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82章 芒种灌浆与蚀粒变异体的阻击

芒种时节的阳光愈发炽热,黎明新城的水稻田已进入灌浆期,嫩绿的稻粒渐渐变得饱满,从青色慢慢转向淡金色;石滩据点的大豆田开始结荚,豆荚鼓鼓的,轻轻一碰就能感受到里面圆润的豆粒;绿谷试验田的抗虫玉米更是喜人,玉米穗长得比普通玉米大一圈,玉米粒排列整齐,泛着油亮的光泽。老周每天都会带着种植组的队员,在各块农田间穿梭,手里的“灌浆监测仪”(老郑用旧时代的密度计改装)不时测量稻粒和玉米粒的饱满度,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数据:“水稻的灌浆速度比去年快10%,玉米的千粒重预计能达到350克,只要不出意外,今年的粮食总产量至少能比去年提高30%!”

林墨陪着老周在玉米试验田检查时,远远就看到老郑带着机械师团队在田埂上安装新设备——“自动灌溉控制系统”。这是老郑根据之前的滴灌系统改装的,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和降雨量监测仪,能自动控制灌溉时间和水量,下雨天会自动停止灌溉,土壤干旱时则会自动启动滴灌,既节省水资源,又能确保作物在灌浆期获得适量水分。“这系统还能连接对讲机,要是出现故障,会自动发送警报,我们在机械车间就能远程处理,不用再跑现场。”老郑一边调试设备,一边对林墨说,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滴在设备的显示屏上,他随手用袖子擦了擦,继续专注地操作。

然而,这份喜悦在下午被打破。种植组的小王慌慌张张地从南边的水稻田跑过来,手里举着一个剥开的稻穗,里面的稻粒有一半是空瘪的,表面还有不规则的孔洞,孔洞周围泛着褐色的霉点,轻轻一捏,稻粒就碎了,里面还残留着细小的虫粪。“周叔!墨哥!稻粒被虫子吃了!刚灌浆的稻粒,不到一天就变成这样了,空瘪率快到50%了,再这样下去,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林墨和老周立刻跟着小王赶往南边的水稻田。眼前的景象让两人脸色凝重——近十五亩的水稻田,稻穗上的空瘪粒随处可见,有的稻粒甚至只剩下一层薄薄的外壳,用手一抖,空瘪粒就纷纷掉落,几只淡黄色的小虫正从稻粒的孔洞里爬出来,体型像米粒大小,身体呈圆柱形,体表覆盖着一层蜡质层,看起来油光发亮。

“是‘蚀粒变异体’!”老周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只虫子,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种变异体专门钻进灌浆期的作物籽粒里,啃食内部的胚乳,导致籽粒空瘪;而且它们会在籽粒内部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会继续啃食其他籽粒,一只虫子就能毁掉一整串稻穗;更麻烦的是,它们的体表有蜡质层,普通的杀虫剂根本渗透不进去,只能靠人工摘除被害的稻穗,效率极低!”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很快也赶到了,她用刀片小心翼翼地切开一个被害的稻粒,将里面的虫子和卵取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虫子的蜡质层主要成分是脂质,能抵御大多数化学药剂;而且它们的消化系统能分泌一种酶,能分解稻粒中的淀粉,让稻粒失去营养价值;另外,虫子的卵有很强的抗逆性,即使环境干燥,也能存活一个月以上,一旦落入土壤,明年还会孵化危害作物。”苏晚晴指着屏幕上的虫卵,语气凝重地说,“要是不尽快阻击,不出五天,整个新城的水稻田都会被它们毁掉,甚至会影响到明年的种植!”

“必须在灌浆期结束前解决!”林墨的语气不容置疑,灌浆期只有十天,一旦错过,稻粒就会彻底成熟,到时候即使清除了虫子,空瘪的籽粒也无法恢复饱满。他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在田埂旁的帆布棚里开会,各据点的代表通过对讲机远程参会,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纷纷表示会全力支持阻击工作。

“老郑,你有什么办法能突破虫子的蜡质层?”林墨首先看向老郑,后者正拿着放大镜观察虫子的体表,手指在工具包上轻轻敲击,思考着解决方案。老郑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我可以改装‘高温蒸汽喷射器’!用之前的热流炮改装,将温度控制在60摄氏度,通过细喷嘴将高温蒸汽喷射到稻粒上——高温能融化虫子体表的蜡质层,蒸汽能渗透到稻粒的孔洞里,杀死内部的虫子和卵;而且60摄氏度的温度不会伤害已经灌浆的稻粒,只会让蜡质层融化,对作物没有影响;另外,我们还可以在蒸汽里加入少量的植物油,植物油能增强蒸汽的渗透性,提高杀虫效果!”

老周立刻补充:“我和苏医生可以研发‘籽粒保护剂’!用草木灰、生石灰和大蒜汁混合制成,草木灰和生石灰能吸收稻粒表面的水分,破坏虫子的生存环境;大蒜汁含有大蒜素,能杀死残留的虫卵和幼虫;而且这种保护剂是粉末状的,能附着在稻粒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虫子再次钻进籽粒;最重要的是,这些原料各据点都很充足,半小时就能凑齐足够的量!”

