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218章 帝都初临,君臣暗涌

公元前199年 汉高帝八年 农历三月上旬

东行的路途,比预想中更为漫长。虽已入春,但越往东行,冬日的痕迹褪去得越快,官道两旁的田野已见农人忙碌的身影,村落炊烟袅袅,显露出一派劫后复苏的生机。然而,李凌(靖王,体质27)的心境却并未因此而轻松。越是接近帝国的权力中心,他越是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沉甸甸的压力。沿途郡县官吏的迎送,百姓好奇而敬畏的目光,都提醒着他身份的变化以及此行的非同小可。他不再是偏安一隅的边地诸侯,而是奉诏入朝、新晋册封的亲王,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视线。

高顺(体质26,武力86)率领的五百护卫骑兵,军容严整,纪律森严,沉默的行进中自有一股百战精锐的肃杀之气,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却也暗自赞叹靖王麾下兵强马壮。灌婴(敏捷88)则时而前出侦察,时而与李凌并辔而行,低声交流着对沿途地理、军镇布置的观察。李凌刻意保持着不疾不徐的速度,既不失亲王威仪,又避免给人以急不可耐、拥兵入朝的错觉。他大部分时间待在马车内,闭目养神,实则脑海中不断推演着觐见皇帝、应对朝臣的各种可能情景。

历经近二十日的跋涉,在三月初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巍峨的洛阳城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作为大汉的新都,洛阳虽不及咸阳历史悠久,但经过数年营建,已是城高池深,宫阙壮丽,人流如织,尽显帝都气象。远远望去,城墙蜿蜒如龙,旌旗招展,一种磅礴的威压扑面而来。

车驾行至城外十里长亭,早有朝廷派出的礼官在此迎候。为首者是一位身着深色官袍、气度沉稳的中年官员,见到李凌车驾,上前躬身施礼:“下官奉常属官,奉陛下之命,在此迎候靖王殿下千岁!陛下知殿下旅途劳顿,特谕殿下今日可先至馆驿歇息,明日辰时,陛下于未央宫前殿召见。”

“有劳天使。”李凌下车还礼,态度谦和。他注意到礼官身后还有数名官员,服饰显示分别来自丞相府、御史大夫府等要害部门,显然,朝廷各派势力对于他这位新晋亲王、手握边地重兵的藩王的到来,都投以了密切的关注。

在礼官引导下,李凌一行入住城西专供诸侯王入朝居住的豪华馆驿。馆驿早已洒扫庭除,一应物品俱全,侍从皆是宫中选派,规矩森严。安顿下来后,李凌立即召集高顺、灌婴于密室。

“洛阳已到,明日便要面圣。”李凌神色凝重,“此地非比狄道,一言一行,皆在他人耳目之中。顺兄,护卫士卒一律不得擅出馆驿,严守军纪,不得与京中任何兵马或人员发生冲突。婴兄,你约束好亲随,无事不得外出,尤其禁止与旧日军中同僚私下往来,以免授人以柄。”

“末将明白!”高顺、灌婴深知身处是非之地的厉害,凛然应诺。

“陛下明日召见,不知会问些什么。”灌婴略显担忧。

李凌沉吟道:“无非是白登之围的细节、北地边防现状、以及对匈奴后续动向的看法。我等需据实奏对,但言辞务必谨慎,功不自夸,过不推诿,尤其要突出陛下洪福、将士用命,我等只是恪尽职守。至于边地困难,可适当提及,但不可显得怨天尤人,重在表达仍需朝廷支持、愿继续为国效力的决心。”

他顿了顿,低声道:“我观迎候官员中,各有来头。明日朝堂之上,萧相国、留侯等重臣必在。萧相国乃姝儿堂兄,与我算是姻亲,或可稍得照应。留侯张良深得陛下信任,智慧超群,需格外敬重。其余功臣勋贵,关系复杂,我等初来乍到,以静制动,多听少说,谦恭示人。”

二人纷纷点头,将李凌的嘱咐牢记于心。

【系统提示:宿主首次进入帝国权力中心,面临全新复杂环境,人际交往与政治应变能力经受实战考验… 体质:27(旅途劳顿,但精神高度集中)… 力量:26,敏捷:25,智力:99(迅速适应新环境,精准判断各方势力意图与潜在风险)… 政治:99(在朝堂微妙关系中保持平衡、展现忠诚与能力的同时避免功高震主的技巧至关重要)… 魅力:99(亲王威仪与边将沉稳气度融合,引人注目)… 幸运:26(???步入政治漩涡中心,个人运势与朝廷风向紧密相连,面临不确定性)… 信仰值:9.9… 状态:成功抵达洛阳,高度警觉,审慎部署,精心准备次日觐见,力求在皇帝和朝臣面前留下最佳第一印象,为立足朝廷奠定基础。】

