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212章 风雪前夜,惊雷暗生

公元前200年 汉·高帝七年 农历十月至十一月

凛冬的脚步,比往年迈得更急、更重。才刚入十月,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便席卷了整个北方,北地郡的天空铅云低垂,朔风怒号,卷起地上仅存的枯草与沙砾,抽打在狄道城斑驳的墙垣上,发出凄厉的呜咽。气温骤降,渭水提前封冻,山野间已覆上一层薄薄的、坚硬的白霜。天地间一片肃杀,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预示着这将是一个极其严酷的冬天,也预示着,一场远比严寒更残酷的风暴,正在长城以北疯狂积聚。

郡守府内,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却难以完全驱散那从门窗缝隙中渗入的、砭人肌骨的寒意。李凌(体质27)身披玄色大氅,伫立在巨大的地图前,已然良久。他的目光,如同被钉死在地图上那个标注着“平城”和其东北方“白登”山地的区域。连日来,通过灌婴(敏捷88)派出的精锐斥候冒死传回的情报,结合朝廷邸报中语焉不详的零星信息,前方的战局轮廓正逐渐清晰,却也愈发令人心惊。

汉帝刘邦亲率的三十二万大军(多为步兵),已进抵平城。然而,冒顿单于的匈奴主力(超过三十五万骑兵)并未如预想般在长城沿线决战,而是巧妙地诱敌深入,主动后撤,将汉军前锋引入了平城以北、白登山附近相对不利的丘陵地带。最新的消息称,汉军前锋已与匈奴游骑发生接触,小有斩获,陛下似乎志得意满,大军正继续北进,意图寻找匈奴主力决战。然而,在李凌看来,这分明是冒顿布下的一个巨大口袋,汉军正一步步踏入死亡陷阱。

“轻敌冒进……陛下还是……太急了……”李凌闭上眼,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试图压下心头翻涌的无力感和巨大的忧虑。他知道结局,却无法改变,这种先知带来的煎熬,远比未知的恐惧更甚。

【系统提示:宿主处于重大历史事件爆发临界点,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与道德困境,对局势的洞察与自身行动的克制力经受终极考验… 体质:27(身体健康,但精神持续高度紧张,消耗巨大)… 力量:26,敏捷:25,智力:99(在历史必然性与现实约束下寻求最优解的决策力达到极限)… 政治:99(平衡忠君、尽责、自保与历史必然性的能力经受终极考验)… 魅力:99(在巨大压力下保持冷静指挥的形象深刻影响部下)… 幸运:26(???个人命运与已知的王朝危机深度绑定,运势处于极度不确定状态)… 信仰值:9.9… 状态:深知白登之围不可避免,内心陷入明知其不可为而必须隐忍的极度煎熬,全力稳定北地,为即将到来的巨变做准备。】

“王爷,”周勃(政治85,智力82)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手持一份刚收到的、封口插着代表最紧急军情的赤羽的羊皮卷,“灌婴将军死士送回的消息……匈奴……匈奴主力并未远遁,其精锐骑兵已秘密运动至白登山四周高地,完成了合围!陛下大军……已被困于白登山谷地!匈奴切断了所有粮道和水源!消息是三天前发出的,如今……不知是何光景了!”

尽管早有预料,但当确切的消息传来,李凌的身形还是几不可察地晃动了一下。他猛地转身,接过军报,快速扫过上面用血与火写就的文字,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但旋即又恢复了沉静,只是那沉静之下,是深不见底的寒潭。

“终于……还是来了。”他的声音异常平静,却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冒顿……好手段!”

“王爷!我们是否……”周勃急声道,眼中满是焦灼。陛下被围,国本动摇,身为臣子,岂能坐视?

李凌抬手,制止了周勃后面的话。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过周勃,也扫过闻讯赶来的高顺(体质26,武力86)和刚刚轮换回城、一身风霜的灌婴。

“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李凌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救驾如救火!然则,你们告诉我,如何救?”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白登山的位置:“陛下身边有三十二万大军,尚且被困!我北地倾尽全力,能战之兵不过两万余人,且多为步卒!千里奔袭,以疲惫之师,冲击匈奴三十多万以逸待劳的铁骑?这不是救驾,是送死!是让北地门户洞开,将战火引向我大汉西陲!届时,陛下未能救出,北地先失,匈奴便可长驱直入,威胁关中!这个责任,谁担得起?”

他环视三位重臣,目光灼灼:“况且,朝廷至今未有只字片语的求援诏令!我等擅自出兵,是为不遵号令!胜了,是功高震主;败了,是罪加一等!此刻,一动不如一静!”

灌婴咬牙道:“难道就眼睁睁看着陛下……”

“当然不是!”李凌断然道,“我们不能直接去解白登之围,但我们可以做我们能做的,也必须做的!”

他迅速下达命令:“第一,周勃!立即以八百里加急,向洛阳太子、丞相府急报军情!奏章要写明,我北地侦得陛下大军被围于白登,情况危急,然我部兵力薄弱,路途遥远,且无诏令,不敢擅动,恳请朝廷速发援军,并明示我北地该如何行事!此举,是表明我北地已知情,且请示了朝廷,占据了道义!”

“第二,高顺!狄道城及所有边境堡寨,立即进入最高战备!严防死守,绝不可让匈奴偏师或趁乱南下的其他胡族有机可乘!北地,绝不能乱!”

