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85章 大暑收割与噬仓变异体的防御

大暑的太阳像一团烈火,炙烤着黎明新城的每一寸土地,空气里弥漫着成熟谷物的焦香。水稻田已完全成熟,稻穗低垂,呈深褐色,微风拂过,金色的稻浪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呼唤收割;石滩据点的大豆田早已收割完毕,大豆被晾晒在晒谷场上,泛着油亮的光泽;绿谷试验田的抗虫玉米也进入收割倒计时,玉米穗的苞叶完全干枯,轻轻一掰就能摘下,玉米粒饱满得能挤出油来。整个联盟都沉浸在秋收的忙碌与喜悦中,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队员们的欢笑声、粮食入仓的“哗哗”声,交织成一首丰收的交响曲。

老周每天天不亮就穿梭在各块农田和晒谷场之间,手里的“粮食水分检测仪”(老郑用旧时代的湿度计改装)成了最常用的工具,他会随机抽取水稻、大豆和玉米样本,检测水分含量:“水稻的水分含量降到13%,大豆11%,玉米12%,都符合储存标准!今天可以开始大规模收割水稻,预计五天就能完成所有稻田的收割任务!”他兴奋地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页面上还画着简易的收割路线图,确保收割机高效作业,不浪费一分一秒。

林墨陪着老周在水稻田检查时,远远看到老郑带着机械师团队在调试联合收割机——今年的收割机不仅加装了秸秆粉碎还田装置,还新增了“粮食筛选功能”,能在收割过程中自动筛选出空瘪粒和杂质,大大减少了后续筛选的工作量。“老郑说,这台收割机每小时能收割两亩水稻,脱粒、筛选、秸秆粉碎一步到位,比去年的效率提高了一倍还多。”林墨笑着对老周说,手指向远处正在作业的收割机,机器驶过,金黄的稻穗被吸入机身,脱粒后的稻谷通过传送带送入随行的粮车,粉碎的秸秆则均匀地撒在田里,整个过程有条不紊。

河港的船队也没闲着,三艘改装的“运粮船”停靠在水稻田旁的河道边,船员们正用传送带将粮车里的稻谷转运到船上,船上的粮仓经过特殊改造,内壁铺着陶窑据点烧制的防潮陶板,能有效防止稻谷受潮发霉。“老河说,这些运粮船一次能运五万斤稻谷,直接送到新城的主粮仓,省去了中间转运的麻烦,还能减少粮食损耗。”老周指着运粮船,对林墨说,眼里满是欣慰——今年的收割不仅效率高,运输和储存环节也比去年完善了太多,再也不用担心粮食在运输途中受损。

然而,这份喜悦在下午被打破。负责粮仓管理的小李慌慌张张地从主粮仓跑过来,手里捧着一把沾着黑色黏液的稻谷,稻谷表面有不规则的孔洞,有的甚至被啃食得只剩下半粒,脸色惨白:“周叔!墨哥!不好了!粮仓里的稻谷被虫子吃了!刚运进去的稻谷,不到半天就变成这样了,好多稻谷都粘在了一起,还发霉了!”

林墨和老周的心瞬间沉了下去,主粮仓储存着联盟近一半的粮食,一旦出问题,整个冬天的粮食安全都会受到威胁。两人立刻跟着小李赶往主粮仓,刚走进粮仓大门,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霉味,混合着淡淡的腥气。粮仓内部,堆积如山的稻谷上有不少黑色的斑点,用手拨开稻谷,能看到几只黑色的小虫在里面快速爬行,体型像米粒大小,身体呈椭圆形,体表覆盖着一层油腻的黏液,正疯狂地啃食着稻谷,留下一个个细小的孔洞。

“是‘噬仓变异体’!”老周蹲下身,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只虫子,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种变异体专门寄生在储存的粮食中,靠啃食谷物的胚乳为生,还会分泌黏液,让稻谷粘连在一起,滋生霉菌;而且它们的繁殖速度极快,在粮仓的温湿度环境下,一天就能繁殖三代,一只雌虫能产两百多粒卵,要是不尽快防御,不出三天,整个主粮仓的粮食都会被它们毁掉,甚至会扩散到其他小型粮仓!”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很快也赶到了,她用透明胶带粘起几只噬仓变异体和少量发霉的稻谷,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虫子的结构:口器像一把小型剪刀,能轻易剪断稻谷的种皮,啃食内部的胚乳;体表的黏液含有大量霉菌孢子,能加速稻谷发霉;而虫卵则藏在稻谷的缝隙中,外壳坚硬,普通的晾晒和筛选根本无法清除。“这种霉菌孢子有轻微毒性,人误食后可能会引发肠胃不适,严重的还会导致食物中毒。”苏晚晴指着屏幕上的霉菌孢子,语气凝重地说,“而且噬仓变异体对普通的杀虫剂有很强的抗药性,必须找到能同时杀死虫子、虫卵和霉菌的方法,不然即使清理了成虫,虫卵和霉菌还会继续危害粮食。”

