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445章 寒门才子·女主举荐用

小太监捧着那半块焦木跪在殿中,声音发抖:“娘娘,井底捞出的东西……上面刻了字。”

沈知微接过木片,指尖触到边缘粗糙的刻痕。她低头看去,几个歪斜的字迹映入眼帘——“程砚之,必死”。

她没抬头,也没说话。

裴砚坐在御座上,目光落在她手中那块黑木上,眼神微沉。

片刻后,沈知微将木片递给身旁内侍:“送去刑部,查这字是谁刻的,用什么刀,什么时候扔进井里的。一个都不能漏。”

内侍领命退下。

朝堂刚经历宗室贪腐案的清洗,气氛还未完全松弛。此刻又出现针对新晋进士的死亡威胁,众人面面相觑,无人敢先开口。

工部尚书正要禀报河堤修缮事,一名礼部官员忽然出列:“启禀陛下,今科新进士程砚之,虽殿试名列前茅,但出身寒门,举止粗疏,恐难胜任翰林要职。”

这话一出,几名老臣纷纷附和。

“不错,朝廷体统要紧,不能因一人破例。”

“寒门子弟读书尚可,若入中枢参与政令起草,难免失于轻率。”

沈知微站在丹墀右侧,听着这些话,不动声色地闭了闭眼。

心镜系统悄然启动。

三秒之内,她锁定了那位最先开口的礼部官员。冰冷的声音在脑中响起:“他若进了翰林院,当年科举舞弊的事就会被翻出来……”

她睁开眼,眸光微闪。

原来不是真怕寒门无礼,是怕自己的旧账被人揭。

她没有立刻反驳,而是转向裴砚:“陛下,新科进士名单可还在?”

裴砚点头,示意内侍呈上。

名单递到她手中,她轻轻翻动,停在“程砚之”三字上。这个名字她早记下了。闽地贫儒之子,三岁丧父,靠母亲织布供读,徒步千里赴京赶考。殿试策论《安民九策》,条陈税赋、屯田、吏治弊端,句句直指要害。

这样的人,不该被一句“出身不高”挡在门外。

她抬起眼,声音平稳:“诸位都说他出身低微,不知礼数。可有谁,真正读过他的文章?”

没人应声。

她挥袖,命内侍将程砚之的策论抄本分发下去。

纸页传开时,有人皱眉,有人冷笑,也有人低头细看,脸色渐渐变了。

一位侍郎看完,忍不住道:“此人竟敢直言户部虚报仓粮三十万石?这……这不是在打朝廷的脸吗!”

“打脸?”沈知微反问,“若是假话,自然是在打脸。可若说的是真的呢?你们怕的,到底是话难听,还是事属实?”

那人语塞。

沈知微继续道:“他说‘均田限租’能救十万农户,说‘清查仓廪’可省国库虚耗。这些话刺耳,但有用。比起那些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贪墨银两的人,哪一个更该留在朝中?”

她目光扫过方才反对最烈的几人,其中一人额角渗出冷汗。

裴砚一直静坐未语,此时才伸手,接过一份策论。

他一页页看下去,神情从淡漠转为专注,最后竟轻笑了一声。

“好文章。”他说,“不玩辞藻,不避锋芒。十年民生疾苦,全写在里面了。”

他抬眼看沈知微:“你推荐他入翰林,协办新政文书,朕准了。”

此言一出,大殿骤然安静。

那名礼部官员急忙上前:“陛下!女子举荐官员,历代无此先例!皇后干政,恐乱纲常!”

沈知微转头看向他,语气平静:“你说历代无此先例?那我问你,先帝遗诏里哪一条写了‘非世家不得为官’?若有,请当场诵读。”

对方张了张嘴,说不出话。

“既然没有明文,”她继续道,“那凭什么是世家就能入阁,寒门就必须止步?就因为他穿的是粗布,不是锦袍?还是因为他母亲是个织妇,不是诰命夫人?”

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大周要的是治世之人,不是摆样子的花瓶。程砚之十年苦读,笔未断,志未折。你们拦他,不是为了朝廷体统,是为了保住你们自己那一层皮。”

她说完,转身面向阶下。

程砚之一直跪在原地,青衫素净,脊背挺直。听到这话,双手微微发抖。

沈知微看着他,声音缓了些:“从今日起,任你为翰林院编修,协办新政文书。望你不负所学,不负百姓。”

程砚之重重叩首,声音哽咽:“娘娘大恩,臣纵肝脑涂地,不敢忘怀!”

“不必谢我。”她说,“你该谢的,是你自己十年未曾弃笔。”

她回身,立于丹墀中央,目光掠过全场。

“今日我举一人,是因为他够格。明日若还有人够格,我会继续举。不管他来自京城高门,还是乡野茅屋。”

她顿了顿,声音更冷:“谁若还拿‘祖制’当挡箭牌,压着人才不让出头,我不介意再查一次账。你们的宅子买了几处,田地占了多少,有没有用死人户籍逃税——我都还能查。”

满殿寂静。

方才叫嚣的几人低着头,不敢迎视。

一名年轻官员站在后排,盯着程砚之的背影,眼中燃起光亮。

裴砚起身,拂袖:“退朝。”

群臣陆续退出大殿,脚步声渐远。

沈知微仍站在原地,手里拿着一份奏折。那是刚才内侍送来的,关于皇太孙学堂近几日的巡查记录。

她翻开第一页,眉头微蹙。

昨夜子时,东侧偏门曾有人试图翻墙而入,被守卫发现后逃离。现场留下一枚铜扣,样式罕见,非宫中制式。

她合上奏折,低声对身旁内侍道:“把程砚之调来的那份边关驿路图,再核一遍。特别是北境通往闽地的三条暗道,标记出来,今晚送到我书房。”

内侍应声要走,又被她叫住。

“还有,”她说,“让谍网女官盯紧刑部那边对焦木的调查。刻字的人用的是单刃小刀,手法生涩,不像惯犯。很可能是受人指使。”

她顿了顿,补充一句:“另外,查查最近三个月进出京城的闽地商旅名单。尤其是,有没有人打着‘探亲’名义,却无固定居所。”

内侍记下,快步离去。

阳光穿过殿柱间的缝隙,落在她的肩头。

她站在宫廊之下,手握奏折,目光投向远处的宫门。

一道身影匆匆走过庭院,怀里抱着一卷图纸,正是程砚之。

他脚步很快,但每一步都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