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141章 应对突发客流

腊月二十四,是青溪镇的“小年”。这天清晨,苏清鸢刚打开“清鸢药膳坊”的木门,就被门口的景象惊了一下——往常这个时辰,铺子前只有零星几个买早点的老主顾,可今天,青石板路上竟排起了长队,从铺子门口一直延伸到街口,队伍里大多是穿着体面的陌生人,还有几个牵着马、带着随从的商人模样的人。

“掌柜的,您可算开门了!”排在队首的中年男人看到苏清鸢,连忙上前一步,语气急切,“我是从邻县来的,听朋友说您这儿的药膳汤治风湿特别管用,特意赶在小年这天来买,想带回去给老母亲当年货。”

苏清鸢一边请他进店,一边心里犯了嘀咕: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多客人?她转头问旁边扫地的大牛:“大牛,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外乡人?”

大牛放下扫帚,笑着说:“掌柜的,您忘了?快过年了,在外经商、做官的人都回乡了,他们大多是听说咱们药膳坊的名声,特意来尝尝药膳,有的还想带些伤药回去当年货呢!我早上听镇上的张屠户说,昨天有个在京城做官的老爷回镇上,专门问起咱们的药膳坊,说要带几瓶‘清凉愈肤膏’回京城给家人用。”

苏清鸢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些突发的客流,都是回乡过年的外乡人带来的。她看着队伍里越来越多的人,心里既高兴又有些着急:高兴的是药膳坊的名声传得越来越远,着急的是店里人手有限,要是客流一直这么多,肯定会忙不过来,到时候不仅出餐慢,还可能让顾客等得不耐烦,影响口碑。

“必须尽快想办法应对。”苏清鸢当机立断,立刻召集店里的伙计们开了个紧急小会。阿巧、阿珍、老周、小林和几个新来的伙计都围了过来,等着苏清鸢拿主意。

“现在客流骤增,咱们人手不够,出餐速度也跟不上,得赶紧想办法解决。”苏清鸢看着大家,语气坚定,“我有两个想法,第一,咱们推出‘提前预订’服务,让伙计们在门口登记顾客要的药膳和取餐时间,顾客按时间来取,这样能避免大家都挤在店里;第二,咱们简化部分药膳的制作流程,比如‘生姜葱白药膳汤’‘葱白粥’这些简单的药膳,提前把食材预处理好,客人点单后直接加热或者快速熬煮,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出餐速度。大家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可行!”阿巧第一个点头,“‘提前预订’能让客人不用站在冷风里排队,肯定会受欢迎;简化流程也能节省时间,咱们后厨也能更从容些。”

老周也附和道:“是啊,苏掌柜,这样不仅能应对客流,还能让顾客觉得咱们贴心,对铺子的口碑也好。”

“好,那咱们就分工行动!”苏清鸢立刻安排任务,“阿巧和小林,你们负责在门口设个预订点,准备好纸笔,登记顾客的姓名、要的药膳种类、数量和取餐时间,取餐时间尽量错开,比如每隔一刻钟安排一批;阿珍,你带着新来的伙计去后厨,把生姜、葱白、大米这些常用食材提前处理好,生姜切片、葱白切段、大米淘洗干净,分类装在干净的盆里;大牛,你负责维持门口的秩序,引导顾客去预订点登记,别让大家挤在一起;我和周先生在店里负责接待已经预订好的顾客,收银和打包伤药。”

伙计们立刻行动起来。阿巧和小林搬了一张桌子放在铺子门口,铺上干净的粗布,摆上纸笔和墨水,阿巧还特意在桌子上放了一个暖炉,让登记的顾客能暖和些。刚开始,还有些顾客不理解:“为什么还要预订啊?我们现在不能直接买吗?”

阿巧耐心地解释:“大爷,现在客人太多了,您要是现在等,可能要等一两个时辰才能拿到药膳。您预订个时间,到点过来就能取,不用在冷风里冻着,多方便啊!”