“必须在两天内控制住!”林墨的语气不容置疑,主粮仓的粮食关系到整个联盟的生存,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他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在粮仓旁的会议室开会,各据点的代表通过对讲机远程参会,连正在忙着晾晒大豆的石滩据点和编织芦苇席的芦苇据点都主动提出支援,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老郑,你有什么办法能彻底清除粮仓里的变异体和霉菌?”林墨首先看向老郑,后者正拿着放大镜反复观察噬仓变异体和发霉的稻谷,手指在工具包上快速敲击,大脑飞速运转。老郑沉思片刻,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改装‘高温干燥防虫仓’!用之前的地热设备和除湿机零件,在主粮仓内部加装高温加热管和除湿装置,将粮仓内的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湿度降到50%以下——这个温湿度环境既能杀死噬仓变异体和虫卵,又能抑制霉菌生长;同时,我还会在粮仓的通风口安装‘静电防虫网’,网眼只有0.1毫米,能阻挡外界的成虫进入;另外,我们还可以制作‘粮食防护网袋’,用枫木据点送来的细铁丝和芦苇据点的芦苇纤维编织而成,将稻谷装在网袋里储存,能有效防止虫子钻进粮食内部。”

老周立刻补充:“我和苏医生可以研发‘粮食防护剂’!用食用碱、大蒜素和酒精混合制成,食用碱能中和虫子分泌的黏液,抑制霉菌生长;大蒜素能杀死噬仓变异体和虫卵;酒精则能加速防护剂的挥发,让防护剂均匀地附着在稻谷表面,而且对人体无害;最重要的是,这种防护剂可以在粮食入仓前喷洒,也可以在清理粮仓时使用,操作简单,各据点都能快速掌握。”

赵磊则主动请缨:“巡逻队负责分片防御!我们分成十个小组,每组带足够的防护剂、喷雾器和清理工具,分别驻守在主粮仓和各小型粮仓;白天,我们协助机械师团队改装高温干燥防虫仓,对已被污染的粮食进行筛选和清理,将完好的稻谷喷洒防护剂后转移到临时仓库;晚上,我们在粮仓周围巡逻,检查静电防虫网的完整性,防止外界的成虫进入;另外,我们还会组织队员,对粮仓内部进行彻底消毒,用生石灰水擦拭墙壁和地面,杀死残留的虫卵和霉菌孢子。”

河港的老河在对讲机里补充:“我们会立刻调配四艘运粮船,将临时仓库需要的防潮陶板和通风设备运到新城;同时,我们会组织船员,帮忙将主粮仓内完好的稻谷转移到临时仓库,确保改装防虫仓时不影响粮食储存。”

枫木的老枫则说:“枫木据点会提供足够的细铁丝和枫木板,用来制作粮食防护网袋和防虫仓的加热管支架;另外,我们还会派二十五名经验丰富的木工,协助机械师团队改装防虫仓,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改装工作!”

石滩的老张也表示:“石滩据点会提供大量的食用碱和生石灰——食用碱是我们从废弃的食品厂找到的,生石灰则是我们近期烧制的;我们还会派三十名矿工,帮忙将原料运送到医疗组的院子,确保粮食防护剂的生产不中断,同时协助巡逻队对粮仓进行消毒。”

芦苇的老芦更是积极:“我们已经组织队员开始编织芦苇纤维,用来制作粮食防护网袋,保证今天下午就能送来第一批;另外,我们还会派二十名队员,协助巡逻队筛选被污染的粮食,我们眼神好,能快速区分完好的稻谷和被啃食的稻谷,争取减少粮食损失!”