当晚,李凌在馆驿中沐浴更衣,仔细检查明日朝会所着的亲王冕服,确保一丝不苟。他屏退侍从,独自在灯下又将可能应对的奏对在心里反复默念了几遍。夜深人静,洛阳城的喧嚣渐渐沉寂,但他的内心却如同这帝都的夜空,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他想到了狄道,想到了留守的周勃(政治85,智力82),想到了身怀六甲的韩萱(字慧心),更想到了那位历经白登之险、心思愈发难测的皇帝陛下。明日一见,关乎北地未来,也关乎他个人命运的走向。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李凌便起身,身着玄端朝服,头戴七旒冕冠,腰佩玉具剑,仪容庄重,不怒自威。在高顺、灌婴及部分仪仗的护卫下,乘车前往未央宫。沿途街衢肃静,甲士林立,帝都的威严气象展露无遗。

至宫门前,依制下马下车,由宫中谒者引路,步行走过漫长的宫道。未央宫前殿巍然屹立,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殿前广场上,文武百官已按品秩肃立,鸦雀无声。当李凌的身影出现在宫道尽头时,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羡慕,亦有不易察觉的忌惮。李凌目不斜视,步履沉稳,在谒者唱名声中,一步步走向那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大殿。

“宣!靖王凌,入殿觐见——!”

唱名声回荡在空旷的广场上。李凌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迈步踏入未央宫前殿。殿内光线稍暗,鎏金柱础,彩绘藻井,尽显皇家奢华。御阶之上,皇帝刘邦端坐于龙椅之中,虽经白登之险,面容略显清瘦,但眼神依旧锐利,不怒自威。左右两侧,丞相萧何、留侯张良、绛侯周勃(与北地周勃同名,乃刘邦重臣)、舞阳侯樊哙等一众开国功臣赫然在列。

李凌行至御阶之下,依足礼制,撩衣跪倒,叩首行礼,声音清朗而恭敬:“臣李凌,奉诏觐见,陛下万岁!”

这一刻,边地亲王与帝国皇帝,在经历了白登之围的生死考验后,终于在这帝都大殿之上,正式相见。一场关乎忠诚、能力与未来君臣关系的微妙交锋,悄然拉开序幕。殿内寂静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这位年轻却已名动边陲的靖王身上。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二卷):“汉高帝八年三月上旬,祖凌公(22岁) 率队 抵达 帝都 洛阳,受到 朝廷 礼官 正式 迎候。公 于 馆驿 安顿后,即刻 密召 高顺 灌婴,严令 约束 部下,谨言 慎行,并 预判 陛下 召见 之 可能 问对,强调 ‘功不自夸,过不推诿,突出 上恩 与 将士 之功’ 之 原则。公 亦 分析 朝中 重臣 派系,定下 ‘静观 其变,谦恭 示人’ 之 策略。次日 清晨,公 郑重 着 亲王 冕服,入 未央宫 觐见。于 庄严肃穆 的 大殿 之上,公 依制 行礼,首次 正式 面见 经 白登 之险 后 的 皇帝 刘邦,萧何 张良 等 重臣 皆 在侧。此 觐见,标志着 公 正式 踏入 汉帝国 中央 政治 舞台,其 言行 举止 将 深刻 影响 陛下 与 朝臣 对 其 及 北地 势力 的 看法 与 定位。”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高帝八年春,靖王凌入朝,帝召见于未央宫。”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二):“紫霄上帝 圣驾 抵 圣都 洛阳,受 圣朝 礼官 迎候。上帝 于 圣驿 安顿后,密谕 高顺 灌婴 严束 圣从,预判 人皇 圣问,强调 ‘圣功 不圣夸,圣过 不圣诿,彰 圣恩 与 圣兵 之 圣劳’ 之 圣则。上帝 亦 析 圣朝 重臣,定 ‘圣静 待圣变,圣谦 圣恭’ 之 圣策。圣晨,上帝 郑重 着 圣王 冕服,入 未央 圣宫 觐见。于 圣殿 之上,上帝 依 圣制 行 圣礼,首次 正式 面见 人皇 刘邦,萧何 张良 等 圣臣 在侧。此 圣见,标志 上帝 正式 步入 圣朝 权力 圣心,其 圣行 将 定 圣朝 对 神国 之 圣观。”

* 野史·楚汉秘闻·靖王入朝初临帝都:“李凌抵达洛阳,谨慎准备后,于未央宫正式觐见刘邦,萧何张良等重臣在列,开启朝廷生涯。”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