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43章 三面烽烟,初试锋芒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第43章 三面烽烟,初试锋芒

作者:道之起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8:55:48

公元前205年 汉·汉王三年 \/ 西楚·霸王三年 农历三月廿一

宛城将军府内,气氛凝重如铁。李凌(19岁)端坐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目光扫过堂下肃立的韩信(约25-26岁)、陈平(约30岁)、娄敬(新投,年龄约四旬)、王陵(约四旬年纪)以及侍立一旁的赵老四(28岁)。窗外天色阴沉,一如眼下扑朔迷离的局势。

“钟离昧所部,如今到了何处?”李凌沉声问道,目光投向韩信。

韩信面色平静,上前一步,指向悬挂的巨幅南阳山川地形图:“据最新斥候回报,钟离昧率约两千精锐,沿桐柏山北麓急速东进,目前已越过平氏县,其兵锋直指比阳方向。行军路线极为刁钻,专拣山僻小路,避开了所有我军屯驻的城邑。”

“比阳?”王陵眉头紧锁,“比阳之后,便是舞阴、象禾,再往东……可就是汝南地界了!他莫非想绕过宛城,直插我军后方,甚至威胁颍川,断我荥阳粮道?!”

“未必。”韩信微微摇头,手指点在比阳与舞阴之间的一片区域,“钟离昧用兵,向以勇猛迅捷着称,然亦不乏诡变。其若真欲断我粮道,大可不必深入桐柏险地,绕行远路。敬以为,其此举,虚晃一枪的可能性更大。”

“虚晃一枪?”李凌凝神思索。

“然也。”韩信目光锐利,“其真实目的,或在于吸引我军主力东调,为潜伏于宛城周边,或正从其他方向而来的楚军创造战机。亦或……其本身便是疑兵,掩护另一支真正执行任务的奇兵。”

娄敬抚须接口道:“韩将军所言有理。然,纵是疑兵,亦不可不防。两千楚军精锐深入腹地,若置之不理,其随时可化虚为实,攻城掠寨,搅乱我后方。将军当遣一得力将领,率机动兵力,尾随监视,逼其无法肆意妄为,并寻机歼其一部,挫其锐气。”

李凌颔首,目光转向王陵:“王都尉,此事便交由你。我给你三千郡兵,再调栓子率两百玄甲骑卒归你指挥。你的任务非是全歼钟离昧,而是如影随形,步步紧逼,将其牢牢钉死在桐柏山中,使其无法与外界呼应,亦无法安稳休整。可能做到?”

王陵抱拳,声如洪钟:“未将遵命!定叫那钟离昧寝食难安,寸步难行!”

“好!即刻点兵出发!”

“诺!”王陵领命,大步流星而出。

送走王陵,李凌看向陈平:“萧文处,情况如何?”

陈平面色凝重:“下官设法截获了其密报抄本。程邈在其中极尽谗言之能事,言将军‘年少骄矜,拥兵自重,私造奇器,广蓄死士,其心叵测’。更提及将军近日于匠作监秘造之物,‘坚逾夯土,凝结如石,恐非寻常,若用于城防,恐非汉王之福’云云。其用心之毒,可见一斑!”

果然!程邈这厮,不仅诬告,竟真的将水泥之事捅了上去!虽言语模糊,未点明具体,但其挑拨离间之意,昭然若揭!

堂内众人脸色皆是一沉。

“萧文已将密报发出?”李凌冷声问。

“已发出两日,快马直送荥阳。”陈平答道,“然,下官发现,萧文发出密报后,并未离去,反而……暗中与程邈又见了一面,此次会面地点更为隐蔽,在城南一所废弃的土地祠内。谈话内容无法探知,但萧文之后,竟悄然去了一趟匠作监外围,虽未入内,却在外徘徊良久,似在观察什么。”

萧何的人,竟也对这些“奇器”感兴趣?李凌心中警铃大作。是萧何本人的意思,还是其手下人自作主张?这背后是否代表着刘邦集团内部某些人对自己的猜忌正在加深?

“严密监视萧文与程邈的一举一动!”李凌下令,“尤其是萧文,他若再敢靠近匠作监,或与任何工匠接触,立刻拿下!无需请示!”

“诺!”陈平眼中寒光一闪。

内忧外患,如同层层阴云压顶。李凌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一直沉默的韩信身上:“韩兄,依你之见,眼下局势,当如何破局?”