顾客们一听,觉得有道理,纷纷围到预订点登记。有个商人模样的人一下子订了十份“独活寄生药膳汤”,说要带回给家里的伙计们尝尝;还有个妇人订了五瓶“止痒凝露”,说要送给京城的亲戚当伴手礼。阿巧一边登记,一边把写好的取餐凭证递给顾客,凭证上清楚地写着取餐时间和对应的药膳种类,方便顾客核对。

后厨里,阿珍带着伙计们忙得热火朝天。生姜切得厚薄均匀,葱白段长短一致,大米淘洗得干干净净,分别装在十几个盆里,整齐地摆放在灶台上。阿珍还特意把熬制“生姜葱白药膳汤”需要的红糖提前用小袋子分好,每袋正好够一碗汤的量,客人点单后,直接把预处理好的食材和红糖放进锅里,加水煮沸就能出锅,比之前节省了近一半的时间。

苏清鸢在店里负责接待预订好的顾客,看到顾客按时间来取餐,她立刻让后厨快速制作,或者把提前做好的药膳加热好,装在干净的陶罐里递给顾客:“您订的‘生姜葱白药膳汤’,还热着呢,您小心烫。要是想带回家,这个陶罐您可以直接拿走,下次来还回来就行。”

顾客们接过温热的药膳,心里暖暖的。有个从京城回来的官员,接过药膳后忍不住称赞:“苏掌柜,您这服务真是贴心!我在京城的大酒楼吃饭,都没见过这么周到的安排,不用排队,到点就能取,还能把陶罐带走,真是太方便了!”

苏清鸢笑着说:“大人过奖了,只要能让大家吃得舒心、方便,我们就满足了。”

随着“提前预订”服务的推行,门口的长队渐渐散开,取而代之的是有序登记和按时取餐的顾客。大牛站在门口,时不时提醒顾客:“大家别着急,都去阿巧姑娘那儿登记,按时间来取就行,不用挤!”偶尔有没预订就来的顾客,大牛也会引导他们去预订点,或者告诉他们现在店里还有哪些现成的药膳可以直接购买,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到了中午,客流达到了高峰。铺子里坐满了正在喝汤的顾客,门口还有不少人在登记预订,后厨里的伙计们虽然忙得满头大汗,却井然有序——阿珍负责指挥伙计们处理食材,哪个灶上的汤该煮沸了,哪个药膳该出锅了,她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苏清鸢在店里穿梭,一会儿帮顾客打包伤药,一会儿询问顾客药膳的口味,时不时还去后厨看看进度,确保出餐速度和品质。

有个在外经商多年的老板,喝着“独活寄生药膳汤”,忍不住对苏清鸢说:“苏掌柜,您这药膳不仅味道好,药效也好,我这老风湿,喝了一碗就觉得膝盖暖和多了。而且您这安排太合理了,我早上来的时候还担心要等很久,没想到预订后,到点就取到了,一点都没耽误事。以后我每次回乡,都来您这儿买药膳!”

苏清鸢笑着回应:“谢谢您的认可,您满意就好。以后您要是不方便来,也可以让伙计提前跟我们预订,我们帮您留着,您随时来取。”

下午,客流渐渐减少,伙计们终于能喘口气了。阿巧擦了擦额角的汗,看着手里的登记本,笑着说:“掌柜的,今天一共预订了一百多份药膳,卖出去五十多瓶伤药,比平时多了三倍还多呢!”

苏清鸢点点头,心里很是欣慰:“这多亏了大家齐心协力,咱们的应对方法也管用。以后要是再遇到这样的突发客流,咱们就按这个方法来,保证既能满足顾客需求,又不让大家等太久。”

傍晚打烊后,苏清鸢让伙计们提前下班,还特意给每个人都装了一碗热乎乎的“生姜羊肉汤”,让他们带回家暖暖身子。伙计们接过汤,心里满是感激——虽然今天忙得不可开交,但看到顾客们满意的笑容,听到他们的称赞,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第二天一早,苏清鸢刚打开铺子,就看到昨天那个从京城回来的官员,带着几个朋友来预订药膳。官员笑着说:“苏掌柜,我昨天喝了您的药膳,觉得特别好,今天特意带我的朋友们来尝尝,都订了中午的取餐时间。”

苏清鸢连忙请他们坐下,让阿巧登记。看着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和新顾客,苏清鸢心里更加坚定了——只要用心为顾客着想,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清鸢药膳坊”的名声一定会越来越响,生意也会越来越红火。

春节前的这几天,青溪镇的客流一直很旺盛,但“清鸢药膳坊”始终井然有序。“提前预订”服务和简化制作流程的方法,不仅解决了客流骤增的问题,还让铺子赢得了“贴心”的好评。不少顾客都说,下次回乡,一定要再来“清鸢药膳坊”,尝尝这里的药膳,带些伤药回去当年货。

苏清鸢站在铺子里,看着来来往往的顾客,听着他们的称赞,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些好评和认可,都是对她和伙计们最好的回报,也是“清鸢药膳坊”不断发展的动力。她相信,只要继续保持这份贴心和用心,“清鸢药膳坊”一定会在青溪镇站稳脚跟,甚至走向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药膳的好处,感受到这份来自青溪镇的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