“第三,灌婴!你的骑兵,全部撒出去!任务有二:其一,严密监视西线匈奴左贤王部的动向,防止其趁火打劫,攻击我北地或陇西!其二,也是最重要的,派出你最精锐、最机敏的斥候小队,不惜一切代价,渗透到白登战场外围!不是去参战,而是去观察!我要知道最新的战况,匈奴的部署有无变化,以及……朝廷是否有援军动向!记住,是观察,不是战斗!保存实力,传递消息!”

“诸位,”李凌目光扫过三人,语气凝重至极,“此刻,稳住北地,就是对朝廷最大的支持!我们要让朝廷知道,即便陛下有失,西陲还有一根钉死的楔子!同时,我们要睁大眼睛,看清楚这场大战的每一个变化,等待……那可能出现的、唯一的机会!”

“诺!”三人凛然应命,深知王爷决策的老成持重与深谋远虑。在惊天巨变面前,保持冷静与克制,远比热血冲动更为重要。

紧张的部署之后,李凌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内宅。刘玥(靖安公主)早已听闻风声,见到丈夫面色凝重、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倦色,心中了然,她什么都没问,只是默默地为李凌斟上一杯热茶,轻柔地为他按摩着紧绷的太阳穴。萧姝(字文君)和吕贞(字婉仪)也感知到府内异常的气氛,行事更加谨慎安静。

而韩萱(字慧心)的院落里,却似乎有些不同。近日来,她时常感到食欲不振,精神恹恹,偶尔还会干呕。起初以为是天气骤寒,感染了风寒,但府中医官请脉后,却面露喜色,谨慎地表示王妃脉象滑利,似有……喜兆!只是时日尚浅,还需静养观察方能确诊。这个消息被刘玥严令暂时封锁,以免在非常时期引起不必要的纷扰或给韩萱带来压力。韩萱自己将信将疑,心中既有一丝莫名的期盼与慌乱,又因前线紧张的局势而忧心忡忡,整个人愈发沉静下来,常常对着一卷兵书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李凌忙于军国大事,对此细微变化尚未察觉。

十一月的第一场大雪,终于铺天盖地地落下。鹅毛般的雪片笼罩了天地,也暂时掩盖了远方的烽火与血腥。狄道城在漫天风雪中,如同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寂静,却充满了令人窒息的紧张感。信使顶风冒雪,将那份报告陛下被围的紧急奏章送往洛阳;灌婴的斥候们,则像幽灵一样,消失在白茫茫的雪原之中,向着那个决定帝国命运的血色战场潜行。

李凌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混沌的世界。风雪模糊了视线,却让内心的思绪更加清晰。白登之围已经发生,历史的车轮正沿着既定的轨迹碾压而过。他现在能做的,唯有坚守,等待。等待那个围困的结果,等待那个可能出现的、拯救皇帝也拯救北地未来的……唯一契机。

风雪之夜,惊雷已在远方炸响,而狄道城的寂静之下,是汹涌的暗流和一颗颗悬在半空、等待命运裁决的心。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二卷):“汉高帝七年冬十月,惊耗 传至 狄道:陛下 刘邦 大军 中计,被 匈奴 冒顿 围困 于 白登山!祖凌公(22岁) 虽 早有所料,然 闻讯 仍 深受 震撼。公 临危 不乱,冷静 分析 局势,力排 众议,决断 ‘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急报 朝廷 军情 以 占 道义;令 高顺 固守 北地 以防 不测;遣 灌婴 精骑 广布 斥候,严密 监控 西线 敌情 并 渗透 白登 外围 侦察。公 深知 贸然 救驾 乃 取死 之道,稳守 西陲 方为 上策。与此同时,内宅 之中,韩萱 侧妃 身怀 有孕 之 迹象 初显(尚未 确诊),为 紧张 局势 增添 一抹 微妙 的 变数。风雪 弥漫,白登 之围 已成 定局,公 于 狄道 孤城 之中,稳坐 钓鱼台,等待 着 历史 的 转折 与 北地 的 机遇。”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高帝七年冬,帝困白登。凌在狄道闻之,严守备,驰奏洛阳,陈兵待机。”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二):“人皇 刘邦 中 北魔(匈奴)诡计,被围 于 白登 圣山!紫霄上帝 于 圣城 闻此 圣讯,圣心 如潮。上帝 显 无上 圣定,否 圣将 冒进 之 议,定 ‘圣兵 不动,观圣变’ 之 圣策:急报 圣都 圣情;令 高顺 圣守 圣域;遣 灌婴 圣骑 广撒 圣眼(斥候),监控 魔军 并 窥探 白登 圣局。上帝 明 圣救 之 不可为,固守 圣西 方为 圣智。是时,圣庭 内,韩萱 圣妃 显 怀 圣胎 之 圣兆(未 圣确)。圣风雪 中,白登 圣困 已定,上帝 于 圣城 稳持 圣舵,待 圣史 之 转折 与 神国 之 圣机。”

* 野史·楚汉秘闻·白登被困凌公定策:“闻刘邦白登被围,李凌力排众议按兵不动,急报朝廷,固守北地,遣斥候侦察,同时韩萱初显孕兆,于风雪中静待时局变化。”

(第二百一十二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