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 > 第136章 霜降秋收期与噬粮变异体的肃清

霜降的晨雾还没散尽,黎明新城的田野上已经响起了收割机的轰鸣。金黄的玉米秆被收割机拦腰切断,经过脱粒滚筒的翻滚,饱满的玉米粒顺着管道涌进随行的粮车里,留下的玉米秸秆则被粉碎后撒回田里,变成明年的天然肥料;水稻田边,联合收割机在水田里缓缓移动,稻穗被卷入机身,稻粒与稻秆分离,装袋后由船员们扛着运上卡车;大豆地里,小型摘荚机穿梭其间,豆荚被摘下后送进脱粒机,金黄的大豆粒落在筛网上,杂质被筛掉,干净的豆子直接装袋。这是全年最关键的“收官期”——秋收的效率和粮食储存的质量,直接决定整个新城冬天的口粮是否充足,要是收割不及时,粮食会倒伏霉变,储存出问题,之前从春耕到灌浆期的所有努力都会付诸东流。联盟全员都扑在“秋收储粮”上:老周的农务组负责收割调度和粮食质量检测,老郑的机械组维护收割、脱粒、烘干设备,苏晚晴的医疗组调配粮食防虫药剂和霉变检测仪,河港的船员则负责粮食运输、仓库整理和粮囤搭建,每个人的身上都沾着玉米粒或稻壳,却盯着粮车和仓库的眼神格外炽热——这满车的粮食、满囤的颗粒,就是末日里活下去的底气。

老周每天背着“粮食质量检测仪”在收割现场和仓库间穿梭,仪器的探头先是插进粮车里的玉米堆,屏幕上跳出“水分含量18%,霉变率0.5%,杂质含量2%,符合储存标准”,接着又舀起一把大豆,显示“蛋白质含量42%,饱满度95%,无虫蛀,品质优良”。“北头玉米地收割没问题,粮车直接送烘干机;南头水稻田的稻粒水分有点高,得先晒两小时再烘干!”老周对着对讲机喊,声音里带着秋收的急促与喜悦。他抓起一把刚脱粒的水稻,放在手心揉搓,稻壳脱落,露出雪白饱满的米粒,咬一口,带着淡淡的米香,“按这收割进度,3天就能收完所有地块,烘干后能存满20个粮囤,够新城所有人吃一年半!”

旁边的小王正用“秸秆粉碎度检测仪”测玉米秸秆,屏幕上显示“粉碎长度3厘米,符合还田标准”。“周叔,秸秆粉碎得够细,还田后能快速腐熟,明年土壤肥力更足!”小王一边记录一边说,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却舍不得停下——霜降的晨雾虽凉,但收割机运转产生的热气和高强度的劳作,让每个人都浑身是汗。老周递给他一瓶水:“再去西边大豆地看看摘荚机,别让豆荚壳混进豆子里,杂质多了影响储存!”

林墨正陪着老郑在烘干机旁调试“智能烘干-清选联动系统”。这是老郑在秋分后升级的,烘干机出口处加装了三层清选筛网,第一层筛掉大杂质(如玉米芯、稻秆),第二层筛掉小杂质(如碎壳、尘土),第三层则通过比重分离,剔除空瘪粒和虫蛀粒,最后还能自动给粮食喷一层防虫剂,烘干、清选、防虫一步到位。“你看,玉米水分从18%烘到13%只要2小时,清选后的杂质含量不到0.5%,比人工清选快10倍!”老郑拍着系统的控制面板,眼里满是骄傲,“去年人工清选粮食,又慢又不彻底,不少杂质混在里面,没到春天就发霉了,今年有这系统,粮食能存到明年秋收都没问题!”

小李正在测试“远程监控”功能,他在平板上点开“烘干机1号”,屏幕上实时显示“当前温度50c,剩余时间1小时,粮食水分14%,清选进度80%”。“郑工,这远程监控太方便了!不用守在烘干机旁,在仓库就能看进度,还能远程调整温度!”小李兴奋地说,手指在平板上滑动,将烘干机2号的温度调低2c——水稻水分比玉米低,不用那么高温度。老郑笑着递给他一副防尘口罩:“清选的时候会有粉尘,戴上别呛着;另外,每烘干一批粮食,就清理一次筛网,别让杂质堵了网眼!”

苏晚晴的医疗组在仓库旁搭了“粮食防护站”,桌子上摆着“粮食防虫剂”“霉变预警仪”和“毒素检测仪”。陈阳正按照比例调配防虫剂——用硅藻土、薄荷精油、除虫菊素按5:2:1的比例混合,这种防虫剂无毒无害,不会污染粮食,还能有效驱赶蛀粮虫。“苏姐,防虫剂调好了,这一盆能拌5000斤粮食,够今天烘干的玉米用了!”陈阳一边说一边将防虫剂装进喷壶,准备等玉米烘干后均匀喷洒。苏晚晴喊住他:“喷的时候要边拌边喷,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沾到防虫剂;另外,喷完后用毒素检测仪测一下,确保没有药剂残留,安全第一!”

