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24章 州牧莅荆,新的棋局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第24章 州牧莅荆,新的棋局

作者:汉鼎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6:29:41

襄阳传来的第二封公文,帛面光滑,印泥鲜红,措辞依旧保持着士大夫的典雅,却已然褪去了最初的客套与试探,字里行间透出的是一州之主不容置疑的权威与明确的催促。**十日之期**,像一道冰冷的枷锁,带着无形的压力,牢牢套在了刘擎与林凡的脖颈上。然而,比这明确期限更令人窒息的,是徐庶用命换回的那个石破天惊的秘密——伏牛山深处,竟可能隐藏着一支与搅动天下风云的董卓集团相关的精锐武装!

偏厅之内,门窗紧闭,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将至前的闷热午后。油灯的光芒不安地摇曳,将三人紧锁的眉头和沉凝的面色映照得忽明忽暗,仿佛他们内心正在经历的惊涛骇浪。

“十日……刘景升这是在给我们划线立威。”林凡的声音低沉,指尖无意识地反复敲击着那份摊开的公文,发出笃笃的轻响,仿佛在叩问未来的棋局,“他新官上任,火势正旺,急需找一块合适的磨刀石来立威,以便更快地整合荆州偌大的地盘和错综复杂的势力。我南郡新定,主官更迭,又逢曹寅这等劣迹斑斑的前丞出逃,在他眼中,或许正是最合适、也最需要敲打的对象,用以警示其他那些尚且观望甚至心怀叵测的郡县。”

刘擎苦笑一声,抬手用力揉了揉发胀的眉心,疲惫中带着一丝无奈:“即便知道这是下马威,是鸿门宴,我等又能如何?州牧相召,名正言顺,乃朝廷法度。若逾期不至,便是公然抗命,授人以柄,正好给了他发难的理由。届时,只需一句‘藐视上官,心怀异志’,便可调动州兵前来‘问罪’,我等待时百口莫辩,之前所有努力皆付诸东流。”

“去,自然要去。但如何去,去了说什么,如何说,说到何种程度,却是决定生死成败的关键。”徐庶接口道,他虽面容带着连日奔波的疲惫,眼神却依旧如鹰隼般锐利,闪烁着冷静分析的光芒,“伏牛山之发现,虽险恶至极,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抵在我等喉间,却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若直接和盘托出,毫无策略,或恐引火烧身,被刘表认为我等治理无方,境内竟藏匿如此巨患而未能察知或清除,正好借此剥夺我等权柄;但若运用得当,巧妙周旋,或可反客为主,将这场危机转化为我等与州牧共同面对的危机,从而争取主动。”

林凡点头,眼中闪烁着深思熟虑的光芒:“元直兄所言,正是破局之思。刘景升的首要目标,无疑是稳定荆州,巩固其权位。任何威胁到荆州整体稳定的事情,都是他的敌人,无论这威胁来自内部还是外部。伏牛山之敌,潜藏极深,实力不明,其背后若真与董卓这头豺狼有关,所图必然极大,绝非祸乱一郡一县之事,其兵锋迟早会指向整个荆州腹地。此已非我南郡一地之患,而是关乎整个荆州安危的心腹大患!我等或许……可以借此极力强调南郡作为荆州北面屏障、抵御来自中原方向威胁的战略重要性,以及我军在此特殊地缘形势下不可替代的价值。唯有我等在此,方能为他挡住北方的风雨。”

“祸水东引?不,更准确地说,是危局共担,责任转嫁。”徐庶精确地修正道,“关键在于,需让刘景升清晰地明白一个逻辑:欲安荆州,必先稳南郡;欲稳南郡,必先除伏牛山之患;而欲除伏牛山这心腹之患,非我‘擎字营’这股熟悉当地复杂情况、且已与之间接交手、结下仇怨、士气可用的新锐力量不可。外调之军,人地生疏,难竟全功,徒耗钱粮。如此,或可争取到他的支持,至少是默许和有限的资源倾斜,让我等能继续掌控南郡军政实权,专心对付眼前这迫在眉睫之大敌,实则也是为他刘景升扫清隐患。”

策略的方向渐渐清晰。但如何具体操作,如何在刘表那等老辣深沉、精通权术的政治人物面前,既不过于锋芒毕露惹其忌惮,又能恰到好处地展示肌肉和困难,既显得恭顺服从,又能守住核心利益,这其中的分寸拿捏,仍需字斟句酌,反复推演。

