棉袄给母亲穿上,又把带来的年货一一摆出来:“娘,今年咱们能过个好年了,您以后不用再这么辛苦了。”母亲摸着身上暖和的棉袄,看着满桌的年货,哽咽着说:“鸢儿,苦了你了,都是娘没用,让你这么小就出去打拼。”苏清鸢连忙安慰:“娘,我不苦,现在药膳坊的生意很好,以后我会让您和弟弟妹妹都过上好日子。”

除夕夜的晚饭格外丰盛,桌上摆着红烧肉、炖羊肉、炸鱼、炒青菜,还有苏清鸢特意从铺子里带来的山药莲子糕。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聊着家常,苏明兴奋地说:“姐姐,我明年能去镇上读书吗?我想跟你一起住。”苏清鸢笑着点头:“当然可以,等过了年,姐姐就把你和妹妹接到镇上,让你去最好的私塾读书。”苏月也高兴地说:“我要跟姐姐学做药膳,还要跟张婶学女红。”一家人说说笑笑,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窗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映得窗户纸通红。

与此同时,“清鸢药膳坊”里,值班的伙计们也在吃团圆饭。苏清鸢提前给他们准备了满满一桌菜,还有一壶自己泡的药酒。大牛和伙计们围坐在八仙桌旁,喝着药酒,吃着红烧肉,心里暖暖的。大牛说:“以前在山里打猎,过年都是一个人过,没想到今年能在铺子里吃这么热闹的团圆饭,苏掌柜真是个好人。”另一个临时伙计也说:“等过完年,我要是能留在铺子里就好了,跟着苏掌柜干活,心里踏实。”

大年初一早上,苏清鸢带着弟弟妹妹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长辈们看到苏清鸢不仅生意做得好,还这么孝顺,都纷纷称赞:“苏家丫头真是有出息,以后肯定能大有作为。”苏明和苏月穿着新衣服,跟在姐姐身后,脸上满是自豪。

大年初二,苏清鸢要回镇上打理铺子,母亲和弟弟妹妹都舍不得她走。苏清鸢安慰道:“娘,过不了多久,我就来接你们,咱们以后就能天天在一起了。”她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人,坐着马车回了青溪镇。

回到铺子,伙计们已经把铺子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口还贴了新的春联和福字。苏清鸢看着熟悉的铺子,又想起家里温暖的场景,心里充满了动力。她知道,新的一年,她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把弟弟妹妹接到镇上,扩大药膳坊的规模,研发更多新的药膳和伤药。但她并不害怕,因为她有家人的支持,有伙计们的帮助,还有百姓们的认可。

春节过后,“年节药膳礼盒”的口碑还在继续发酵,不少顾客都来问明年还能不能买到。苏清鸢笑着说:“明年咱们会推出更多品种的礼盒,保证让大家满意。”她知道,“年节药膳礼盒”不仅是一款产品,更是她对家人、对百姓的一份心意,这份心意,会随着药膳的香气,传遍青溪镇的每一个角落,也会支撑着她,在药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