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方舟”静静地悬浮在“起源之影”那庞大而沉默的规则结构体之外,仿佛一只渺小的飞蛾,凝视着一本记载着宇宙终极秘密的、以规则为文字写就的浩瀚典籍。舰桥内的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范因斯坦博士揭示的、关于宇宙“原初创伤”与持续至今的规则内战的宏大模型,如同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探险家或战士,甚至不再是试图治愈局部伤口的医生。他们窥见了宇宙的“病历”,知晓了那纠缠在存在根基处的、几乎无解的痼疾。
“所以……我们一直以来赖以生存、引以为傲的‘生命’、‘意志’、‘自由’……甚至我们试图用来治愈‘共鸣体’的源血之种和灵能……”小李的声音干涩,带着世界观崩塌后的茫然,“在‘虚妄之潮’……或者说在那‘维稳力量’看来,可能都只是需要被清除的……‘系统错误’或‘癌细胞’?”
“从纯粹的、维持设定秩序稳定性的角度来说,是的。”范因斯坦博士的电子音也失去了往日的绝对冷静,多了一丝复杂的、近乎人性的沉重,“那个被禁锢的悖论旋涡,就是‘自发秩序’与‘设定秩序’冲突的火山口。我们,以及所有生命形态,都是这座火山喷发出的、不受控制的火星。”
凌霜紧握着双拳,星银灵能在她体内不安地流转:“难道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或者……放弃我们身为生命的一切,去迎合那份冰冷的‘设定秩序’?”她的声音里带着不屈的骄傲。
“不。”林墨终于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稳定,仿佛在惊涛骇浪中找到了唯一的礁石。他抬起头,眼中那源自“创世蓝图”的理性光芒与属于“林墨”的坚定意志交融在一起。
“存在即合理,演化即真实。”他缓缓说道,目光扫过每一位同伴,“宇宙诞生了生命,演化出意志,这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被否定的、强大的‘事实’。那个‘设定秩序’或许完美,但它显然未能预料到,或者说,它压制不住宇宙自身孕育出的、更加复杂的可能性。”
他指向全息影像中那个被禁锢的悖论旋涡:“冲突的根源,在于‘无法兼容’和‘相互否定’。‘维稳力量’选择了最粗暴的方式——压制和清除。但这就像试图用水泥封住喷发的火山,只能暂时堵住,能量却在内部不断积累,最终以更猛烈的方式(如共鸣体、虚妄之潮)爆发出来。”
“你的意思是……”吴庸似乎抓住了什么,“我们不应该想着去‘消灭’哪一方,而是……找到让它们‘共存’的方法?”
“比共存更进一步的……融合与升华。”林墨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一个大胆到极点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既然冲突源于规则的排异,那么,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方式,在规则的层面,为这两种看似对立的力量,搭建一座……沟通与转化的桥梁?”
他看向范因斯坦博士:“博士,我们拥有‘创世蓝图’的框架,它提供了理解甚至编译规则的工具。我们拥有源血之种和灵能,它们代表着宇宙自发生命规则的精华。我们甚至……与那个冰冷的‘维稳力量’(虚妄之潮)建立了一种极其脆弱的、非敌对的观察关系。”
“你是想……”博士的数据流剧烈波动起来,“利用‘蓝图’作为手术刀和缝合线,以我们的生命规则力量作为‘粘合剂’或‘转化催化剂’,尝试去……修复那个被禁锢的悖论旋涡?将冲突的能量,引导向一个新的、更高层级的和谐?”
这个想法太过疯狂!那是在宇宙的根基上动手术!稍有差池,可能不是治愈,而是直接引爆炸药桶,导致整个规则体系的崩溃!
“我们做不到,”凌霜立刻反对,并非出于怯懦,而是出于对林墨的担忧,“那个旋涡的能量层级太高了!我们的力量与之相比,如同萤火之于星海!而且,我们根本不知道具体该如何操作!”
“我们确实无法直接修复它,”林墨承认这一点,“但我们或许可以……从边缘开始。”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就像医生无法立刻治愈晚期癌症,但可以通过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一点点扭转局势。”
他调出了“秩序之愈v0.1”协议的数据,以及从“回响节点-Alpha”成功治疗中获得的经验。
“我们证明了,蕴含生命秩序的信息,可以对规则伤疤产生积极的、非破坏性的影响。那么,我们能否将这种影响,进行提炼、放大和定向?”
他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方案:
“我们可以将‘秩序方舟’和逻辑锚点作为基点,以‘创世蓝图’为框架,构建一个庞大的、分布式的 ‘规则调和网络’ 。这个网络不直接攻击任何一方,而是持续地向宇宙的规则背景中,播撒一种特殊的‘信息种子’。”
“这种‘信息种子’,将同时包含:
1. 对‘设定秩序’的理解与尊重(基于对‘信息指纹’和‘起源之影’底层结构的解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