就在三人围绕此核心策略反复推敲细节、模拟各种可能情境之际,关于新任州牧刘表其人事更为详细的信息,通过各方渠道,尤其是徐凡的侦骑多方打探、石韬整理的过往公文邸报以及一些私下的人情往来,开始源源不断地汇聚到郡守府,逐渐拼凑出一个更加立体、也更令人敬畏的形象。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乃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是正儿八经、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这份血缘优势是刘擎目前难以比拟的。其人身高八尺余,姿貌温伟,是典型的美男子兼身材高大的形象,年少时便已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天下闻名。他并非只会空谈的文人,曾担任过北军中候,掌监京师禁军(北军五校),对军事并非一无所知,甚至可称知兵。董卓掌权后,为拉拢名士,装点门面,才表其为荆州刺史(后很快转为州牧,权柄更重)。然而当时的荆州,绝非什么富饶安稳的乐土,反而是一片烂到极致的摊子:宗贼(地方豪强武装)横行,各行其是;袁术屯兵于北面的鲁阳,对荆州虎视眈眈;苏代、贝羽等草莽之辈各据州县,政令不出州治,堪称四分五裂,危机四伏。

而刘表接下来的操作,堪称教科书般的乱世枭雄上位史,充分展现了他的胆魄、权谋和决断力。他竟敢匹马入宜城,单枪匹马闯入这龙潭虎穴,显示出惊人的勇气和自信。旋即,他做出了最关键、最正确的决定:争取本地实力派豪族的支持。他亲自拜访了南郡最具声望和影响力的望族蒯氏兄弟——蒯良(字子柔)、蒯越(字异度),以及手握私兵、控制襄阳地区的豪强蔡瑁(字德珪)。

“据多方情报汇总,刘景升初至,便问计于蒯良蒯越。”石韬捧着几份从不同渠道收集来的、略显零散的过往信函抄件和口述记录,向刘擎林凡详细汇报,“蒯良答曰:‘夫仁义之道,治国之本。众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义不足也。’劝其广施仁政,收揽民心。而蒯越则更为务实犀利,直言道:‘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方今荆州纷乱,袁术、宗贼皆非仁义可化之辈。’并献上具体策略:‘袁术勇而无断,苏代、贝羽皆勇而无谋,可诱之以利,抚之以仁,而后伺机诛其无道,恩威并施,则荆州可定。’”

“好一个‘治乱者先权谋’!好一个‘诱之以利,诛其无道’!”林凡闻言,不禁低声赞叹,眼中露出凝重之色,“这蒯异度绝非寻常迂腐书生,乃是深通权术、洞悉人性、手段狠辣的干才!刘表得此二人倾力相助,真如猛虎插翅!”

“正是如此。”石韬继续道,语气中也带着一丝敬佩,“刘表完全采纳了蒯越之谋略。一方面示之以恩义,拉拢安抚可争取之辈;另一方面,则利用蒯氏、蔡氏在当地庞大的影响力和情报网络,精心设计,于宴席间一举擒获并诛杀宗贼头目五十五人!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随后迅速派兵吞并其部众,消化其力量。同时,大力招抚流亡百姓,开放学官,博求儒士,安定人心。短短数月时间内,便以雷霆手段初步稳定了荆州北部局势,原本观望的江陵张虎、陈生等势力也望风归降。其手段之老辣,行动之果决,心肠之刚硬,绝非寻常儒士可比,实乃乱世中一代枭雄之姿。”

听到这里,刘擎、林凡、徐庶三人面色更加凝重,仿佛感受到一座无形的大山正向南郡压来。这位新任州牧,绝非易与之辈。他不仅有汉室宗亲的大义名分和名满天下的声望光环,更有高超绝伦的政治手腕、狠辣果决的权谋之心,且已经成功初步整合了荆州最具实力的本土豪族力量(蒯、蔡),形成了稳固的利益共同体。

与这样的对手打交道,在其麾下求生存、图发展,无异于与虎谋皮,稍有不慎,行差踏错,便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巨大的压力之下,所有的准备工作都以最高的效率、最谨慎的态度展开。

刘擎亲自督促,以石韬为首的文吏团队日夜赶工,将南郡近年来的户籍、田亩、赋税收入、府库库存、兵员数额、装备情况、边境防务等核心数据,整理编纂成一份详尽而又重点突出的汇报文书。文中既如实反映了曹寅乱政留下的烂摊子(巧妙地将大部分问题归咎于前任),又着重强调了刘擎林凡接手后,如何迅速平定叛乱、大力整肃吏治、安抚流民、推行屯田、改革军制、整训郡兵等一系列“新政”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字里行间竭力凸显出一种励精图治、忠于职守、对荆州牧乃至对汉室朝廷无比恭顺的姿态。

林凡则主要负责智囊层面,与徐庶一起,精心准备应对刘表可能提出的各种刁钻、敏感问题。从南郡的具体军事布防方略到庞大的财政开支用度,从地方人才的察举荐拔到对当前天下大势的见解看法,他们都反复模拟推演,预设多种答案,力求最终的回答既能显得谦恭得体,充分尊重州牧权威,又能于不经意间暗中彰显自身的能力、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尤其是强调其在应对北方潜在威胁(包括伏牛山)方面的特殊作用。

