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145章 立秋收割期与抢收危机的攻克

立秋的风终于带了点凉意,却吹不散黎明新城田野里的忙碌气息。小麦的穗子已经完全成熟,金黄得像撒了层碎金,收割机开过的地方,秸秆被粉碎还田,饱满的麦粒顺着管道涌进收集仓,发出“哗哗”的声响;玉米的外皮彻底干枯,一掰就裂,金黄的籽粒在阳光下泛着油光,船员们抱着玉米穗往拖拉机上搬,麻袋堆得比人还高;水稻的稻穗压弯了秆,深金黄色的颖壳里,米粒硬实饱满,收割机的割台划过,稻穗被卷入,米粒和稻壳快速分离——这是全年最关键的“丰收收官期”,也是最考验速度的时刻,一旦遇上坏天气,成熟的粮食就可能在地里发霉、发芽,所有的汗水都会付诸东流。

整个联盟都进入了“全员抢收”的状态,每个人的手上都沾着泥土和麦芒,衣服上印着汗渍和粮粒的痕迹。老周的农务组分成两队,一队跟着收割机,实时监测麦粒的含水量和饱满度,确保收割的粮食达标;另一队在未收割的地块里巡查,把过熟的麦穗提前掰下来,防止落粒;老郑的机械组守在每台收割机旁,工具包放在手边,随时准备处理小故障;苏晚晴的医疗组在仓库门口搭了临时处理点,调配好的防腐液装在大桶里,粮食运到后立刻喷洒,防止储存时发霉;老河的船员们则分成运输队和装卸队,运输队开着拖拉机来回穿梭,装卸队扛着麻袋往仓库里搬,每个人的肩膀都被麻袋压出了红印——收割期就是“与时间赛跑”,多收一亩,就多一份安心,没人敢有丝毫停歇。

林墨站在麦田边的高坡上,手里拿着对讲机,盯着远处的收割机群。“老郑,1号收割机的速度再提5%,争取中午前收完东头的10亩麦!”他对着对讲机喊,声音里带着一丝急促。远处的老郑应了一声,手里的扳手在收割机的调速阀上拧了两下,割台转动的速度明显加快,麦粒进入收集仓的声音更响了。

老周蹲在刚收割的麦田里,抓起一把麦粒,用手掌搓掉颖壳,放在嘴里嚼了嚼,甜中带点韧劲——含水量刚好在13%,是最佳储存状态。他掏出成熟度检测仪,对着麦粒扫了一下,屏幕上显示“优质率98%,千粒重35克”,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小王,把这边的麦粒样本送到苏医生那边,让她测下霉菌孢子,没问题就直接进仓!”老周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麦壳,转身走向下一片待收割的玉米地——玉米的收割速度比小麦慢,得盯着点,防止船员们掰得太急,把籽粒蹭掉。

小王拿着麦粒样本往仓库跑,路过水稻田时,看到收割机正在作业。稻壳被风吹起,像一层金黄的雾,米粒落在收集箱里,颗颗饱满。他忍不住停下脚步,捡起一粒掉在地上的水稻,放在阳光下看——米粒晶莹剔透,没有半点瘪粒,这是他们从移栽期到蜡熟期,一路闯过五场变异体危机才换来的成果,想着想着,眼眶就有点发热。

可就在上午10点,意外突然打破了忙碌的节奏。负责监测天气的队员小吴,拿着便携式气象仪,慌慌张张地跑上高坡,找到林墨:“林哥!不好了!气象仪预警,下午3点有强暴雨,还伴有大风,可能会刮倒没收割的玉米和水稻!”

林墨的心猛地一沉,他接过气象仪,屏幕上的红色预警灯正在闪烁,风速预测达到了8级,降雨量会超过50毫米。“现在还有多少地没收割?”他对着对讲机大喊,声音瞬间绷紧。

老周的声音很快传来:“小麦还剩5亩,玉米剩15亩,水稻剩20亩!按现在的速度,至少要4个小时才能收完,肯定赶不上暴雨!”

老郑也跟着喊:“而且2号收割机刚才出了故障,发动机的皮带断了,换皮带至少要半小时,要是再出别的问题,时间更不够!”

林墨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慌没用,必须立刻调整计划。“所有人听我指挥!”他对着对讲机喊,声音坚定有力,“老郑,你带两个队员修2号收割机,优先保证玉米和水稻的收割,小麦剩下的5亩用人工收割,速度更快;老周,你带农务组的人,全部去水稻田,把过熟的稻穗提前割下来,装麻袋运走,减少收割机的压力;苏晚晴,你让仓库那边准备好防雨布,粮食运到后立刻盖紧,再调两台风扇,加快粮食的干燥速度;老河,你把运输队分成两队,一队运玉米,一队运水稻,装卸队提前在仓库门口等着,粮食一到马上卸,别耽误时间!”

