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鳍鲨”运输机拖着残影,如同逃离噩梦的飞蛾,艰难地脱离了“静默坟场”那令人窒息的强干扰区域。当仪表盘上疯狂跳动的指针逐渐恢复稳定,屏幕上刺耳的静电噪音被相对清晰的航线图取代时,机舱内的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松了口气,仿佛刚刚挣脱了无形的枷锁。
窗外,依旧是那片昏黄的天穹与破碎的大地,但那种无处不在的、试图扭曲心智的低语和幻象压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对“正常”的废土死寂——虽然同样危机四伏,但至少规则明晰,威胁大多来自物理层面。
林墨操控着运输机,沿着编辑器重新规划的、尽可能规避已知高危区域的航线,向着东方持续飞行。能源读数稳定在百分之三十九,暂时没有迫降的风险,但依旧需要尽快找到可靠的补给点。周维安留下的能量腐蚀如同缓慢扩散的病灶,持续消耗着隔离屏障的能量,提醒着他们危机并未远离。
飞行了约莫两个小时,下方的地貌开始发生变化。锈骨荒原那种无尽的金属坟场逐渐被起伏的丘陵和干涸的河床取代。一些顽强的、形态更加扭曲的植被开始零星出现,它们颜色暗沉,枝叶呈现出不自然的锐利角度,仿佛是为了在这残酷环境中争夺每一丝阳光和水分而进化出的防御姿态。
“编辑器,扩大扫描范围,搜索任何可能存在的文明痕迹、稳定水源或能量源。”林墨再次下达指令。融合源血之种后,编辑器的扫描范围和精神抗性都有所提升,虽然在此地依旧受到一定压制,但已远比在静默坟场中自如。
玉简光芒流转,将感知到的信息不断汇总、筛选。
“检测到前方六十二公里处,存在大规模人造结构群残骸,能量背景辐射处于废土平均水平。结构规模判断:旧时代中型城市遗址。标记为‘河畔市废墟’。”
“检测到微弱的水文活动信号,位于城市遗址边缘,地下含水层可能未完全枯竭。”
“检测到间歇性、低强度非自然能量波动,来源不明,波动模式与已知侵蚀体或自然现象均不匹配。风险等级:待评估。”
一个城市废墟!这意味着可能存在更多的资源,如未被搜刮干净的物资、可回收的零件,甚至是相对完整的地下掩体。但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大型城市废墟往往是侵蚀体巢穴、变异生物温床以及……其他幸存者势力盘踞的地方。
那“间歇性、低强度非自然能量波动”更是引起了林墨的注意。这不像是周维安那种狂暴的污染能量,也不像静默坟场的灵体低语,反而带着一种……人为控制的、精密的感觉。
“调整航线,目标:河畔市废墟边缘,靠近水文信号区域。保持隐匿模式,准备进行低空侦察。”林墨做出了决定。他们需要水,也需要了解这个可能成为临时落脚点或资源补给站的地方。
运输机降低高度,贴着丘陵的轮廓线飞行,利用地形规避可能存在的对空探测。随着距离拉近,河畔市的轮廓逐渐清晰。它依偎着一条早已干涸拓宽的巨大河床,曾经的桥梁只剩下断裂的桥墩。城市建筑大多坍塌,但依稀能看出旧时代的网格状布局,一些较高的建筑如同巨人的墓碑般耸立着。
靠近城市边缘,编辑器标记的水文信号来源也确定了——那是一个位于干涸河床边上的、半埋入地下的旧时代水处理厂遗址。厂区建筑破损严重,但编辑器扫描显示其地下部分结构相对完好,并且有微弱的水流声和湿度感应。
更令人警惕的是,在那水处理厂附近,编辑器捕捉到了清晰的、非自然的活动痕迹——几条被刻意清理出来的小路,一些堆积起来作为标记的碎石,甚至在一处断墙上,看到了一个用红色颜料粗糙描绘的、类似于三只眼睛重叠在一起的诡异符号!
“警告:检测到多处近期生命活动痕迹,非侵蚀体能量特征。判断:存在未知幸存者团体。其能量波动与检测到的间歇性能量源部分吻合。”
果然有其他人!
林墨立刻将运输机悬停在一处丘陵背面,借助岩石遮蔽机身。他不敢贸然靠近。在废土上,陌生的幸存者有时比侵蚀体更加危险。为了有限的资源,人类之间的争斗往往更加残酷和没有底线。
他需要更多情报。
“编辑器,尝试捕捉并分析那种间歇性能量波动的详细特征。同时,扫描水处理厂地下结构,寻找可能的入口和内部情况。”
玉简全力运转,感知如同无形的丝线,小心翼翼地向着数公里外的目标区域延伸。这一次,林墨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干扰或排斥。
“能量波动分析:具备高度有序性,频率稳定,蕴含微弱的信息编码特征。初步判断:某种功能性设备的能量场,或具备高度组织性的超能力表现形式。与源血之种力量无直接排斥,亦无同源感应。”
“水处理厂地下结构扫描:地下共有三层,主要管道设施集中于负一、负二层。负三层检测到高强度合金隔离门,状态:封闭。内部有稳定能量源反应,与间歇性能量波动源头一致。检测到共计七个生命信号,能量反应与外部活动痕迹一致,聚集于负一层及负二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