另一方面,针对伏牛山这个最敏感、最危险的话题,三人经过彻夜商讨,达成了高度一致的策略:暂不主动提及,但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一旦刘表问及郡内治安状况或曹寅下落等相关问题,便顺势将话题引向伏牛山匪患,但初期仅描述其规模庞大、行踪诡秘、形迹可疑、似有深厚背景,隐晦地提及可能存在的“外部势力”干预迹象(但不直接点破董卓),极力强调其已成为南郡乃至整个荆州北方防线的巨大安全隐患,并适时、有选择地抛出一些无关核心要害的“证据”(如普通军械残片),试探刘表的反应程度和重视程度。关键在于引导刘表自己意识到问题的极端严重性和复杂危险性,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欲安荆州,必先平南郡;欲平南郡,必用刘擎这把尖刀”的战略判断。

甚至连觐见的礼品也煞费苦心。既要符合规制,不显僭越招摇,又要能体现心意和尊重,避免落入俗套。除了常规的南郡特产、上好绢帛之外,林凡特意提议,从查抄曹寅府邸所得的古玩珍品中,挑选出一件前朝名家所作、与军事政治毫无瓜葛的纯山水字画作为礼品,既显格调风雅,投刘表这类名士所好,又完美避开了任何可能引人猜忌的嫌疑。

与此同时,宛城内部的整顿并未因州牧的巨大压力而有丝毫放缓,反而更加雷厉风行。高顺对郡兵的整训进入了更加残酷的阶段,淘汰力度加大,实战对抗演练增多,务求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更强的战斗力,这是应对一切外部压力的根本基石。石韬推行屯田的政策在基层遇到了不少阻力,尤其是来自地方小豪强的软抵抗和消极配合,但在高顺果断派兵弹压了两个最为嚣张的典型刺头、并以其田产犒赏屯田民户之后,进程大大加快。徐凡的侦骑如同鬼魅,不仅更加严密地监控着伏牛山方向的任何风吹草动,也将侦查网络进一步向襄阳方向延伸,密切关注州牧府的人员往来、军队调动乃至市井流言,力求提前洞察刘表的可能意图。

整个南郡机器,在巨大的内外压力下,高速而紧张地运转着,像一张逐渐绷紧的弓,积蓄着力量,也弥漫着不安。

就在刘擎林凡准备动身前往襄阳的前两日,数骑快马带着来自不同方向的最新情报,几乎同时驰入宛城,带来了更为清晰的荆州现状图景,也让局势变得更加微妙复杂。

情报拼凑出一幅清晰的画面:刘表已正式入驻襄阳,并将州牧府设于此地,而非传统的州治汉寿,其意图十分明显——加强对荆州北部核心区(南郡、南阳郡部分)的控制,以襄阳为根基,俯瞰整个荆州。他毫不意外地重用了蒯良、蒯越为心腹谋主,倚为臂膀;蒯良主要主持内政教化、招贤纳士等事务;而蒯越则显然更受信赖,主掌谋略征伐、机要事宜;同时,他任命襄阳豪强蔡瑁为州牧府军师,授予其部分兵权,并将其妹嫁与蔡瑁,通过联姻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方式,牢牢绑定襄阳蔡氏这股强大的地方豪强和军事力量,使其成为自己统治荆州的另一根支柱。原荆州各地的官员,除少数主动投诚且能力尚可者得以留任,大部分都被更换或架空,换上了刘表从雒阳带来的亲信旧部,或是由蒯、蔡二族推荐提拔的本地人士。其整合速度之快,人员调整之彻底,手腕之强硬老辣,令人咋舌。

然而,情报同样显示,刘表接手的荆州,远非铁板一块,其局势远未真正平静。

南方,长沙太守张羡,性格倔强,在地方素得民心,对刘表这位空降的州牧似乎并不十分买账,双方关系微妙而紧张,政令能否畅通值得怀疑。

东面,江夏太守一职暂时空缺,成为权力真空地带,据传北面的袁术和襄阳的刘表都在暗中角力,争夺控制权,局势一触即发。

更远处,交州的士燮、益州的刘焉,皆乃拥兵自守、割据一方之辈,绝非善与之邻。

而最大的、最直接的威胁,依旧是屯兵南阳、对富庶的荆襄之地垂涎三尺的袁术袁公路!

