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167章 匠营深耕,暗结人心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第167章 匠营深耕,暗结人心

作者:汉鼎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1 16:29:41

庆功宴的喧嚣与光环,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涟漪后终归于平静。林凡深知,那些酒宴上的奉承与试探,远不如手中实实在在的成果来得可靠。翌日清晨,天光未亮,他便已起身,换上一身简便的粗布衣衫,如同前几日一般,径直前往西营那座已被正式命名为“林凡匠作营”的工坊。

匠作营内外,氛围已然不同。原本的废弃与萧条被热火朝天的忙碌所取代。吕布的命令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更多的工匠被调派而来,物料堆积如山,守卫也更加森严。工匠们见到林凡,无论老少,眼中都带着发自内心的尊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行礼问候:“林总监!”

那五位最初跟随林凡的老工匠,更是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立刻围拢上来,汇报着昨夜的进度和遇到的些许难题。林凡没有半点架子,仔细倾听,时而蹲下身查看炉火,时而拿起半成品铁坯端详,时而与工匠们一同讨论改进鼓风的细节或优化锻打的技巧。

他不再需要事必躬亲地抡大锤,但他的每一次指点,往往能切中要害,解决困扰工匠们许久的难题。他将自己来自后世的一些基础物理、化学概念,用这个时代工匠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比喻阐述出来,引导他们去思考火候、材质、力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而非仅仅依靠经验传承。

“林总监,您看这新改的双联橐龠,风力是足了,但感觉火头有些飘忽,不够凝聚。”那位脸上带疤的老工匠,名叫石鲁,指着改造后的鼓风设备请教道。

林凡仔细观察了一下火焰的形状和颜色,又伸手在出风口感受了片刻气流,沉吟道:“石师傅所言极是。风力强劲,但气流太散。可在出风口内侧,加装一个导流陶片,角度稍向内倾,试试能否将风力收束,直冲炉心。”

石鲁眼睛一亮,立刻招呼徒弟去找合适的陶片试验。不过半个时辰,改造完成,再次鼓风,炉火果然变得更为稳定集中,白炽色的焰心更加明显,温度显然又提升了一截。工匠们看向林凡的眼神,已然如同看待神人。

林凡并非只专注于技术。他深知,要想在这郿坞立足,甚至将来有所图谋,仅靠吕布的赏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自己的根基。而这些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工匠,以及负责守卫匠作营的军士,便是他眼下最能直接接触和影响的力量。

他利用“总监”的职权, subtly 地改善着匠作营的运作。他向张辽申请,提高了工匠们的伙食标准和薪酬待遇,确保他们能吃饱穿暖,安心做事。对于表现优异、提出有效建议的工匠,他毫不吝啬地给予物质奖励和公开表扬。他甚至还规定了一个时辰的轮休制度,让这些常年劳作在高温烟尘环境下的工匠能得到片刻喘息。

这些举措看似微不足道,却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升了工匠们的积极性和归属感。他们不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真心实意地投入到这项能让他们引以为豪的“伟业”之中。私下里,工匠们对林凡的称呼,已从客气的“林总监”变成了更为亲切的“林先生”甚至“林头儿”。

对于守卫匠作营的军士,林凡也并未忽视。他时常会与轮值的军官闲聊几句,关心他们的辛苦,偶尔让人送去一些工坊里用边角料打制的、质量远超普通制式装备的小物件,如更锋利的匕首、更坚固的皮带扣等。这些小恩小惠,润物无声,渐渐消弭了部分军士因监视任务而产生的隔阂感,至少在面对林凡时,态度恭敬了许多。

这一日晌午,张辽按例前来巡查匠作营进展。他看到秩序井然、干劲冲天的工坊,以及那些明显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工匠,眼中不禁再次流露出赞叹。他与林凡并肩走在嘈杂的工坊区内,看着一块块泛着青灰色光泽的优质钢坯被锻造出来,赞道:“先生不仅技艺通神,这治事之能,亦非常人可及。不过旬日,此地面貌已然一新。”

林凡谦逊一笑:“文远将军过奖。全赖温侯支持,将士用命,工匠用心,林凡岂敢居功。”他话锋一转,似是不经意地问道,“近日营中将士操练辛苦,不知可还适应这新打造的兵刃?”

张辽点头:“新刀坚锐,将士们爱不释手。只是…数量终究有限,只能优先配给精锐。”他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也有一丝期待。

“将军放心,待工艺流程完全稳定,产量必会大幅提升。”林凡给出承诺,随即又道,“不过,利器虽好,亦需良法驾驭。林凡观并州铁骑冲锋陷阵,勇不可当,然于兵刃保养、临阵变化之道,或还有可斟酌之处。”他点到即止,并未深入。

张辽却是心中一动。他乃沙场宿将,深知武器装备与战术战法配合的重要性。林凡此言,似乎意有所指。“先生对兵事亦有研究?”