河港的老河带着船员在仓库里搭建粮囤,他们先在地面铺两层防潮布,再用木板搭成圆形的囤底,然后将烘干清选后的粮食一袋袋扛进粮囤,每堆1米高就铺一层防虫网,防止蛀粮虫从外部钻进粮囤。“小张,扛粮食的时候小心点,别把袋子弄破了,粮食撒地上容易受潮!”老河一边指挥一边帮忙扛粮袋,船员们的肩膀被粮袋压得通红,却依然干劲十足——粮食是命根子,多扛一袋,冬天就多一分保障。“每个粮囤装斤,咱们先装10个囤玉米,再装5个囤水稻,最后装5个囤大豆,分类储存,方便冬天取用!”老河擦了擦额角的汗,看着逐渐堆满的粮囤,脸上满是满足。

可就在秋收的第二天傍晚,意外突然发生。负责仓库巡查的队员小张,慌慌张张地跑到老周身边,手里捧着一把发霉的玉米——玉米粒表面长着绿色的霉斑,有的还发黑,闻起来有股刺鼻的霉味,捏碎后里面是灰色的粉末,还能看到几条细小的虫子在粉末里蠕动。“周叔!不好了!玉米发霉了!北头1号粮囤的玉米,表面已经长霉了,还有虫子在吃!”

老周的心瞬间揪紧,他接过玉米,用放大镜仔细看——霉斑下面的玉米粒已经腐烂,虫子是常见的蛀粮虫,但体型比平时大了一圈,嘴里还咬着带霉的粉末。“林墨!苏医生!老郑!快到北头仓库来!”老周掏出对讲机,声音带着急颤,“粮食发霉生虫,储存出问题了!”

林墨、老郑和苏晚晴赶到时,北头1号粮囤已经围了不少人,粮囤表面的玉米层上,绿色的霉斑像补丁一样散布着,几只蛀粮虫在霉斑上爬动,旁边散落的玉米粒里,还有更多虫子在蠕动。苏晚晴立刻用无菌棉签沾取霉斑,放在便携式显微镜下,同时用镊子夹起一只蛀粮虫放在载玻片上,屏幕上的画面让她脸色骤变:“是‘噬粮变异体’!这是专门破坏储存粮食的复合变异体——有腐粮霉和巨蛀虫,腐粮霉在粮食堆的潮湿区域快速繁殖,分泌‘致霉毒素’,让粮食发霉腐烂,人吃了会恶心呕吐,严重的还会中毒;巨蛀虫是普通蛀粮虫的变异体,体型更大、繁殖更快,以发霉的粮食为食,同时会在粮囤里打洞,让空气和潮气进入粮囤内部,加速粮食霉变;更可怕的是,腐粮霉的孢子会通过空气传播,只要有一个粮囤受污染,周围的粮囤很快就会被传染,要是不及时肃清,3天内所有储存的粮食都会发霉,冬天所有人都得挨饿!”

老郑用“粮食霉变检测仪”测1号粮囤的玉米,屏幕上显示“腐粮霉孢子浓度500个\/克,巨蛀虫密度30头\/公斤,毒素含量0.8mg\/kg,已经超标4倍!旁边的2号粮囤也检测到低浓度孢子!”。“现在1号粮囤斤玉米受污染,2号粮囤有感染风险,而且仓库里的湿度有点高,刚好适合腐粮霉繁殖!”老郑的眉头拧成死结,语气凝重:“必须在18小时内肃清,不然孢子扩散到所有粮囤,咱们这半年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林墨立刻在仓库旁搭起临时指挥部,仓库里弥漫着淡淡的霉味,每个人的脸色都很沉重——所有人都知道,粮食要是毁了,这个冬天意味着什么。“噬粮变异体的核心威胁是‘霉粮产毒、虫蛀传霉、孢子扩散’,肃清的关键是‘除霉杀虫、控湿通风、隔离净化’。”林墨开门见山,目光扫过每个人,“老郑,你先改装设备,怎么清理发霉粮食,还要给仓库控湿通风?”

老郑立刻掏出一张草图,铺在桌上,手指在图上快速滑动:“第一,改装‘粮食清选除霉机’——在原有清选筛网的基础上,加装‘高温除霉模块’(60c热风)和‘虫尸分离网’,能筛选出发霉粮食和巨蛀虫,同时杀死残留的孢子;第二,制作‘仓库智能控湿通风机’——能实时监测仓库湿度,湿度超过65%就自动启动,通过热风和排风双重控湿,同时加装‘孢子过滤网’,防止孢子通过通风口扩散;第三,制作‘粮囤隔离罩’——用防水防菌的pVc材料做成罩子,罩在未受污染的粮囤上,同时在罩子内侧喷防虫剂,形成隔离屏障。机械组6个人,1小时内改好2台除霉机、3台控湿通风机,做好5个隔离罩!”

