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 第110章 初见成效

晨曦微露,青溪镇的石板路还带着夜的微凉。苏清鸢已经提着她的药箱,站在了“清鸢药膳坊”的门口。她抬头望了望天边泛起的鱼肚白,深吸了一口清晨的新鲜空气,眼神坚定。

从今天起,她多了一份重要的责任——每日清晨前往县城,为县令的小女儿治疗哮喘。

阿巧和阿珍早已在店里忙碌起来,看到苏清鸢,连忙迎了上来。

“姑娘,您这就去县城吗?”阿巧一边擦着柜台,一边关切地问,“早饭还没吃呢,我给您热了粥。”

“不了,”苏清鸢摆了摆手,将药箱递给阿珍,“我去县城吃就行。店里的事情就拜托你们了,尤其是后厨的药膳,一定要按照方子来,不能出任何差错。”

“姑娘您放心去吧!”阿珍接过药箱,认真地说,“我们一定守好店,等您回来。”

苏清鸢点了点头,转身快步走向镇口。周伯昌按照约定,已经带着马车在那里等候了。

“清鸢,早啊!”周伯昌笑着打招呼,“看你精神不错,想必对治疗很有信心?”

“信心是有的,但哮喘是顽疾,不能掉以轻心。”苏清鸢上了马车,语气沉稳,“我已经准备好了今天的针灸方案和药膳配方,希望能有效果。”

马车缓缓驶离青溪镇,朝着县城的方向而去。车厢里,苏清鸢闭目养神,脑海中却在不断复盘着昨天的治疗情况。

昨天是她第一次为县令女儿施针配药。针灸时,孩子虽然有些害怕,但还算配合。药膳也按时服用了,她还悄悄在药汤里滴了几滴空间灵泉。灵泉水能滋养身体、增强元气,她相信这对孩子的恢复会有很大帮助。只是,昨天下午她离开后,管家派人来传话,说孩子傍晚时分又有一次轻微的哮喘发作,虽然很快就缓解了,但还是让她有些担忧。

“顽疾就是顽疾,哪能一蹴而就。”苏清鸢在心中对自己说,压下了心中的一丝焦虑。

一个时辰后,马车抵达县衙。李福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苏清鸢,连忙上前:“苏姑娘,您来了!小姐刚刚醒了,夫人正在喂她吃早饭呢。”

苏清鸢跟着李福走进“静尘轩”,只见县令夫人正坐在床边,耐心地喂小女孩喝粥。小女孩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精神比昨天好了一些,看到苏清鸢进来,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惊恐,反而多了一丝好奇。

“苏姐姐……”小女孩怯生生地叫了一声。

苏清鸢心中一暖,走过去笑着说:“早上好呀,小姑娘。今天感觉怎么样?”

小女孩眨了眨眼睛,小声说:“还是有点喘……”

县令夫人叹了口气:“昨天傍晚又发作了一次,多亏了苏姑娘留下的药,很快就好了。只是这反复的,真让人揪心。”

“夫人别担心,”苏清鸢安慰道,“哮喘的治疗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好。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会看到效果的。”

她从药箱里取出银针和消毒用品,开始准备针灸。“夫人,麻烦您帮我把小姐的衣袖和裤腿卷起来,再让她趴在床上。”

县令夫人连忙照做。苏清鸢点燃酒精灯,将银针一一消毒,然后开始为小女孩施针。

今天,她调整了几个穴位。除了之前的肺俞、膻中、列缺、尺泽穴外,又增加了肾俞穴和足三里穴。肾俞穴位于腰部,是肾的背俞穴,能补肾益精、温阳散寒;足三里穴是胃经合穴,可健脾和胃、益气养血。她希望通过增加这两个穴位,能更好地补肺益肾、健脾化痰,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体质。

银针刺入穴位,苏清鸢轻轻捻转、提插,动作轻柔而精准。小女孩趴在床上,虽然还是有些紧张,但并没有哭闹,只是偶尔会因为疼痛而皱一下眉头。

大约半个时辰后,针灸结束。苏清鸢拔出银针,用纱布轻轻按压针孔,然后从药箱里取出一个保温的陶罐。

“这是今天的药膳,”苏清鸢将陶罐递给县令夫人,“里面是黄芪炖鸡汤,我在里面加了少量的百合和莲子,既能补气又能润肺。等小姐休息一会儿,就趁热给她喝了吧。”

“好的,谢谢苏姑娘。”县令夫人接过陶罐,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

苏清鸢又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今天不要让孩子吹风,饮食要清淡等,然后才起身告辞。

接下来的几天,苏清鸢每天都按时前往县城为小女孩治疗。她根据孩子的病情变化,不断调整针灸的穴位和药膳的配方。

第二天,她发现孩子的舌苔依旧有些白腻,说明体内痰湿未除,于是在药膳中增加了茯苓和薏仁的用量,以增强健脾祛湿的效果。针灸时,她又增加了丰隆穴,丰隆穴是化痰的要穴,能很好地清化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第三天,孩子的呼吸比之前顺畅了一些,但脉象依旧有些虚弱。苏清鸢在药膳中加入了少量的当归,以补血活血,因为“血为气之母”,补血能更好地益气。针灸时,她减少了宣肺平喘穴位的刺激,增加了补益穴位的留针时间。