赵磊则主动提出:“巡逻队负责分片阻击!我们分成六个小组,每组带两台高温蒸汽喷射器和保护剂粉末,分别驻守在六块水稻田;白天,我们用蒸汽喷射器处理被害的稻穗,杀死内部的虫子和卵;晚上,我们在稻田周围铺设‘防虫毯’——用芦苇据点送来的芦苇编织而成,上面喷洒了混合大蒜汁的植物油,能阻止虫子从土壤中爬出危害作物;另外,我们还会组织队员,人工摘除严重被害的稻穗,集中焚烧,防止虫子扩散!”

河港的老河在对讲机里补充:“我们会立刻调配四艘运输船,运送植物油和大蒜到各块水稻田,确保高温蒸汽喷射器和保护剂的原料供应;同时,我们会组织船员,帮忙编织防虫毯,争取尽快完成稻田周围的防护!”

枫木的老枫则说:“枫木据点会提供足够的木材,用来制作高温蒸汽喷射器的支架和喷嘴;另外,我们还会派十五名经验丰富的木工,协助机械师团队改装设备,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喷射器的改装!”

石滩的老张也表示:“石滩据点会提供大量的草木灰和生石灰,这些都是我们烧矿石时产生的副产品,之前一直没找到用途,现在刚好能派上用场;我们还会派二十名矿工,帮忙将草木灰和生石灰运送到各块水稻田,确保保护剂的生产不中断!”

方案确定后,各路人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阻击工作中,整个黎明联盟都行动了起来。

机械车间里,老郑的团队已经开始改装高温蒸汽喷射器。小李负责拆卸旧的热流炮,将枪管换成细喷嘴,喷嘴的直径只有0.5毫米,能将蒸汽精准地喷射到稻粒上:“郑工,温度控制在60摄氏度,会不会不稳定?要是温度太高,稻粒会被煮熟吧?”老郑拿着温度计,一边测试蒸汽温度一边说:“放心,我在加热装置里加了温度传感器,一旦超过60摄氏度,就会自动断电降温;而且喷嘴的喷射范围很小,只会作用在稻粒上,不会影响稻穗的其他部分。”小王则在喷射器的燃料箱里加入少量的植物油,一边搅拌一边说:“植物油和蒸汽混合后,渗透性确实增强了,刚才测试时,蒸汽能快速渗透到模拟的稻粒孔洞里,效果很好!”

医疗组的院子里,苏晚晴和陈阳正带领队员研发籽粒保护剂。大陶盆里,草木灰和生石灰按2: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大蒜汁,用木棍搅拌均匀,制成灰白色的粉末。“陈阳,注意大蒜汁的用量,每公斤保护剂加10毫升就行,加太多会有刺鼻的气味,可能会影响鸟类帮忙传播花粉(虽然水稻是自花授粉,但少量鸟类能辅助授粉);加太少则达不到杀虫效果。”苏晚晴一边搅拌,一边用ph试纸检测保护剂的酸碱度,确保ph值在7.5-8.0之间,既能杀死虫卵,又不会灼伤稻粒。陈阳点点头,手里的搅拌棍不停地转动,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速度。

赵磊的巡逻队则分成六个小组,赶赴各块水稻田开展阻击工作。小张带领的小组负责南边的水稻田,他们扛着高温蒸汽喷射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泥浆沾满了裤腿:“大家动作快点!先处理被害严重的稻穗,争取今天处理完五亩地!”队员们齐心协力,将喷射器的喷嘴对准被害的稻粒,按下开关,细小的高温蒸汽喷射而出,落在稻粒上,虫子体表的蜡质层瞬间融化,从孔洞里爬出来,很快就被高温杀死。一名队员负责收集被害严重的稻穗,放进随身携带的竹篮里,准备集中焚烧。

河港的船队在黎明河上来回穿梭,运送着植物油、大蒜和芦苇;枫木的木工们在机械车间里忙碌,制作着蒸汽喷射器的支架和喷嘴;石滩的矿工们推着小车,将草木灰和生石灰运送到各块水稻田;芦苇据点的代表也提前赶来,带着编织好的防虫毯,帮忙铺设在稻田周围——防虫毯呈褐色,上面的芦苇纤维密密麻麻,喷洒了植物油后,散发出淡淡的蒜香,能有效阻止虫子爬出土壤。

孩子们也加入了阻击工作,朵朵和丫丫带着一群小伙伴,手里拿着小布袋,跟在种植组队员身后,帮忙分发籽粒保护剂粉末:“周爷爷,我们撒的保护剂能挡住虫子吗?”老周笑着点头,递给丫丫一把粉末:“能!这些粉末能在稻粒上形成保护膜,虫子再也钻不进去了,丫丫要撒均匀哦!”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粉末撒在稻穗上,细小的粉末附着在稻粒表面,像给稻穗穿上了一层灰白色的铠甲。

