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437章 医馆济民·仁政传四方

沈知微回到乾清宫偏殿时,天色已近午。她脱下外袍交给女官,坐到案前翻开医馆账册。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药材出入、病患人数、大夫轮值,每一笔都清楚明白。她手指划过数字,确认京城五处医馆的药量充足,百姓领药未超三日疗程,一切运转如常。

她合上账本,起身走向门口。步辇已在宫门外候着,随行只有两名女官和四名内侍。车帘掀开,她抬脚上了轿,没有说话。

京郊第五医馆前人声嘈杂。衣衫破旧的老妇抱着孩子站在队尾,手里的药方被汗水浸得发皱。一个老农蹲在墙角咳了几声,袖口露出干涸的血迹。见凤驾到来,人群纷纷跪下,额头贴地。

“娘娘来了!”

“是皇后娘娘!”

沈知微走下步辇,脚步稳稳落在青石阶上。她走到那老妇面前,接过药包看了看,轻声说:“这剂药给孩子煎两次,早晚各一服,三天后若还不退烧,再来换方。”

老妇双手颤抖接过,眼泪滚下来:“草民一家三代都没见过官府发药……娘娘这是救了我们命啊。”

旁边一名少年跪着磕头,声音哽咽:“我娘昨日咳血不止,今早喝了医馆的药,能坐起来了……谢娘娘大恩!”

沈知微没答话,只是转身走进医馆。屋内摆着十几张木床,病人躺在上面,有的闭眼休息,有的低声交谈。几个太医模样的人在床间走动,查看病情,更换药碗。

她走到一张床前,床上躺着个七八岁的男孩,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一名大夫正准备换药,抬头见是皇后,连忙行礼。

沈知微看了眼药碗,问:“这是黄芩汤?”

“回娘娘,正是,用于退热止咳。”

“剂量减半。”她说,“这孩子脾胃弱,药太猛会伤身。”

大夫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是,下官即刻调整。”

她走出医馆,外面的人群仍在跪拜。有人高喊:“娘娘仁德!天底下再没有比娘娘更贤的后了!”

又一人跟着喊:“愿为娘娘立长生牌位,日日焚香叩拜!”

呼声此起彼伏。

裴砚骑马而来,在台阶下翻身下马。他走到她身边,看着眼前景象,嘴角微扬:“爱妃,百姓如此感激,可觉得欣慰?”

沈知微望着那些跪着的人,摇头:“他们不是感激我,是感激能活下来。仁政不是为了听这些话,是为了让他们少受苦。”

裴砚沉默片刻,目光扫过一张张疲惫却带着希望的脸:“你说得对。朕也愿与你一起做这件事。”

两人并肩走上步辇返程。刚进宫门,一名太医疾步跑来,跪在阶下喘息:“启禀陛下、娘娘!江南三府突发疫病,发热咳血者已有上千,地方上报药材告急……现有存药不足三成!”

沈知微脚步一顿。

“何处最先发病?”

“湖州、苏州、松江三府交界,沿太湖一带村落最先传开,如今城中也开始蔓延。”

“症状持续多久?”

“快则一日,慢则三日便咳血不止,已有数十人不治身亡。”

裴砚眉头紧锁:“太医院可有应对之策?”

太医低头:“需用当归、黄芩、金银花为主药,辅以连翘、板蓝根压制热毒。但民间库存早已耗尽,官仓调拨也来不及……”

沈知微转身就往乾清宫走。

殿内灯火通明,她站在桌前摊开地图,指尖点在太湖区域:“此处水道纵横,人口密集,一旦扩散,半月内便可波及江北。现在不是等奏折批复的时候。”

她抬眼看内务府总管:“皇库御用药材库,立刻开放。按清单调拨当归百斤、黄芩百斤、金银花百斤,另加连翘八十斤、板蓝根六十斤,全部装箱封印,一个时辰内出宫。”

总管犹豫:“可……按例须陛下亲批才能动用皇库……”

