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146章 秋分前粮储与土地休整的协作

秋分的风带着凉意,吹过黎明新城刚收割完的田野,留下一片整齐的麦茬;仓库前的晒场上,最后一批水稻正被翻晒,金黄的米粒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队员们手里的木耙轻轻翻动,确保每一粒都能晒到太阳。收割后的忙碌没有停歇,反而多了几分细致——粮食进仓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这些粮能存到明年春天,如何让土地在休耕期恢复肥力,成了联盟新的重点。

老周的农务组几乎扎进了仓库,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粮温监测仪”,每天早晚两次钻进粮堆之间的通道,把探头插进粮堆深处。“小麦堆的温度不能超过20c,超过就容易发热发霉;水稻堆要保持干燥,相对湿度得控制在65%以下。”老周一边给小王演示监测仪的操作,一边叮嘱,“你看这屏幕,要是显示‘温度18c,湿度62%’,就是安全的;要是跳红,就得立刻翻堆通风,半点不能等。”小王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探头插进玉米堆里,屏幕上很快跳出数据:“温度19c,湿度60%,安全!”他松了口气,在记录本上画了个绿色的勾——这堆玉米是他跟着老周一起收的,可不想因为储存不当坏了。

仓库角落的“粮储防护站”里,苏晚晴正和陈阳调配新的防虫药剂。这次用的是苦参碱和印楝素,都是植物源药剂,不会污染粮食,按1:0.5的比例混合,加清水稀释500倍后,装在喷雾器里,每隔三天就往粮堆表面喷一次。“这种药剂能驱避储粮害虫,比如玉米象和赤拟谷盗,比化学药剂安全,吃的时候也放心。”苏晚晴一边搅拌药液,一边说,手里的玻璃棒上沾着淡褐色的药液,却没半点刺鼻的味道。陈阳拿着喷壶,对着玉米堆的角落仔细喷洒:“苏姐,昨天喷过的地方,我没看到虫子,效果挺好的!”苏晚晴笑了笑,又拿起“霉菌检测仪”对着粮堆扫了一圈:“再测一次霉菌,没问题就把通风扇调小一档,太干燥了米粒会碎。”

老郑的机械组在田野里忙得热火朝天,两台“秸秆粉碎机”正在把麦茬和玉米秆打碎,碎末均匀地撒在田里,变成天然的有机肥。“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明年种庄稼就不用施那么多肥了。”老郑坐在粉碎机的操作室里,手里的操控杆轻轻一动,粉碎机就往前挪一步,碎秸秆像细雪一样落在地上。小李正在检修旁边的“深耕犁”,这台犁能把土翻到30厘米深,打破板结层,让土壤更透气。“郑工,深耕犁的犁头磨钝了,我换了新的,明天就能用!”小李喊着,举起手里的新犁头,阳光下闪着金属的光泽。老郑点点头,又调大了粉碎机的转速:“争取三天内把所有地块的秸秆都打碎,赶在下雨前翻进土里。”

老河的船员们没闲着,他们把仓库里多余的麻袋整理好,洗干净后晾在晒场上;又在田埂边挖了几条排水沟,防止秋雨积在田里,泡坏土壤结构。“小张,把排水沟挖深点,至少50厘米,不然雨水渗不下去!”老河拿着铁锹,在沟底又挖了一锹土,泥水顺着沟流走,露出湿润的土层。小张擦了擦脸上的泥,用力把铁锹插进土里:“河叔,这沟挖完,明年春天播种就不怕积水了!”船员们的衣服上沾着泥土,却笑得很实在——他们知道,现在多挖一条沟,明年的庄稼就少一份风险。

可就在秋分前五天,小王在监测小麦堆时,突然发现了异常。他把粮温监测仪的探头插进小麦堆东侧的角落,屏幕上的温度瞬间跳到了23c,比其他地方高了5c,湿度也升到了70%。“周叔!不好了!小麦堆东侧发热了,湿度也超标!”小王慌慌张张地跑出粮堆通道,手里的监测仪还在闪着黄色预警灯。

老周立刻跟着小王钻进通道,一股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和粮堆其他地方的凉感完全不同。他蹲下来,用手扒开表层的麦粒,下面的麦粒有点发潮,捏在手里能感觉到轻微的黏腻。“是局部发热!应该是收割时这部分麦粒含水量没控好,又堆得太密,通风不畅,快发霉了!”老周的声音有点急,掏出对讲机就喊,“林墨!老郑!苏姐!仓库小麦堆东侧发热,需要紧急处理!”