“明白!”所有人齐声应和,原本有序的收割现场瞬间加快了节奏,每个人的动作都比之前快了一倍。

老郑带着队员趴在2号收割机下,手里的扳手飞快地转动,汗水滴在发动机上,发出“滋啦”的声响。“小李,把新皮带递过来!注意别碰到齿轮!”老郑喊着,手指在油污里摸索,很快找到了皮带槽。小李递过皮带,老郑接住,用力往槽里套,手臂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咔嗒”一声,皮带装好,老郑启动发动机,收割机的割台慢慢转动起来——只用了25分钟,比预计的还快5分钟。“走!去收玉米!”老郑跳上收割机,轰鸣声中,机器朝着玉米地方向开去。

老周带着农务组的人冲进水稻田,每个人手里都拿着镰刀,弯腰割稻穗。稻穗的边缘很锋利,很快就把大家的手划开了小口子,鲜血沾在稻穗上,没人顾得上擦。“快!把割下来的稻穗捆成捆,别散了!”老周喊着,手里的镰刀一挥,又割下一把稻穗,捆成小捆往田埂上扔。小王的手被划得最厉害,血顺着手指往下滴,他咬着牙,把镰刀换了只手,继续割——现在多割一把,就少一份被暴雨淋湿的风险。

苏晚晴在仓库门口忙得脚不沾地,她指挥队员把防雨布铺在粮堆上,边角用石头压紧,又把两台大功率风扇对着粮堆吹。“陈阳,把防腐液的浓度再提高10%,暴雨天湿度大,得加强防腐!”苏晚晴喊着,手里的喷壶对着刚运到的麦粒喷洒,防腐液细密地落在麦粒上,形成一层保护膜。陈阳应了一声,快速调配新的防腐液,手里的木棍搅得飞快,额头上的汗滴在桶里,和药液混在一起。

老河的运输队跑得更快了,拖拉机的油门踩到最大,车轮卷起的泥土溅了一身。装卸队的队员们站在仓库门口,看到拖拉机过来,立刻迎上去,两个人抬一个麻袋,往仓库里跑。“快!再快点!还有10分钟就到1点了!”老河喊着,自己也扛着一个麻袋往仓库里冲,肩膀被麻袋压得生疼,他却不敢放慢脚步——暴雨随时可能来,每一秒都很关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中午12点半,小麦剩下的5亩地全部收割完毕,麦粒装袋运到了仓库;下午1点半,15亩玉米也收完了,玉米穗堆在仓库的角落里,用防雨布盖得严严实实;下午2点半,最后一片水稻田的收割机停了下来,最后一批稻穗被运上拖拉机——此时,远处的天边已经乌云密布,风开始变大,吹得田埂上的草东倒西歪。

“快!最后一批粮食!”林墨站在仓库门口,对着拖拉机挥手。驾驶员加大油门,拖拉机冲进仓库,装卸队的队员们立刻围上去,开始卸稻穗。就在最后一袋稻穗被搬进仓库,大家刚把防雨布盖好时,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紧接着,大风呼啸而至,田里没来得及清理的秸秆被吹得漫天飞舞。

所有人都靠在仓库的墙上,大口喘着气,看着外面的暴雨,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笑容。老周擦了擦脸上的汗和雨水,手里还攥着半根被风吹断的稻穗;老郑的衣服上全是油污和泥水,手里的扳手还没放下;苏晚晴的头发被风吹乱,脸上沾着防腐液的痕迹;老河的肩膀红得发紫,却还在笑着清点仓库里的粮食。

林墨走到仓库中央,看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小麦、玉米和水稻,心里满是感慨。他拿起一把麦粒,对着仓库的灯光看——颗粒饱满,金黄发亮。“我们做到了。”林墨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做到了!”所有人都欢呼起来,仓库里的欢呼声盖过了外面的暴雨声。

暴雨下了两个小时才停,傍晚时分,太阳从云层里钻了出来,给仓库的屋顶镀上了一层金边。队员们开始整理仓库里的粮食,把小麦、玉米、水稻分开堆放,每堆粮食上都插着标签,写着收割日期、含水量和优质率。老周拿着账本,一笔一笔地记录着:“小麦总产8500斤,玉米总产斤,水稻总产斤——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多了一倍!”

林墨站在粮堆旁,看着队员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从移栽期的蚜虫危机,到分蘖期的枯鞘变异体,再到拔节期的噬秆变异体、孕穗期的溃穗变异体、蜡熟期的落粒变异体,最后到收割期的抢收危机,他们一路闯过来,靠的不是运气,是每个人的坚持和团队的协作。

老郑走过来,拍了拍林墨的肩膀:“接下来就该准备下一季的种子了,我还想改装几台播种机,明年播种能更快!”

苏晚晴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新的药剂配方:“我测了今年的粮食,霉菌含量特别低,明年可以优化下防腐液的配方,成本能降不少!”

老周和老河也围了过来,脸上满是期待。

林墨笑着点头,看向仓库外的田野——虽然刚收割完的田野有些空旷,但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下一季的绿色禾苗,看到了又一次的金黄丰收。在这个末日里,黎明新城的希望,就藏在这些饱满的粮食里,藏在每个人的汗水和笑容里。

而属于黎明联盟的故事,还会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带着对丰收的期待,带着对未来的希望,一步步走向更明亮的黎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