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浓重,训练基地的操场上,七道身影如标枪般挺立。
任建军与陈志远站在队伍前,最后一次检查装备。不同于往常的训练,这次他们携带的是实弹,防弹背心下的插板沉甸甸地压着肩膀。
“记住,你们是以野外综合演练的名义离开基地。”任建军的声音低沉而严肃,“目的地是边境地区的黑山一带,那里地形复杂,非法越境活动频繁。”
陈志远展开电子地图,激光笔指向一个闪烁的红点:“这是林霄分队最后发出信号的位置。他们原本的任务是巡逻B7区段,但在这里——黑山腹地的乌鸦岭,信号突然中断。”
周阳皱眉:“乌鸦岭?那里是原始森林,几乎没有道路通行。”
“正是因此,‘暗影’组织才选择在那里建立据点。”陈志远切换地图,“我们通过卫星侦察发现,该区域有异常热源和无线电活动。情报显示,那里可能是‘暗影’的一个重要训练营地。”
路也仔细研究着地图:“我们的任务优先级?”
“第一,确认林霄分队下落;第二,搜集‘暗影’组织活动证据;第三,如果条件允许,摧毁该据点。”任建军目光锐利,“但记住,你们不是去正面强攻的。发现林霄分队后,立即撤离,后续任务由正规部队接手。”
王浩操作着便携终端:“我已经接入军方卫星网络,但乌鸦岭一带电磁干扰严重,进入后通讯可能会受限。”
“所以我们带了这个。”陈志远取出七个手表状设备,“特种作战专用定位器,每隔六小时自动发送一次加密位置信息。如果四十八小时内没有收到你们的信号,我们会启动应急预案。”
分发装备时,任建军特意走到路也面前,递给他一个特殊装置:“这是你父亲设计的便携式信号拦截器,理论上可以破解大多数加密通讯。王浩应该知道怎么用。”
路也接过装置,心中五味杂陈。父亲的影子无处不在,仿佛他早已预见了今天的一切。
---
朝阳初升时,一辆伪装成民用科考车的特制车辆驶出训练基地。车内,七人最后一次检查装备。
“实弹每人五个基数,震撼弹两颗,烟雾弹一颗。”周阳清点着武器,“医疗包、三日份口粮、净水设备...标准特种作战配置。”
赵磊调整着防弹背心的肩带:“这玩意比训练时重多了。”
“因为这是真的。”刘勇检查着步枪膛线,“每一发子弹都可能决定生死。”
孙强和李军沉默地擦拭着武器,眼神中既有紧张,也有决然。
路也打开父亲设计的拦截器,王浩立即凑过来研究。
“惊人的设计...”王浩惊叹,“这种信号处理方式完全颠覆了传统模式。路教授真是个天才。”
路也苦笑:“可惜他的天才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麻烦。”
车辆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越靠近边境,地形越复杂,人烟越稀少。经过六个小时的行驶,他们抵达了预定下车点——一个废弃的护林站。
“从这里开始,你们要步行前进。”司机——一位国安局特工——提醒道,“乌鸦岭在东北方向二十公里处,但实际路程可能要翻倍。注意,这一带可能有‘暗影’的巡逻队。”
七人下车,迅速消失在密林中。
按照预定计划,他们以双箭队形前进,周阳打头,路也居中指挥,赵磊断后。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每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
行进两小时后,周阳突然举起拳头,示意停止。
“前方有动静。”周阳低声道,同时打出手语:敌人,两百米,五人。
路也示意全员隐蔽。很快,一队穿着迷彩服、手持自动步枪的人员出现在视野中。他们的动作专业,队形严谨,明显不是普通非法越境者。
“是‘暗影’的巡逻队。”周阳通过耳麦低声说,“装备精良,战术动作很标准。”
路也观察着对方的行进路线,突然意识到什么:“他们在巡逻一个固定区域。据点应该不远了。”
王浩操作着拦截器,突然脸色一变:“我截获了他们的通讯...他们在报告巡逻情况,用的是...我军淘汰的加密方式。”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心中一沉。使用我军淘汰的加密方式,意味着对方对我军的通讯习惯极为了解。
巡逻队逐渐远去后,路也决定改变计划。
“王浩,尝试监听他们的通讯网络。其他人,我们绕到他们来的方向,反向追踪。”
这个决定风险很大,但可能是找到据点的最快方式。在茂密的丛林中,七人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地移动着。
三小时后,他们抵达了一个小山脊。从那里向下望去,一幕令人震惊的景象展现在眼前——
山谷中,一个设施完善的营地依山而建。训练场、营房、通讯天线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个直升机起降坪。最令人不安的是,整个营地的布局和建筑风格,与我军的野外训练基地惊人相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