韩信抬眸,淡淡道:“外患易除,内忧难平。钟离昧虽勇,然孤军深入,无根之木,王陵足以制之。然程邈、萧文之辈,藏于暗处,以言语为刀,以猜忌为毒,动摇根基,其害远胜十万大军。”

他略一停顿,继续道:“为今之计,唯有以实破虚,以阳克阴。”

“何谓以实破虚?以阳克阴?”娄敬问道。

“实者,功绩也,实力也。”韩信目光扫向匠作监方向,“将军秘造之器,若真能‘坚逾夯土,凝结如石’,此乃强军固本之大利器,何须藏掖?当择机小范围示之于众,用于加固关键城防、修建重要粮仓,以其实实在在的功效,堵悠悠众口,显将军公忠体国之心。此谓以实破虚。”

“阳者,正道也,大势也。”韩信看向李凌,“程邈之流,之所以能兴风作浪,无非倚仗其背后关联(萧何、范增)及暗中勾连。将军可反其道而行之,主动上书汉王,具言南阳近日匪患(指钟离昧)、整顿防务、革新农具、乃至试制新型筑城材料以强边防之事,言辞恳切,报喜亦报忧,请汉王示下。同时,将程邈近日‘勤于公务’之表现,亦‘如实’上报,请萧丞相核查其才,是否可调回中枢,予以重用。”

李凌、陈平、娄敬三人闻言,眼前皆是一亮!

妙啊!韩信此计,可谓釜底抽薪!

主动上报,不仅化解了“私造奇器、其心叵测”的指控,将其转变为“为固边防、公忠体国”的功绩,更反将一军,把程邈这个烫手山芋扔回给萧何!你萧何不是派人来查吗?不是听信谗言吗?好啊,这人很有才,我这儿庙小,请您调回去重用吧!看您如何应对!

此乃堂堂正正的阳谋,以大势压人!

“韩兄此策,大善!”李凌击节赞叹,“便依此计!娄先生!”

“敬在!”

“劳你先生即刻草拟奏章,语气务必恭谨诚恳,详述南阳近况及我等所为,重点突出‘为固边防、以待王命’之心。至于程邈之事,轻描淡写,略提其‘勤勉’即可,调任之请,更要显得是为国举贤,毫无私心。”

“敬,明白!”娄敬躬身领命,眼中满是钦佩。此文章做法,极为考究,他自然晓得。

“陈先生!”

“下官在!”

“匠作监那边,进展如何?何时能出第一批成品?”李凌问道,这是实施韩信计策的关键。

陈平回道:“公输越今晨来报,小型实验窑已然建成,首批按将军配比研磨的‘生料’已入窑煅烧,若一切顺利,明日此时,当可出窑检验成败!”

明日!李凌心中一定:“好!传令公输越,一有结果,立刻来报!成败在此一举!”

“诺!”

议事既定,众人分头行动。府内紧张忙碌的气氛稍缓,却转向另一种更为深沉的、蓄势待发的状态。

李凌信步走出府衙,深吸一口略带寒意的空气,信步向匠作监走去。他需要亲眼看看那寄托了破局希望的“水泥”。

独立院落外,戒备森严,玄甲锐卒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见到李凌,纷纷躬身行礼。

院内,炉火正旺,热气扑面。公输越、陶泓、石坚三人皆是满头大汗,紧盯着那座丈余高的土石结构立窑,窑口火焰熊熊,烟囱冒着滚滚浓烟。

“将军!”见李凌到来,三人连忙行礼。

“情况如何?”李凌问道。

“回将军,火候已近尾声,再有两个时辰,便可熄火冷却出料了。”公输越声音沙哑,却带着兴奋,“此次用料、火工,皆严格按将军所示,未有半分差错!”

李凌点点头,鼓励了几句。他知道,这原始的条件下,成功与否,仍有很大运气成分。但他必须成功!

离开匠作监,李凌又去了招贤馆。娄敬动作极快,已命人草拟了告示,张贴于四门,言将军府设馆招贤,无论出身,唯才是举,凡有治国安邦、强军富民、奇技巧术者,皆可前来一展所长。已有零星几个布衣文士或落魄武士在门前观望打听。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夜幕降临,李凌独自在书房,再次沟通系统。信仰值经过连日积累,加之今日决断部署,隐隐又有了1点的增长,达到了6点。他浏览着商城,目光再次落在那【简易水泥烧制技术(初级)】之上,其状态已显示为【研发中】。他心中一动,尝试集中意念。

【系统,能否对‘水泥研发’进行‘信仰加速’?】

【叮!检测到宿主拥有相关技术知识且已投入研发,可消耗信仰值加速研发进程或提高成功率。当前初级水泥研发,消耗1点信仰值,可小幅提升本次烧制成功率;消耗3点信仰值,可确保本次烧制必然成功,并小幅优化成品品质。】

果然可以!李凌毫不犹豫:“消耗3点信仰值,确保成功并优化!”

【叮!消耗信仰值3点!‘水泥研发’加速优化完成!当前信仰值:3点。】

一股微不可察的、带着温热感的能量似乎跨越了某种界限,悄然注入远方匠作监那座熊熊燃烧的立窑之中。

做完这一切,李凌才稍稍安心,沉沉睡去。

次日午时,李凌正在用膳,公输越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了府邸,激动得老脸通红,语无伦次:“将军!将军!成了!成了!神物!真是神物啊!”

