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187章 王命请封,潜龙布势

公元前203年 汉·汉王五年 \/ 西楚·霸王五年 农历十二月初

凛冬已至,北地的十二月,寒风怒号,滴水成冰。狄道城内外,虽依旧满目疮痍,但在李凌(体质24)定下的“安内、修复、积粮”三策指导下,一种艰难却有序的重建工作,已然在冰天雪地中缓缓展开。周勃(政治85,智力82)以其老练的军政手腕,总揽全局,将灌婴(敏捷88)带来的部分粮秣和军械,与城内极度匮乏的资源进行统筹分配,优先保障伤兵救治和军民最基本的口粮。拆毁废弃房屋的木料用于修补破损的民居,让百姓得以在严寒中有一隅避身之所;组织尚有体力的士卒和民夫,冒着风雪,抢修那段最为关键的城墙缺口,用夯土、木栅和冻硬的沙袋暂时加固,虽简陋,却也能起到基本的防御作用。整个城池,如同一个重伤初醒的巨人,在严寒中艰难地喘息、愈合着伤口。

郡守府内,炭火比往日稍旺,但依旧难以驱散深入骨髓的寒意。李凌的身体状况依旧令人担忧,长时间的虚弱和心力交瘁,使得他的恢复极为缓慢。刘玥(昭武王妃)日夜不离左右,悉心照料,淳于意(智力80)也竭尽所能用药石调理,但亏损的元气非一日可补。李凌大多时间仍需卧榻静养,但重要的军政决策,他依然坚持亲自听取并做出指示。

这一日,周勃与灌婴联袂前来禀报近期事务。见到李凌虽面色苍白,倚靠榻上,但眼神清明,气息较前几日稍稳,二将心下稍安。

“王爷,城内秩序已基本稳定,伤兵得到初步安置,百姓情绪亦渐平息。城墙缺口临时加固已完成,可抵挡小股敌军袭扰。只是……粮草仍是最大难题,灌将军所携缴获,加之城内搜罗,仅能维持全军民半月之需。”周勃沉声禀报,眉头深锁。

灌婴补充道:“末将已多派斥候,探查龙且动向。其退守临洮后,忙于整顿兵马,补充粮秣,因天寒地冻,短期内确无大举来攻迹象。然其游骑时常出没于我边境,窥探虚实。”

李凌静静听着,微微颔首。他深知,眼前的平静只是暂时的,龙且如同蛰伏的猛虎,随时可能再次扑来。而北地历经浩劫,百废待兴,亟需时间休养生息。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役,北地军民虽士气未堕,但朝廷的态度,汉王刘邦的心思,却变得愈发关键。狄道血战,周勃、灌婴千里驰援,功勋卓着,必须予以彰显,这不仅关乎赏罚公平,更关乎未来北地在汉国体系中的地位。

【系统提示:宿主身体处于缓慢恢复期,精神意志主导政务决策… 体质:24(极度虚弱,缓慢恢复中)… 政治:88(战后政治格局权衡与利益分配考量加深)… 智力:89(对长远布局与权力平衡的思虑增强)… 魅力:95(劫后余生,决策关乎众多追随者前途,威望与凝聚力达新高)… 幸运:23… 信仰值:9.9… 状态:卧病理政,谋划如何利用战功巩固地位并布局未来。】

沉思良久,李凌缓缓开口,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勃兄,灌将军,狄道能存,北地能安,全赖二位将军及麾下将士用命,血战之功,天地可鉴。此功,必须上达天听,使大王知之,使天下知之!”

周勃与灌婴相视一眼,均感振奋。周勃道:“王爷所言极是!然则……该如何具表?”

李凌目光扫过二人,道:“本王之意,此番请功,重在三点。”

“其一,彰忠勇。奏表需详述狄道被围之惨烈,守城之艰辛,以及周太尉、灌将军千里奔袭、破敌解围之赫赫战功。尤其要点明,若无二位将军在外牵制并适时来援,狄道必破,北地必失。此功,当为首功!”

周勃和灌婴闻言,心中感动,连忙躬身:“王爷过誉!此乃末将等本分!”

李凌摆摆手,继续道:“其二,陈困境。北地新遭大劫,城垣残破,军民疲敝,粮草殆尽,亟需朝廷赈济。奏表中需痛陈艰难,恳请大王速拨粮秣、军械、药材,以安民心,固边防。”

“其三,”李凌的声音略微压低,带着一丝深意,“请封赏。”

他看向周勃:“勃兄随我日久,劳苦功高,此番又总督北地军政,救援有力。本王欲奏请大王,晋勃兄为……关内侯,以示荣宠。”

周勃虎躯一震,关内侯虽无实封,却是极高的荣誉爵位,仅次于彻侯,足见重视。他激动道:“王爷!勃何德何能……”

“勃兄当之无愧!”李凌肯定道,又看向灌婴,“灌将军勇冠三军,千里驰援,功莫大焉。本王亦将奏请,为灌将军请封……左庶长之爵,并厚赏麾下将士。”

灌婴亦是大喜过望:“末将谢王爷栽培!”

