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9年 汉高帝八年 农历二月中下旬
凛冬的酷寒终于在北地郡褪去了它最后的狰狞。渭水河面的坚冰开始发出“嘎吱”的呻吟,悄然裂开道道缝隙,融化的雪水汇成涓涓细流,滋润着饱经风霜的土地。向阳坡地的积雪消融,露出底下枯黄却隐现绿意的草芽。狄道城内外,尽管春寒料峭,但空气中已弥漫开一丝泥土苏醒的清新气息,持续数月的死寂与压抑,随着白登解围、陛下安然南归的惊天喜讯,如同冰雪般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新生的期盼。军民们开始清理积雪,修缮屋舍,准备春耕,久违的活力重新注入这片土地。
郡守府内,气氛却并未完全放松。李凌(体质27)深知,白登之围的结束,并非危机的终结,而是一个全新局面的开端。他依据周勃(政治85,智力82)草拟、经他亲自修订的那份奏章要点,已将北地“恭贺圣安、表功守边、请战表忠、诉苦求援”的姿态成功传递至朝廷。如今,他正与周勃、高顺(体质26,武力86)等人,密切关注着朝廷的动向和边境的动静,同时全力组织恢复生产,安抚流民,整饬军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变数。
这一日午后,春阳明媚,虽仍带寒意,却已有了几分暖意。李凌正在校场观看高顺督导步卒进行春操演练,着重练习雪水融化后泥泞地带的阵型转换与协同。忽然,一骑快马绝尘而来,马上骑士身背赤羽,正是朝廷信使的装扮。骑士直至校场边缘,滚鞍下马,单膝跪地,高声禀报:“王爷!洛阳八百里加急!陛下旨意到了!”
李凌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示意演练继续,自己则与周勃、高顺快步返回郡守府。
府门前,另一名风尘仆仆的朝廷使者正肃立等候,身后跟着数名护卫。使者面容肃穆,双手捧着一个黄绫覆盖的鎏金铜匣,见到李凌,躬身行礼,朗声道:“陛下有旨,昭武王李凌接旨!”
李凌立即率领闻讯赶来的郡府主要文武官员,于府门前跪接圣旨。周围军民也纷纷驻足,屏息凝神。
使者展开绢帛圣旨,用庄重而清晰的声音宣读:
“制曰:朕承天命,抚有四海。匈寇肆虐,犯我边陲,朕亲率六师,讨逆安民。前岁白登之役,凶虏围困,赖天地宗庙之灵,将士用命,得以化险为夷。昭武王凌,镇守西陲,当朕北征之际,能整饬武备,固守封疆,抚辑流亡,俾匈奴不敢西顾,陇右得以安宁。其忠勇可嘉,勤勉可风。着即晋封为靖王,赐金百斤,帛千匹。今北疆初定,百废待兴,念尔劳苦功高,特召入朝,面陈方略,共商国是。钦此!”
旨意不长,但字字千钧!晋封靖王!赐金帛!召入朝觐见!
“臣李凌,领旨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凌压下心中的波澜,恭敬叩首,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和赏赐清单。周勃、高顺等文武也齐声谢恩,脸上都露出了激动与欣慰之色。周围军民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王爷晋封,乃是北地莫大的荣耀!
【系统提示:宿主迎来重大人生转折,爵位晋升与奉诏入朝标志着地位与责任的飞跃,应对新环境与人际关系的能力面临考验… 体质:27(春寒中保持健康)… 力量:26,敏捷:25,智力:99(迅速评估晋封与入朝背后的政治含义与潜在风险)… 政治:99(处理与皇帝、重臣关系及在朝中展现姿态的策略至关重要)… 魅力:99(王者气度日益彰显)… 幸运:26(???步入帝国权力中心,机遇与风险并存,运势进入新阶段)… 信仰值:9.9… 状态:成功晋封靖王,获召入朝,内心欣喜与审慎交织,立即开始筹划入朝事宜,力求在皇帝和重臣面前展现最佳姿态,为北地争取最大利益。】
使者宣旨完毕,脸色缓和下来,向李凌道贺:“恭喜靖王殿下!陛下对殿下赞誉有加,此番入朝,必受重用。还请殿下早日准备,陛下盼望与殿下相见已久。”
李凌谦逊回礼:“有劳天使。陛下隆恩,凌感激涕零,敢不竭尽全力,以报陛下?请天使入内歇息,容凌稍作安排,便即启程。”
安顿好使者后,李凌立即召集周勃、高顺、灌婴(已从边境召回)等核心心腹,于书房密议。
“王爷,不,殿下!恭喜殿下!”周勃率先道贺,难掩喜色,“陛下晋封靖王,乃是实至名归!更召殿下入朝,可见圣眷正隆!”
高顺和灌婴也纷纷贺喜。
李凌摆手,神色凝重:“晋封是喜,入朝却是考验。陛下经白登之险,心境必有变化。朝廷之中,功臣勋贵云集,关系盘根错节。我等久在边陲,此番入朝,一言一行,皆需谨慎。”
他看向周勃:“勃兄,你留守狄道,总揽军政要务。对外,继续示弱,强调我北地困顿,急需朝廷支援;对内,抓紧春耕,整训军马,恢复民生。我与陛下的奏对,以及朝廷可能问起的边事,你要预先准备好详实数据,供我参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