“略知皮毛,不敢妄言。”林凡微笑,“只是觉得,好钢需用在刀刃上,好刀也需使在关键时。譬如,骑兵集群冲锋,首重破阵,若刀刃形制、重量稍作调整,或可更利于凿穿敌阵;而近身缠斗,则需灵巧多变…这些,林凡也只是胡思乱想,让将军见笑了。”

他这番话,并非具体的战术指导,而是提出了一种思路,一种将技术装备与实战需求更紧密结合的可能性。这恰恰是张辽这类注重实际效果的将领所感兴趣的。

张辽若有所思,看向林凡的目光更深了几分。“先生之言,发人深省。他日若有暇,辽愿与先生细细讨教。”

就在林凡于匠作营中潜移默化地经营着自己的一方天地时,郿坞内堡,吕布的议事厅内,气氛却并非一片和谐。

陈宫将一份竹简轻轻放在吕布案前,语气平稳却带着一丝凝重:“温侯,这是近日各地细作传回的消息。曹操已基本平定兖州内乱,收编青州黄巾精锐,号为‘青州兵’,势力大涨,其锋芒,恐不日将指向徐州或…我处。袁绍与公孙瓒于界桥相持,胜负未分。南阳袁术,蠢蠢欲动…”

吕布看着竹简上的内容,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曹操…动作好快!”他抬眼看向陈宫,“公台,依你之见,我军当如何应对?”

陈宫沉吟道:“曹操势大,不宜正面争锋。当务之急,乃稳固现有根基,西联马腾、韩遂,以抗李傕郭汜之余孽,南结袁术,以牵制曹操。同时,加速林先生之法,装备全军,积蓄实力,静观其变。”

吕布点了点头,陈宫的策略与林凡宴上所言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更为具体。“林先生那边,进度如何?”

“据报,匠作营已初步稳定,日产优质钢坯可达百斤,假以时日,装备陷阵营与并州狼骑精锐,当无问题。”陈宫回答,随即话锋微转,“不过,温侯,林先生此人,才华横溢,然其心难测。他于匠作营中,颇得人心,不仅工匠,连守卫军士亦对其颇为信服。长此以往……”

后面的话他没有明说,但意思不言而喻——林凡正在积累属于自己的影响力,这对于一个统治者而言,并非好事。

吕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但随即又被对“林凡钢”的渴望压下。“公台多虑了。林先生一心为强军出力,此乃好事。只要他能为我炼出足够的神兵利器,些许人心,何足道哉?难道他还能在布的眼皮子底下,翻出什么浪花不成?”他对自己武力和对军队的掌控力有着绝对的自信。

陈宫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吕布那不以为然的神情,最终还是将话咽了回去,只是心中对林凡的警惕,又加深了一层。

与此同时,匠作营外,一棵远离喧嚣的老槐树下,高顺如同雕塑般静静站立,目光穿透营区的喧嚣,落在那个正在与石鲁等工匠讨论着什么的身影上。他手中摩挲着一块冰凉的黑铁令牌,令牌边缘,刻着与那密室星图中某些魔道符文相似的、极其细微的纹路。

“星盘…选定之人…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高顺低声自语,声音微不可闻,冰冷的目光中,罕见地浮现出一丝难以捉摸的复杂情绪,“在这漩涡之中,你又能坚持多久?”

夕阳西下,将匠作营的烟囱和忙碌的人影拉得老长。林凡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婉拒了石鲁等人邀请一同用晚饭的好意,在几名军士的护卫下返回住处。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通过这十余日的深耕,他不仅将“林凡钢”的炼制引上了正轨,更重要的是,他在这看似铁板一块的郿坞内,成功地播下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种子。工匠们的拥戴,守卫军士态度的软化,以及与张辽之间建立的初步良性互动,都是宝贵的收获。

当然,他清楚地知道,陈宫的猜忌,吕布那建立在利用基础上的“信任”,以及高顺那始终如芒在背的注视,都意味着危机远未解除。他就像在刀尖上跳舞,必须时刻保持平衡。

回到院落,他照例先去探望影月。她的伤势恢复良好,已能下地缓慢行走,脸色也红润了不少。看到林凡归来,她露出一个清浅的笑容,递上一杯温水。

“殿下今日气色不错。”影月轻声道。

“匠作营诸事顺利,心中稍安。”林凡接过水杯,饮了一口,将日间与张辽的对话及匠作营的情况简单说了。

影月仔细听着,聪慧地点点头:“张辽将军沉稳重义,若能得其些许善意,确是大有裨益。只是…陈宫、高顺那边,殿下还需万分小心。尤其是高顺,我总觉得,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林凡目光微凝,点了点头。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渐渐笼罩下来的暮色。手背上的星辰印记,传来稳定而温热的触感。意识海中,星盘的恢复速度,似乎比昨夜又快了一分,那缓慢旋转的轨迹,似乎也变得更加玄奥了一丝。

他能感觉到,随着自己对星盘力量运用的加深,以及那密室星图带来的信息冲击,自己与这神秘星盘的联系正在变得更加紧密,对其的理解也在一丝丝增加。

“等待…我们也在等待。”林凡轻声说道,眼神锐利如即将出鞘的“林凡钢”刀锋,“等待力量恢复,等待时机出现,等待…将这郿坞的死局,盘活的那一刻。”

夜色,再次降临。匠作营的炉火依然在夜色中闪烁,如同林凡眼中那不曾熄灭的、名为希望与野心的火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