“刘景升的日子,看来也并不好过。”林凡综合所有情报,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意味,“内有蒯、蔡这等强宗豪族需小心平衡安抚,外有袁术、张羡等强敌环伺,更兼其他州郡虎视。他此刻最需要的,是内部稳定,是整合时间,是能为他守住北面、西面门户,让他能安心消化内部、集中精力应对主要方向(尤其是袁术)的可靠力量。”

“如此看来,我南郡地处荆州北缘,既是抵御袁术、乃至未知的北方威胁(如董卓?)的前沿屏障,也可能因其拥有一定自主兵力而成为他眼中的潜在隐患。”徐庶冷静地分析道,“他对将军的态度,必然极其矛盾:既想用之以为盾牌,又欲防之以免尾大不掉,养虎为患。此次襄阳之行,恐是恩威并施,试探与笼络并行,打压与利用兼具。”

正在此时,又一匹快马带着一封特殊的信函赶到宛城。送信人自称是襄阳蒯氏的门客,态度恭敬有加,言辞委婉周到,却字字暗藏机锋。

“蒯别驾(蒯越 likely 被表为别驾从事史,州牧副手)特命小人向刘将军、林郎将问安。别驾言道,州牧大人新莅荆州,求贤若渴,尤重宗亲才俊。闻听将军少年英杰,挺身而出,平定南郡祸乱,功在地方,州牧闻之,甚为欣慰期许。”门客笑容可掬,话锋却随即微妙一转,“然,州牧亦深知郡内初定,百废待兴,或有宵小余孽未清,譬如其西南伏波山(疑似对伏牛山的另一种称谓或刻意模糊)一带,向为匪类啸聚之所,恐为将军之心腹大患,亦为州牧之忧。望将军觐见之时,能坦诚布公,详陈利弊,州牧明察秋毫,必能体谅将军难处,届时或可给予鼎力支持。日后荆州安靖,四境廓清,皆需倚仗将军这般国之栋梁,为朝廷守土安民。”

话语听得十分漂亮,关怀备至,鼓励有加,许诺动听。但刘擎林凡等人皆是人精,岂会听不出这婉转言辞下的深意?这分明是蒯越,极可能就是代表刘表本人,在提前敲打和暗示:你们南郡那点事(包括棘手的伏牛山问题),州牧大人可能已经知道了些许风声,去了之后最好老老实实,坦诚交代,态度要端正,只要乖乖听话,认清形势,替州牧守好北大门,好处和支持自然少不了你们的;若是心怀鬼胎,试图隐瞒或自立,那就别怪州牧不念宗亲之情,要雷霆震怒了!

压力骤然升级!刘表的情报网络和对地方的控制欲,比他们之前预想的还要敏锐和强烈!

出发的前夜,一切均已准备就绪。车马、仪仗、护卫、礼品、文书,皆已打点妥当。

刘擎与林凡进行着最后的商议,气氛凝重。

“蒯越此言,虽是警告,却也透露了关键信息,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机会。”林凡目光深邃,仿佛已穿透重重迷雾,看到了襄阳的州牧府,“他主动点明了伏牛山(伏波山),说明刘表必然已通过其他渠道知晓了大概,只是不知其深、不详其情。这反而省去了我等如何艰难开口、如何取信于他的第一步难题。届时,我等便可顺势下坡,既承认困境,显示坦诚无隐,又可‘如实’强调其超乎想象的规模性和危险性,将其与雒阳巨变、北方局势隐隐关联起来,将南郡一地的安危,与整个荆州的战略安全彻底捆绑!”

刘擎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有些加速的心跳,目光逐渐变得坚定:“我明白了。明日之行,关乎我等生死存亡,亦关乎南郡未来。擎必谨言慎行,与先生见机行事,务必在刘景升那虎狼之侧,为我等争得一线生机!”

然而,就在此时,徐凡面色极其凝重地匆匆闯入,甚至来不及行礼,便急声道:“将军!郎将!紧急军情!约一个时辰前,我郡最西北境,靠近南阳郡边界的一处烽燧哨卡,遭到一伙约五十骑的不明身份骑兵突袭!哨卡内五名士卒全部力战阵亡,烽燧被毁,少量储备物资被劫掠一空!袭击者动作极其迅猛,配合默契,手段残忍,一击得手后即刻远遁,毫不恋战。现场留下的马蹄印痕深重杂乱,显示是负有一定辎重的战马,其离去方向……经辨认,似是朝着东北方的南阳郡鲁阳方向而去!”

南阳?鲁阳?那是袁术的地盘!

难道是袁术的骑兵越境劫掠?还是伏牛山中的那股神秘势力,故意冒充袁术所为,意图挑拨离间?亦或是……最坏的可能性——伏牛山之敌,与南阳袁术之间,本就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勾结?!

这个突如其来的、血腥的变故,犹如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深潭,让原本就复杂无比的局势,瞬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凶险难测!

刘擎与林凡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深深的震惊和忧虑。

襄阳未至,血案先生。

前方的州牧府,此刻在他们眼中,已不仅仅是一场政治博弈的考场,更像是一座被无数谜团和杀机环绕的龙潭虎穴。

而这起边境袭击事件,又将会给明日开始的襄阳之行,带来何等难以预料的影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