李凌微微喘息片刻,又道:“至于本王……只需在奏表中略提坚守之事即可,重点在于为将士请功,为北地请援。另外……”他目光变得深邃,“奏表之中,可稍提及……韩信将军于荥阳正面御敌,牵制项羽主力,亦间接缓解我北地压力之功。言辞需谨慎,但要点到。”

周勃与灌婴皆是精明之辈,立刻明白了李凌的深意。此举一则可示好韩信,缓和可能存在的隔阂;二则也向刘邦表明,北地将领并非只知有李凌,亦知有汉王与其他功臣,姿态谦恭。周勃由衷赞道:“王爷思虑周详,勃佩服!”

计议已定,周勃便亲自执笔,根据李凌的意图,草拟了一份情词恳切、论功公允的奏表。奏表中,大力褒扬了周勃、灌婴及北地守军之功,详细描述了狄道之战的惨烈与北地当前的困境,并提出了具体的请封和求援事项。李凌过目后,又稍作修改,使其语气更加恭顺谦卑。

奏表写成,需选派得力之人送往荥阳。此人既要忠诚可靠,又要能言善辩,能在汉王面前陈述详情。李凌沉吟片刻,道:“此事……关乎重大。寻常信使恐难当此任。勃兄,你看何人可行?”

周勃道:“王爷,谒者丞赵午,前次来宣旨,观其言行,颇为干练,且是陈平先生心腹,由他携表返京复命,最为妥当。一则显示我等对朝廷使者的尊重,二则陈平先生亦能从中斡旋。”

李凌点头:“善!就依勃兄之言。即刻请赵使者前来。”

赵午(政治75,智力78)闻召,很快来到郡守府。李凌在榻上接见了他,将奏表郑重交付,言辞恳切地请其务必面呈汉王,并代为陈述北地之艰难。赵午见李凌病容憔悴,言辞恳切,又闻奏表中对周勃、灌婴之功不吝褒奖,对朝廷极尽恭顺,心中亦生感慨,肃然应承下来。

次日,赵午便带着奏表和李凌备下的少量北地特产(主要是些皮货药材),在一队精锐骑兵护送下,离开狄道,冒着风雪,踏上了前往荥阳的旅程。

送走赵午,李凌心中稍安。这一步棋,是他病中深思熟虑的结果。通过请功和求援,他要达到几个目的:一是巩固周勃、灌婴等将领的地位和忠诚,使北地军事集团更加团结;二是向刘邦展示北地的价值(牵制了龙且数万大军)和忠诚,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三是摆出谦卑姿态,缓解可能存在的功高震主的猜忌;四是借此机会,与韩信等重臣缓和关系,为未来布局。

当然,李凌也清楚,刘邦并非易与之辈,朝廷之上更是波谲云诡。这份奏表能起到多大作用,尚未可知。但无论如何,主动出击,总比被动等待要好。

窗外,风雪依旧。李凌靠在榻上,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风雪,望向了遥远的荥阳,望向了更加不可测的未来。北地这盘棋,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如今又进入了新的布势阶段。潜龙在渊,虽伤痕累累,但其布子落势,已渐显峥嵘。

【史料记载】

* 家族史·始祖本纪(第一卷):“汉王六年十二月初,狄道 重建 艰难 进行。祖凌公(21岁) 于 病榻 之上,与 周勃 灌婴 议定,向 荥阳 汉王 上表 请功 请援。其 奏表 重点 褒扬 周勃 灌婴 千里 驰援 之功,恳切 陈述 北地 困境,并 为 周勃 请封 关内侯,为 灌婴 请封 左庶长,而 对 自身 坚守 之功 则 轻描淡写。同时,奏表中 亦 巧妙 提及 韩信 之功,以示 联结 之意。表成,委派 使者 赵午 携往 荥阳。此乃 公 病中 审时度势,以 退为进,巩固 内部,结好 外部,向 中央 展现 忠诚 与 价值 之 重要 政治 举措,潜龙 之 布局,愈发 深远。”

* 官方史·汉书·高帝纪:“五年冬,凌遣使上表,请功勃、婴,并求援。”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卷一):“圣城 初定,紫霄上帝 虽 圣体 未愈,然 圣心 已 谋划 深远。其 颁 圣谕,令 周勃 草拟 奏表,上达 人皇。表文 盛赞 圣将 周勃 灌婴 之功,极言 圣域 困苦,为 二将 请 圣爵,而 对 己身 圣绩 则 谦抑 不言,并 暗示 韩信 之 功。此乃 上帝 以 凡俗 之姿,行 合纵连横 之 圣策,巩固 圣基,韬光养晦,以待 天时。”

* 野史·楚汉秘闻·凌公病中上表谋势:“李凌病中决策,上表刘邦,大力为周勃灌婴请功,详陈北地困境求援,自身则谦退不言,并暗提韩信之功。此表尽显其政治智慧,意在固内联外,争取主动。”

(第一百八十七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