“药剂我来调整!”苏晚晴接过话,从医疗箱里拿出几个药剂瓶,瓶盖一拧,一股清新的草药味驱散了些许霉味:“普通除霉剂会污染粮食,我要调配‘天然除霉杀虫药剂’——用艾草精油、肉桂精油、柠檬酸按3:2:1的比例混合,加水稀释20倍,既能杀死腐粮霉和巨蛀虫,又不会对粮食造成污染;另外,还要准备‘仓库孢子净化剂’,用二氧化氯稀释后,对仓库空气进行喷雾净化,杀死空气中的孢子;再调配‘粮食解毒剂’,用维生素c、谷胱甘肽按1:1的比例混合,拌在轻度污染的粮食里,能中和部分毒素(仅限毒素含量低于0.3mg\/kg的粮食)!”

老河也立刻表态:“河港的船员负责‘污染粮食处理和仓库清理’!我们先把1号粮囤的发霉粮食全部运出来,用除霉机筛选,严重发霉的集中深埋(防止孢子扩散),轻度污染的拌解毒剂后单独储存(用于喂牲畜,不供人食用);同时彻底清理仓库地面和墙壁,用净化剂擦拭,不留孢子残留;另外,我们还能帮忙给未受污染的粮囤套隔离罩,确保安全!”

老周最后补充:“农务组负责‘逐囤检测和质量把控’——除霉机处理一批粮食,我们就用霉变检测仪和毒素检测仪测一批,确保达标;同时每小时检测一次仓库湿度和孢子浓度,低于安全值才能停通风机;另外,还要记录每个粮囤的粮食质量,分类标注,避免混淆食用!”

“现在是晚上7点,8点前完成设备和药剂准备,8点半开始肃清作业,明天下午1点前必须完成所有仓库和粮囤的处理!”林墨看了看手表,仓库外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了,探照灯把仓库照得如同白昼,“大家抓紧,每多等一小时,就多一批粮食发霉,多一份风险!”

命令下达后,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仓库里的机器轰鸣声、脚步声、指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紧张的“肃清交响曲”。机械组的队员扛着除霉机零件往1号粮囤跑,老郑亲自给高温除霉模块校准温度,小李拿着温度计测试:“郑工,热风温度能稳定在60c吗?会不会把好粮食烤坏?”“放心,60c刚好能杀死孢子,又不会破坏粮食的营养,我特意查了数据,这个温度最安全!”老郑一边说一边按下开关,除霉机开始运转,发霉的玉米粒被送进机器,经过筛网筛选和热风除霉后,好玉米和霉玉米、虫尸分离开来,好玉米落在干净的传送带上,霉玉米和虫尸则被送进密封袋。

医疗组的配药点设在指挥部旁,四个大塑料桶分别装着天然除霉杀虫药剂、孢子净化剂、粮食解毒剂和仓库清洁剂。陈阳按比例将艾草精油和肉桂精油倒入桶里,老周拿着长棍用力搅拌,药液泛起淡淡的黄色,散发着艾草和肉桂的混合香气:“陈阳,艾草精油的量再核对一遍!20斤水加3斤精油,多了会让粮食有异味,少了杀不死霉!”“周叔,我算三遍了,这桶水200斤,刚好30斤精油,能喷4000斤粮食!”陈阳举着量杯,刻度线清晰可见,分毫不差。

赵磊的第三组队员推着除霉机处理1号粮囤的玉米,小王负责将发霉玉米送进机器,小李则在后面用检测仪检查筛选后的玉米:“这玉米没问题!霉斑没了,虫子也死了,毒素含量0.2mg\/kg,能拌解毒剂用!”旁边的船员们则忙着将严重发霉的玉米装进密封袋,扛着送到仓库外的深埋点,深埋坑底部铺了三层防水布,上面盖了厚厚的生石灰,防止孢子扩散。老周跟在后面,用解毒剂拌着轻度污染的玉米:“这玉米不能给人吃,拌了解毒剂喂牲畜,也不算浪费!”

河港的老河带着另一队船员在仓库里安装控湿通风机,他们将通风机固定在仓库墙壁上,装上孢子过滤网,然后启动机器,仓库里的潮湿空气被抽出,干燥的热风被吹进来,湿度计上的数字慢慢从70%降到65%、60%……“小张,把2号粮囤的隔离罩套好,内侧别忘了喷防虫剂!”老河一边指挥一边帮忙套罩子,pVc罩子很沉,几个人合力才套在粮囤上,喷上防虫剂后,像给粮囤穿了一层“保护衣”。

可就在凌晨1点,负责仓库通风口监测的队员突然报告:“周叔!仓库通风口的过滤网被孢子堵了!外面的孢子还在往仓库里飘!”