“等批文下来,人就死了。”她盯着他,“我以皇后令先行调度,责任由我承担。”

话音落,铜铃响了一声。传令女官飞奔而出。

裴砚走进大殿,听完经过,只说了一句:“你做得对。”随即提笔写下圣谕:“凡皇后所令,如朕亲临,六部九卿一体遵行,不得延误。”

沈知微转头对太医说:“选十名精于疫症的大夫,带足药具,即刻启程。沿途驿站备马接应,不得停歇。”

“是!”太医叩首退出。

半个时辰后,一支车队从宫门驶出。十名太医身穿深色长袍,背着药箱登上马车。车厢两侧贴着封条,上面盖着皇后凤印。禁军护送,马蹄声急促踏过石板路,朝南而去。

沈知微站在宫门高台上目送车队远去。风吹动她的裙角,发间的白玉簪映着阳光。

一名女官走近:“娘娘,江南快报刚到,说已有三个村子整村隔离,百姓自发封锁路口,不敢外出。”

沈知微接过纸条看了一遍,递给身旁人:“抄一份送去兵部,让他们通知沿途州县,配合太医入村诊治。再传一道口谕:凡参与防疫者,免赋税一年;牺牲者,家属抚恤加倍。”

女官领命而去。

裴砚走到她身边:“你觉得这一波疫病,能控制住吗?”

“只要药到得及时,人心不乱,就有希望。”她说,“最怕的是地方隐瞒不报,或是官员推诿拖延。”

“那就杀几个。”裴砚语气平静,“杀一个贪官,救千条命,值得。”

沈知微没回应。她知道他说的是实话,也知道这种事迟早会发生。

但她更清楚,真正的稳固不在刑罚,而在百姓知道有人管他们生死。

傍晚,又有消息传来:京郊第一医馆今日发放药剂四百余份,无一人争抢,秩序井然。第二医馆收治重症患者十二人,三人已退烧。第三医馆有孩童痊愈后画了一幅画,画中女子戴凤冠,站在门前发药,旁边写着“救我们的人”。

女官念完汇报,抬头问:“要不要把画呈上来?”

沈知微摇头:“不必。记住这些人就好了。”

夜深,乾清宫灯火未熄。她坐在案前翻看各地医馆筹建进度表。北方两处已完工,南方四府正在选址,西南山路难行,需多派工匠。

她提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

“医馆建制不可拖延。每府至少设一处,偏远县乡可设流动药车,由太医院轮派大夫巡诊。所需经费从今年盐税盈余中支出。”

写完,她放下笔,揉了揉太阳穴。

心镜系统今日还未使用。她已经很久没有靠它做决定。

因为她不再需要知道谁在撒谎,而是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朝廷,开始做事了。

裴砚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新报:“刚收到的消息,江南那边已经有百姓自发熬药分发邻里,说是‘皇后娘娘派人来救我们,我们不能只等着’。”

沈知微抬头:“真的?”

“千真万确。还有人写了顺口溜,在村里传唱:‘药从京里来,命由娘娘救,活一天是一天,不忘皇后恩。’”

她怔了一下,随即低下头,轻轻笑了。

裴砚看着她:“你在想什么?”

她说:“我在想,如果前世也能这样,或许很多人就不会死了。”

裴砚没说话,只是走到她身边,把手放在她肩上。

第二天清晨,第一批药材抵达苏州。太医队伍连夜入城,直奔疫情最重的吴县。当地知府打开城门迎接,身后跟着上百名手持药桶的百姓。

为首的太医拿出皇后令旨宣读:“奉皇后令,江南疫区免费施药,人人可领,不限户籍。”

人群中爆发出哭声和欢呼。

与此同时,京城第五医馆前,那个曾咳血的老农捧着药碗喝完最后一口。他站起身,把空碗还给医馆小厮,说了句:“明天我还来帮忙发药。”

小厮一愣:“您身体刚好,该回家歇着。”

老人摆摆手:“我能动,就得做点事。不然对不起这份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