方案确定后,整个黎明联盟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所有成员都投入到紧张的防御工作中,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退缩——他们知道,这不仅是在保护粮食,更是在保护联盟的未来。

机械车间里,老郑的团队已经开始拆解地热设备和除湿机零件,准备改装高温干燥防虫仓。小李负责拆卸加热管——这是高温杀虫的核心部件,他小心翼翼地用扳手松开固定螺丝,生怕损坏加热管的绝缘层:“郑工,加热管的功率够吗?能将粮仓内的温度稳定在50摄氏度吗?”老郑拿着万用表测量加热管的电阻,一边调整参数一边说:“放心,我已经计算过了,主粮仓需要安装二十根加热管,每根功率1000瓦,配合除湿机,能在两小时内将粮仓内的温度升到50摄氏度,湿度降到50%以下;而且我在电路里加了温控器和湿控器,一旦温湿度超出设定范围,就会自动调整,不会伤害粮食。”小王则在制作静电防虫网,用枫木据点送来的细铁丝编织成网,网眼只有0.1毫米,再在网上喷涂一层防静电涂层:“这防虫网不仅能阻挡成虫进入,还能防止粮食粉尘附着,方便清理;通风口安装这种网,既不影响通风,又能防虫,一举两得。”

医疗组的院子里,苏晚晴和陈阳正带领队员研发粮食防护剂。大陶缸里,食用碱、大蒜素和酒精按3:2:5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均匀,苏晚晴不时用ph试纸检测防护剂的酸碱度,确保ph值在8.0-8.5之间——这个酸碱度既能中和虫子的黏液,又不会破坏稻谷的营养成分。“陈阳,注意酒精的浓度,必须是75%的医用酒精,这个浓度的杀菌效果最好,还能快速挥发,不会在稻谷表面残留;大蒜素的用量一定要精准,每升防护剂加10毫升就行,加太多会让稻谷带有刺鼻的蒜味,影响口感。”陈阳点点头,手里的搅拌棍不停地转动,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滴在陶缸里,他却顾不上擦,眼睛紧紧盯着防护剂的状态——只有防护剂清澈透明,没有沉淀,才能确保均匀地附着在稻谷表面。

赵磊的巡逻队则分成十个小组,赶赴主粮仓和各小型粮仓开展防御工作。小张带领的小组负责主粮仓的清理工作,他们穿着特制的防尘服,戴着口罩和手套,手里拿着筛选筛和喷雾器,小心翼翼地将被污染的稻谷和完好的稻谷分开:“大家动作轻点,尽量不要损坏完好的稻谷;被污染的稻谷要单独装袋,集中处理,不能和完好的稻谷混在一起!”队员们齐心协力,有的用筛选筛筛选稻谷,将空瘪粒和被啃食的稻谷筛出来;有的用喷雾器给完好的稻谷喷洒防护剂;有的则用生石灰水擦拭粮仓的墙壁和地面,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芦苇据点的队员也赶来帮忙,他们坐在筛选筛旁,仔细地挑选着稻谷,将每一粒被啃食或发霉的稻谷都挑出来,动作麻利而认真:“这些稻谷来之不易,能多保住一粒是一粒!”

河港的船队在黎明河上来回穿梭,运送着防潮陶板、通风设备和临时仓库需要的物资;枫木的木工们在主粮仓内忙碌,安装加热管支架和静电防虫网;石滩的矿工们推着小车,将食用碱、生石灰和防护剂原料运送到各个工作点;老周则在临时仓库里指挥队员们堆放稻谷,确保稻谷堆之间留有足够的通风间隙,防止受潮发霉。

下午五点,第一批高温干燥防虫仓的零件和粮食防护网袋就送到了主粮仓,老郑带领机械师团队立刻开始安装。加热管被固定在粮仓的墙壁和天花板上,除湿机被安装在粮仓的角落,静电防虫网则覆盖在所有通风口上,整个改装过程有条不紊。与此同时,苏晚晴研发的粮食防护剂也完成了生产,队员们用喷雾器将防护剂均匀地喷洒在完好的稻谷上,再将稻谷装进芦苇纤维和细铁丝编织的防护网袋里,整齐地堆放在临时仓库中。

当天晚上,主粮仓的高温干燥防虫仓改装完成,老郑按下启动按钮,加热管开始发热,除湿机也随之运转。两小时后,粮仓内的温度稳定在50摄氏度,湿度降到48%,老郑带着队员进入粮仓检查,发现之前活跃的噬仓变异体已经全部死亡,虫卵也失去了活性,霉菌的生长也得到了有效抑制。“成功了!”老郑兴奋地大喊,声音在粮仓内回荡,周围的队员们也欢呼起来,之前的凝重气氛一扫而空。