然而,治疗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前四天里,小女孩每天都会有一到两次轻微的哮喘发作,虽然每次发作的时间都比之前短,症状也比之前轻,但还是让县令夫妇心中充满了焦虑,对苏清鸢的医术也渐渐产生了一丝怀疑。

第五天早上,苏清鸢来到县衙时,看到县令夫妇的脸色都不太好。

“苏姑娘,”县令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这都治疗五天了,小女的病情虽然有所缓解,但还是会发作。你确定你的治疗方案没问题吗?我们是不是应该再请其他的大夫来看看?”

苏清鸢心中早有预料,她平静地说:“大人,我理解您的担忧。但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周期本来就长,尤其是这种顽固性哮喘,更是需要耐心。这五天来,小姐的发作次数虽然没有减少太多,但发作的程度和持续时间都有明显改善,这说明治疗是有效果的。如果现在更换大夫,之前的治疗就可能前功尽弃,对小姐的病情反而不利。”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请大人再给我几天时间,如果一周后小姐的病情没有明显好转,我自愿放弃治疗,并且分文不取。”

看到苏清鸢如此坚定,县令夫妇对视一眼,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县令夫人叹了口气:“好吧,苏姑娘,我们就再相信你一次。只是……我们真的很担心小女。”

“夫人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苏清鸢郑重地说。

这天的治疗,苏清鸢更加用心。她仔细观察着孩子的脉象和舌苔,发现孩子的舌苔白腻程度有所减轻,脉象也比之前有力了一些。她判断,之前的治疗已经开始起效,只是效果还不够明显。

于是,她再次调整了治疗方案。针灸时,她重点刺激了脾俞、肾俞等补益穴位,以增强孩子的脾肾功能。药膳方面,她减少了宣肺平喘药材的用量,增加了补肾益精药材的比例,比如加入了少量的熟地黄和枸杞子。同时,她在灵泉水的用量上也做了微调,比之前稍微增加了一点,以更好地滋养孩子的身体。

第六天,小女孩的哮喘只发作了一次,而且症状非常轻微,只是咳嗽了几声,没有出现明显的喘息。县令夫妇看到这一幕,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第七天早上,苏清鸢来到县衙时,远远就听到了内室传来小女孩清脆的笑声。她心中一喜,快步走了进去。

只见小女孩正坐在床上,手里拿着一个布娃娃,和丫鬟玩得不亦乐乎。她的脸色虽然还有些苍白,但已经有了一丝血色,呼吸也变得平稳而顺畅,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急促和喘息。

“苏姐姐!”看到苏清鸢进来,小女孩高兴地挥舞着小手。

县令夫人连忙迎上来,脸上满是激动的泪水:“苏姑娘,太谢谢你了!你看,小女今天早上到现在都没有发作过,精神也好了很多,还能和丫鬟一起玩了!”

县令也走了过来,对着苏清鸢深深鞠了一躬:“苏姑娘,是我之前错怪你了,还请你不要见怪。你的医术真是高明!”

苏清鸢连忙扶起县令:“大人言重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小姐的病情能有好转,我也很高兴。”

她走上前,为小女孩诊脉。脉象比之前有力了许多,也平稳了不少。舌苔虽然还有些薄白,但已经不再腻了。

“小姐的病情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苏清鸢笑着说,“哮喘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症状也减轻了,这说明我们的治疗方案是有效的。接下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好,好!”县令夫妇连连点头,“我们一定按照你的要求来做,绝不松懈!”

从那以后,苏清鸢依旧每天前往县城为小女孩治疗。小女孩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哮喘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精神也越来越好了。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怯生生的,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每次看到苏清鸢,都会高兴地叫“苏姐姐”。

县令夫妇对苏清鸢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怀疑转为了彻底的信任和感激。他们时常会派李福送些礼品到“清鸢药膳坊”,有时是上好的绸缎,有时是名贵的茶叶,还有时是新鲜的水果和点心。

苏清鸢每次都婉言谢绝,但县令夫妇盛情难却,她也只能收下一部分,并回赠一些自己制作的药膳或药膏。

“清鸢药膳坊”因为苏清鸢治好县令女儿的病,名气也越来越大。人们都知道,这家药膳坊的苏姑娘不仅药膳做得好,医术也非常高明。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有的是来购买药膳和药膏,有的则是来咨询病情。

苏清鸢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阿巧和阿珍也越来越忙,但她们都很开心。看到苏清鸢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看到药膳坊越来越兴旺,她们心中充满了自豪。

苏清鸢站在柜台后,看着店里来来往往的客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她的“清鸢药膳坊”,她的医术,都将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