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并未给这片被称为“静默坟场”的废墟带来多少光明,只有天际线处一抹病态的鱼肚白,勉强驱散了最浓重的黑暗,却让那些扭曲的建筑残骸显得更加狰狞。空气中弥漫的臭氧和辐射尘味道更加刺鼻,强电磁干扰造成的静电让裸露的皮肤微微发麻。
“灰鳍鲨”运输机静静停泊在地铁站顶层的阴影中,像一头舔舐伤口的困兽。经过连夜紧急维修,尾部线路短路和传感器失灵的问题暂时得到控制,但周维安留下的能量腐蚀依旧在缓慢侵蚀着装甲,编辑器建立的隔离屏障需要持续消耗能量维持。
机舱内,林墨将最后一点浓缩营养膏咽下,感受着能量在干涸的经脉中缓慢流淌。他看了一眼仍在沉睡的吴庸和小李,以及呼吸平稳了些的苏茜,轻轻打开了舱门。
他必须出去。不仅仅是为了寻找可能存在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他需要亲自确认这片区域的环境,测试在强干扰下自身能力的极限,并尝试捕捉更多关于东方牵引感的线索。
“我出去侦查,你们保持警戒,非必要不开启任何主动探测设备。”林墨对已经醒来的吴庸和小李吩咐道,同时将那块从锈骨荒原找到的、能量所剩无几的电池连接到了运输机的辅助供电系统上,以减轻主引擎的负担。
踏入废墟的瞬间,一股混杂着历史尘埃与破败死亡的气息扑面而来。脚下的混凝土碎块松软易塌,断裂的钢筋如同暴露的骨骼般刺向天空。林墨将感知如同触须般谨慎地延伸出去,立刻感受到了强烈的阻滞感。
编辑器的环境扫描在这里变得极其模糊且充满噪点,范围被压缩到不足百米,且信息失真严重。源血之种带来的空间感知也受到了干扰,如同在水中视物,一切都扭曲而朦胧。唯有那种对物质本身的亲和与理解,似乎受影响较小。
他像一只灵巧的猫,在断壁残垣间无声移动。编辑器能量在体表形成一层极薄的光晕,不仅隔绝辐射,更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他移动时产生的声音和微弱能量波动,使他几乎与这片死寂的废墟融为一体。
他首先检查了这栋地铁站建筑的结构。内部大部分已经坍塌,通往地下的入口被巨石和扭曲的金属闸门封死。但在编辑器对物质结构的感知中,他发现了一条隐蔽的、可能是旧时代维护人员使用的狭窄通风管道,蜿蜒通向深处。
他没有贸然进入,而是继续在外围探索。在一辆半埋的、标识着“环境监测局”的越野车残骸里,他找到了一台严重损毁但核心存储单元似乎完好的便携式环境记录仪。或许里面残留着关于“大侵蚀”初期或这片区域过去的某些数据。
接着,他利用物质重构的能力,从一堆锈蚀的金属中,“提炼”出了几块相对纯净的合金锭。过程缓慢而消耗精神,但这证明了即使在强干扰下,他依然具备基础的“创造”能力,这对于未来的生存和装备修复至关重要。
就在他专注于收集一块含有稀有元素的合金时,一阵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震动,透过他按在地面上的手掌传来。
不是地震,也不是大型生物移动的脚步声。那是一种……规律的、如同某种精密仪器运转时产生的低频谐振,带着一种冰冷的、非生命的节奏感。
震动源似乎来自地铁站的更深处。
林墨立刻警惕起来。编辑器在强干扰下无法精确锁定来源,但源血之种却传递来一种模糊的“排斥”感,仿佛下方的存在与它秉持的“稳定”法则格格不入。
他犹豫了一下,是继续探索,还是退回运输机?
就在这时,一阵若有若无的、如同孩童哭泣般的声音,顺着风飘了过来。声音断断续续,充满了无助和恐惧,直接拨动着人心底最柔软的弦。
林墨眼神一凝。这声音出现得太过突兀,在这片连变异生物都似乎绝迹的死寂之地,显得极不协调。编辑器立刻传来警示:“检测到异常精神波动,具备强烈诱导性与拟态特征。警告:非自然音源,疑似幻象攻击。”
幻象?林墨集中精神,试图驱散这声音的影响。但下一刻,他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变化!
原本灰败的废墟如同褪色的油画般溶解,取而代之的,是第七避难所生活区那熟悉而温暖的灯光!他看到苏茜完好无损地站在不远处,微笑着向他招手;吴庸和小李正坐在桌旁,分享着食物,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庆幸;甚至连周维安也出现了,穿着整洁的白大褂,推着金丝眼镜,一脸歉意地对他说:“林墨先生,之前都是误会,欢迎回家……”
景象逼真无比,甚至连空气中都仿佛弥漫着避难所循环净化后那略带消毒水气味的气息。一股强烈的安宁和归属感,如同温暖的潮水般试图淹没他的意识。
“回来吧……这里很安全……不需要再流浪了……” 幻象中的“周维安”温和地劝说,声音带着蛊惑人心的魔力。
林墨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和渴望从心底升起。是啊,如果能停下来,如果能有一个安全的港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