李凌猛地站起:“快!带我去看!”

匠作监院内,一片欢腾!窑口已然打开,冷却后的灰黑色块状“熟料”被取出,正在石碾下被奋力研磨成细粉。公输越颤抖着双手,将一捧灰扑扑的粉末倒入木盆中,加入适量清水,快速搅拌。

在众人紧张而期待的注视下,那灰浆渐渐变得粘稠,随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凝结!不过一刻钟,便已板结硬化,触手坚硬冰凉!

“快!试试硬度!”李凌下令。

石坚抡起铁锤,用力砸向那硬化的小块!

“砰!”一声闷响,火星四溅!那水泥块竟只是崩掉一个小角,主体完好无损!其硬度,远超寻常夯土,几乎可比劣质石材!

“天佑将军!天佑宛城啊!”公输越激动得老泪纵横,跪倒在地。陶泓、石坚及一众参与其中的工匠也纷纷跪倒,看着那神奇的水泥块,如同看着神迹!

李凌强压心中激动,亲手扶起公输越:“此乃诸位师傅之功!传令,所有参与工匠,重赏!”

“谢将军!”众人欢呼。

李凌仔细检查了水泥的硬度和凝结速度,虽远不如现代水泥,但在这个时代,已是颠覆性的建筑材料!信仰值的优化似乎起了作用,成品品质比他预想的还要好上一些。

“即刻起,全力生产!优先用于加固城南粮仓仓壁及地下!其次,修补城墙薄弱处!”李凌下令。他要立刻将其实用化,打造一个“样板工程”,为接下来的上书提供最有力的实证!

就在宛城为水泥成功而欢欣鼓舞之时,一骑快马奔入城中,带来了王陵的最新军报。

“报将军!王都尉已于桐柏山截住钟离昧后军一部,激战一场,歼敌三百余,俘获数十!钟离昧主力加速东遁,然其军心已挫!王都尉正率军紧追不舍!”

“好!”李凌大喜!王陵果然不负所托!

然而,军报之后,那信使又压低声音补充了一句:“王都尉令末将密禀将军,审问俘虏得知,钟离昧此次潜入,似负有特殊使命,并非单纯扰袭,其目标……疑似指向桐柏山中的某处古寨遗迹,似在寻找某物或某人……”

古寨遗迹?寻找某物某人?李凌与身旁的韩信、陈平对视一眼,心中疑云再起。钟离昧孤军深入,竟是为了这个?这背后,是否又隐藏着范增和“影傀”的什么阴谋?

与此同时,荥阳方向,一骑使者正带着刘邦的新的诏令,日夜兼程,奔向宛城。诏令的内容,似乎与萧文发出的那封密报,息息相关……

宛城的天空,依旧阴云密布,三面烽烟,并未因一场小胜和一项技术突破而散去,反而似乎交织得更加紧密了。李凌站在城头,望着远方连绵的伏牛山与桐柏山,手中紧握着那块已开始微微发热的“祖龙魂佩”,感受着其中传来的、愈发清晰的微弱悸动,眼神愈发深邃坚定。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三年三月下,祖凌公(19岁)纳韩信之谋,分兵拒钟离昧于桐柏,遣王陵如影随形,寻机歼其一部,挫其锐气。内则依韩信的计,以阳谋克程邈之奸,上书汉王自陈心迹,并请‘重用’程邈。适时,水泥秘法于匠作监初试成功,其坚逾石,公乃耗神恩(信仰值)优化其质,遂令优先加固粮仓、城防,以显其效。然钟离昧异动,似另有所图,荥阳诏令又至,公临三面之困,然从容部署,神工初显,破局在即。”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三年春,横野将军凌击楚将钟离昧,破之。” (按:正史记载高度概括)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帝微时,履凡历劫。魔将钟离昧引兵入寇,帝遣神将(王陵)破之。朝中奸佞(程邈、萧文)谗言惑主,帝乃显神工,造坚如石粉(水泥),加固圣仓(粮仓),以证清白。此乃帝以实绩破虚言,以神迹克魔障。然魔心不死,钟离昧遁入深山,似寻魔宝;魔念感应,伪主(刘邦)诏令又至。帝于凡间,步步劫难,然圣心通明,应对自如。”

* 野史·楚汉秘闻·水泥问世:“闻李凌制‘神泥’成,其色灰黑,遇水凝结,坚不可摧。程邈闻之,惊惧交加,急令萧文再发密报。萧何得二报,一褒一贬,疑窦丛生,乃密奏刘邦。刘邦亦奇之,诏令凌献其法。然凌已抢先上书,言为固防所用,并荐程邈之‘才’。萧何接凌奏章,览其荐程邈之语,默然良久,似有所悟。钟离昧入桐柏,或为寻访隐居之墨家工匠,或为前朝藏宝,众说纷纭,成千古之谜。”

(第四十三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