接下来的两天,联盟的队员们继续坚守在防御一线。白天,他们将临时仓库里的稻谷分批送入改装好的高温干燥防虫仓,进行二次杀虫和干燥;晚上,他们在粮仓周围巡逻,检查静电防虫网和加热管的运行情况,确保没有任何意外发生。期间,有几处通风口的静电防虫网被风吹破,巡逻队的队员们立刻用备用的网进行更换,并在网的边缘加固了枫木支架,防止再次被风吹破;还有部分加热管出现了轻微的故障,老郑带领维修小组及时赶到,很快就排除了故障,确保粮仓内的温湿度始终稳定在设定范围。

大暑过后的第三天,噬仓变异体的防御工作终于取得了全面胜利。林墨和老周在主粮仓检查时,发现所有稻谷都完好无损,没有再出现被啃食和发霉的情况,用粮食水分检测仪测量,稻谷的水分含量稳定在13%,完全符合长期储存标准。老周随机抽取了几袋稻谷,进行发芽率测试,结果显示发芽率达到了95%,证明高温和防护剂没有影响稻谷的活性,明年春天还能作为种子使用。“太好了!这次不仅保住了所有粮食,还改进了粮仓的储存技术,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类似的问题了!”老周激动地抱住林墨,手里的检测仪都差点掉在地上。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则在整理这次的防御资料,将高温干燥防虫仓的改装图纸、粮食防护剂的配方、静电防虫网的制作方法都详细记录下来,补充到《粮食储存安全手册》中,还特别标注了“不同谷物的储存温湿度标准”,为以后的粮食储存提供更科学的指导。“这次我们还发现,粮食防护剂不仅能防止噬仓变异体和霉菌,还能延长粮食的储存时间,普通稻谷在这种防护下,储存时间至少能延长半年。”苏晚晴拿着整理好的资料,对林墨说,眼里满是成就感。

当天晚上,联盟的食堂里举办了盛大的“秋收庆功宴”,虽然经历了噬仓变异体的危机,但最终保住了所有粮食,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食堂里摆满了用新鲜粮食制作的食物:香喷喷的白米饭、金黄的炒大豆、香甜的煮玉米,还有用大豆榨的豆油炒的蔬菜,以及畜牧据点送来的烤羊肉和河港据点带来的烤鱼,丰盛得让人垂涎欲滴。

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热饭,聊着这几天的经历,笑声和谈笑声在食堂里回荡。老芦端着一碗白米饭,走到林墨身边,感慨地说:“加入联盟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在末日里还能有这么充足的粮食,还能这么安心地吃饭。这次防御噬仓变异体,我更看到了联盟的力量,以后我们芦苇据点一定会好好发展,为联盟多做贡献!”

林墨笑着点头,递给老芦一块烤羊肉:“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接下来,我们要开始规划冬天的生产和明年的种植了,老郑已经在研发新的温室设备,争取冬天也能种出更多的蔬菜;老周则在准备明年的抗虫种子,计划在所有据点推广,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另外,我们还要建一座‘粮食加工厂’,将稻谷加工成大米,大豆加工成豆油和豆腐,让大家的餐桌更丰富。”

老周也凑过来说:“绿谷种子基地的抗虫水稻种和大豆种已经收获了足够的种子,明年春天就能在所有据点种植;而且我还想尝试用抗虫玉米和大豆制作饲料,给畜牧据点的牛羊吃,这样肉的品质能提高,还能减少饲料的成本,一举两得。”

夜色渐深,食堂里的庆功宴渐渐进入尾声,队员们三三两两地离开,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林墨站在食堂门口,看着远处的主粮仓,月光洒在粮仓的屋顶上,泛着淡淡的银光,高温干燥防虫仓的加热管指示灯还在微弱地闪烁,像守护着粮食的星星。

他知道,联盟的路还很长,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变异体、新的挑战,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依靠智慧和双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些装满粮仓的粮食,不仅是生存的保障,更是联盟成长的见证——从最初的艰难求生,到如今能从容应对各种危机,联盟已经在这片废土上站稳了脚跟,而黎明的光芒,也正一点点照亮更远的地方。黎明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直到这片土地上再也没有末日的阴霾,直到每一个人都能安居乐业,直到人类的文明,在这片重生的土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