林墨立刻赶到通风口,苏晚晴正在用净化剂喷洒通风口周围:“外面的空气里有孢子,过滤网堵了就没效果了!”林墨果断下令:“立刻更换所有通风口的过滤网,加双层过滤;老郑,给通风机加‘孢子吸附模块’(活性炭层),增强过滤效果;老河,安排人在仓库外喷洒孢子净化剂,形成外围防护圈,减少孢子浓度!”

队员们立刻行动,换过滤网、加活性炭层、喷净化剂,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紧急处理,仓库通风口的孢子过滤效果恢复,仓库内的孢子浓度也慢慢降到了安全值。“以后每半小时检查一次过滤网,堵了就换!”林墨对着对讲机严肃地说,所有人都齐声应和——粮食储存是最后一道关,绝不能在这一步出问题。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所有人都在仓库里连轴转。晚上,他们除霉杀虫、控湿通风、隔离粮囤;凌晨,他们顶着困意巡查通风口和粮囤,确保没有新的污染;天亮后,他们继续处理剩余的粮食,筛选、检测、拌药、储存,每个人的眼睛都布满血丝,却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老周的腰因为长时间弯腰筛选粮食而酸痛,他就靠在粮囤上揉一会儿,然后继续干活;老郑的手被除霉机的热风烫伤,他用冷水冲了冲,缠上纱布继续调试设备;苏晚晴的嗓子因为长时间讲解药剂使用方法而沙哑,她就喝口温水,继续指导队员喷药;老河和船员们的肩膀被粮袋压得又红又肿,他们就换个肩膀扛,依然坚持把每一袋粮食都处理好。

第二天下午1点,最后一次检测结果出来了——所有粮囤的腐粮霉孢子浓度为零,巨蛀虫全部被清除,仓库湿度稳定在60%,轻度污染的粮食全部拌了解毒剂并单独储存,严重污染的粮食已安全深埋。“成了!噬粮变异体被彻底肃清了!粮食保住了!”老周激动地举起毒素检测仪,屏幕上的“毒素含量0mg\/kg”让所有人都欢呼起来,仓库里的霉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粮食的清香和防虫剂的淡淡香气,欢呼声在仓库里回荡,久久不散。

当天傍晚,夕阳透过仓库的窗户洒进来,照在整齐的粮囤上,每个粮囤都套着隔离罩,通风机在安静地运转,控湿屏幕上显示着“湿度60%,孢子浓度0”。老郑的除霉机和通风机整齐地摆放在仓库角落,苏晚晴的药剂桶空了大半,却换来了粮食的安全;老河的船员们正在给粮囤贴标签,上面写着“玉米-1号囤-安全”“水稻-3号囤-安全”,一目了然。

林墨站在粮囤旁,拍了拍装满玉米的粮囤,粮食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最让人安心的声音。老周走过来,递给他一把干净的玉米:“你看,这玉米多好,要是没肃清变异体,现在全是霉斑了!”林墨笑着点头:“这是所有人的功劳,秋收储粮的最后一关,咱们守住了。”

老郑也走过来,手里拿着冬储设备的检修清单:“我已经开始检修冬季供暖的生物质热风机了,今年有足够的玉米秸秆当燃料,冬天肯定暖和;另外,我还会改装粮食加工机,能把玉米磨成粉、把水稻碾成米,方便大家冬天做饭!”

苏晚晴补充道:“我已经把噬粮变异体的资料整理好了,加进‘冬储防御手册’,明年秋收前咱们提前给仓库控湿、给粮食喷预防药剂,不让变异体再出现;另外,我还会定期检查粮囤,每周测一次霉菌和毒素,确保冬天吃的粮食都安全!”

老河拍了拍身边的粮囤:“今年的粮食够吃了,咱们还能留出一部分当明年的种子,明年多种点小麦和蔬菜,让新城的伙食更丰富!”

霜降的夕阳越来越红,仓库外的田野已经收割完毕,只剩下粉碎的秸秆覆盖在土地上,为明年的春耕积蓄力量。黎明联盟的故事,还在继续。这个霜降,他们在仓库里肃清噬粮变异体,守住了秋收的成果,也守住了末日里的希望;冬天,他们会用充足的粮食和温暖的住房安稳过冬;明年,他们会再次播种、生长、收获,让黎明新城越来越繁荣。

在这片被夕阳染红的土地上,末日里的安稳,终于到来。队员们站在仓库里,望着满囤的粮食,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他们知道,这安稳的背后,是一次次与变异体的抗争,是所有人的团结与坚持。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他们像现在这样携手并肩,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黎明新城的明天,一定会像这满囤的粮食一样,饱满而充满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