当天傍晚,第一批高温蒸汽喷射器和籽粒保护剂就投入了使用。老郑在南边的水稻田测试时,用喷射器处理了一串被害的稻穗,十分钟后,剥开稻粒一看——内部的虫子已经全部死亡,虫卵也失去了活性;撒上保护剂后,稻粒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的粉末膜,用手触摸,能感受到明显的粗糙感,有效阻止了虫子再次靠近。“太好了!效果比预期的还好!”老郑兴奋地大喊,手里的计数器显示,一台喷射器每小时能处理300串稻穗,效率远超人工。

接下来的几天,联盟的队员们始终坚守在阻击一线。白天,他们用高温蒸汽喷射器处理被害稻穗,撒播籽粒保护剂;晚上,他们值守在稻田旁,检查防虫毯的完整性,确保没有虫子突破防护;河港的船队每天都会运送新鲜的植物油和大蒜;枫木的木工们负责维修损坏的喷射器;石滩的矿工们则源源不断地供应草木灰和生石灰;芦苇据点的代表也参与到夜间值守中,他们熟悉芦苇的特性,能及时发现防虫毯的破损并修补。

期间,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部分水稻田的蒸汽喷射器因为长时间使用,喷嘴出现了堵塞。老郑立刻带领维修小组赶去处理,发现是稻粒的粉末和虫子的尸体堵塞了喷嘴。“我们可以在喷嘴前加装一个过滤网,防止杂质进入;另外,每使用一小时,就要用清水冲洗一次喷嘴,确保喷射通畅。”老郑一边改装喷嘴,一边叮嘱队员,很快就解决了堵塞问题。

芒种过后,水稻的灌浆期顺利结束。当稻粒彻底变成金黄色,饱满的籽粒压弯了稻穗时,联盟的队员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林墨站在水稻田旁,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轻轻摇晃,心里满是欣慰。老周拿着测产仪,测量了一块水稻田的空瘪率:“空瘪率控制在8%以内,虽然比预期的高一点,但考虑到蚀粒变异体的影响,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结果了!”

苏晚晴和医疗组的人则在整理阻击资料,将高温蒸汽喷射器的改装参数、籽粒保护剂的配方、防虫毯的铺设方法都详细记录下来,补充到《作物病虫害防控手册》中,形成了完整的“作物全生长期防控体系”。“这套体系涵盖了作物从育苗、移栽、扬花到灌浆的全阶段,各据点遇到类似问题,都能按手册快速解决,不用再临时调配大量人力物力。”苏晚晴拿着完善后的手册,对林墨说,眼里满是自豪。

当天晚上,联盟的食堂里举办了盛大的庆祝会。后勤组用新收的小麦磨成的面粉,做了馒头、面条和包子;畜牧据点送来的炖羊肉和熏肉摆满了长桌;河港据点带来的鲜鱼被做成了鱼汤和烤鱼;绿谷试验田的抗虫玉米也煮了一大锅,玉米粒饱满香甜,深受孩子们喜欢。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饭菜,聊着这几天的阻击经历,笑声和谈笑声在食堂里回荡,久久不散。

老河端着一碗稻米酒,走到林墨身边,兴奋地说:“墨哥,芦苇据点的代表看到我们成功阻击了蚀粒变异体,彻底打消了顾虑,明天就会正式签署加入联盟的协议!他们带来的芦苇资源,不仅能制作防虫毯,还能用来造纸、编制农具,对联盟的发展太重要了!”

林墨接过米酒,和老河碰了碰碗,喝了一口:“好!欢迎芦苇据点加入!我们会尽快派技术组去帮他们规划种植区和养殖区,教他们种耐寒作物、养水禽,让他们尽快融入联盟;另外,我们还要加快绿谷种子基地的建设,争取明年将抗虫种子推广到所有据点,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问题,让大家都能安心种地,不用担心变异体的危害!”

老周也凑过来说:“绿谷的抗虫水稻种已经培育成功,经过这次的蚀粒变异体考验,证明它的抗虫效果很好,被害率比普通水稻低90%;抗虫大豆种也即将成熟,预计下个月就能收获种子,明年春天就能在石滩据点大面积种植!”

夜色渐深,食堂里的庆祝会渐渐进入尾声,队员们三三两两地离开,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林墨站在食堂门口,看着远处的农田,月光洒在金黄的稻穗上,泛着耀眼的光芒,高温蒸汽喷射器的支架和防虫毯在月光下安静地矗立,像一群守护着丰收的卫士。

他知道,联盟的路还很长,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变异体、新的挑战,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依靠智慧和双手,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些在田地里沉甸甸的稻穗和玉米,不仅是粮食的丰收,更是联盟团结与智慧的结晶——它们见证了联盟从艰难求生到稳定发展的历程,也预示着联盟未来的光明前景。黎明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着,在这片曾经被末日笼罩的土地上,人类用坚韧和团结,一点点重建家园,一点点点亮希望,终会让文明的光芒,重新照耀这片废土的每一个角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