林墨赶到时,老周已经带着农务组的人开始扒开表层麦粒通风。“现在怎么办?要是温度继续升,这堆小麦就废了!”林墨蹲在粮堆边,摸了摸发热的麦粒,眉头紧锁。老周刚想说“人工翻堆”,老郑就推着一台改装的“粮堆翻堆机”跑了过来——这台机器是他用旧叉车改的,前面装了旋转的拨齿,能把粮堆一层层拨开,后面还带了小型通风扇,翻堆的同时就能通风降温。“我这机器能派上用场!翻堆速度比人工快10倍,还能把潮湿的麦粒翻到表面晒!”老郑拍了拍翻堆机的拨齿,眼里满是底气。

苏晚晴也提着新调配的防霉药剂赶来了,这次加了少量的山梨酸钾,能抑制霉菌生长,又不影响粮食安全。“翻堆后先喷一层防霉药剂,再用通风扇吹两小时,温度就能降下来!”苏晚晴一边倒药剂,一边说,陈阳已经扛着喷雾器跟在后面,随时准备喷洒。

老河的船员们也主动过来帮忙,他们拿着木耙,跟在翻堆机后面,把翻出来的麦粒摊平,确保每一层都能通风。“大家动作快点,争取两小时内处理完,别让发热范围扩大!”老河喊着,手里的木耙飞快地翻动麦粒,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滴,却没顾上擦。

翻堆机的轰鸣声在仓库里响起,拨齿一层层拨开粮堆,潮湿的麦粒被翻到表面,带着淡淡的温热气息;通风扇嗡嗡地转着,凉风吹过粮堆,温度一点点降下来;苏晚晴和陈阳拿着喷雾器,均匀地喷洒防霉药剂,淡褐色的药液落在麦粒上,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船员们用木耙把麦粒摊成平整的薄层,确保通风均匀。小王拿着粮温监测仪,每隔十分钟就测一次温度:“22c!21c!20c!温度降下来了!湿度也降到65%了!”他的声音里满是兴奋,老周也松了口气,蹲在地上,摸了摸麦粒——已经恢复了干爽的触感,没有黏腻感了。

两个小时后,小麦堆的温度稳定在19c,湿度62%,发热危机彻底解决。队员们坐在仓库门口,喝着凉水解渴,小王拿着刚测的数据,给每个人看:“全安全了!这堆小麦能好好存着了!”老周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监测要更仔细,角落的地方不能漏,知道吗?”小王用力点头,眼里满是认真。

解决完粮储危机,大家立刻投入到土地休整中。老郑的深耕犁开进了田野,30厘米深的犁沟把带着秸秆碎末的土翻上来,阳光下,新翻的土壤泛着湿润的褐色;老周带着农务组用“土壤检测仪”测土,每块地取三个样本,检测氮、磷、钾的含量,“东头地块缺钾,明年播种前要施点钾肥;南头地块磷含量够,不用多施,避免浪费。”老周把检测结果记在本子上,还画了张简易的“土壤养分地图”,方便明年施肥。

苏晚晴的医疗组没闲着,他们在田里喷洒“土壤消毒药剂”,用的是石灰氮,既能消毒,又能增加土壤的氮含量,“之前的变异体可能有虫卵留在土里,消毒后能减少明年的病虫害。”苏晚晴一边喷药,一边和路过的老河打招呼,老河正带着船员们清理田埂上的杂草,把杂草堆成垛,晒干后当燃料。

秋分那天,联盟在仓库旁的空地上办了个简单的“丰收小结会”。地上铺着帆布,大家围坐在一起,手里拿着刚烤好的玉米,香甜的味道在空气中散开。老周拿出账本,笑着说:“今年粮食总产斤,够咱们所有人吃一年,还能留明年的种子!”大家都欢呼起来,小王举着玉米,大声说:“明年我还要跟着周叔学种庄稼,争取收更多粮!”

老郑掏出一张播种机的改装图,给大家看:“明年我要把播种机改成‘精准播种机’,能控制株距和行距,不用浪费种子,还能提高产量!”林墨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举起手里的水杯:“今年咱们闯过了六场危机,靠的是所有人的协作。明年,咱们继续一起干,把黎明新城建得更好!”

风从田野吹过来,带着土壤的清香和玉米的甜香,大家的笑声在空地上回荡。远处的仓库里,金黄的粮食堆得满满当当,像一座座小山;田野里,新翻的土地等待着下一季的播种。在这个末日里,黎明新城的人们,用协作和坚持,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了走向希望的阶梯。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还会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下一季的播种,下一次的耕耘,下一场与自然的对话,都在不远的前方,带着丰收的期待,走向更明亮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